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古董收藏
1831年,内森的大儿子莱昂内尔已经20出头,在巴黎,他应邀参加一场“老式家具和中国瓷器拍卖会”,不过,他很难胜过那些实力雄厚的英国买家,结果一无所获地离开了,他沮丧地写信给母亲汉娜说:“我了解您对这些东西的品位,我想让您知道,在这方面,我们的确是母子连心。请告诉我您是否对制作于路易十四时代的老式嵌花家具、书桌或小衣橱感兴趣?在这里,这类家具可以说是琳琅满目。或者您更偏爱塞弗的中国瓷器?”
这时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已经成为全欧洲最大的收藏家,成为古董商猎取的最大目标。罗斯柴尔德家族的男性成员都继承了老梅耶的这一嗜好,莱昂内尔已经是法式家具和瓷器的忠实爱好者了。
一年后,他成功地为汉娜购得了“十二只盘子和一件塞弗的瓶子”。有人曾问过他是否愿意等一等,如果将这些东西寄到埃斯特黑齐王子或“其他大使的家中”,这样就可以免付关税了,但他并不愿意。
莱昂内尔在信中所提到的“老式嵌花家具”,是一种采用非常别致的镶嵌细工手法制作而成的家具,由安德烈·查尔斯·布尔在路易十四的皇宫中制作完成。它用黄铜薄片和龟壳代替木质原料,同时还带有镀金铜质的凸起花纹。为了装饰自己的卡尔顿邸宅,乔治四世曾经费尽周折寻找过这种风格的家具。
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兴趣不仅限于家具和陶瓷,他们还喜欢象牙、银器、镀银的用具、鼻烟盒、盔甲,文艺复兴时期的金属品及意大利产的花式陶器。在1842年前往海牙时,内森的二儿子安东尼买下了一大批古董,莱昂内尔于1843年在苏塞克斯公爵领地拍卖会上为纳撒尼尔买下了几只黄金盘子和一只独角兽。在19世纪40年代初,莱昂内尔在伦敦举行的“银制品”拍卖会上买“任何漂亮的东西”。
在英国罗斯柴尔德家族中,内森的另外一个儿子梅耶喜爱收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的家具和法国里摩日的古瓷器。梅耶的主要兴趣在于收集古银器,经过20多年不惜血本的收购,他名下的银器是欧洲门类最全、品种最丰富的。他还专门请了一位博物学家为这些银器建立了分类目录,时至今日,这本目录也是世界各国收藏家及拍卖商们的案头工具书。
法国罗斯柴尔德家族也毫不逊色,在詹姆斯男爵买下拉菲堡之后,夫人贝蒂——这位在那个年代最美丽的女人热衷于收集各种各样的古董家具、壁毯、绘画、瓷器及艺术品,并形成了独特的罗斯柴尔德风格,使拉菲堡成为一座充斥着精美艺术品的宫殿。
萨洛蒙·罗斯柴尔德的儿子安塞尔姆是一个乐此不疲的收藏家,他经常带着儿子们逛古玩店,累得筋疲力尽。安塞尔姆的儿子费迪南德回忆说,父亲的品位沿袭了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传统收藏风格——追求材质贵重、工艺精湛。“他常在早上六点钟起床,一直逛到黄昏……在维也纳的别墅里,有一个专门陈列艺术品的房间,他经常待在里面细细欣赏。”
对于精明的罗斯柴尔德家族来说,收藏并不仅仅是出于爱好,更确切地说,是一种投资。他们只收藏那些具有明确市场价值的精品,最钟爱的是原汁原味的古董。家族里最珍贵的文艺复兴时期的碟子还由专家进行了称重估价。他们倡导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与法国18世纪的内部装饰的完美结合。北欧16、17世纪的金银餐具,法国18世纪的装潢艺术以及英国绘画,都在他们的收藏之列。
虽然藏品无数,但是罗斯柴尔德家族对自己的收藏不事张扬,对藏品来源更是高度保密。谨慎当然是主要原因:任何收藏家都知道,保持来源的秘密,就能减少购买的竞争对手,同时,也能树立尊重卖主隐私的好名声,招徕更多的卖家。
位于英国白金汉郡洛奇山顶的沃德斯登庄园,至今还存放着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收藏品,堪称“罗斯柴尔德家族的纪念碑”。这座城堡在19世纪80年代由萨洛蒙的孙子费迪南德建造,充满了新文艺复兴的风格。1988年,罗斯柴尔德家族的第七代成员雅各布接管此地。此前若干年,罗斯柴尔德家族把庄园连同藏品和2000英亩的土地遗赠给国家名胜古迹信托。雅各布以半独立的方式经营这座古老的庄园,他是一个天生的收藏家,拥有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收藏家基因。
虽然早在19世纪,罗斯柴尔德家族就在世界各地兴建了40多所庄园,但如今保存完好的只有沃德斯登庄园,并向公众开放。经过时间的洗礼,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收藏品显得弥足珍贵。
铁路金融
在18世纪中叶显露端倪的英国工业革命中,许多发明者的才华和**被充分释放,废寝忘食地从事各种设计,他们似乎不约而同地都具有“发明的冲动”。英国工业革命大量受益于这些彼此独立的发明者的成果。在19世纪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欧洲主要向外国输送新的技术发明。罗斯柴尔德家族关注这些新技术所带来的革命性冲击,同时,家族的年轻一代更热衷于将在英国成形的技术引入到其他国家。
不过,铁路作为一种变革式的交通工具引起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兴趣,并不是因为新技术变革,而是铁路金融。在很多国家,铁路的承建是以出售政府债券的方式筹集资金,到19世纪30年代,政府发行的新债券越来越少,但是由于兴修铁路,产生的融资却越来越多。
一向保守的萨洛蒙筹建了罗斯柴尔德家族的第一条铁路,在哈布斯堡王国境内,虽然这个地区的经济并不发达。萨洛蒙修建铁路的初衷是能够有助于铁矿与煤矿的开采,为了推进这一计划,萨洛蒙采取了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惯用手段,用王室的名字命名这条计划中的铁路,同时不忘拉来梅特涅以及奥地利财政大臣这样的大人物来担任新公司的董事。
随着铁路计划的不断推进,萨洛蒙一度产生了整合奥地利交通铁路网络的雄心,并想当然地认为自己能担当救世主的角色。1844年,当萨洛蒙来到普雷斯堡时,多瑙河上的蒸汽船破例在国王广场停靠。
志得意满的萨洛蒙在兴建铁路的初始,就设想过能够做独立的钢铁供应,不久,萨洛蒙就收购了一家钢铁公司。当然,这时他并没有忘记兴建铁路的初衷——采煤业。而且,萨洛蒙对于工业资产的兴趣并没有就此完结。
早在1835年,萨洛蒙创建了奥地利蒸汽船公司,开启了萨洛蒙海上战略的步伐,接着又投资盐场。从铁路到航运,萨洛蒙试图进行一种垂直性整合,深入到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这种尝试甚至让很多人认为罗斯柴尔德家族正在转型成工业集团。1837年,莱比锡的一份报纸这样评论:“罗斯柴尔德家族将正确地引领一次运动,它将最终彻底重塑欧洲货币体系,毁灭纸质交易,将资本投入工业领域。”
罗斯柴尔德家族在德国的铁路计划并不顺利,因为在德国,任何一条铁路的修建都要穿过很多公国,筹建铁路的过程异常艰难,终究会演变成一场国与国之间复杂漫长的扯皮和谈判。在法国,詹姆斯与佩雷尔的合作看起来更像是一桩浮士德式的契约,后者信奉的是空想社会主义,但是,这种合作却促成了巴黎通往圣日耳曼郊区佩克的一条铁路的建成。
在承建法国通往比利时的铁路中——这条铁路也被认为是最能获利的项目,法国媒体开始批评罗斯柴尔德家族成为铁路寡头。但是毋庸置疑,詹姆斯已经垄断了法国政府的债券发行,法国财政大臣对詹姆斯说:“没有你,我什么都做不成。”显然,詹姆斯拥有获得这份合约的优先权利,詹姆斯控制的铁路长达388英里,这时一条泛欧铁路在詹姆斯的心中浮现。
1846年的6月8日,由于北线铁路上一列火车出轨,民众开始反思罗斯柴尔德家族到底对法国做了什么。在这些报道中,有人指责罗斯柴尔德家族就像是商业吸血鬼、国家的瘟疫,罗斯柴尔德家从法国的灾难中获利。
对铁路建设的参与,将罗斯柴尔德家族推到公众面前,普通人所能感受到的铁路对于生活的改变比政府和国家更加直接,投资铁路让罗斯柴尔德家族必须忍受一种充满敌意的批评,这是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
罗斯柴尔德家族发行的政府债券,相对来说,是一种安全的资产, 但是当投资铁路时,罗斯柴尔德家族必须对铁路公司长期关注。萨洛蒙的铁路计划在经历了征地、修建路线和车站之后,人们都认为萨洛蒙正在进行一场漫长的豪赌。但是,随着公众对铁路这一交通方式认同,乘客数目变得空前庞大时,人们都知道铁路金融有利可图。
诗人海涅曾经这样评论:“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成员提供给每个人的股份实际上都是一种莫大的恩惠。坦白地说,我应该说它实际上是罗斯柴尔德先生用来交朋友的一份黄金大礼。”
在海涅看来,由于铁路的承建,罗斯柴尔德家族在融资的过程中聚集起来一部分人,这部分人不仅分享利益,最重要的是与罗斯柴尔德家族结成了一种同盟,并且,这种同盟关系对国家和政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房产投资临界点:3%的收益
在内森所处的年代,拥有巨大财富的人都购置了大量土地,土地的多少从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富豪们的财富成就。以巴林家族为例,1810年弗朗西斯·巴林去世时,他是欧洲当时财富最多的人。而内森去世时,尽管他的资产是巴林去世时的6倍,却没有购买任何地产。
在家族事业的拓展中,有两件事情妨碍了伦敦的罗斯柴尔德家族结交英国的上层人物:他们在两个议会中没有占有一席之地,他们也没有自己的乡村庄园和领地。罗斯柴尔德家族的财富还都是以纸质的形式存在,这使得他们更加感到购置地产的迫切需要。
尽管罗斯柴尔德家族在1809年建立了新的办公大楼,但仍然住在犹太街的老房子里。当然,这时的犹太街已经有了一个新名字——博恩海姆大街。
直到1811年,阿姆谢尔才在郊区买了一栋房子,同时,这个房子临近一个花园,在闭塞的犹太区居住了很多年之后,这个花园让罗斯柴尔德家族感到了一丝清新的空气。在以后的岁月中,家族成员对于园艺保持了一种持续的热情。同时,这座花园具有一种政治意义,因为1814年后的一段时期,法兰克福当局开始限制犹太人进入公共花园。
罗斯柴尔德家族更愿意将当局允许购买花园的行为看成是一种小恩小惠,甚至是一种贿赂,以阻止阿姆谢尔离开法兰克福而去别的地方,因为他们去的地方越多,就意味着犹太人的影响力会更大,当局就要有更大程度的让步和妥协。于是,在罗斯柴尔德家族看来,购买这个花园,事实上意味着政府对犹太人更严格的排斥。
在19世纪留下的法兰克福的旅游指南中,我们可以找到这样的字句:“花儿闪耀着金光,花床用泰勒元当肥料,避暑别墅用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债券做墙纸。”
带花园的房子能让罗斯柴尔德家的人呼吸一下新鲜空气,除此之外,他们更愿意计算一下房产能不能让口袋里的钱变得更多。从这点上来说,罗斯柴尔德家族对于房产仍然保持了一种谨慎态度。内森的儿子莱昂内尔最先看上的几所房子中,其中有一所是著名的霍华德城堡,一个相当不错的地方。
但尽管如此,他还是没有出手。
不久,莱昂内尔又看上了属于切斯特·菲尔德勋爵的5000英亩领地,但是,这次他行动迟了一步,正在咨询房产信息时,这块领地就被卖给了伦敦市银行家塞缪尔。此后,公务繁忙的莱昂内尔遂将地产投资事宜交给他的几个兄弟来打理。
然而,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几个兄弟还是没有急于采取行动。1840年,纳撒尼尔写信给梅耶时,强烈建议梅耶要谨慎行事,不要轻易进行地产投资,他的理由是:“如果确实是块不错的地方,你可以先租一年试试,如果合适,再长期租下来,但千万不要马上就购置下来,我对这点非常不赞同。”
后来,他再次对几个兄弟强调自己的观点,一定要看这笔买卖是否合算,“如果这块土地能获得3%的收益,那么千万不要有片刻的犹豫。”
1840年,梅耶听到消息说,在韦金顿的钱普尼斯邸宅将会出租,接着,他们又打听到温斯洛附近的一块领地将出售,他们还去仔细考察了莫尔公馆,但再三考量之后都没有出手购买,罗斯柴尔德兄弟仍然在等待更好的机 会。
后来,梅耶买下了钱普尼斯。紧接着,他以5000英镑的价格一口气买下了蒙特莫尔郡的几片农场和庄园。与此同时,莱昂内尔也在赫斯托大量添置新的房产。他们很高兴做了这几笔不错的买卖。
罗斯柴尔德家族总能以最实惠的价格拿到满意的土地。1848年,白金汉公爵邀请罗斯柴尔德家族参观他位于巴克斯的庄园,并允许他们在这里狩猎。结果就在这年夏天,白金汉公爵意外破产。于是,巴克斯的大片土地被迫出 售。
在5月举行的规模更大的白金汉庄园拍卖会上,梅耶与白金汉公爵的儿子商讨购买土地事宜。安东尼希望买下斯托,但纳撒尼尔却认为房子太大,不过买得便宜绝对会有很大的收获。然而,纳撒尼尔最终打消了购买的念头。
他认为在法国经营一处英国的庄园不太实际,但像他的叔叔詹姆斯一样,他还是把土地当作一项投资来看待。在8月份长达40天的斯托拍卖会上,他们最终还是以合适的价格买下了一些房产。
当然,除了价格以外,罗斯柴尔德家族最关心的还是投资回报率。1851年,白金汉出售一些农场,詹姆斯和纳撒尼尔一致认为,“如果他们付3.5%的土地利率,我们可以买下这些农场,如果不是,对于你我任何一个或所有人来说,4.35%是个不错的土地利率,如果可以的话,我不会介意全部买下。”第二年,纳撒尼尔以3.5%的回报率,准备为自己在格洛斯特郡的农场投资20万英 镑。
因为欧洲的君主国大多限制犹太人购买地产,罗斯柴尔德家族把购置地产的欲望全部释放在法兰西共和国。法国罗斯柴尔德家族至少购置了8座新的乡村别墅,包括爱德蒙的S型山庄阿曼尼维利耶斯,这座山庄由朗莱斯和艾米尔·乌尔曼在19世纪80年代按盎格鲁-诺尔曼乡村风格建造。
在奥地利,罗斯柴尔德家族遇到了同样的障碍——犹太人不允许购置土地,为此,萨洛蒙特意向国王提交请愿书,提到一直以来都把奥地利当作第二故乡,还列举了为奥地利政府所做的贡献。
萨洛蒙在请愿书中提到,他每年发放的工资达四到五万弗洛林币① ,还① 弗洛林币:佛罗伦萨铸造的一种金币,1252年开始发行,流行于西地中海和西北欧,在中世纪晚期成为地中海西部的国际货币。
有之后在达尔玛希亚煤矿付出了七十万弗洛林币。他表现得像个一无所求的慈善家,就好像这些钱都是为了给那些“成千上万即将穷困潦倒的人”维持生计一样,而目的就是为了说明至今为止他未从中赚到一分钱。最后,萨洛蒙谦卑地结束了他的这封请愿书:“假如您谦卑的请愿人能够有机会请求获得一块私有领地的话,那么I.和R.阁下大人将会慈善地允许您最谦恭和忠诚的请愿者和他的子孙后代们在摩纳维亚省拥有土地。”
请愿书首先送交摩纳维亚和西里西亚的总督尤佳迪伯爵手中进行审查。
在考察了罗斯柴尔德家族对于奥地利所做的贡献之后,尤佳迪伯爵出具了一份报告:“对于罗斯柴尔德先生的个人品质而言,他在社会上的地位已经完全不同于那些平常情况下他的同胞们了;他杰出的品质和鲜有的智慧已经让那些适用于规范其他以色列犹太人的法规完全不应该严格地运用在他的身上了。”
这些溢美之辞终于使国王破例做出了决定,允许罗斯柴尔德家族自由地购买地产和房产。1844年间,萨洛蒙从亨克尔伯爵手中买下了奥德贝格的地产,同时还有普鲁士的鲁德齐尔佐维兹房产。1845年,他买下了胡尔特斯金。自1843年起,萨洛蒙就拥有了临近奥地利边界的普鲁士席勒斯多夫。在那儿的一边坐落着一座华丽的城堡,周围有喷泉、护城河、瀑布、天鹅、岩洞、狗舍和禁猎区,另一边有一座铸造场和其他工业工厂。
以最少的钱买到最好的画
海涅曾经评价说:“詹姆斯已经有能力找到,甚至能够判断出大部分领域的顶尖从业者,他的这一资质堪与路易十四相媲美。对于这一点,他那些巴黎的同僚们也确实相形见绌,后者喜欢将一堆庸才揽在身边,而詹姆斯·罗斯柴尔德男爵身边围绕的似乎都是任何领域的杰出人物。即便他对一个主题一无所知,但他知道谁是这方面的专家……”在绘画上也是如此,罗斯柴尔德家族追求最经典最具代表性的书画,包括行家一眼就能看出其价值的大师级作品。作为犹太人,他们倾向于那些历史悠久的画作,尤其偏爱荷兰黄金时代的作品。
罗斯柴尔德家族成员购买的第一幅名画是法国艺术家让·巴蒂斯特·格勒兹的《乡村新嫁娘》,这是典型的后洛可可风格乡村风情画作,詹姆斯早在1818年便慧眼相中,将其买下。莱昂内尔最早开始钟情名画也是从购买格勒兹的作品开始的,他在1831年从拍卖商手里购得了他的《美满蹒跚》,后来他又购得格勒兹的另外4幅画,包括《临别之吻》。罗斯柴尔德家族推崇的另一位画家是17世纪西班牙艺术家巴托洛米·埃斯特班·穆立罗,到了19世纪40年代末,莱昂内尔、詹姆斯以及莱昂内尔的母亲收藏了穆立罗的全部作 品。
此时,莱昂内尔已经成为名满英国的“名画”收藏家,你可以向他展示一整套的收藏,因为他会全部买下。1840年5月,就在克里斯蒂人的西蒙·克拉克爵士名画拍卖会上,莱昂内尔为叔叔买下了伦勃朗的一幅画,这幅画曾经属于乔治四世。 他还以全场最高价——3045英镑为母亲买下穆立罗的一幅画《善良的牧羊人》,同时还有一幅佛兰芒田园风景画《勤苦的家庭妇女》,而国家美术馆在这次拍卖会上只出价2100英镑购得穆立罗的另一幅画《幼儿时期的圣·约翰》。
对于罗斯柴尔德家族来说,17世纪荷兰的作品更具有吸引力,这显示了他们在名画方面的鉴赏品位有着不约而同的一致性。1840年,詹姆斯从乔治四世的收藏中购得了伦勃朗的《领袖》,以后他还购买了伦勃朗的《一个年轻男子的肖像》以及弗兰斯·哈尔斯的《一个贵族的肖像》。
如果将他们对名画的狂热购买行为理解为一种家族或者个人的品位,那就大错特错了。那些早期绘画大师的作品之所以吸引詹姆斯和莱昂内尔这类人,不仅仅是因为这些画作本身具有审美价值,而更多的原因是具有投资价值。他们绝不是为了买而买,就像许多富人一样,他们只买入能够带来收入的资产,而不会将自己的钱挥霍在一些毫无价值的消费品上面。詹姆斯全部的藏品保价1000万法郎,相当于詹姆斯在整个家族合伙企业资金份额的四分之一,这一点就充分证明了它的投资规模。
1840年,詹姆斯要求安东尼“如果有利可图的话,卖掉伦勃朗的画”,而他经过慎重调查,决定不买入一幅穆立罗的作品。1841年,他们决定集体运作在巴黎举办的一次重要的罗马收藏品拍卖会,以便从中获取一些有价值的绘画作品。两年后,当穆立罗的作品在巴黎拍卖时,纳撒尼尔替他的母亲汉娜买下了那些画。他们还随时关注艺术品的行情。在一次国外的旅途中,当莱昂内尔听到巴特亲王打算把他在拉顿的领地卖掉的消息时,立即敏锐地感到机会来了,他想了解巴特是否也愿意将他收藏的画作出售,于是写信给安东尼说:“这些是全英国最好的画,我非常希望能买下几幅。但这件事情就让它烂在你的肚子里,千万别告诉任何人。你要保证在你到那里之前别被别人知道而捷足先登。”
1846年,莱昂内尔买下了约书亚·雷诺兹最早的一幅作品《贝迪尔大人的肖像》,后来,他又对托马斯·庚斯博罗的作品发生了兴趣,接连买下了后者两幅代表作品。他同时还拥有乔治·罗姆尼的《爱玛》和《汉弥尔顿女士》,以及约翰·霍普纳的作品。事实证明,罗斯柴尔德家族成员眼光的确独到,这些作品在19世纪后期都变成了抢手货。
以罗斯柴尔德家族所拥有的巨大财力,他们能将任何人的作品收入囊中。事实也是如此,通常他们只会买最好的东西,而不在意东西的价格。因为只有最好的东西才会升值,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会随随便便出价。事实上,“以最少的钱买到最好的画”才是他们最终的目的。
1841年的佩雷考斯拍卖会之前,莱昂内尔、纳撒尼尔、梅耶、安东尼进行了一场很长时间的讨论,对整套藏画的价值以及如何以最优惠的价格买下、怎样分配做了深入研究。见到那些藏画之后,安东尼报出一个底价——如果总价在35万~40万法郎之间,他会全部吃进。拍卖会之前,有人向安东尼提出以60万法郎转让菲利普斯·沃夫曼和阿德里安·凡·德·维尔德的作品,他的回应却出乎意外地冷淡,他说高于50万法郎的出价绝不可能接受。
接着,纳撒尼尔又亲自前往查看,他立即意识到这些画作绝对是旷世精品,至少值50万法郎,如果拿到伦敦拍卖会肯定会被一抢而空。后来,尽管卖主将价格降到48万法郎,那些画还是留到拍卖会上被拍卖。
到了晚年,连出手一向大方的詹姆斯也变得小气了,有一次,他出价3000金币购买一幅鲁本斯的作品,却被别人以7500金币的价格买走。但詹姆斯却并不后悔,虽然他不缺钱,但决不会傻到在市场最高峰时买入一幅开价1万金币的作品,显然,这与家族一贯奉行的谨慎作风不无关联。
到了19世纪80年代,罗斯柴尔德家族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品买家,并且把他们所青睐的艺术家和流派在主流艺术品市场上的价格推到了一个难以想象的高度。布罗涅汉姆、雷科特和芳汀的拍卖市场上到处都看得见罗斯柴尔德家族成员的身影。罗斯柴尔德家族第七代成员雅各布对名画有着超乎寻常的狂热,“我倾向于喜欢自己发现的画,而且越来越喜欢它们。我得了传染性**病。”
他为沃德斯登庄园购买的其他作品包括:安格斯·菲赫斯特的一尊有趣而忧伤的青铜雕像——一只大猩猩胳膊底下挟着一条大鱼,名字叫作《思维与感觉的若干差异》;莱昂·巴克斯特以罗斯柴尔德家族成员为原型绘制的《睡美人》;乔瓦尼·帕尼尼记录1751年法国皇太子出生时庆祝活动的两幅《不可抗拒》的油画。
盯上这些作品好几年后,他以非常公道的价格买下这些作品,后来人们逐渐发现,这些作品的价值,远远超过雅各布当初买下它们的价格。
掌控矿产资源
19世纪早期,因为拉丁美洲用汞(水银)提炼银和黄金,这使得水银——世界两种主要贵金属之一,对银行家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1830年12月,内森和詹姆斯和阿尔马登汞矿公司建立了一种“睡眠”伙伴关系,每笔交易得到的回报是2.5%的佣金,这是他们进行更大规模参与的第一步。
1834年,他们开始考虑加强对西班牙汞(水银)市场的控制。莱昂内尔明确表示希望西班牙政府以汞矿为抵押,来换取1500万法郎贷款。此时他击败了其他四家公司,以高出对手最高报价5%的价格,得到了阿尔马登汞矿的合约。按照英镑来计算,汞矿每年的利润至少为1.3万英镑,而且如果矿山产量增加,价格不跌,利润还会不断地增长。事实上,1838年产量出现增长后,罗斯柴尔德家族每年来自汞矿的收入增加了3.2万英镑。这些矿产一直到20世纪20年代,都源源不断地提供了稳定的收益,比如1871—1907年间,罗斯柴尔德伦敦银行从矿业上赚了大约90万英镑,占总收益的8%。
从19世纪70年代起,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兴趣开始转向黄金。特别是在加利福尼亚和墨西哥,罗斯柴尔德兄弟积极参与到那些最有前景的矿山开发工作中。后来,他们在矿业咨询工程师汉密尔顿·史密斯的建议下,投资了委内瑞拉埃尔·卡尔里欧黄金矿。1892年,他们完成了联合深井公司和格尔登辉斯深井公司的上市工作,一年后完成了朗德矿业和马希侯诺尔兰德金矿的上市工作,之后又完成了江佩斯深井公司和汤斯威尔公司以及大众联合公司的上市工作。从所有这些上市公司当中,罗斯柴尔德家族都获得了很高的收益。
此外,他们对宝石开采业也同样抱有极大的兴趣,资助了塞西尔·罗德在南非开采钻石,并成为得比尔斯公司的大股东,涉足的矿产资源包括水银矿、铜矿和硝酸盐矿。1883年,他们通过法国罗斯柴尔德银行向俄国提供贷款,从而拥有了巴库油田的石油开采权,成为美国富豪洛克菲勒最大的竞争对手。
在其最高峰的时期,大约三分之一的俄国石油产量由罗斯柴尔德家族控制。
矿产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本身具有稀缺性。经营矿产企业,前期投资周期长,见效慢,但一旦形成了气候,就会成为极其稳定、丰厚的收入来源。对于这一点,恐怕没有人比罗斯柴尔德家族更了解的了。
从当年内森购买水银矿,萨洛蒙购买西里西亚的铁矿,到二战后投资自然资源丰富的纽芬兰,入股南非得比尔斯公司,两百多年来,罗斯柴尔德家族与矿产资源结下了不解之缘。即便在20世纪70年代起的长达20年的世界矿产熊市中,家族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他们也没有放弃对矿产类企业的控制。
这一坚持,体现了罗斯柴尔德家族的远见卓识。
到19世纪80年代,罗斯柴尔德家族企业涉足的矿业达到了一个空前的规模。如同他们在投资铁路方面的先见之明一样,矿山带来的利润要远远大于国家债券,而且也大大减少了他们资产缩水的可能性。
从罗斯柴尔德家族伦敦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1886年,他们总共持有的矿业公司的股份只值2.7万英镑,而在几年之间,这一数字就飞速增长。他们持有的朗德矿业的股票从1897年最低的15英镑10先令,两年后最高时涨到了45英镑。同样地,罗斯柴尔德家族伦敦银行和巴黎银行购买了价值10万英镑的玛瑞维尔和耐吉尔黄金矿产公司的股份,上市后以25%的利润卖出了这些股票。
法国罗斯柴尔德家族银行同样对自然资源青睐有加。1967年,法国罗斯柴尔德银行成立了全资子公司——北方公司,将主要资金投注于实业。他们还成立了尼克尔镍矿公司,这是世界第二大镍矿公司,其伴生的锌和铜的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北方公司从规模上来说是一个中型公司, 注册资本为6000万英镑,其控制的子公司分布于新喀里多尼亚到南美洲、非洲和欧洲的广大地区。这些子公司包括生产镍、锌、铜的尼克尔镍矿公司,在毛里塔尼亚的米弗那铁矿公司,在法国的贡巴涅铀矿公司。在中国中央电视台2套《对话》节目中,法国罗斯柴尔德第6代家族接班人大卫男爵第一次承认,家族拥有世界钻石产量的70%以及铁矿石的80%以上。
到了21世纪的今天,罗斯柴尔德家族仍在这一投资领域获得巨大的回报。2005年,国际市场上的铁、铜、煤炭、原油等矿产资源不约而同地提价。
最能反映罗斯柴尔德家族投资成绩的是其对铁矿石的控制权。以往每年春天,必和必拓公司①就会让中国的钢铁生产企业紧张一次,铁矿石谈判的心理阴影难以消弭。事实上,世界各地的大型铁矿基地可以充分供应全球需求几十年,铁矿石资源并不真正地存在稀缺的问题,然而,2004年以来,铁矿石价格大幅提价,因为铁矿石产业以及其他一些各国急需的工业原料被少数私人金融集团所控制。日本、韩国、中国的大型钢铁企业每年都要与必和必拓公司、力拓公司谈判铁矿石的价格,2007年成立的中国国家外汇投资公司,一直希望参股必和必拓公司。
然而,必和必拓、力拓这两家世界最大的矿业公司,正是罗斯柴尔德家族长期控股的“金母鸡”。
① 澳大利亚必和必拓集团是世界上最大的综合资源公司。必和必拓与淡水河谷、力拓并称为三大铁矿石巨头。必和必拓公司与中国关系源远流长,早在1891年就开始向中国出口铅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