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鞋悟“道”(1 / 1)

修鞋是南存辉走向社会后的第一份工作。当他13岁开始在柳市街头摆摊修鞋的时候,别人不会想到,他自己也没有想到,多年以后,他竟然打造了中国低压电器第一品牌,缔造了一个商业传奇。

也许,他的第一份工作与他现在的成功没有必然的联系,因为修鞋与做电器、做太阳能光伏产业,真是风马牛不相及。但是,二者之间似乎又存在丝丝缕缕的联系,修鞋的经历为他以后的事业成功做下了铺垫,毕竟每个人在选择人生起点的时候,所付出的努力,所坚守的方向,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注定了他将来要走的路。

第一份工作虽然是辛苦的,但是,正因为有了这种经历,才让他获取了改变的动力。修鞋的便利性,让他接触了各色人,学会了如何与不同性格的人打交道。在他的世界观、人生观刚刚启蒙的时候,少年时代的各种体悟和感知,均化为了他的品格和精神,而且陪伴他终生。

当他自己运营一个大企业的时候,他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什么事需要坚持,什么事需要改变,什么时候应当出击,什么时候应当退让,他几乎做到了游刃有余。

南存辉说,他要感谢几年的修鞋经历,在这几年修鞋的日子里,他由懵懂少年开始变得成熟;正是这几年修鞋,让他明白了人生最初的一些道理;也是这几年修鞋,磨练了他坚定坚强的品格,无形中助力了未来企业的发展。

可以说,在南存辉运营企业的过程中,他一直坚持的理念,很多都来源于当时修鞋的体验。

有质量才有发展。这是修鞋过程中悟出来的道理,也是他以后30年做企业一贯坚持的原则。刚开始摆摊修鞋的时候,因为年龄小,很多人对他都持怀疑的态度,怀疑他能否修好鞋,能否坚持修鞋,所以,鞋摊前客流量少得可怜。而南存辉坚守自己的岗位,认认真真地对待每一个客户,尽最大所能为客户补好鞋,即使细微之处的毛病也不放过。这样的做法带来的一个好处,就是小镇上的人都知道了这个13岁的小鞋匠,知道他动作熟练,修得又快又好,还讲究质量,而且从不多收钱。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口口相传的结果,是他的修鞋摊前人流量越来越多,生意越来越红火,竟然成为了柳市街头比较有名气的一个修鞋匠。后来,许多人宁愿舍近求远,也要跑来找他修鞋。这让小小的南存辉心里明白:有质量才有发展,正因为坚持修鞋的质量,才为他赢得了客户。从修鞋中悟出的道理,创业以后,他毫不迟疑的用在了企业中,用来追求产品的质量,坚持以质量为产品的生命线,不让一件不合格的产品流出工厂。

做生意要讲诚信。修鞋算不上做生意,但修鞋又确实是在做生意。修鞋的时候,南存辉不会偷工减料,不会偷奸耍滑,更不会故意要高价。他认为,做人要讲诚信,做生意更要讲诚信。他一直坚持诚信经营的理念,鞋子,哪里坏了就修哪里,该要8分钱,他绝对不会要1角。无论什么样的客人来,他都一视同仁。小孩子来修鞋,他不会多要1分钱,老年人来修鞋,他也不会多要1分钱,真正做到了童叟无欺,也赢得了众人的信任与肯定。修鞋3年,因为讲诚信,他赢得了很多客户,而且有的客户是他的“铁杆迷”,只要南存辉出摊,肯定会去找他修鞋,即使他不出摊,也要等两天,等到他出摊时再来修。靠诚信立下的口碑,也为他以后运营企业赢得了潜在客户。在他开办求精开关厂之初,一无资金二无客户,他凭借着修鞋时挣下的信誉,向大家赊来零件组装,卖出钱后再付款,以此渡过了创业最初的艰难时期,让他的电器企业一点点步入轨道。

踏踏实实做事,坚持,坚守。南存辉说,不要轻视每一件小事,只有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小事,才有可能成就大事。刚入修鞋这一行当时,他也因为面子问题,因为不想与过多人打交道而想过放弃,也从内心深处排斥或拒绝当“修鞋匠”,当他同父亲摊牌的时候,父亲却生硬的拒绝了他,在父亲“铁石心肠”的坚持下,他只得继续修鞋,并且渐渐地“入了门”,开始用心琢磨如何修好鞋,怎样才能赢得更多的客户。看着他每天早出晚归很辛苦,父亲用一个千脚蜈蚣的故事告诉他一个道理。父亲说,蜈蚣的脚很多,有几百只,但是,它也只能一步一步的走,一步一个脚印向前。南存辉也渐渐地明白: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踏踏实实,一点一点向前走,不要妄想“一口吃个胖子”。修鞋的几年,虽然没有挣到多少钱,南存辉却形成了踏实的性格,对他以后坚守的事业信念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以实实在在的技术立足。修鞋这一职业,说技术,并没有多少技术含量,你只要学上三天,估计也能坐在那里修鞋;说没有技术,却又是一门纯粹的手艺活,靠的是手艺吃饭。它不像今天我们坐在办公室里动动手指敲敲键盘这么简单,修鞋靠的是一针一线的手上功夫,必须有扎扎实实的技术,会修是一回事,修得好不好又是一回事。南存辉不会忘记,自己修鞋时被锥子刺破手指的那种痛彻心扉的感觉,他知道,那是因为自己的技术不达标,所以,他能静下心来认真钻研,不断提高自己的修鞋技术,修鞋几年,他的技术在修鞋匠中算得上是一流的。凭借着出色的技术,他也赚到了比别人更多的钱。而到自己创业时,他更加重视人才的效应,对拥有技术的人才求贤若渴,为了请来技术人才助力工厂发展,他不惜千里奔波往返多次,终于请来了退休在家的技术人才,加入到他的企业,而正是凭借技术人才的支撑,工厂才开发出了质量过硬的产品。企业越做越大,南存辉也越来越关注人才,厚待人才,后来还让人才技术入股,以至于正泰上市的时候诞生了多位千万级、百万级富翁。

南存辉说,要认真负责的干好每一件小事,哪怕这个事情再小,也要以敬畏之心去对待,事虽小,却最能体现出细节。古语曾说,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辍学以后,南存辉成为一名走街串巷的补鞋少年。刚开始从事这一行当时,他也经历了很多艰难,但他没把这当作苦累的借口,抱怨生活的不公平,也没有因为修鞋在别人眼里“不入流”而放弃,他认认真真做事,仔仔细细琢磨,客人来修的鞋千奇百怪,坏得大的,他认真修好,坏的小的,可能只是几角钱的生意,他也认真对待,从来没有因为修的鞋创伤面小而敷衍了事。正是这种认真负责的态度,才使他脱颖而出。南存辉说,他要感谢生活所给予他的历练。他认为,通过不断的小成功,才能成就大事,才能使人树立起信心,从而有胆量、有气魄接受更多更大的挑战。多年以后,当他功成名就以后,南存辉告诫后来人说:“不管现在所做的事情多么平凡,都不要气馁,要力争在做小事情时就出类拔萃,并以此磨练意志。”回忆起修鞋的经历,南存辉万分感慨:修皮鞋影响了自己的一生。也使他认识到,只有认真负责地干好每一件小事,才能做好大事。

切莫心存贪念。南存辉创业成功以后,有人总结他的成功经验,认为是他机遇好,有好的机遇,才造就了他的成功。而南存辉则说,机遇固然重要,却不是决定因素,每个人都面临着一定的机遇,重要的是能否抓住机遇。要真想成就一番事业,眼光、胸怀、智慧,一样都不能少。南存辉有眼光,也有智慧。别人修鞋只是安安静静的修鞋,而南存辉心中却一直不安定,他在修好鞋的同时,寻找着对自己有用的商机。父亲曾经教育过南存辉:凡事要自食其力,不要坐等着天上掉下馅饼,更不要心存贪念,想着去占别人的小便宜。而在修鞋过程中,南存辉更深刻地明白了这一点。修鞋这一行当,说简单不简单,说难又不难,这完全是一门良心活计。修一双鞋,你可以收2元钱,3元钱,5元钱,差别并不大,没有人会说什么,也很少存在“讲价”的状况。但是,南存辉不贪,虽然修鞋的目的是挣钱,是补贴家用,但是,他挣钱,从来都是正正当当的,没有一丝贪念。一双鞋,是2元的修鞋钱,他绝对不会要3元。“贪小便宜吃大亏”的古训,他理解得比谁都透彻。修鞋期间磨练的心性,让南存辉以后做生意时,始终坚持这个原则,面对各种**能控制住自己,不贪心,所以他的企业才走得比较顺利,虽然期间也遇到很多危机,但最后,他都能化危为机,给企业带来持续发展的动力。

修鞋,是他走向社会后的第一份工作。这份坚持某种程度上也是他能出人头地的一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