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纪(2)(1 / 1)

武则天登皇位

以相王为并州牧,充安北道行军元帅,以魏元忠为之副。

——《资治通鉴》第二百零七卷唐高宗李治没有政治才能,下面奏事,自己不会判断,要由宰相提出意见才能做出处理。

由于他的昏庸和懦弱,大权就渐渐地落到皇后武则天的手里。

武则天是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她的父亲早年跟随李渊起兵反隋,被任命为工部尚书,武则天也算出身权贵之家。她14岁的时候,唐太宗听说她长得美,选她入宫,封为“才人”(妃子)。唐太宗死了以后,她和一些宫女都被送到感业寺去做尼姑。几年以后,唐高宗把她召回宫来,封为“昭仪”(妃子)。武则天很聪明,会耍手腕,刚回宫的时候,对王皇后非常谦恭,王皇后常常在唐高宗面前说她的好话。没过多久,唐高宗就和武则天好得如胶似漆,形影不离,渐渐地把王皇后疏远了。王皇后见势不妙,又转过来说武则天的坏话,可这时候唐高宗哪里还听得进去?武则天十分得意,想进一步夺取皇后的位子。但是,当时尽管唐高宗宠爱武则天,可还没有要废掉王皇后的意思。于是,武则天绞尽脑汁,千方百计陷害王皇后。

不久,武则天生了个女儿,王皇后因为自己没有孩子,常常逗这个女孩玩。一天,王皇后刚刚离开,武则天就偷偷地把自己的亲生女儿掐死了,然后又照样盖好被子。唐高宗进来,掀开被子一看,发现女儿已经死了。武则天先是装出吃惊的样子,然后大哭起来。唐高宗问刚才谁来过,左右的人都说:“只有皇后来过。”唐高宗气愤地说:“皇后杀死了我的女儿!”

武则天乘机说了皇后一大堆坏话。从这以后,唐高宗就起了废王皇后、立武则天为皇后的念头。

围绕着要不要立武则天为皇后的问题,朝廷中两派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一派是以长孙无忌、褚遂良为首的元老重臣,他们为了维护名门贵族的利益,坚决反对。一派是以许敬宗、李义府和李勋为首的新贵族,他们为了扩大自己的权力,表示支持。

武则天想争取长孙无忌,她请唐高宗封长孙无忌的儿子做大夫,还送去十箱金银珠宝,但是长孙无忌始终不表态。

一天,唐高宗私下把他打算立武则天做皇后的事告诉了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几个大臣。

褚遂良说:“王皇后出身名门,是先帝给陛下娶的,再说皇后又没有过错,怎么能说废就废呢?”唐高宗见话不投机,就把他们打发走了。第二天上朝,唐高宗又提到废皇后的事,褚遂良说:“陛下就是要换皇后,也要选一个名门闺秀,武氏出身寒微,怎么配得上呢?再说,武氏曾经是先帝的妃子,陛下立她做皇后,今后人们会怎么议论陛下呢?”听到这儿,唐高宗气呼呼地一挥手,让褚遂良退下去。武则天在帘子后面听见了,更是怒不可遏。她最怕人家说她做过唐太宗妃子这段历史,所以恨透了褚遂良。她在帘子后面大声喊道:“还不赶快把这狗东西打死!”长孙无忌阻止说:“遂良是先帝老臣,有罪也不能加刑!”

过了几天,唐高宗问李勋:“我打算立武昭仪做皇后,褚遂良他们坚决反对,这事怎么办好呢?”李勋说:“废立皇后,这是陛下的家事,何必一定要外人同意呢?”李勋当时任司空,掌握着军权,唐高宗听出他是支持立武则天做皇后的,便下了决心。永徽六年(655年)冬天,唐高宗下诏废了王皇后,立武则天为皇后。

武则天一当上皇后,就参与朝政,先把褚遂良贬到外地做官,随后又逼长孙无忌自杀,同时罢免了二十多个反对她的人。她还提拔许敬宗、李义府做宰相,加强了自己的势力。

过了几年,唐高宗患病,不能临朝,便委托武则天处理朝政。武则天把国家大事处理得井井有条,她的威信越来越高,后来有很多事情她根本不和唐高宗商量。唐高宗见大权落到武则天手里,自己说话不算数,很恼火,就秘密地把大臣上官仪找来,让他起草废武后的诏书。消息传到武则天那里,武则天怒气冲冲地去见唐高宗。唐高宗十分害怕,想把诏书藏起来已经来不及了,只好结结巴巴地说:“我本来没有这个意思,都是上官仪鼓动的。”武则天立即把上官仪处死了。

当时,大臣们把唐高宗和武则天一并称为“二圣”,实际上,实权完全掌握在武则天手中,唐高宗不过空有其名罢了。

唐高宗深感武氏一派的威胁越来越大,担心李家的天下保不住,就想趁自己还在世,传位给太子李弘(武则天的长子)。但是,武则天竟用毒酒杀死了李弘,立次子李贤做太子。不久,又把李贤废为庶人(平民),改立三儿子李显为太子,弄得唐高宗束手无策。

弘道元年(683年),唐高宗病死了,太子李显继位,就是唐中宗,武则天以皇太后的身份临朝执政。她不能容忍唐中宗重用皇后韦氏家族的人,又把唐中宗废了,立她的四儿子李旦为帝,就是唐睿宗。她不许睿宗干预朝政,一切由她自己做主。唐朝的一些元老重臣对这种状况非常不满,徐敬业等人打着拥护唐中宗的旗号,在扬州起兵反对武则天。武则天派出30万大军讨平了徐敬业,杀了倾向徐敬业的宰相裴炎和大将程务挺。

叛乱平定以后,武则天以胜利者的姿态召见群臣,对他们说:“你们这些人中间,有比裴炎更倔强难制的先朝老臣吗?有比徐敬业更善于纠集亡命之徒的将门贵种吗?有比程务挺更能征善战、手握重兵的大将吗?这三个人不利于我,我能杀掉他们,你们有比这三个人更厉害的吗?”这时候,再没有人敢吭声了。

到了载初元年(690年),武则天67岁,唐睿宗和满朝大臣按照武则天的旨意向她上表,请求她亲自当皇帝并改国号。武则天下诏废了唐睿宗,改国号为周,自称“圣神皇帝”。经过36年的苦心经营,武则天终于正式登上皇位,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武则天即位靠的是美貌、狠毒、运气、野心、智谋!她有迷倒唐太宗和唐高宗父子俩的美貌,有让长子李弘暴毙,次子李贤被贬,亲手憋死女儿的狠毒,有高宗李治体弱多病,要其代理朝政的运气,有架空李显搞独裁的野心,有废掉唐中宗李显的智谋,这一切都是促成其登上皇位的重要因素!

狄仁杰刚正不阿

兼暮,仁杰之族曾孙也。楚自草制辞,盛言“天后窃位,奸臣擅权”。赖仁杰保佑中宗,克复明辟。

——《资治通鉴》第二百四十一卷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曾历任汴州判佐、井州都督府法曹、大理丞、宁州刺史、江南巡抚使、文昌右丞、豫州刺史等职,武则天时两度拜相,深受武则天器重,是为数不多的在武则天手下得以善终的重臣。

狄仁杰早年当井州都督府法曹时,同僚郑崇质奉命出使偏远之地。郑崇质家有卧病老母,因而出使前很不放心。狄仁杰知道后,就要求代替郑崇质出使,狄仁杰的举动使郑崇质深受感动。

不仅对同僚如此,即使是对曾经诋毁过自己的人,狄仁杰也能从大局出发,不计个人恩怨,与他们和睦相处和共事。

他第一次拜相后,武则天有一次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他说:“你在汝南任豫州刺史时,干得很不错,但还是有人说你的坏话,你想知道这人是谁吗?”

狄仁杰宽容地答道:“陛下如果以为微臣有什么过错,微臣请求陛下给微臣改过自新的机会;假如陛下知道微臣没做错事,则微臣万幸,他人的谗言又何足道哉!所以微臣不想知道此人是谁!”

狄仁杰刚到京师担任负责审判罪案的大理丞时,有一次左威卫大将权善才、左监门中郎将范怀义误砍了皇帝祖坟昭隆的柏树,唐高宗李治十分愤怒,一定要审理此案的狄仁杰判处权、范两人死刑,但是按照法律,两人犯的这种“罪行”却只够免职的处罚。狄仁杰便如实对李治汇报说:“权、范两人够不上死罪。”李治正在气头上,自然顾不得什么法律不法律,他恨恨地说:“权善才等竟敢砍我祖陵上的树,实在是胆大妄为,狗胆包天,我不杀他,我就是祖宗的不孝之子。”

说到这儿,李治已经面红耳赤,显然是动了真怒,但是狄仁杰视若无睹,他不紧不慢地对李治讲述法律上的有关条文,说明判处两人死刑的不当之处。李治被他缠得心烦意乱,一气之下便要把他赶出去。但是此时,一贯温文尔雅的狄仁杰却变得执拗起来,他神色凝重地对李治说:“犯颜直谏,自古以来就是一件难事。然而微臣以为,碰到桀、纣这样的昏君确实是难,但是遇到尧、舜这样的明君则容易得很。现在,权、范两人法不当死而陛下非杀他们不可,这样法律还有什么权威性呢?老百姓又如何根据法律来约束他们的行为呢?为了一棵柏树就杀掉两位将军,后代又会怎么看待陛下呢?”

听完狄仁杰这番议论,李治的怒气消了不少,权、范两人的死刑之议也就由此作罢,后来,权、范两人被依法撤职,并被流放到了岭南。

武后垂拱四年(688年),越王李贞在豫州发动叛乱,宰相张光辅率兵讨伐,很快平定了这场叛乱。此时,狄仁杰正在豫州刺史任上,免不了要和张光辅打交道。张光辅的部将因为平叛有功,十分骄横,常常向狄仁杰提出要这要那的无理要求,这些无理要求都受到了狄仁杰的婉言拒绝。

在狄仁杰那儿碰了钉子的将士便去向张光辅告状,此时张光辅正因立了大功而不可一世,自然容不得狄仁杰如此不给自己面子,他便气呼呼地找到狄仁杰,兴师问罪道:“你小小一个州官,难道连我元帅也不放在眼里吗?”

谁知狄仁杰对他的问题避而不答,却说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话:“为害河南者,不过一个越王李贞,现在一个李贞刚死,却又有千万个李贞生了出来。”

张光辅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便问他到底是什么意思,狄仁杰冷笑了一声,便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明公带兵三十万,要杀的不过是越王一人,可是现在越王已经伏法,明公却仍然纵容部下滥杀无辜,为非作歹,你的这些部下和李贞有什么两样,说他们是新生出来的李贞难道有什么不对吗?像明公这样无视法度,我恨不得手中有一把尚方宝剑架到明公的脖子上,即使因此而死也心甘情愿!”

张光辅本是个欺软怕硬的人,被狄仁杰这么一顶,反而不知说什么好了,只得悻悻而归。

但这口气是一定要出的,不久张光辅便向朝廷告了狄仁杰一状,狄仁杰因而被降职为豫州刺史。

一次,张光辅与武则天议事。

他慢悠悠地说道:“上次推荐的张柬之,陛下还没用呢!”这一番话倒把武则天说糊涂了:“不是已经升了他的官了吗?”“微臣推荐的,是做宰相而不是做司马的人。”狄仁杰似乎认了死理,一句话就把武则天顶了回去。这时,武则天才想起自己上次让狄仁杰推荐的确实是做宰相的人,狄仁杰郑重其事地推荐了张柬之,自己却又不明不白地让张柬之当了个州司马,难怪狄仁杰要生气了。于是,她又赶紧下令,再提拔张柬之当了秋官侍郎,总算让狄仁杰消了气。

狄仁杰还举荐过夏官侍郎姚元崇、监察御史桓彦范等十多人,这些人后来都成了名臣。

有人曾经不无敬意地对狄仁杰说:“天下桃李,无不出自你老的门下!”狄仁杰却毫无得意之色,他很认真地答道:“举荐贤良是为了国家,而不是满足我自己的虚荣心。”

狄仁杰举荐人才可谓不拘一格,这方面也留下不少佳话。李楷固、骆务整都是契丹的大将,当契丹军队寇掠唐朝边境时,两人曾屡挫唐军。尤其是李楷固,身怀绝技,每与唐军交战,总是冲锋陷阵,所向披靡,使唐军望而生畏。后来契丹兵败,两人都投降了唐朝,但法司仍然准备治他们的罪。狄仁杰听说后,对身边的人说:“李楷固等人都是骁勇无比的将才,两人打起仗来都很卖命,如果我们能以仁德感化他们,使他们为我所用,两人定能建功立业。”

说罢便上奏请求武则天赦免李、骆两人。但是狄仁杰的亲朋好友都认为武则天绝不会赦免这两个杀死过唐朝无数官兵的人,劝狄仁杰不要去碰这个钉子。狄仁杰对大伙的这番好意却不以为然,他说:“只要我做的一切有利于国家,碰不碰钉子又有什么关系呢?”结果,武则天出人意料地采纳了狄仁杰的建议,不但赦免了李、骆两人,而且委两人以重任,李楷固当上了左钤卫将军,骆务整则担任了右威卫将军,两人后来都在讨平契丹余部的战斗中立了大功,李楷固还被赐姓武,成了武则天的亲信。狄仁杰秉性耿直,喜欢据理力争,有时不免当面顶撞武则天,武则天知道他忠心耿耿,常能欣然接受他的意见。

武后久视元年(700年)四月,武则天到三阳宫(在洛阳附近)避暑,有一个西域来的和尚邀请武则天去观赏佛教圣物舍利子,笃信佛教的武则天很高兴地答应了。但是她正准备出发时,狄仁杰却跪到了马前,他振振有词地说:“佛不过是夷狄之神,不应凌驾天下之主之上。再说山路险狭,很不安全,陛下此行实在有所不宜。”当时武则天对狄仁杰的话一笑置之,仍坚持上了路。但是走到半路上,她却越想越觉得狄仁杰说得有理,于是又下令打道回府,一边还自我解嘲道:“这是为了成全我这位直臣的气节。”

也是在同一年,武则天准备塑一座大佛像,为了筹集造像的资金,她下令全国的僧民捐款,搞得颇为兴师动众。这时又是狄仁杰上了一疏,指出了佛教泛滥的危害,同时也说明了造像的劳民伤财与佛教率义的相悖之处,既义正词严又有理有节。武则天读后不由得感叹道:“狄公教朕做善事,朕怎么能违背他的好意呢?”造像之议由此作罢。

武则天平时尊称狄仁杰为国老,而不直呼他的名字,这更是其他大臣望尘莫及的殊荣。

狄仁杰晚年腿脚不便,武则天便让他在朝见的时候不要行跪拜之礼,并开玩笑说:“每次见到你跪,朕的身子也会痛起来。”当时的大臣都必须在宫里宿值,考虑到狄仁杰年老体弱,武则天也免除了他的差使,并对其他大臣说:“除非是军国大事,你们尽量不要去麻烦狄公。”

狄仁杰还经常被后人写进文学作品中,他像宋代的包拯一样,成为明察秋毫、睿智仁爱的官员化身。20世纪的荷兰汉学家高罗佩以狄仁杰为主人公,写了一套公案小说,英文名字叫《一个中国古代大法官的故事》,中文译名为《大唐狄仁杰断案传奇》,狄仁杰的形象越来越富有传奇色彩。

纵观狄仁杰的一生,可以说是宦海浮沉,作为一个封建统治阶级中杰出的政治家,狄仁杰每任一职,都心系民生,政绩卓著。在他身居宰相之位后,辅国安邦,对武则天弊政多所匡正;狄仁杰在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的武则天时代,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安禄山起兵反唐

戊申,以鸿胪卿李抱玉为郑、陈、颍、亳节度使。抱玉,安兴贵之后也,为李光弼裨将。

屡有战功,自陈耻与安禄山同姓,故赐姓李氏。

——《资治通鉴》第二百二十一卷唐玄宗在位初期,政治开明,有很多贤臣辅佐,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使大唐国力达到鼎盛。可是到他执政后期,逐渐变得昏暗,他听信谗言,罢免了贤相张九龄,任用李林甫为相,一批贤能的大臣被排挤出朝廷。

李林甫掌权以后,不但排挤朝廷的文官,还猜忌边境的节度使。担任朔方等四个镇节度使的王忠嗣,立了很多战功。他手下的将领哥舒翰、李光弼,都是骁勇善战的名将,李林甫看王忠嗣的功劳大、威望高,怕他被唐玄宗调回京城当宰相,派人向唐玄宗诬告王忠嗣想拥戴太子谋反,害得王忠嗣险些丢掉了性命。后来还是哥舒翰在唐玄宗面前苦苦为王忠嗣申冤,玄宗才免了王忠嗣的死罪,改为降职处分。王忠嗣受不了这个冤枉,一气之下就病死了。

当时,边境将领中有一些胡族人。李林甫认为胡人文化低,不会被调到朝廷当宰相,就在唐玄宗面前竭力主张重用胡人,理由是胡人善战,而且跟朝官没联系,靠得住。唐玄宗本来最怕边境的将领谋反,就听李林甫的话,提拔了一些胡人当节度使。在这些胡族的节度使中,唐玄宗、李林甫特别看中一个平卢(治所在今辽宁朝阳)节度使安禄山。

安禄山年轻时在平卢军里当过将官,因为不遵守军令,打了败仗,边境守将把他解送到长安,请朝廷处分。当时的宰相张九龄为了严肃军纪,把安禄山判了死刑。唐玄宗听说安禄山挺能干,下令把安禄山释放。

张九龄跟唐玄宗说:“安禄山违反军令,损兵折将,按军法不能不杀。而且据我观察,安禄山不是个善良人,不杀恐怕后患无穷。”

唐玄宗不听张九龄劝谏,还是赦免了安禄山。后来,张九龄被撤了职,安禄山却靠他奉承拍马的手段,一步一步地升官,当上了平卢节度使。不出3年,又兼任范阳(治所在今北京市)节度使。

安禄山当了节度使以后,就尽量搜罗珍禽异兽、珍珠宝贝,经常送到宫廷讨好唐玄宗。

他知道唐玄宗喜欢边境将领报战功,就采取阴谋手段,诱骗平卢附近的少数民族首领和将士参加宴会。在酒席上,用药酒灌醉他们,把兵士杀了,又把他们的首领割了头,献给朝廷报功。

唐玄宗常常召安禄山到长安朝见,安禄山抓住这个机会,使出他狡猾的手段,尽量讨唐玄宗的喜欢。安禄山长得特别肥胖,凸肚子,矮个子,装出一副傻乎乎的样子,唐玄宗一见到他就乐了。

有一次,唐玄宗指着他的肚子开玩笑说:“这么大的肚子,里面装的什么东西?”安禄山不假思索地回答说:“没有别的,只有一颗赤诚的心。”

唐玄宗认为安禄山真对他一片忠心,心里更高兴了,以后又封安禄山为郡王,还替他在长安造了一座跟王公贵族住的一样华丽的府邸。安禄山搬进王府后,唐玄宗每天让他陪着一起喝酒作乐,还让杨贵妃把安禄山收作干儿子,让安禄山在内宫随便进出,亲热得像一家人一样。

安禄山骗取了唐玄宗和李林甫的信任,除了范阳、平卢两镇外,又兼了河东(治所在今山西太原)节度使,控制了北方边境的大部地区。他秘密扩充兵力,提拔了史思明、蔡希德等一批猛将,任用汉族士人高尚、严庄帮他出谋划策;又从边境各族的降兵中挑选了8000名壮士,组成一支精兵,囤积粮草,磨砺武器,只等唐玄宗一死,他就准备叛乱。

没多久,李林甫病死,杨贵妃的同族哥哥杨国忠凭着他的外戚地位,接任了宰相。杨国忠本来是个流氓,安禄山瞧不起他,他也看不惯安禄山,两个人就闹起矛盾来。杨国忠几次三番在唐玄宗面前说安禄山一定要谋反,但是唐玄宗正在宠信安禄山,哪里会相信。

日子一长,安禄山谋反的迹象渐渐暴露出来了,他向朝廷要求把范阳的32名汉将都撤换了,由他自己另外委派。唐玄宗亲手写诏书要安禄山到长安,他也推托有病不去,唐玄宗开始对安禄山怀疑起来。但是无论唐玄宗还是杨国忠,都没有想到该怎样防备安禄山的叛乱。

755年10月,安禄山经过周密准备,决定发动叛乱。这时候,正好有个官员从长安到范阳来,安禄山假造了一份唐玄宗从长安发来的诏书,召集将士宣布说:“接到皇上密令,要我立即带兵进京讨伐杨国忠。”

将士们都觉得很突然,面面相觑,但是有谁敢对圣旨表示怀疑呢?

第二天一早,安禄山就带领叛军南下。15万步兵、骑兵在河北平原上进发,一路上烟尘滚滚,鼓声震地。中原一带已经有100年左右没有发生战争,老百姓好几代没有看到过打仗。沿路的官员逃跑的逃跑,投降的投降,安禄山叛军一直向南进攻,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

唐代在玄宗开元年间,进入鼎盛时期,但是就在繁荣的背后,隐藏着极大的社会危机。

天宝十四年(755年)爆发了“安史之乱”,它成为唐朝前后期的分界线,也成为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不是一个偶然的历史事件,而是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安史之乱后,唐的统治日见虚弱,最后终于在农民起义打击下走向崩溃。

千古长恨马嵬驿

上自马嵬北行,遣使召之,谒见于灵武。上大喜,出则联辔,寝则对榻,如为太子时,事无大小皆咨之,言无不从,至于进退将相亦与之议。

——《资治通鉴》第二百一十八卷潼关是京城长安的门户,那里形势险要,道路狭窄,唐玄宗派大将哥舒翰带领重兵把守。

叛将崔乾枯在潼关外屯兵半年,没法打进去。潼关的守军每天晚上在烽火台烧起一把火,作为平安的信号。关里的烽火台接到信号,也一座接一座点“平安火”,一直传到长安,让长安人民放心。

叛军攻不进潼关,但是关里的唐王朝内部却闹起矛盾来。哥舒翰主张坚守潼关,等待时机;郭子仪、李光弼也从河北前线给唐玄宗上奏章,他们请求引兵北上,攻打安禄山的老巢范阳;要潼关守军千万不要出关,但是,宰相杨国忠却反对这样做。有人对杨国忠说:“现在重兵都在哥舒翰手里,如果哥舒翰打胜了,回到长安,你的宰相位子就保不住了。”杨国忠自己知道他这个宰相最不得人心,听了这番话,更加害怕,就在唐玄宗面前说潼关外的叛军已经不堪一击,哥舒翰守在潼关按兵不动,会丧失歼灭叛军的时机。昏庸的唐玄宗听信杨国忠的话,接二连三派使者到潼关,逼哥舒翰带兵出关。

哥舒翰明知出关没有好处,但是没法违抗皇帝的圣旨,痛哭一场,只好带兵出关了。关外的叛将崔乾枯早已养精蓄锐,只等唐军出关。崔乾枯派精兵埋伏在灵宝(今河南省西部)西面的山谷里,哥舒翰的20万大军一出关,就中了埋伏,几乎被叛军打得全军覆没,20万人马只剩下8000人。

哥舒翰还想收拾残兵,他的部下先乱了起来,叛军乘胜打进潼关,哥舒翰也被俘虏了。

潼关一失守,关内就没险可守。从潼关到长安之间的一些地方官员和守兵,都纷纷弃城逃走。

开始,哥舒翰还派人到长安告急。后来,告急的文书中断;晚上,烽火台上的“平安火”

也见不到了。到这时候,唐玄宗才感到形势危急,着急起来,要杨国忠想办法。

杨国忠把文武百官召集起来商量,大家都干着急,谁也想不出一个好主意来。杨国忠知道留在长安,没有生路,就劝玄宗逃到蜀地去。

当天晚上,唐玄宗、杨国忠带着杨贵妃和一批皇子皇孙,在将军陈玄礼和禁卫军护送下,悄悄地打开宫门,逃出长安。他们派个宦官先到沿路各地,要官员准备接待。哪知道才到咸阳,派出的宦官和县令都已经逃了。唐玄宗一伙人走了半天,没有人给他们送饭。随行太监好不容易找到当地百姓,向他们讨了点粮食。有几个百姓送上一点高粱饽饽。那些皇子皇孙平时养尊处优,哪里吃过这样的饭。但实在饿得慌,也顾不得什么体面,没有碗筷,就用手抓着吃,一下子就吃得精光。

唐玄宗勉强咽了几口饽饽,直流眼泪。有个老人挤到车前,对唐宗说:“安禄山想造反,已经不是一天了。这么多年来,有人向朝廷告发,反而被关被杀。陛下周围的大臣,只会奉承拍马,外面的情况,陛下一概听不到。我们普通百姓早知道有这么一天,不过朝廷宫门太深,百姓的意见陛下听不到。要不是到了今天这步田地,我们怎么能站在陛下面前说话呢!”

唐玄宗垂头丧气地说:“这是我太糊涂,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

这样走走停停,第三天到了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县西),随行的将士又饿又疲劳,实在忍不住了。他们越想越气,好好的长安待不住,弄得到处流亡,受尽辛苦。他们认为,这全是受了奸相杨国忠的累,这笔账得找杨国忠算。

这个时候,有二十几个吐蕃使者拦住杨国忠的马,向杨国忠要粮。杨国忠还没来得及答话,周围的兵士已经嚷起来:“杨国忠要造反了!”一面嚷,一面就射起箭来。

杨国忠慌里慌张想逃走,几个兵士赶上去,把他的头砍了下来。

兵士们杀了杨国忠,情绪激昂,把唐玄宗住的驿馆包围了起来。唐玄宗听到外面闹哄哄的,问是怎么回事,左右太监告诉他,兵士们已把杨国忠杀了。玄宗大吃一惊,不得不扶着拐杖,走出驿门,慰劳兵士,要将士们回营休息。

兵士们不理唐玄宗的话,照样吵吵嚷嚷。玄宗派高力士找到陈玄礼,问兵士们为什么不肯散。陈玄礼回答说:“杨国忠谋反,贵妃也不能留下来了。”

这下可把唐玄宗难住了,他怎么舍得杀这个宠爱的妃子呢!他低着头站了半晌,才说:“贵妃住在内宫,怎么知道杨国忠谋反呢?”

高力土知道不杀杨贵妃,不能平息兵士的愤怒,就说:“贵妃是没有罪,但是将士们杀了杨国忠,如果留着贵妃,将士哪会心安,希望陛下慎重考虑,将士心安,陛下也安全了。”

唐玄宗为了保自己的命,只好狠了狠心,叫高力士把杨贵妃带到别的地方,用带子勒死了。

将士们听到杨贵妃已经被处死,这才撤围回营,一场兵变至此平息。

马嵬驿兵变发生在安史之乱爆发后的次年七月十五日,这件事使唐玄宗大受打击,此后他决定将皇帝位让给随同他的太子李亨。李亨与玄宗于马嵬驿分道,玄宗向南赴四川,李亨向北,收拾残兵败将。此后不久李亨就在灵武继皇帝位(这就是唐肃宗),尊玄宗为太上皇。

郭子仪立身严谨

张延赏在西川,与东川节度使李波明有隙。上入骆谷,值霖雨,道涂险滑,卫士多亡归朱。叔明之子升及郭子仪之子曙、令狐彰之子建等六人,恐有奸人危秉舆,相与啮臂为盟,著行、钉鞋,更上马以至梁州,他人皆不得近。

——《资治通鉴》第二百三十二卷郭子仪是唐朝的著名将领。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叛乱,后史思明又相继作乱。

郭子仪时任卫尉卿兼灵武郡太守,充朔方节度使。他出兵讨伐,大败史思明于河北。后又与回纥兵配合,收复长安、洛阳及河东、河西、河南等州县,为平定安史之乱立下不世之功。

因战功赫赫,后被任命为中书令,晋封汾阳王。

郭子仪戎马一生,常年领军作战,在外时间多,在朝时间少。朝内的奸佞之人如鱼朝恩等人,难免要进谗使坏,而郭子仪却坦然处之。郭子仪在外手握兵权,鱼朝恩等在朝说他拥兵自重,心怀不轨。朝廷每每召郭子仪入朝,他总是轻车简从,当天就上道赴召,没有丝毫的疑虑瞻顾。他如此光明磊落,于是程元振、鱼朝恩之流的谗言也就不攻自破。郭子仪领兵在外作战,鱼朝恩竟指使人掘盗郭子仪父亲之墓,满朝震惊。郭子仪从泾阳入朝,朝廷内外都顾虑重重,担心生出事端。郭子仪入朝,皇帝亲**抚他,郭子仪泣道:“我屯兵日久,不能禁阻兵士损坏别人坟墓,如今父墓被掘,这是上天对我的报应,真所谓天道大公,不是人为的祸患!”他顾全朝廷大局,不愿为此事生出事端。

鱼朝恩宴请郭子仪,太臣元载劝郭子仪,让他不要赴宴,因为鱼朝恩布了很多兵卫,恐怕会出什么意外。郭子仪的手下担心主帅安危,要求跟从护卫。郭子仪没有允许,只带了十数家童赴鱼朝恩之宴。鱼朝恩也很意外,问他道:“将军车骑随从怎么这样少?”郭子仪将别人的劝告原原本本说给鱼朝恩,鱼朝恩听后不禁感激而泣,说道:“若非您宽宏大量,不是要因此而生出嫌隙吗?”

郭子仪对朝臣极宽厚,但治军却极谨严,即使对家里人,也不例外。他担任河中节度使时,严禁无故骑马奔跑,违令者斩,这实际上也是为了防止引起混乱。

有一次,偏偏他妻子南阳夫人奶妈的儿子违反军令,军中执法官都虞侯不徇私情,虽然知道此人与主帅郭子仪颇有关系,还是按照军令将他杖杀。为了此事,儿辈们到郭子仪面前哭诉,说都虞侯专横跋扈。郭子仪听完他们的哭诉,不但不帮他们说话,还将他们狠狠训斥一顿后轰走。

第二天,郭子仪长吁短叹,显得十分忧伤。众人不知情由,便问他究竟。郭子仪感伤地说:“我的儿子都是些不成器的东西!”部下听了,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郭子仪告诉他们:“我的都虞侯刚正不阿,将夫人奶妈的儿子依法处死。我的儿子们不但不赞赏我的都虞侯,反而因此抱怨,去怜惜奶妈那个犯罪的儿子,这不是不成器又是什么?”

郭子仪的儿子郭暖娶升平公主为妻,有一次小夫妻闹别扭,郭暖一气之下,嘴没遮拦,骂妻子道:“你仗着父亲是天子就目中无人吗?我父亲连天子都不高兴做!”升平公主气得大哭,回宫告诉了父亲代宗。代宗劝女儿道:“你不知道,他父亲确实不高兴做天子。假如他真想做天子,这江山社稷早就不是我们家的了。”说完,不禁泣下,叫公主回去。这时,郭子仪将儿子绑缚,亲自押着儿子到宫廷请罪。代宗安慰郭子仪说:“俗话说:‘不痴不聋,不做亲家公。’小孩子自家屋里说的话,又何必去听它呢!”给以赏赐,善言遣之。郭子仪为惩戒儿子,杖打郭暖数十下。

郭子仪“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举国上下,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声誉,历事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勤于职守,一身系国家安危二十余年,对巩固唐王朝统治起了重要作用。

郭子仪病死的时候,已是85岁的高龄。德宗皇帝闻讯后悲恸不已,废朝五日。并下诏命文武大臣前去郭子仪家里吊唁,下令治丧事所需的一切费用都由朝廷负担,赠给他太师的称号,陪葬在建陵。下葬的那一天,德宗亲临安福门,为郭子仪哭丧,文武百官也陪着皇帝,个个痛哭流涕。一代名将,长眠于地下了。

在平定安史之乱的战争中,郭子仪指挥或参与指挥了攻克河北诸郡之战、收复两京之战、邺城之战等重大战争;安史之乱后,他计退吐蕃,二复长安;说服回纥,再败吐蕃;威服叛将,平定河东。他戎马一生,功勋卓著,史书称他“再造王室,勋高一代”,“以身为天下安危者二十年”。郭子仪不但武功厥伟,而且还善于从政治角度观察、思考、处理问题,资兼文武,忠智俱备,故能在当时复杂的战场上立下不世之功,在险恶的官场上得以全功保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