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受封兰贵人(1 / 1)

咸丰二年 (1852)一个春寒料峭的深夜,满蒙八旗海选出来的六十名秀女按各旗排列顺序坐在数十辆骡车上,由本旗的参领、领催带领,前往紫禁城等候阅选。排车上竖有双灯,上有 “某旗某佐领某某人之女”的标识。凌晨,排车进入地安门,到神武门外等待宫门开启后下车。

兰儿坐在镶蓝旗的排车上,心里既激动,又有些忐忑不安。清朝的选秀制度严苛,仅通过户部的海选就很不容易。首先必须是满蒙血统,而且只有八旗官员家中十三岁到十七岁的少女才能列为入选对象。兰儿虽然符合这一标准,但17岁的她已到了选秀年龄上限。其次,容貌端庄,品行端正。秀女不一定非常漂亮,但五官端正、身材匀称是基本要求。最后,门第越显贵,入选的希望越大。兰儿的父亲只是一个从四品道员,优势不大。她只能尽量不去想这些,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在阅选中好好表现。

阅选主要由皇太后、皇帝进行 “面试”,宗人府、内务府也派员参加。参选秀女一般按八旗的顺序,七八个人站成一排,每排都列有名单,称为 “秀女排单”,由皇帝、皇太后阅示、问话后选出优秀者。初次阅选被挑中的秀女名字会被写入一张单子,由两府存档;没被看上的落选者,会被赐给皇室的诸王爷、阿哥们。

这次阅选,从六十个秀女里共选出二十二人。落选者或在宫内做侍女丫鬟,或分派到皇亲国戚的府邸去。运气好的可以成为王妃,就是大福晋、侧福晋之类,运气不好的则可能一辈子做丫鬟,能否飞上枝头变凤凰全看她们的造化。

同年五月,二十二名留牌的秀女被通知在启祥宫后殿平台接受咸丰帝的 “复试”。这次皇贵太妃没有参加,她正为自己没有被册封为皇太后而生气呢。这也使咸丰帝有了更多的主动权。他把这些秀女仔细比较一番,封了两位嫔,即贞嫔和云嫔。贞嫔为钮祜禄氏,其父是广西右江道穆扬阿(4),虽然只是一个道员,但他有世袭爵位三等承恩公,是真正的贵族。而且,钮祜禄氏在咸丰帝即位之前就服侍过他。云嫔武佳氏则是咸丰帝在藩时的侍女,她比任何人都了解咸丰帝的性格和生活习惯。咸丰帝和她有感情基础,封她为嫔也在情理之中。咸丰帝还封了四位贵人,其中一位就是兰儿。咸丰帝发现她纯朴而秀气,既有一种小家碧玉的清新可爱,又神态自若,落落大方,尽显大家闺秀的风范;而且她声音柔美,眼眸有摄人心魄的灵动,性如幽兰,高雅而不俗,于是封她为兰贵人。一起受封的其他三位贵人是丽贵人、婉贵人、伊贵人。丽贵人他他拉氏,为主事庆海之女;婉贵人索绰络氏,为左都御史奎照之女;伊贵人伊尔根觉罗氏。

按清朝宫闱定制,后宫妃嫔分为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八个等级。兰儿属第六等,品级较低。尽管如此,她心里依然欢欣雀跃,毕竟跨进了皇宫的门槛。

刚入宫时,兰贵人整天无所事事,既不用服侍别人,也没有人服侍她。虽然紫禁城很大,但她品级低,没有专用的宫殿。除非有内务府的通知下来,否则她一般也见不到皇帝,更别提承受皇帝的雨露之恩。兰儿也知道后宫处处弥漫着争宠斗狠之气,在未来的日子里,摆在她面前的道路只有两条:一是竭尽所能获得皇帝的宠爱,平步青云;二是听任命运摆布,这样很有可能成为后宫倾轧的牺牲品,孤独到老,默默无闻地死去。她的心更偏向第一条路。可兰贵人面临着极大的竞争压力,她如果不争取主动,不另辟蹊径,根本见不到皇上,更别提荫庇家人和族人了。她心高志大,绝不容许自己湮没无闻。十月,贞嫔已被立为皇后,皇帝新封的嫔、贵人,每一位都不容小觑,要想超越她们实属不易。况且三年后还会有更多的新秀入宫,这让她有了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就在兰贵人一心想要出人头地的时候,忽有噩耗传来:她的父亲惠征因督导 “剿匪”不力,擅自逃到江苏避难而被革职,后多方寻求官复原职未果,抑郁病倒,月余竟一命呜呼。父亲的棺柩运到京城后,她也没能去看父亲最后一眼。因为她的品级太低,皇太妃和皇帝都不可能破例恩准她回劈柴胡同 (慈禧娘家住址,1905年改名为辟才胡同。另有一种说法称慈禧娘家在锡拉胡同)一趟,这成为她一生中的憾事之一。

父亲的病逝令兰贵人悲痛万分,也给她的前程蒙上了一层阴影。她的两个兄弟照祥和桂祥都指望不上,他们既没有爵位也没有本事,很难跻身仕途,即使做了官也难有升迁。而且,他们根本没打算发奋图强,整天不务正业,提着鸟笼子到处溜达,一家人勉强靠田产生活,日子过得非常艰难。兰贵人心里明白,娘家靠不住,今后的路只能自己走了。

在与后宫其他嫔妃进行比较后,兰贵人逐渐发现自己也有很多优势。比如,性格外向活泼,不像其他嫔妃那样含羞生涩;有较好的口才,交际能力强;粗通满汉文字,会写草书,会画兰竹,还会唱小曲,不像一般的满族女子那样 “养在深闺人不识”。据文献记载,她 “年十六时,五经成诵,通满文,二十四史亦皆浏览”,在满族女子中可以说是多才多艺了。她在宫中还经常帮助别人,且从来不叫苦,不抱怨,待人温和,因此大家都很喜欢她。

(1) 归绥道:清朝时山西的四道之一,道台衙门在归化城 (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旧城)。

(2) 在清代史料笔记 《永宪录·卷二下》中有 “按国制,皇后诸妃及凡满洲之正室皆不与汉人联姻”,“大臣妻皆满洲命妇,汉人不与”的记载。在皇家而言,凡是能够参加选秀女的汉族女子,多出身汉军旗。

(3) 古勒寨:明代建州女真王城,位于辽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上夹河镇古楼村至胜利村一带。

(4) 穆扬阿:满洲镶黄旗人,慈安太后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