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面试的经历中,我发现最可怕的永远不是问题的难度,而是紧张过度后大脑一片空白。毕竟方向出现偏差、答案不够精准还有弥补的机会,但没人可以拯救大脑“停机”的状况。
悲催的是,在大大小小的面试中,我唯一大脑出现空白的状况竟然发生在了牛津面试。
“回想下你这次来到牛津面试的路程,作为一名地理学家你有什么要说的吗?”这是我两天面试中的第一个问题。
这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是一个开放式的难题。
很不幸,作为路痴的我,在来面试的车上,一路睡到终点,根本没办法迅速给出任何有效的答案。“我是坐车来的,但一路都睡着了。当时来的路上,高速在修路,所以记得不是很清楚。”
这一系列“废话”,让女教授直接喊停。
此时的我,瞬间慌了,绝望地认为面试才开始,我就已经丧失了进入牛津的机会。
不过在冷静下来后,我迅速整理了答案,并良好地应对了这个情况。
可能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这次面试“绝处逢生”,让我意识到自己总结出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我把这个方法称为:头脑风暴关键词。
这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方式,适用于文科面试和非专业算法的面试。
准备面试的过程中,我会强迫自己把大的知识板块全部浓缩在一张纸上。在面试的前一天晚上,我会做最终的精简版,把每个板块的内容用1~2个单词概括,抓重点,做总结。
这种关键词,就是拯救面试时大脑出现空白最好的方式。
在牛津面试时,头脑一片空白后,我快速联想到地理学家对于“移动”“流动”等关键词的思考。
·Access获得机会
·Inequality不平等
·Scale等级∕比例
·Diversity多元化
这四个词是我总结出来的“重点关键词”,只需要有逻辑地把它们套在自己身上,再回答出来就行了。
所以,我当时的回答是:
因为家庭收入不平等,每一个面试的孩子可获得的交通机会有区别。
这让我联想到更高等级的城市问题——北京地铁站调价。原本2元钱的乘车费用,调价到按照里程来计算。这提升的票价会给一部分低收入人群带来压力,因此他们会选择以步行来替代地铁。
这将会导致他们更加暴露在雾霾之下,间接性引起健康问题;失去一些工作机会,因为通勤时间更长了。
以上答案并不是新奇或深奥的地理理论,但我把关键词埋藏在答案里,体现了我对地理学专业的认识。
临场发挥背后需要日积月累的努力,也需要我们有技巧地应对,“关键词”可以在面试压力大时,更及时地帮助我们应用和联想不同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