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泰牵手GE(1 / 1)

跨国巨头的“入侵”没能让南存辉害怕,而拒绝跨国巨头的并购,并不说明南存辉就是固步自封,实际上,他一直在国际化的道路上执著探索着。

2005年的2月14日,是大年初六。对于传统的中国人来说,没出正月都是年。正月初六,是年味正浓的时候。

就在这一天,中国温州乐清柳市的正泰,举行了一场热热闹闹的开业剪彩仪式,以庆祝正泰同GE消费与工业产品集团合资组建的“通用正泰(温州)电器有限公司”开业,剪彩的热闹场面再加上还没有淡去的年味,给柳市这个并不大的城市增添了更加热闹的气息。

美国通用电气(GE)是世界最大的多元化企业,它在电气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经营范围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乐清柳市的正泰,是中国低压电器行业最大的民营企业。对于正泰与通用的牵手,在这次剪彩仪式上,南存辉语气激昂的说:“与通用公司的合作,是我们在国际化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这必将为正泰进军国际市场,打造世界名牌,打下坚实的基础。”

国际化,是南存辉选择与通用合作的出发点。“国际化”这三个字,在温州,在全国,对于众多的民营企业来说,都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随着更多民营企业的崛起,“国际化”已经成为一个被嚼烂的词,一些民营企业也在积极探索中,想在国际化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但也许是受地域和眼界的限制,一些看似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思路,在行动中却有如老牛拉车只动不进。

在国际化方面,可以说,南存辉一直敢于走在时代的前列。国际化,是他一直在探索的企业发展方式,对此,他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国际化不仅仅是卖产品,中国加入WTO之后,国际化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它不是企业发展的一条捷径,而是循序渐进的突破;它不是企业的发展目标,而是实现目标的途径。在南存辉眼中,国际化不仅是国际竞争,还可以是国际合作,是一种“双赢”关系。

南存辉有着深远的眼光,他一直在构筑正泰与国际接轨的支撑系统:生产基地布局国际化,技术标准国际化,营销网络国际化,商务活动信息化。

说起与美国通用公司的合资,正泰的管理人员心中都可圈可点。正泰集团的300多名干部清楚的记得,早在2001年,他们的董事长南存辉就对通用“情有独钟”。那是2001年的12月27日,他们同时收到了南存辉发送的一封信,信的内容是要求大家读一本书,并在一个星期内看完,同时还要写出心得体会。书的名称就是《挑战极限——通用电气奇迹解密》。

实际上,这本书刚刚出版不到4个月的时间,但是南存辉,已经反反复复看了很多遍,他想知道,通用电气是如何创造奇迹的,他更为关心的是正泰要如何创造奇迹。

南存辉谋划着,如果能与通用合作,对正泰的发展来说,无异于如虎添翼。而当与通用有了合作的可能后,风风火火的他毫不迟疑,几次飞去美国,与通用电气首席执行官等高层见面洽谈合作事宜。

当然,与外资公司合作并非那么顺利、如愿。双方最为关心的,就是谁占主导权的问题。谁也不愿意放弃主导权,谁也不想轻易出让控制权。于是,双方经过多次谈判,反复磨合,时间持续了两年多。

终于,2004年9月,注册资金为586万美元的通用正泰(温州)电器有限公司注册成立,合资双方以现金出资,一次性到位。其中,正泰的股份比例为49%,通用的股份比例为51%。

对于正泰没有控股,一些局外人心存疑惑,南存辉难道放弃了一直以来坚持的品牌自主性?将正泰的品牌拱手让人了?

外人并不了解其中的内幕,一直坚持品牌独立的南存辉,自然也不会放弃坚持多年的品牌独立之路,虽然此次没有控股,但双方推出的是联合品牌,也就是说,通用的公司再大,出资再多,它的品牌、它的商标,也覆盖不了正泰的商标。正泰依然拥有商标的独立性。

当然,双方开展合作的基础,是各取所需。南存辉看中的,是通用中高端的市场定位与正泰的发展目标不谋而合,而通用看中的,则是正泰在中国市场拥有强大的产能和出色的营销网络。在当时,通用在全球电气市场中排名第一,正泰虽然仅次于西门子、ABB之后排名第五,但它14亿美元的年销售额,却只是通用电气年销售额的1%。由此可见,双方的合作并不是“对等”的。对于此次合作,南存辉认为,通用拥有世界一流的技术和管理,这将是正泰借力国际品牌,迈上国际化道路的重要一步。

当然,对于正泰和通用的合作,让曾经意欲收购正泰的施耐德很恼火:我同你对战了这么多年,我一再降低控股比例,为什么你还是不愿意和我牵手呢?

而南存辉则认为,自己拒绝外资巨头收购,并非是盲目“排外”。他深知,在经济全球化的宏观背景下,推进与外资的合作进程是正泰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是,合资就是合资,合作就是合作,但合资也好,合作也罢,任何时候,自己的独立品牌不能丢。

在与通用谈判的过程中,有一件事让南存辉至今印象深刻。双方经过几轮谈判,有关的合作细节都已经谈妥了,南存辉也已经决定签字了,结果,通用的总裁却没有在合约上签字。他说,必须向公司的法务部门把情况详细介绍一下,如果他们许可,双方才可以签字。

面对南存辉的疑问和不解,GE总裁解释说:在通用公司,法务部具有一票否决权。即使是总裁,也不是说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不是说一个人就可以做任何决定,总裁所做的决定必须经过法务部门的同意。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少企业经营的风险。

一个跨国大公司,居然对一个小项目严谨到如此程度,这让一向在企业中一言九鼎的南存辉突然对自己的企业产生了一种“不踏实的感觉”,在那一刻,他也开始了对自己及对企业的反思。

实际上,南存辉的“不踏实”刚刚开始,一系列的思想冲击接踵而至。在合资工厂的运营过程中,南存辉以为他引以为自豪的一些管理方式,比如仓库管理、产品质量等方面,都做得相对成熟了。结果合作后才明白,正泰在技术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等方面,和通用相差太多了。以至于在一次正泰高层会议上,一向严谨的南存辉,竟然用了十分夸张的数字来强调双方的差距:“我们跟美国通用电气相似的地方只有5%,不同的地方却达95%。”

当然,南存辉此举,意在向正泰高层说明,与跨国公司相比,与成熟的跨国公司相比,正泰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正泰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

虽然已与国际巨头牵手,但在公众场合,南存辉却并不愿意过多提起,没有人知道他心里在想些什么,但南存辉身边的人则说,他在进行反省,反省正泰的不足,他从通用那里看到的、听到的每一个细节,都会在脑子里沉淀一番,然后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南存辉明白,正泰与通用的差距很大,但是,他并不害怕差距,重要的是要正视差距,缩小差距,南存辉又开始谋划着。正泰做事,主要靠经验,靠土办法,虽然也有规章制度约束着,但欠缺规范之处,迫切需要“在灵魂深处爆发一场革命”。

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2005年9月6日,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召开会议,正式启动“凤凰计划”。该计划以自我诊断、自我提升为主题,意在检讨公司过去早已习惯成自然的管理经验和模式。

凤凰计划,取自凤凰涅槃之意,南存辉希望正泰的每一个人,都能经历一场管理的革命,让每一个人都能进行深刻反思,然后认真总结问题。他认为,这一过程虽然痛苦,但如果没有经历,大家可能就得“等死”,有过这个经历,才有“重生”的希望。

凤凰计划启动后,南存辉经常给员工讲狮子和羚羊的故事。羚羊跑得快才能活下来,狮子跑得慢,吃不到羚羊就饿死了,这就是自然界的优胜劣汰,正泰既是羚羊,也是狮子,如果你没有别人跑得快,你就会被吃掉,只有跑得快,才能生存下去。南存辉说,每个人都要有危机感,上至领导,下至员工,必须时时刻刻存有危机感。只有每个人不停地更新自我,才会推动正泰不断创新,不断前进。

在正泰内部,凤凰计划首先进行的就是形式上的改变,以前正泰集团开会,主席台的位置从来都是领导的,而会议也是从不例外的讲成绩,很少谈不足及展望。凤凰计划启动后,南存辉规定,会议不设主席台,只有一个发言桌;内容分为工作成绩、工作缺点及未来计划,三部分占时间比相等。他希望通过形式的改变,来带动内容的变革。

除了形式上有改变之外,受通用的影响,南存辉的财务管理观念也改变了。此前,南存辉一直坚持“不欠债”的中国古老的财务理念,把银行给他的授信额度都锁进抽屉里。与通用合作后,受通用公司的影响,正泰在上海筹建了一个投资35亿元的高压及输配电产业基地,这一次,南存辉把锁在抽屉里的各银行的授信额度都拿出来用掉了。

南存辉说,正泰牵手GE,意义不仅仅在合资企业本身,最大的收获是正泰内部及管理人员有了脱胎换骨的改变。而这些改变,对正泰来说是绝对的利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