§山鬼:怨公子兮怅忘归(1 / 1)

“山鬼”究竟指代什么?历来争议颇多,归纳起来有三种:第一种认为山鬼是巫山神女瑶姬,以清代顾成天为代表,郭沫若、马茂元、陈子展、聂石樵、金开诚、汤炳正等认同此说;第二种认为山鬼是山魈的精怪,《楚辞补注》的作者洪兴祖和清代思想家王夫之持此说;第三种认为山鬼是山神,以明代汪瑗为主,汪瑗在《楚辞集解》中说:“诸侯得祭其境内山川,则山鬼者固楚人之所得祠者也。但屈子作此,亦借此题以写己之意耳,无关于祀事也。……此题曰山鬼,犹言山神、山灵云耳,奚必夔魍魉魑魅之怪异而后谓之鬼哉?”

楚国有祭祀山神的习俗,每岁国君率领群臣祭祠山神,屈原就以祭祀山神的文体来抒发、寄托自己的思想感情,既能赋予自己的文章获得庄敬的体式,阔大崇高的气象,又能使自已的私人写作转化为官方文本,便于自己的思想感情的传播,故本书认为山鬼即山神。跟一般的山神为男性不问,本诗的山神为女性。

[原辞]

若有人兮山之阿①,被薜荔兮带女萝②。既含睇兮又宜笑③,子慕予兮善窈窕④。乘赤豹兮从文狸⑤,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衡⑥,折芳馨兮遗所思。

[注释]

① 阿(ē):山的弯曲处。

② 被:同“披”。带:用以约束衣服的狭长或扁平形状的物品,古代多用皮革、金玉、犀角或丝织物制成。此处用作动词。女萝:植物名,即松萝,多附生在松树上,成丝状下垂。或说即菟丝。

③ 含睇(dì):含情而视。睇,微微斜视。宜笑:适宜于笑,指笑时很美。

④ 子:山鬼对所思之人的称呼。予:我,山鬼自称。窈窕(yǎo tiǎo):娴静、美好的样子。

⑤ 赤豹:毛呈赤色,有黑色斑点的豹。文狸:毛色有花纹的狸猫。

⑥ 石兰:香草名。杜衡:即杜若。

[赏析]

第一段写山鬼满怀柔情、盛装赴约的美好形象。诗歌开头第一句就把主人公推向矛盾的焦点,紧紧抓住读者的眼球,为全诗定调。屈原把自己化身为山鬼,以诗歌主人公山鬼的角度说,相对于作者,山鬼是第三人称;以作者化身为山鬼的角度说,山鬼又是第一人称,使诗中人情物景显得更真实可信,便于抒发山鬼浓郁的情感。

诗一开头,展示这样的情景:山鬼驾车赴情人约会的地点,云雾山中,她疾驰而去,一路上焦灼地盼望情郎出现。在她的眼前,满是情郎的俊美的仪容:隐隐约约有人啊在那山的拐弯处,身披薜荔啊腰间系着松萝。

峰峦叠嶂,山道弯弯,每到一个拐弯处,她仿佛蓦地看见情郎。她的情郎究竟是怎样一个男神,令她望眼欲穿?诗人没有直接描写他的面部、身材甚至眼神,也没有写他的品德、才能、愚智,只写了他的装饰:身上披着薜荔,腰间系着菟丝。用两种香草芳蔓烘托人物形象,使人仿佛看到他白晰的面孔,光洁的额头,盈盈如秋水的顾盼,颀长的身材,潇洒的举止。如果说众生如草,那么他的情郎是草中之花。他如此洁身自好,他的品德和才能像芳草一样浓香四溢,她焦灼地盼望他的降临,犹如黑夜盼望晨星!

契诃夫说,简洁是天才的别名。诗人写山鬼的情郎,仅用两种香草,既勾画了人物的形神,又合乎其亦人亦神的身份,提供了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但由于他是诗中的次要人物,诗人在描写的时候亦用简笔勾勒,腾出笔墨着重刻画山鬼。屈原运用语序的先后,把山鬼的情深意切满满地托出纸面,接着,用山鬼自述的口吻,描绘山鬼自身的娇美形象:

我美目含情啊微笑美好,您爱慕我的姿态啊娴静美好。我驾赤豹出行啊后有花狸跟随,车是辛夷所制啊捆结桂枝为旗。身披石兰为衣啊又再佩带杜若,折取那芳香花草啊送我思慕的人。

诗人先描写山鬼美好姿容。描写山鬼的眼晴,抓住一个绝妙的瞬间:她斜视的那一刻美目含情,令人产生美不胜收的暇想。如果说写眼晴是精微瞬间的抓拍的话,那么写山鬼的神态则是整体概览:她是那样的娴静如水,又是那样的美好如花,诗人用一个模糊概括的词,提供一千个读者心目中一千个山鬼的曼妙形象,可以说珠联璧合,相映生辉。

接着写山鬼的坐骑。拉车的非牛非马,而是赤豹,这里用赤豹威猛勇武反衬山鬼的娴静温柔;跟随的不是猫,而是花狸,用花狸烘托山鬼的美丽精灵。赤豹和花狸的前拉后随,给山鬼频添了特殊的妩媚和灵异非凡的身份。山鬼的车亦是世间没有的珍稀:车是玉兰树制造的,旗是贵重桂枝捆结的,正是香车美人,车过之处,芳香袭人。山鬼的服饰亦是奇特:身上披的是石兰花,石兰花的品种很多,有春兰、蕙兰、秋兰、墨兰、合生、寒兰、紫石兰等,佩戴的是杜若花,五彩斑斓,异香扑鼻。驾着这样的车,装饰着这样的鲜花,在云雾山间驱车而去,想必千山万水为之动容。

到达约会的地点,还没有看到心上人的影子,于是山鬼停下来,采摘那些芳花异草,想把它们送给自己的心上人。我们可以想见山鬼采花的优雅举止和美好姿容,她一面采花一面张望,盼望着自己的心上人快快来到,但是迟迟不见她的情郎。山鬼采花的举动,恰到好处地传达她曲折幽微的心情。在顾盼凝望之间,掀起的是山鬼的幽情暗恨:斯人何处?为何迟迟不来?是不是他变心了,是不是他遇到了什么麻烦?百般滋味在心头,比直接抒情具有更丰富更深厚的内涵,这就是文学的含蓄性带来的张力。

这一段有叙事有描写,叙事只有两句,一句是叙述山鬼去赴约会,一句是山鬼采摘鲜花要献给心上人。全段以描写为主,写情郎用略写,写山鬼则用详写,详略结合,疏密相间,浓淡相宜。写山鬼只有一句直接描写,即“既含睇兮又宜笑”,采用抓住细节的方法,传神地写出了山鬼的曼妙姿容,其余部分用大量的笔墨从不同方面烘托渲染,从情郎的眼中写她“善窈窕”,从车、随从,服饰等各个方面浓密重彩、精雕细刻山鬼的形象,全方位地突出了她的美和善。

[原辞]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①,路险难兮独后来。表独立兮山之上②,云容容兮而在下③。杳冥冥兮羌昼晦④,东风飘兮神灵雨。留灵修兮憺忘归⑤,岁既晏兮孰华予⑥。

[注释]

① 余:山鬼自称。幽篁(huáng):幽深的竹林。

② 表:突出地,形容卓然而立。

③ 容容:云气浮动的样子。

④ 杳(yǎo)冥冥:阴暗。羌:发语词。昼晦(huì):白日光线昏暗。

⑤ 灵修:对爱人的尊称。憺(dàn):安乐。

⑥ 晏(yàn):晚,迟。华予:使我如花开般美丽。华,使开花。

[赏析]

第二段写山鬼等待恋人却未出现的满腹忧愁。这一段包括三层意思:第一层写山鬼为何姗姗来迟,第二层写山鬼独立山巅盼望恋人的凄苦,第三层写山鬼因等不到恋人,自悲花容易凋。

如果说第一段写山鬼赴约是推举到读者面前的、极富在场感的动作镜头,那么第一层写山鬼姗姗来迟则是动因。诗人将笔触由外部的行为转向山鬼的心灵深处。前者是果,后者是因。那么,山鬼为何姗姗来迟呢?诗人先写山鬼居处的环境,她居住在幽深竹林中,终日见不到天。成片成熟的竹林阴暗潮湿,住在这样的环境中,本来就让人愁容惨淡,更何况终日见不到天,可见山鬼形单影只,孤苦伶仃,压抑沉闷,忧伤寂寞。山鬼要去赴约,千山万水阻隔,道路艰难险阻,可怜她弱质柔躯,尽管奋力驱驰,想见自己的心上人,却还是来迟了。这一句自然环境描写,很容易让人想到屈原所处的社会环境。“处幽篁兮”让人想到屈原流放的孤苦境遇,“天”让人想到楚王,“路险难”让人想到相见楚王难如登天。屈原被流放到社会最底层的深渊,要想重回他日夜思念的朝廷,真是千山万水的阻隔啊!能够把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融合得如此水乳交融,其描写笔法堪称炉火纯青。

是不是因为自己的迟到,情郎负气弃自己而去?不管山鬼作如何千百种悬想,现在留在赴约地只有孤单单的她。接下来,屈原用令人惊讶的笔触,描写了一副山鬼孤立山巅的神奇图画:不见思慕的人啊我独立在那山巅,云雾舒卷自如啊在脚下飘**。

山鬼特出于众山之巅,鲜花映衬,衣袂飘飘;在她的脚下,云层悠扬舒展。这是一副孤高于世、行高于世、卓立于世的高洁美丽的形象,也是一副被人抛弃、孑立于世的零落者的形象。“表独立兮山之上”中的“表独立”下得很特异。我们不妨看看毛泽东写西柏坡的“弹洞前村壁”,如果把“弹洞”置于“前村壁”的后面,就会诗意殆尽,可以说,这句诗的创意全在把“弹洞”提高前面,显得格外醒目。屈原的这句诗也是取这个效果,一个“表”字下的很醒目,很有立体感,很大气,很有底气,通过众山的托举和云层的烘托,把山鬼的形象像浮雕一样醒目地突出在山川万物之上。可以说,这个形象是屈原心中的理想形象,她是女神,也是屈原的崇高理想和人格的化身。“独立”对应的是成双,然而,另一半不见踪影,恰成山鬼的劫,只有孤独在万山之巅忘情燃烧。偏偏白云无情,白云不解相思苦,在她的脚下舒展自如。都说世事如浮云,都说因色见空,若是情郎不至,山鬼可就要立地成佛了。此刻,若是情郎记得她凌云漫步的千之一,总是她望眼欲穿的万之一。她伫立山巅殷望的姿势,化作小睡一万年的望郎浮雕。也许人心本如浮云易变,然而,山鬼心如金石。不管有情无情,在她脚下漫展的白云,都会给人丰富的联想。这两句诗,屈原运用烘托对比,把山鬼之高与众山云层之低,山鬼的静立与白云的动,浮云的变与山鬼的痴情不变,高度艺术地掩映在一起,刻画出山鬼卓立万山之上的奇伟形象。

山鬼的翘望,只有白云;伊人何处?唯见云深。望郎郎不至,将她付诸流云。在焦渴的盼望中,相思一寸寸将她的骨头烧作灰,即使是灰,也化成一场雪;望郎的每一秒钟都变成万根针扎,即使是针,也化作一场铺天盖地的雨。随着等待的时间无限延伸,山鬼越来越绝望,她的眼前一黑,——越来越黑,一场相思的大雨如期而至:天色幽暗无光啊白日如同黑夜,东风迅疾吹过啊雨神为我落雨。

顷刻间,白天变成了黑夜,天地间一片幽暗。东风劲吹,雨神也怜悯她的相思之苦,为她悲伤落雨。如何只有孤独三千尺?如何只有你相思成雨?——那一场从千年之上突奔而来的濠濠大雨?那一场驾驭着东风的无边眼泪?佛手如何不抚,度你一花;王母如何不呵,点化你一叶?东风本该送来喜雨呀,为何顷刻间变成哭泣?风无遮,云在漏,这一番披肝沥胆的暴风骤雨,能否浇灭她心头熊熊燃烧的相思烈火?能否洗刷她的无边无尽的寂寞忧伤?这两句诗,屈原抓住山鬼情感崩溃的一瞬间,在巨大的情感落差中,通过自然环境的拟人化手法,借景抒情,凸显山鬼的心灵世界,酣畅淋漓地宣泄了山鬼盼望恋人的凄苦情感。

第三层写因年华易逝自悲花容易凋。山鬼独立山巅苦盼恋人,天地为之变色,日月为之无光,风云为之动容,雷神为之哭泣。期盼是艰涩的,一寸一寸地跋涉,终于奔向枪口的燃烧,化作一场罕见的倾盆大雨。泪流干了,眼哭空了,心呕尽了,于是,山鬼自问,为何要这样肝胆撕裂,为何要这样作践自己?为何要变成投火的蝴蝶?细思量,原来不只为心上人,也为自珍自爱。而她的自珍自爱,仍然是为了心上人。这就陷入了一种魔圈:想挽留思慕的人啊使他乐而忘返,年华渐渐老去啊谁来使我重现花容。

无非是被蝴蝶带入歧途,无非是想挽留思慕的人,无非是想用疼痛取悦情郎,让情郎乐而忘返。“留灵修兮憺忘归”,这一句立全诗之骨。“灵修”是对心上人的尊称,很切合山鬼的身份。山鬼如此苦焦,其目的是为了“灵修”安乐。山鬼的心目中,只有一个至高无上的“灵修”。“灵修”是她的整个生命,是她的全部希望和寄托,是她安身立命的灵魂。山鬼的忧乐系于“灵修”一身。“灵修”喜,她则喜;“灵修”悲,她则悲。她的所作所为,一切都是为了“灵修”的“安”和“乐”。这是山鬼对“灵修”的无限忠诚和崇高理想,然而,“灵修”“憺忘归”。“憺忘归”三字暗含了“灵修”弃她而去,乐而忘返,幽微曲折地表达了山鬼的怨愤之情。“灵修”“忘归”,去日苦多,日月逾迈,山鬼的年华渐渐老去。眼看着花容凋谢,体力智力日益衰颓,山鬼怎能不焦急?最沉重的代价是空耗时光,最悲苦的煎熬是一事无成,最无法挽留的是时光飞逝。山鬼的焦虑是对自身的焦虑,更是对“灵修”的焦虑。她与“灵修”生死相关,荣辱与共,一存俱存,一亡俱亡。不过,这是山鬼的看法,“灵修”是否这样看就很难说,因为他去而忘返。现在山鬼赴约,本欲召回他,用整个生命求得他的安乐,然而,“灵修”爽约未至,这怎能不让她费劲猜测,怎能不让她愁肠百折,怎能不让她痛心疾首?

[原辞]

采三秀兮于山间①,石磊磊兮葛蔓蔓②。怨公子兮怅忘归③,君思我兮不得闲。山中人兮芳杜若④,饮石泉兮荫松柏⑤。君思我兮然疑作⑥,雷填填兮雨冥冥⑦,猨啾啾兮又夜鸣⑧。风飒飒兮木萧萧⑨,思公子兮徒离忧。

[注释]

① 三秀:灵芝草的别名,灵芝一年开花三次,故又称三秀。

② 磊磊(lěi):形容石头众多堆积的样子。葛:多年生草本植物,茎蔓生。蔓蔓:形容葛草蔓延的样子。

③ 公子:山鬼称所思之人。怅:怨望,失意。

④ 山中人:山鬼自称。芳杜若:芬芳似杜若,比喻香洁。

⑤ 荫松柏:以青松翠柏荫蔽,即住在树下,言居处的清幽。荫,一本作“阴”。

⑥ 君:山鬼称爱人。然疑:将信将疑,半信半疑。然,肯定,相信,与“疑”相对。作:兴起,发生。有注者认为这里可能遗失一句,不可考。

⑦ 填填:形容雷声之大。冥冥:阴雨貌。

⑧ 猨(yuán):同“猿”,似猕猴。啾啾(jiū):鸟兽虫的鸣叫声。又:当作“狖(yòu)”,长尾猿。

⑨ 飒飒(sà):风声。萧萧:草木摇落声。

[赏析]

第三段写山鬼等待恋人未至归来后的幽怨和思念,热切地呼唤恋人回到她身边。

山鬼到云雾山中赴约终不见恋人,只得惆怅而归。诗人采用镜头拍摄的手法,首先描绘了一幅山鬼寻采灵芝的劳动画面:我在山间啊寻采灵芝,山石到处堆积啊藤蔓缠结。

场景:芳草碧树的山间;人物:山鬼;动作镜头:山鬼挽着花篮,一路走一路顾盼寻找着灵芝,也许她身后还跟着赤豹和花狸。看到灵芝,她弯腰下采摘,轻轻地放在花篮里;直起身的时候,她不经意地向天边望去,或许,她的情郎正从山口冒出来,招手含笑向她走来;背景:地面到处堆积的山石,延展到半空中缠结的藤蔓,拓展了画面的空间。诗人用珍贵的“灵芝”烘托山鬼高贵美丽的形象,比直接描写山鬼更优雅,更富有灵气;用山石到处堆积和藤蔓缠结反衬山鬼肌肤的细腻光洁,使人仿佛能看到她洁白的脚踝。诗人没有先写山鬼赴约不遇的怨恨,而描绘她寻采灵芝的安恬娴静的动人画面,既激发起情郎对她的爱意,又用恬静的环境反衬下面山鬼内心的不平静,为抒发山鬼强烈的感情做好了铺垫。

接着,诗人集中笔墨写山鬼对情人不至的种种猜测:

怨恨思慕的人儿啊惆怅忘返,或许你也想我啊只是没有空闲。我这山中之人啊如杜若般芬芳,渴饮石间清泉啊居于松柏山林。或许您思念我啊却又半信半疑,雷声隆隆大作啊伴着绵绵阴雨,猿声啾啾而响啊长夜呼唤不停。风声飒飒地吹啊树叶纷纷掉落,思念公子啊徒然叫人忧伤。

怏怏而返,等郎不来,山鬼没有翻爱成恨,没有反目成仇,而是“怨恨”。这个词下得不轻不重,恰到好处。约女孩子相会,却爽约不来,这样的男子能不让女孩怨恨吗?但是,山鬼的“怨恨”,在骨子里也是爱,是缠绵不尽的爱,是无法割舍的爱,是不离不弃的爱,是丝缠线绕的爱,是恼也不是恨也不是爱也不是的爱,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爱。

“怨恨”之后,山鬼又转念百般为情郎开脱:也许您也想我只是没有空闲,也许您思念我却又半信半疑。山鬼的痴情到了发昏的程度,到了自迷不觉的地步。自古痴心女子负心汉,只有襄王在梦中,山鬼虽为神,却如俗世女子一样,痴情到了泉水漱石、空谷跫音的境界。她的爱超凡脱俗,洗尽人间烟火;她的爱高出云表,亦如她“表独立兮山之上”的卓绝形象。

既然情郎也想她,那么,情郎为何不至呢?恐怕是自己不够美丽,或者缺少魅力吧?山鬼又再次呼吁自己的美好品德、高洁情怀和非凡的才华:“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这两句既是实写,也是虚写。说实写,因为山鬼不同于人,她美如杜若,出没山谷,“饮石泉”而“荫松柏”是她的实际生活的写照。说虚写,诗人化实为虚,用杜若、石泉和松柏三个意象烘托山鬼的动人形象。什么样的人才让人感到她像杜若一样的芳香?她必有娇美的姿容,优雅的谈吐,快乐开朗的心境,卓越的才华。“饮石泉”写出了山鬼未受世俗污染,不受功名利禄的**,高洁出尘、空谷幽兰的情操;“荫松柏”写出了山鬼坚劲、坚贞和茂盛的生命力,诗人并没有具体描绘山鬼的这些卓异之处,而是调动读者的想象力,赋予山鬼无尽的想象空间。

既然自己完美如斯,那么,情郎为何不至呢?山鬼思来想去,搜肠枯肚,费尽思量,受尽煎熬,倍感孤单凄苦:“雷填填兮雨冥冥,猨啾啾兮又夜鸣。”雷声轰隆,阴雨晦暗,尤其是到了夜晚,辗转不寐之际,偏又传来猿猴凄厉的哀鸣,更显山鬼的凄凉孤独。遭如此之雨夜,逢如此之猿鸣,让人情何以堪?然而,情郎把她无情地抛弃了,留给山鬼的只有心灵的向隅而泣,漫漫长夜,或许以后无数个日子,陪伴她的只有无限的凄婉哀凉:“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风声飒飒,万木叶落飘零,这是一幅浩瀚无边的萧瑟夜雨图,越孤单越多期盼,越伤感,越是挣扎越深陷,越没存在感,越激发山鬼对心上人的强烈思念,思念情郎心头痛!“风飒飒兮木萧萧”是山鬼的心灵呼唤,也是山鬼的痛苦悲泣。

这一段重点写山鬼的曲折凄凉的情感。诗人描绘了两幅图画,一幅是山鬼寻采灵芝图,一幅是山鬼夜雨愁思图;一幅明朗,色彩亮丽,一幅晦暗,缠绵凄苦;一幅写举动,一幅写心情;一分明媚,九分苦涩。两幅图画相互映衬烘托,使彼此更为鲜明。对山鬼的心理描写细腻逼真,摇曳多姿。山鬼先是怨恨恋人,继而为之开脱,最后自怨自艾,凄凉收束,展现了恋爱中的少女细腻多变心理。这一段对自然环境的描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诗人通过雷雨、猿鸣、落叶、夜色,描绘了一幅阴暗、凄厉、悲凉的风景画,把自然环境与山鬼的心理完美融合在一起,有力地抒发山鬼强烈复杂的感情。

[小结]

《山鬼》祭祀的是位温柔多情而又遗恨绵绵的山中女精灵,全诗叙述了山鬼与思慕的人相约却未见的哀怨之情。《山鬼》中的女神,风姿绰约,朦胧奇幻,显露出超感觉的神秘玄妙之美。“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诗人对山野女神的倾慕虽然并未直接表白,但凭借诗歌意象的暗示溢于言表。可惜,最终的结果又令人扼腕叹息:“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在我们今天看来,《山鬼》是一个美丽、执着、凄凉的爱情故事,然而在旧文人那里,尤其在屈原的笔下,更多地象征自己与君王若即若离、忽冷忽热的关系。山鬼阴暗昏沉的生存环境,严格自律的修炼,美丽高洁的形象,不远万里地执着追求,用整个生命谋求恋人的安乐,被抛弃后仍然九死不悔的思念,无不是笔笔写山鬼,又无不是屈原的自我写照。故朱熹的关于本篇“以人况君,喻己(指屈原)”(《楚辞集注》),蒋骥的所谓屈原“自托于山灵”(《山带阁注楚辞》),今人刘永济的所谓“故知此篇的山鬼,竟是屈原自身的影子(《屈赋新注详解》)”等说法,都是难以成立的。可以说,山鬼就是屈原的化身,是屈原心中崇高美丽的女神。所以这首诗可以说是一首爱情诗,也是一首政治抒情诗。

《山鬼》的心理刻画和环境描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全篇始终以山鬼约会过程中的心理为主线,采用内心独白的方式,调用直抒胸臆、行动展露、借景抒情、侧面烘托、反衬对比等多种艺术手法,传神准确地刻画出恋爱中少女的微妙细腻、复杂多变的感情。其中景物描写与人物心理的刻画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山鬼》以人神结合的方法塑造了美丽的山鬼形象,她栖山中,食灵芝,饮泉水,荫松柏,驾香车,驱豹狸,凌山云,其衣食住行无不带有强烈的神性和野性色彩,又与山鬼的身份地位相适应。她既有神的气质,又有人的性格,但是归根到底是一位“痴情自古空遗恨”的美丽动人的少女形象。她善良、纯真、高洁、多情,有崇高的理想、空谷幽兰的气质和百折不回的追求精神。她虽为山神,却不以神力凌人;她超凡脱俗而又温柔婉丽;她奇丽出尘而又热肠似火。全诗将幻想与现实交织在一起,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更增添了山鬼的艺术魅力,具有格外感人的力量。

诗歌中山鬼对情郎的一往情深,痴心不改,是人类得以生存、繁衍、昌盛的强大动力,也是一切文明的起点。没有爱就不可能有社会的和谐,没有赤诚就没有事业的辉煌,可见,山鬼炽热的爱,即使在现代仍然有深刻的意义,尤其在物质日益丰富、人情日渐冷淡、传统日渐丢弃的今天,山鬼的心有千千结,百折不回的爱情,更令人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