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中我曾提到,为进入牛津辩论社,我付出了非常大的努力。
入校的时候就有学长学姐告诉过我,牛津辩论社的竞选是一场“建立在上千杯咖啡基础上的战争”。
这里的“咖啡”只是一个比喻,每杯咖啡都意味着一场努力获得支持者的谈判。
刚开始我曾思考过,在繁重课业的压力下,是否需要花费如此多的精力在这样的学社上?
后来每次回想,我都十分感激曾经做出决定的自己,因为这可能是我大学中做过的最值得的一件事。
“Coffeeing”是我那时常用的词,当时我把咖啡当成了动词。7周的时间,我从不认识任何人,到获得270张投票。白天,我活跃于拳击社、地理系活动、中国学联、咨询社、金融社;晚上,我去各个学院串门吃晚宴,夜里又去不同学院的酒吧认识新朋友。眼看着我的脸书朋友从500人到3000人,在每天5杯以上的咖啡,每周40余个活动安排后,我认识了大半个牛津的同学。
这样“功利化”的频繁社交,并不是我理想中的大学生活,但在这个过程中,我确实得到了飞速的成长。
最重要的是在无数个短暂会谈中,我学会了快速了解对方并且建立信任的技能。
40分钟喝咖啡的时间里,我会用10分钟的时间聆听对方,并分析出对方的个人特质和感兴趣的话题。毕竟,辩论社的竞选并不只是靠受欢迎程度,更多的是不同竞选派别的政策和思想。当得知对方的价值观后,我会尝试用一种不冒犯的、更具交流性质的方式进行交流。这段经历提高了我的共情能力,并且当我选择倾听他人诉说并尝试理解的时候,我的思考也渐渐变得更富包容性。
这样毫不保留的努力和进取,像是一把双刃剑。对我个人而言是机遇,但也会招致非议和敌意。一个野心外露、敢于争取的女孩,往往会使得那些按照常理出牌的白人男性感到不适和受到威胁。我在竞选团队中,慢慢有了一种被孤立和背后插刀的感受,很多来自同一学院或有相似家庭背景的同学开始抱团。当然,这是后话了。
一杯杯咖啡下肚,我学会了如何快速社交,在最短时间内用对话的方式与对方建立联系。这种社交虽然带有目的性,但也让我拥有了多元化的朋友圈,那些在交谈中,发现彼此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也成为了我人生路上的战友。
很多时候,有些人往往会用非黑即白的观点看待社会,比如当我们怀抱某种目的去结识某人的时候,我们的“友谊”就显得没那么纯粹了。但通过这些经历,我逐渐认识到,我们需要以更宽容、开放的心态去看待社交。每个人手上的“一杯咖啡”,更像是一把钥匙,我们谈话的意义不仅是为了“达成最初的目的”,也在于找到最匹配的那把“锁”。
用这样的方式,我们也可以收获最真挚的友谊。这一课,使我受益无穷。
[img alt="" src="../Images/Figure-0119-0001.jpg" width="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