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泰成立之初,面对混乱的市场竞争,面对温州假冒伪劣产品在全国造成的恶劣影响,南存辉没有选择便捷的贴牌生产的路子,而是选择了开创自己的品牌。对一个企业来说,一个响亮的名称和一个响当当的品牌,是最重要的无形资源,能带给企业无形的效益。一定程度上,企业命名也体现了企业创办者的雄心壮志,体现了企业发展的理念。新企业的命名,南存辉颇费了一番心思。
在与胡成中合作时,企业命名“求精”,是希望它能“精益求精”。而现在,用什么来命名自己的企业,让它反映出企业的理念和追求呢?南存辉一直在思索着。看着昔日的合作伙伴、今日的对手胡成中,将新开办的企业命名为“德力西”,希望“赶超德国的西门子”。南存辉想,自己在这方面也不能落后,必须有一个切实反映自己企业追求的名字。朋友也帮他出谋划策,名字提了一个又一个,最后都被南存辉否掉了,他总觉得不是很合适,达不到自己的要求。
正在他冥思苦想之际,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茅塞顿开。
机会来源于一张发票。他在整理办公桌时,发现以前求精开关厂从香港购买设备时对方出具的一张发票,虽然已经皱皱的,甚至还有些破损,但还没被扔掉。立刻,他的眼光就发亮了,发票上商店的名称吸引了他——“丰泰”。南存辉认为,这个“泰”字非常好,意蕴平安、安定、美好,可以为自己所用。他进而想到,处事要泰然,而做人,也要正直,于是,正泰这一名称应运而生。南存辉的寓意很明显:做人,要正;做事,要正;做企业,更要正。唯有正气,唯有正道,才能产生安定,产生美好,才能让企业稳如泰山。这是自己一贯的追求,也是自己做企业的理念。
1991年9月,寄托着南存辉无限希冀和美好愿望的“中美合资温州正泰电器有限公司”正式挂牌了。一定程度上说,这个企业,倾注了南存辉的无限心血。当时,即将步入而立之年的他,在某种程度上,将正泰这个企业当作一个“赌注”,一种承载自己能力、自己理想的赌注,一种实现自己愿望的赌注。
企业刚刚成立,南存辉就抓住了机遇,他充分利用国家对合资企业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不断将企业发展壮大。同时,将电器专业化作为企业发展的方向,狠抓产品的质量。虽然面临着同行的恶性竞争与打击,但他硬是凭着耐力与坚韧,在混战中杀出了一条血路。
两年后,正泰在柳市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座办公大楼。新楼落成之际,南存辉从一楼逐层走起,一直走到楼的顶端,看着这宽敞、明亮的大楼,一种使命感油然而生。站在楼的顶端,他望着马路对面同样刚刚完工高高耸立的德力西大楼,欲比高下的两栋大楼让他的内心蠢蠢欲动,一股昂扬的雄心壮志油然而升。
南存辉说,正泰虽然是一个民营企业,但他身上也肩负着一定的责任。此时,“重塑温州电器新形象”的口号成了他的奋斗目标,也成了正泰的发展动力。南存辉说,自己的目标,不仅要让正泰在柳市、在温州立足,更要在全国、在全世界都拥有一席之地。同时,正泰也要改变市场对温州电器、对温州产品的负面印象。
1994年2月,南存辉联合了多家企业,组建了正泰集团,这是温州地区低压电器行业的第一家企业集团,它的成立,对柳市低压电器来说,具有非凡的意义,对于正泰来说,标志着它又迈出一大步。
1994年6月,南存辉又出大手笔,在北京建立了第一家销售公司,开始探索在全国建立自己的营销渠道。
南存辉要求北京销售公司的负责人,在全国设立20个营销网点,这些营销网点要挂上“正泰”的牌子,销售正泰的产品,而且要统一形象,统一标识。为了调动积极性,南存辉采取“赊购”策略,每个营销网点先给“赊购”20万元的产品,产品卖出后,再来结账交钱。
这一做法,是不是有些似曾相识?是的。求精开关厂初始建立之时,南存辉就是用这个办法,缓解了资金的压力,所不同的是,当时南存辉是缺少资金,赊购别人的产品,而现在,则是把自己的产品赊购给别人。
这一举措可行么?销售公司的负责人也拿不准,心里没底,负责人对南存辉说:万一垫出去的钱收不回来怎么办?这可是400万啊,不是一笔小数目。要是打了水漂,损失可就大了。
对于负责人的疑问,南存辉不是没有考虑过,但他想到了自己当初的做法,自己能赊购别人的产品,卖出后再交钱,为什么就不能把产品赊购给别人,卖出后再收钱呢?当时,正泰产品不是也通过试用的方式,进入的市场么。所以,这一方式是可行的。他管这一做法叫“投石问路”。有成效,就可以继续做下去,没成效,就停止,400万元就当交了学费。这个赌注,值!于是,他告诉销售公司的负责人:你就放开手去干吧,一切都没有问题。
就在南存辉布局销售网点时,同行业人士也纷纷出手,想用价格战来包围他、纠缠他,某一城市的营销网点刚刚设立,马上就有同行业出手,把价格压低到成本以下,他们的用意很明显:打价格战,让正泰受挫。
对手再一次错估了南存辉。经历过大风大浪的南存辉,还怕这点小伎俩么?面对同行业的竞争与打击,他没有采取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举措,也没有降低产品的价格打价格战;相反,对手都在降价,他却在现有基础上提价5%,在人们不理解的惊呼声中,正泰的产品销售量不降反升,并曾一度引发了抢购潮。这一情况在外人意料之外却在南存辉意料之中,南存辉笑了,事实再一次证明,他又成功开创了一种新的营销模式。
南存辉说,一分钱一分货,只要产品质量好,就不怕竞争。如今,正泰在全国各地的销售网点达到了3000多家。
在做企业的进程中,发展的困境与机遇总是伴随着**同期而至。全国的房地产热潮兴起的时候,南存辉身边的很多企业家都看中了房地产业这块“肥肉”,开始大举进军房地产业,期待在这里分一杯羹。当时,这个行业投入大,但来钱也快,最开始投资的人都在这里赚到了大把大把的钞票。于是,更多的人开始前赴后继进入到这个领域。而南存辉则不为所动,每天依然在他的低压电器领域忙碌着。
有人劝南存辉,把眼光转一转,没必要死守着“低压电器”的领域,在那里去拼死拼活的竞争。“树挪死,人挪活”,投资房地产这种赚大钱的行业,不比你生产一个一个的电器配件好上百倍、千倍?
就在众口烁金想让他投资房地产之时,南存辉真的拿出了450万元,不过,这450万元并不是用来投资房地产,而是用它建了一座低压电器检测站,这座检测站拥有当时最先进的设备,规模列全国第三。对于此举,人们评价他:这个人,唉,太过保守,有钱不赚。而对于众人的说词,南存辉却表现出了自己的“死心眼”,不为所动。
事实再次证明了南存辉的眼光。当房地产投资的热潮逐渐退去,赚钱的行业变成了烧钱的行业,很多投资者开始被房地产行业拖累,大家纷纷呼吁“被套牢”的时候,南存辉投入450万元建立的低压电器检测站,却开始发挥效用了,正泰产品因为它被列为二十多个省的免检产品。这时,人们对南存辉原来“太过保守”的批评,开始转变成了由衷的钦佩。人们心里不禁感叹:看看人家,真有眼光,固定资产投入虽然回报慢,但是人家的回报是持久的,而且是长远的。
南存辉让人钦佩之处,他的眼光独到之处,远不是一两件事就能说清的。可以说,正泰的每一步发展,每一个关键时刻的选择,都与南存辉的战略和决策息息相关。在正泰员工的眼中,他们的董事长南存辉是那么的有魅力、有胆识、有思想,经常“不走寻常路”,却带着他们跨越了一道又一道的障碍。
有人说,南存辉这个企业的名字起得好,正泰,看着就大气,大度,人如其名,企业也如其名。所以,当正泰成为柳市低压电器一面旗帜的时候,人们开始纷纷效仿正泰的命名,一时之间,“泰”满柳市天下。但是,谁也没有正泰那样独立,飞扬。
关于正泰的英文商标“CHINT”,外人也给予了多种注解。
第一种注解,可以理解为“China's Tomorrow”,意为“中国的明天”,“CHN”指中国,“T”是Tomorrow(明天)的缩写。
第二种注解,也含有“China's International Trade”,即“中国国际品牌”之意,“CHN”是中国的缩写,“INT”是国际的缩写。
第三种注解,是“正泰”的谐音。其中文含义源自中国传统文化理念:“泰然形象,源于正直品格”。
第四种注解,是有人从中发现了不一样的地方,认为只要把其字母顺序给重新排列一下,就可以看出来,“I”、“N”、“C”、“H”、“T”,表达意思是:“我+南存辉+企业界巨头”。
而对于后一种注解,南存辉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他说,外界如何评判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名字和一生全部捆在这个品牌上了。巨鳄挑战,正泰绝不退缩
重视质量,打造自己的品牌,是他前进的方向,而他也真的做到了,正道泰然,稳定前行。南存辉和他的正泰,在前进的路上稳稳地走着。
作为一个商人,一个企业家,南存辉在商场上打拼厮杀着。商场如战场,这句被人们反复言说的并非定理的“定理”,用在南存辉的身上,同样适用。
商场如战场,但在某种程度上说,商场比战场更可怕。战场,是一场明刀明枪的对战,彼此一目了然,你能看见我,我也能看见你,没有隐藏的对手。至于最后谁能获胜,靠的完全是个人的本事。而商场,可以说是一场看不见摸不着的,而又时时刻刻充满血雨腥风的暗战。在商场上,你的对手可能在明处,也可能在暗处,有时候,你甚至不知道谁是敌人,即使表面上正对着你笑靥如花的人,也有可能正在心底算计着你。你的对手采取何种招术,使用何种招式,你看不见,也摸不着。所以,人们常用“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来形容商场的对战。
世人普遍存在一种心理,那就是羡慕或是嫉妒成功者,正泰逐步发展壮大了,眼红之人也越来越多。一些同行业开始打击南存辉和正泰,希望将他消灭在萌芽状态,大家都有一种私心:“以免日后威胁到自己。”
南存辉,已经在商场上厮杀了多年,躲过了多少明枪暗箭,他自己也已经记不清了。对于商场上的暗战,南存辉已经如家常便饭般习惯了,创业多年,他早已学会了见招拆招,学会了坦然应对,学会了淡然处之。
南存辉说,商场上,你争我夺是不可避免的,也是每天都在上演的游戏,无可厚非,只要你有谋略,有能力,你的对手自然无法打倒你。既然你无法让别人弱小,那就尽量让自己强大。越来越强大的南存辉以无所畏惧的勇气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将正泰在低压电器领域做得风生水起。而这时,真正的挑战终于来了。
这个挑战,不是来自曾经的合伙人胡成中,不是来自柳市的企业,也不是来自国内其他的大企业。正泰的发展,引来了电气行业的国际巨头——施耐德。而且,人家施耐德最初并不是抱着对战的目的来的,人家是想合作,想控股正泰,但合作不成,双方便开始对战。
施耐德,全称为施耐德电气有限公司,1836年由施耐德兄弟建立,是法国的工业先锋之一,世界500强企业,全球顶级电工企业。它的总部位于法国吕埃。最开始,它从事的是钢铁工业、重型机械工业、轮船建造业,到20世纪初时,它又涉足电力与自动化管理业,被称为全球能效管理领域的领导者。它以电气行业全球霸主为目标,倾尽全力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并购拥有相关知识产权的企业。自然,中国市场也不能被忽视。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施耐德迅速进入中国,通过合资、并购等方式,将上海机床电器厂、上海人民电器厂等17家国有企业纳入自己旗下,抢占了大部分中国电器市场。
跨国公司都具有敏锐的市场意识,在合资、并购中国国有企业的同时,它并没有忽视正在崛起的民营企业,在号称中国低压电器之都的柳市,低压电器企业林林总总,施耐德没有放过这里。
也许是施耐德的目光太毒辣,它似乎瞄见了正泰不可估量的成长力;也许是正泰的成长太惹眼,施耐德将目光瞄准了正泰,希望通过与正泰的合作进入柳市的电器行业。
不知道要用什么词来形容南存辉的感受,他是应当感到庆幸,还是应当感到无奈呢?施耐德是世界500强企业,是跨国巨头,而正泰呢,只是一个刚刚兴起的民营企业,只是暂时在柳市打响了名头,刚刚走向国内市场,还没有进入到中国企业“强”的阵营。能得到跨国公司的青睐,对于一个刚起步的民营企业来说,是不是应当有些诚惶诚恐呢?
事情的起源要从1994年说起,当时,施耐德公司派人来到柳市,见到南存辉,表达了想参观正泰工厂的诉求。对于这一要求,南存辉多少有些“受宠若惊”,在他看来,一个国际著名的公司,来参观自己的工厂,似乎有些不可思议,但他还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对于施耐德派代表来参观一事,南存辉极为重视,他在公司都召开了动员会,要求全体人员以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来对待这件事,要细心安排,精心接待,步步到位。
施耐德代表参观的那一天,正泰上上下下都是一派喜气洋洋,接待场面热烈而隆重。
说实话,南存辉的心里也有自己的算盘,他希望施耐德代表的参观能给他带来双赢的局面:一方面,增加正泰的知名度,在对外交往时,可以说“国际电气巨头施耐德到厂参观”;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方面,他希望能得到“大公司”的指导,以利于正泰向“前辈”学习先进的经验,助力自己的发展。
在南存辉等正泰领导的陪同下,来厂参观的施耐德公司的代表仔仔细细的参观了正泰工厂的每一个角落,关注了每一个细节。参观完毕,此代表还向南存辉索要了正泰生产的一个元器件,说是留作纪念。
送走施耐德的代表后,南存辉非常兴奋,尽管施耐德的代表并没有同他交流企业的经营问题。但他觉得,施耐德代表的到来就是对自己和正泰的一种肯定,正泰有了这么大的影响力,这是全体员工奋斗的结果。那一晚,他兴奋得浑身的细胞都散发出旺盛的活力。
人算不如天算,他没料到的是,现实给了他一个措手不及。参观过后的第二天,施耐德公司的代表又找到南存辉,当然,这次不是来参观,也不是来指导,而是通牒:“你这个产品做的跟我太像了。”施耐德公司称已经持有该产品的外观专利,正泰这么做,是侵犯了施耐德的“知识产权”。
南存辉傻眼了,甚至于还没有弄明白是怎么回事。昨天还是欢天喜地来参观的贵宾,刚刚当作“皇上”一般接待完,今天居然就成为了“敌人”,是太善变,还是早有预谋?
现实已经容不得南存辉去细想其中的道理,去探究其中的原由,面对施耐德的“挑战”,他不得不“应战”。
当然,他也不会预料到,这一“挑战”,一“应战”,他与施耐德之间竟上演了十几年的恩怨纠葛。
就在南存辉准备应战的时候,施耐德又抛出了一个条件:与正泰合作,施耐德控股80%,这样,正泰的行为就变成了合理合法的行为,不存在侵权的问题。
对于施耐德的这一提法,南存辉表示不能接受。如果让施耐德控股80%,无异于卖了企业。这不是他的目的。
南存辉的拒绝让施耐德的态度很强硬:不同意收购,我就起诉!
施耐德的强硬让南存辉也犯倔了:起诉就起诉,你告吧,你告我,我就接着,但想让我低头,让我屈服,绝对不可能!
“商业是一场总是可以被量化的智力游戏,商业是一场有节制的游戏。所有的天意或宿命,其实都是企业家性格的投射。”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曾经在《大败局》中强调企业家性格对企业的影响。而将这几句话套用在南存辉身上,真是再恰当不过了。这个时候,正泰的发展前景何去何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掌门人南存辉的智慧和性格。什么天意,什么宿命,只不过是人们用来逃避责任的借口而已。
南存辉的身上,时刻散发着坚韧、执著、正义,又时刻充满着无畏与**,正是这种性格,使他在面对跨国巨头施耐德的刁难时,不害怕,不退缩,不放弃。
南存辉说,正泰是自己辛苦孕育的“孩子”,天下哪有父母放弃孩子自己去享受幸福的道理,所以,自己要保护好它,让它一代一代延续下去。无论面对怎样的**,经历怎样的困境,自己必须用尽全部心力去做。
施耐德恐怕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入侵”,不仅没有让正泰倒下,反而更加激发了南存辉的斗志,让他与自己牵扯了十几年,上演了十几年“剪不断、理还乱”的恩恩怨怨。
有人如此形容过南存辉,说他“表里不一”,当然,这并不是说他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意思,也没有丝毫的贬义,这里的“表里不一”,指的是南存辉的外表和他的内心并不“搭界”。南存辉的外表温文儒雅,他的内心却并不柔软,而是如钢铁一般坚强。
也有人形容南存辉,说他是看不见招法的“武林高手”,在与对手“交战”时,人们看不见他发出的招招凌厉的攻势,似乎总是处于“守”的状态,但他一旦出手,必定一招取胜,一剑封喉,让对手没有招架之力,这才是高手的最高境界。
所以,在2007年度“风云浙商”的颁奖现场,主持人送给南存辉的颁奖词是:“佩剑是一位骑士的尊严,曾经他手无寸铁,面对国际大鳄一次次的觊觎与刺探,他隐忍坚守;十年韬光养晦,十年卧薪尝胆,他以气血铸就自己的创新之剑;当对手再次袭来,骑士已拥有平等对决的利器,扬剑出鞘剑光闪闪,那光芒,正是民族制造的精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