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纪(2)(1 / 1)

田横与500壮士的美名就这样传下来了。

司马迁感慨地写道:“田横之高节,宾客幕义而从横死,岂非至贤!”一直以来,田横五百士的故事感天动地,那种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的气节打动了无数后人。正是有感于田横等人“富贵不能**,威武不能屈”的高节,画家徐悲鸿曾于1928—1930年选取了田横与五百壮士惜别的戏剧性场景作长349厘米、宽197厘米的油画一幅,这幅巨大的历史画渗透着一种悲壮气概,撼人心魄。

凶残的吕后

吕后年长,常留守,益疏。上欲废太子而立赵王!大臣争之,皆莫能得。御史大夫周昌廷争之强,上问其说。昌为人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知其不可!陛下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

——《资治通鉴》第十二卷

刘邦称帝后,把他的结发妻子吕雉封为皇后。这个吕后虽说是女人家,但她喜欢钻营权术,善于计谋,心狠手辣。在巩固西汉初期刘氏王朝的过程中,她先后设计杀害了楚王韩信、梁王彭越等汉朝开国有功之臣,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代有名的巾帼枭雄。

刘邦登基后,在众多妻子中,他最宠爱妃子戚夫人和她的儿子赵王刘如意,为此,吕后将如意母子视为肉中刺、眼中钉。戚夫人想立自己的儿子如意为太子,经常在刘邦面前哭诉,慢慢刘邦想废黜长子刘盈,改立如意为太子。大臣们听说后纷纷劝阻,都没有能说服刘邦。

朝廷里有一个御史大夫名叫周昌,他虽然口吃,但因敢于仗义执言而深得刘邦赏识,在朝廷上他极力争辩,反对刘邦改立太子。刘邦就让他陈述理由。

周昌当时非常生气,他结结巴巴地说道:“我嘴里说不上来,但我认为此事万万不可!

陛下想废太子,我就就就是不接受!”刘邦看他着急而又诚恳的样子,哈哈一乐,也就没有坚持再议换太子的事。当时议事时,吕后在东厢房侧耳偷听,退朝以后,她去见周昌,就对他欠身致谢说:“如果不是您,太子差点就要被废了。”这以后,刘邦封年仅10岁的如意为赵王。

公元前195年刘邦讨伐黥布归来,伤病加重,就更加想换太子。张良劝阻不被接受,就借口生病不再过问政务。

叔孙通劝谏刘邦说:“从前晋献公因为宠爱骊姬,废黜太子,另立奚齐,结果晋国内乱了几十年,被天下人耻笑。秦朝因为没有及早确立扶苏为太子,使赵高得以用欺诈手段立胡亥为皇帝,使自己宗庙绝祀,这是陛下您亲眼所见的。如今太子仁爱孝顺,天下人都听说了。

吕后又与陛下同甘共苦,艰难创业,又怎能相背弃?陛下一定要废黜嫡长子而立小儿子为太子的话,老臣愿血溅朝堂!”

刘邦回答说:“你别这样,我只是开玩笑罢了!”

叔孙通接着说:“太子是天下的根本,根本一旦动摇,天下也会震动。怎么能拿天下来开玩笑呢?”

当时大臣中坚决劝阻的人很多,刘邦明白群臣的心意都不向着如意,于是就没有再坚持改立如意为太子的主张。但是,刘邦担心自己死后,赵王年幼,不能自保。于是,他将如意托付给周昌,让他为赵国的相国,辅佐赵王。这以后,刘邦的病情日渐加重,没多久刘邦就去世了,接着17岁的太子刘盈继位,帝号为汉惠帝,其母亲吕后被尊为皇太后。

由于刘盈少不更事,朝中大权落入了太后吕雉的手中。刘邦死后不久,吕后就向戚夫人和刘如意痛下毒手。

一天吕后下令把戚夫人关进深巷里,剃掉头发,穿上囚服,让她一天到晚在那儿舂米。

戚夫人受尽折磨羞辱,终日以泪洗面。接着,为了铲除刘如意,吕后又三次派人到赵国召如意回长安。当时周昌已任赵国国相,他听明使者的来意后,就对使者说:“高帝生前把赵王托付给我,赵王年纪小,我听说吕太后怨恨戚夫人,想把赵王召回去一并杀掉,所以我不敢让赵王回长安去。而且赵王也病了,不能接受诏令。”吕后听到使者回报后,大为愤怒,先派人召回周昌。周昌到长安后,就派人再去召如意。

汉惠帝刘盈素来与如意感情深厚,得知吕后想杀害如意的消息后,十分担心,他就亲自去灞上迎接如意,将他接到宫中,想方设法保护如意。这以后惠帝终日与如意形影不离,就连吃饭睡觉都在一起,使得吕后想杀如意,始终找不到机会。

转眼到了第二年十二月,一天惠帝一早出去打猎,见如意年纪幼小,睡得正香,所以就没有叫醒他和自己一同前去。吕太后一见机会来了,就立即派人用毒药将如意毒死了。待惠帝回到宫中时,如意已七窍流血,死在**。

毒死如意后,吕后更加凶残,又下令砍断戚夫人的手脚,挖去眼珠,熏聋耳朵,灌下哑药,让她待在厕所里,称她为“人彘”。

过了几天,吕太后召惠帝来看“人彘”。惠帝见了,又惊又怕,询问后得知这就是戚夫人,于是就号啕大哭,回到宫中后就生了一场大病,足有一年多卧床不起。后来,他派人向吕太后请求说:“这种事不是人做的,我作为太后您的儿子,实在没有能力再治理天下。”从此以后,惠帝就不再过问朝政,每天饮酒消愁。公元前188年,二十三岁的惠帝在郁闷中离开了人世。

凶残的吕后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狠毒的女人背后,往往有一个更无情的男人。反之,却不一定成立。女人有先天的母性,凶残起来也有限,除非给她一个极度冷酷、无情的负心男人。仔细观察周围那些显得强悍毒辣的女人吧,其实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点:缺人爱。要争男人,没心机没谋略就是死路一条。在情场,吕雉是相当弱势的,她得不到爱;而戚夫人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不仅有爱,还有充分的丰满自己羽翼的可能——每一次征战刘邦都带着她,她只要用点心就可以结交大臣,她却以为单靠一个男人的宠爱就能当上国母,太傻,太天真。要知道抢男人,尤其是抢成功的男人,那真是技术活儿,基本上和当一个政客所需的元素重叠:有谋略、演技佳、够忍耐。

如果搞一个史上最残暴女人的票选,吕后不会入选三甲,她会得最高大赏:终身成就奖。

她最有名的事件,是发明了史上对待小三的最惨烈的方式:让曾经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戚夫人,集万千残疾症状于一身,斩断四肢、挖去双眼、熏聋双耳、毒成哑巴,然后扔进厕所,送她一个称号,叫“人彘”,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人猪”。

司马迁著《史记》

固讥司马迁是非颇谬于圣人,然其论议,常排死节。否正直,而不叙杀身成仁之为美,则轻仁义,贱守节甚矣!

——《资治通鉴》第四十八卷司马迁,字子长,生于公元前l35年,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他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里,其父司马谈在朝中担任太史令,对历史和先秦诸子都有深刻的研究。司马迁小的时候,父亲就对他充满期望,希望儿子能够继承父亲的事业,所以家教很严。司马迁10岁的时候,就能诵读《左传》、《国语》、《尚书》等历史古籍,在历史学和文学两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司马迁读书,遇到疑难问题,总要反复思考,探究根底。他还喜欢寻访名胜古迹,从20岁那年起,司马迁到全国各地去游历,往南,他到了江淮流域,最远到过会稽(今浙江绍兴市),据传说他还特意到留有禹穴的地方进行了考察。往北,司马迁渡过了汶水、泗水,到过春秋战国时代的齐国、鲁国的首都,实地考察了孔子、孟子当年给学生讲学练武的遗迹。

每到一地,凡是古代历史记载或传说中出名的地方,司马迁都要亲自考察游览,访问当地的老年人。他听说战国时代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修建了都江堰,能防洪和灌溉,就特地跑到四川,爬上岷山眺望,到都江堰的离堆上去踏勘。他听说秦灭魏的时候,曾引黄河水去淹魏国首都大梁城,就特地跑到大梁,观察了城墙上当年被水淹过的痕迹,向老年人询问水淹大梁的惨状。他听说屈原怀才不遇,自沉汨罗江而死,就特地跑到长沙,在汨罗江畔凭吊了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经过数次大规模的游历和考察,司马迁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观察事物的能力,积累了大量的原始资料,为写《史记》打下了基础。

司马迁36岁那年,父亲司马谈因病去世,父亲生前编写的一本历史书便搁下了。他临死时,拉着儿子的手再三嘱咐说:“汉朝兴起以后,海内又统一了,上面有贤明的君主,下面有众多的忠义之士。他们的事迹都很丰富感人,我们做太史令的,如果不能把他们的业绩记载下来,就是失职。我死之后,你一定要继承我的事业,把书写完。”司马迁流着眼泪,连连点头,接受父亲的嘱咐。

公元前108年,司马迁接替父亲做太史令,这时候他接触到了各种宫廷文书档案,知识更加丰富了,收集到的材料也更加广泛。公元前104年,他继承其父的遗志,开始着手编写《史记》。

正在司马迁专心写《史记》的时候,不幸的事降临到他的头上,这是他48岁那年。司马迁的好朋友李陵,被派去征讨匈奴。由于孤军深入,粮尽援绝,被匈奴包围俘虏了,当时有人传说李陵投降了匈奴,汉武帝一生气,把他的全家都杀了。司马迁对李陵比较了解,就在汉武帝面前替李陵辩白了几句,因此,触犯了汉武帝,汉武帝便治了他的罪,按当时的法律规定,是可以用钱赎罪的,但司马迁家里没有钱,最终受了腐刑的处罚。腐刑是使人丧失生殖能力的处罚,虽然不危及生命,但却让人蒙受巨大的耻辱。

受刑以后的司马迁,在人格上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内心十分悲痛,他几次想到了自杀,可是一想到父亲的遗愿还没有实现,又不甘心这样死去。他决心坚强地活下去,把那部历史书写完。从此,他利用已经收集到的材料,夜以继日地发愤著书。

经过不懈的努力,在53岁那年,司马迁终于写成了我国第一部不朽的历史巨著《史记》。

这部书叙述了上起黄帝、下迄汉武帝3000年来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历史,全书共130篇,有52万多字,其中包括本纪12篇,记载帝王的事迹;表10篇,用列表的方式记载大事和重要人物,补充本纪;书8篇,记载重要的典章制度、天文现象、政治设施和社会经济生活;世家30篇,记载诸侯王和孔子、陈胜等特殊重要人物的事迹;列传70篇,记载重要人物、少数民族和邻国的历史。其中最重要的是本纪和列传,因此后人称它为纪传体史书。自从《史记》首创了这种纪传体以后,中国历代的正史,即通常所说的二十四史,基本上都是以《史记》做榜样,采用纪传体这种形式来写的。

司马迁著的《史记》不仅内容确信可靠,是一部了不起的历史巨著,而且文字生动优美、人物写得栩栩如生,因此也是一部了不起的文学著作,鲁迅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在中国这个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泱泱文明古国里,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先贤们留给我们浩如烟海的精神财富——古文典籍,其中,满天星辰中,《史记》是最为璀璨、最熠熠生辉的一颗。细细品读完《史记》,可以使人感到3000年前,群雄蜂起、英雄拼搏、帝王称霸的峥嵘岁月。

《史记》不但是中国史学上第一本纪传体通史,而且是司马迁走遍大江南北,经受住了各种打击,呕心沥血完成的旷世巨著。书中不仅记述了黄帝以来的传说,而且也记载了商周的史迹,春秋战国时期的动**。时间跨越三千多年,比较详细地记述了我国这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史,是一部伟大的史学巨著,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珍宝。

旷世大儒董仲舒

初,董仲舒说武帝,以“秦用商鞅之法,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邑有人君之尊,里有公侯之富,小民安得不困”!

——《资治通鉴》第三十三卷董仲舒是西汉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大学问家,他对儒学思想做了进一步的发展,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大一统”思想,使儒学从此成为西汉乃至后来封建王朝的统治思想。

他年轻时勤奋好学,喜欢钻研《春秋》。他居家讲学,门下弟子众多,许多人甚至与他未曾谋过面,只能从他的弟子那里接受学问。在讲学的同时,他潜心研究学问,相传3年间他不曾去过自家的花园游玩,其专心治学的程度可想而知。由于他进退举止合乎礼仪,弟子们非常尊敬他,纷纷效法。到了汉景帝时期,他被朝廷任命为博士。汉武帝即位后,他又被任命为江都相,侍奉汉武帝的兄长——江都王刘非。刘非骄纵勇猛,非常不注意礼仪。董仲舒侍奉他后,就耐心地以礼仪匡正刘非的行为,相处久了,刘非对他非常敬重。

一天刘非与董仲舒闲谈,他就对董仲舒说:“越王勾践与大夫泄庸、文种和范蠡谋划讨伐吴国,消灭了他们。孔子称殷有三仁,寡人也认为越有三仁。桓公向管仲商讨疑问,寡人向董君求教问题。”

董仲舒听完谦虚地回答说:“我资质愚笨,不足以给大王解答大问题。相传当年鲁君问柳下惠:‘我想讨伐齐国,怎么样?’柳下惠说:‘不好。’回来后他忧心地说:‘征讨之事鲁君不问仁人,为什么要问我呢?’只是询问就如此羞愧,更何况是用计进攻吴国?这么说来,越国无一仁人。仁人本该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所以孔子门前,五尺孩童羞称五伯,因为他们先行诈谋而后才讲仁义,在君子门前无法称贤。其实五伯比其他诸侯贤能,但同三王相比,就如同用石头和美玉相比。”

刘非听完赞赏地叫道:“说得好!”

董仲舒在治国时,善于用《春秋》中的灾变推断天地阴阳变化,所以他求雨,总是关闭南门,禁止烟火,开放北门,用水洒入,停雨的方法正好相反。这种做法推行到全境后,每次都非常灵验。

有一次,辽东高庙、长陵高园先后发生火灾,董仲舒就居家著书,分析失火的预兆。当时他写完草稿,还没有呈给汉武帝,这时有个嫉妒他才能的人,就偷了他的书稿上奏,汉武帝当即召集诸儒生讨论此书,董仲舒的弟子吕步舒因不知道此书是自己老师所写,就极力贬低此书,于是董仲舒因此事获罪下狱,差一点就被斩首了,后来多亏汉武帝又及时下诏书赦免了他的罪过。从这以后,董仲舒再也不敢乱言灾异之说了。

董仲舒为人正直廉洁,敢于直言。当时,丞相公孙弘研究《春秋》的功底不如董仲舒深厚,但由于他善于迎合世事,官至公卿,董仲舒认为公孙弘是阿谀奉承之徒,引起公孙弘的忌恨。胶西王刘端是汉武帝的兄长,他残暴凶狠,屡屡迫害手下官员。为了报复董仲舒,公孙弘就建议汉武帝让董仲舒做胶西王的丞相,汉武帝就答应了他的请求。

刘端早就知道董仲舒是贤能的大儒,于是他对董仲舒礼敬有加,但董仲舒唯恐时间一久,容易获罪,便托病辞官回家。董仲舒先后做过两地的丞相,都是侍奉骄纵的诸侯王,这期间他数次据理上谏,以正身率下,深受人们的敬仰。

辞官回家后,董仲舒终日专心治学著书,不过问家务事。一旦朝廷有大事,朝廷总是派使者与廷尉张汤前往他家求教,每次他都提出明确的策略。

董仲舒年老去世后,他的子孙们都精通学术,先后做了大官。

董仲舒的思想学说,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具有宏大的影响。在哲学上,他以《春秋》“公羊学”为骨干,广泛汲取了先秦诸子宣扬的“天命”和“天志”、“刑名法术”、“无为”等思想,以及先秦阴阳家、秦汉方士神秘化了的“阴阳五行”学说,并利用当时天文、历数、物候等自然科学的新成果,构造出了一套以“天人感应”为核心的神学目的论体系。

董仲舒的思想学说固然有宣扬“君权”的一面,但还有限制君主滥用权力的一面。但又并非君主专制的无条件拥护者。董仲舒借“奉大法古”、革除秦朝弊政为理由,提出了一系列在当时条件下值得肯定的主张,如限制地主占有土地数量,堵塞土地兼并之路……应该承认或多或少是减轻人民负担、有益于老百姓生存的建议。

一代狂生东方朔

东方朔曰:“夫仙者,得之自然,不必躁求。若其有道,不忧不得;若其无道,虽至蓬莱见仙人,亦无益也。臣愿陛下第还宫静处以须之,仙人将自至。”

——《资治通鉴》第二十卷

汉武帝即位后,十分重视招揽人才,为此他专门建立起了一套人才选拔制度。他在位期间连续大规模征召才能之士,令官吏陪同入京,沿途供给食宿。到京后,他亲自召见,被看中的授予官职。各方面突出人才的涌现,成为汉武帝时期鼎盛局面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

东方朔原是齐地的一名儒生,由于他博学好古,通经术数,便成为地方举荐的人才。他到长安时,随身携带了3000多卷竹简,需要两个公车令一起扛,才能举得起,武帝读完他的竹简就花费了两个月的时间。武帝见东方朔很有才能,就留他在自己身边,武帝每次与他谈话都谈得很高兴。

武帝非常赏识东方朔,经常赐给东方朔酒饭。每次他吃过饭后,总是把剩下的肉都揣在怀里带回家,结果连衣服都弄脏了。当武帝赐他绢帛时,他也都肩挑手举地往家拿。后来,他用赏赐得到的钱和绢帛娶长安的美女做媳妇,通常是娶一年就打发走,再换一个新媳妇。

武帝左右的侍臣见他处世如此疯癫,就给他取了个“狂人”的外号。

一次武帝听说这事,就问他身边的侍臣:“假如让东方朔担任一定的职务,不做这些疯疯癫癫的事,你们能赶得上他吗?”众人无言以对。

还有一次,东方朔在宫里正走着,有个郎官拦住他,告诉他说:“人们都认为先生你是狂人。”

东方朔听后,摇头晃脑、得意扬扬地说:“像东方朔这样的人,就是在朝廷里避世的人!

古代的人只不过在深山中避世罢了。”那位郎官听了很吃惊。

东方朔喜欢饮酒,时常醉酒后就坐在地下唱道:“我在宫廷里避世就好,何必要到深山之中茅屋之下去避世呢!”

有一次,武帝在宫中闲来无事,他叫人在盆子下面扣了一只壁虎,让宫中那些占卜的人来猜,过了好半天,那些占卜的人一个个都没猜中。

待诏东方朔在一旁见状就对武帝说:“臣曾经学过《易》,请让臣猜猜看。”武帝答应了他的请求。

只见东方朔用占卜的蓍草排列成卦,口中念念有词,稍微掐算了一会儿,他说道:“臣以为那个东西像龙又没有角,把它叫作蛇吧,它又有脚,它善于在壁上攀缘,臣觉得它不是壁虎就是蜥蜴。”

汉武帝见东方朔猜中,拍手叫好,就立即赏给他10匹帛,接着,又让他猜别的东西,结果都被东方朔猜中。

当时一个叫郭舍人的侍从也在旁边,他见东方朔连连猜中很不服气,说道:“东方朔太狂妄,只不过是侥幸猜中罢了,并不是真懂术数。臣愿意让他再猜一次,假如他猜得中,就打臣200大板;不能猜中,臣将得到赏赐的帛。”

于是他就把挂在树上的菟丝扣在盆里,让东方朔猜。东方朔想了一想说:“是用来垫盆的草垫子。”郭舍人幸灾乐祸地说:“果然东方朔猜不中。”

东方朔却争辩着说:“生肉叫作脍,干肉叫作脯;附在树上叫菟丝子,扣在盆下是草垫子。”

武帝见东方朔说得有理,就让人用板子打郭舍人。郭舍人受不了,疼得嗷嗷直叫。

东方朔就取笑他说:“口无毛,声嗷嗷,尻益高。”笑他这嘴上无毛的小子,被打得嗷嗷直叫,臀部撅得越来越高。

郭舍人又气又恨,向武帝告状说:“东方朔擅自诋毁天子的从官,应当斩首。”

武帝就问东方朔:“为什么诋毁他?”东方朔说:“臣并不敢诋毁他,只是和他打隐语罢了。”

武帝就问:“这几句隐语都是什么意思?”

东方朔不慌不忙地回答说:“口无毛指的是狗洞,声嗷嗷,是鸟哺育它们幼子的声音;尻益高,是仙鹤低头啄食的样子。”

郭舍人还是不服,两人又争辩了一番,最后还是东方朔取胜。武帝见东方朔思维敏捷,对答如流,非常赏识他的才能,就任命他做了常侍郎,从此以后东方朔就受到了武帝的宠幸。

还有一次,是在夏天,武帝下令赏赐酒肉给在身边侍奉自己的官员。大家都来齐了,当时只有太官丞还没来,左等右等,还不见太官丞的身影,常侍郎东方朔有些等得不耐烦了,于是就独自拔出剑来割肉,并对其他人说:“伏天肉搁不住,我们应早些带回家,请接受赏赐。”于是他就私自割下一块肉揣着回家去了,事后太官丞就向武帝禀报了这件事。

第二天,东方朔入朝,武帝问他:“昨天赐肉,先生没等到诏令,却用剑割了肉回家,这是为什么呢?”

东方朔连忙脱帽,叩头谢罪。

武帝见状笑着说:“先生起来,你自责你自己的错误吧。”

东方朔就振振有词地说道:“东方朔啊!你接受赏赐不待诏令,这是多么的无礼呀!你拔剑割肉,是何等壮举!割肉又不贪多,是多么的廉洁呀!将肉带回家送给妻子,又是多么的仁义啊!”

武帝听完,哈哈大笑,说道:“让你自责,你反倒自夸起来了!”

武帝龙颜大悦,又赐给东方朔一石酒、一百斤肉,东方朔回家以后又交给了妻子细君。

东方朔是个忠臣,一心想要为皇上办事儿,有人说过他除了为了皇上办事儿,别的什么也不会。可聪明人都有一毛病就是爱耍小聪明,东方朔也一样,他还说东方朔第一,皇上第二,这是他一生于朝堂浮沉的最大因素,也是称之一代狂生的原因。好在他慢慢地知道了他不能比皇上聪明的道理,才能周旋了那么久,于为官之道他与历史上的后生们相比还真是差得很远。他敢给皇上下套,也会哄着皇上,可这里面的度却掌握得不到火候,也不够精准,所以会吃大亏。

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这是古语,不无道理,为人臣子者该低头时还得低,更不能比皇上高明。就算金庸笔下被称为男人典范的韦小宝,最后不也落个隐姓埋名、远走他乡吗?何况一个敢耍诡计,却不肯无耻的东方朔。

苏武牧羊

初,苏武既徙北海上,禀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武在汉,与李陵俱为侍中,陵降匈奴,不敢求武。

——《资治通鉴》第二十三卷匈奴自从被卫青、霍去病打败以后,双方有好几年没有打仗。匈奴虽然口头上表示要跟汉朝和好,实际上还是随时想进犯中原。

匈奴的单于一次次派使者来求和,可是汉朝的使者到匈奴去回访时,有的却被他们扣留了。为此,汉朝也扣留了一些匈奴使者。

公元前100年,汉武帝正想出兵攻打匈奴,匈奴派使者来求和,还把汉朝的使者都放了回来。汉武帝为了答复匈奴的善意表示,派中郎将苏武拿着旌节,带着副手张胜和随员常惠,出使匈奴。

苏武到了匈奴,送回扣留的使者,送上礼物。苏武正等单于写个回信让他回去,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情。

苏武没到匈奴之前,有个汉人叫卫律,在出使匈奴后投降了匈奴,单于特别重用他,封他为王。

卫律有一个部下叫作虞常,对卫律很不满意。他跟苏武的副手张胜原来是朋友,就暗地跟张胜商量,想杀了卫律,劫持单于的母亲,逃回中原去。

张胜表示同情,没想到虞常的计划没成功,反而被匈奴人逮住了。单于大怒,叫卫律审问虞常,还要查问出同谋的人来。

苏武本来不知道这件事。到了这时候,张胜怕受到牵连,才告诉苏武。

苏武说:“事情已经到这个地步,一定会牵连到我。如果让人家审问以后再死,这不是给朝廷丢脸吗?”说罢,就拔出刀来要自杀。张胜和随员常惠眼快,夺去他手里的刀,把他劝住了。

虞常受尽种种刑罚,只承认跟张胜是朋友,说过话,拼死也不承认跟他同谋。

卫律向单于报告,单于大怒,想杀死苏武,被大臣劝阻了,单于又叫卫律去逼迫苏武投降。

苏武一听卫律叫他投降,就说:“我是汉朝的使者,如果违背了使命,丧失了气节,活下去还有什么脸见人。”又拔出刀来向脖子抹去。

卫律慌忙把他抱住,苏武的脖子已受了重伤,昏了过去。

卫律赶快叫人抢救,苏武才慢慢苏醒过来。

单于觉得苏武是个有气节的好汉,十分钦佩他,等苏武伤痊愈了,单于又想逼苏武投降。

单于派卫律审问虞常,让苏武在旁边听着。卫律先把虞常定了死罪,杀了。接着,又举剑威胁张胜,张胜贪生怕死,投降了。

卫律对苏武说:“你的副手有罪,你也得连坐。”

苏武说:“我既没有跟他同谋,又不是他的亲属,为什么要连坐?”

卫律又举起剑威胁苏武,苏武不动声色。卫律没法,只好把举起的剑放下来,劝苏武说:“我也是不得已才投降匈奴的,单于待我好,封我为王,给我几万名的部下和满山的牛羊,享尽富贵荣华。先生如果能够投降匈奴,今后也跟我一样,何必白白送掉性命呢?”

苏武怒气冲冲地站起来,说:“卫律!你是汉人的儿子,做了汉朝的臣下。你忘恩负义,背叛了父母,背叛了朝廷,厚颜无耻地做了叛臣,还有什么脸来和我说话。我绝不会投降,怎么逼我也没有用。”

卫律碰了一鼻子灰回去,向单于报告。单于把苏武关在地窖里,不给他吃的、喝的,想用长期折磨的办法,逼他屈服。

这时候正是寒冬季节,外面下着鹅毛大雪。苏武忍饥挨饿,渴了,就捧了一把雪止渴;饿了,扯了一些皮带、羊皮片啃着充饥,过了几天,居然没有饿死。

单于见折磨他没用,就把他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去放羊,与他的部下常惠分隔开来,不许他们通消息,还对苏武说:“等公羊生了小羊,才放你回去。”公羊怎么会生小羊呢,这不过是说要长期监禁他罢了。

苏武到了北海,身边没有一个随从,唯一和他做伴的是那根代表朝廷的旌节。匈奴不给口粮,他就掘野鼠洞里的草根充饥。日子一久,旌节上的穗子全掉了。一直到了公元前85年,匈奴的单于死了,匈奴发生内乱,分成了3个国家。新单于没有力量再跟汉朝打仗,又派遣使者与汉朝求和。这时,汉武帝已死去,他的儿子汉昭帝即位。汉昭帝派使者到匈奴去,要单于放回苏武,匈奴谎称苏武已经死了,使者信以为真,就没有再提此事。

第二次,汉朝的使者又到匈奴去,苏武的随从常惠还在匈奴,他买通匈奴人,私下和汉朝的使者见面,把苏武在北海牧羊的情况告诉了使者。使者见了单于,严厉责备他说:“匈奴既然有心同汉朝和好,就不应该欺骗汉朝。我们皇上在御花园射下一只大雁,雁脚上拴着一条绸子,上面写着苏武还活着,你怎么说他死了呢?”

单于听了,吓了一大跳,他还以为真的是苏武的忠义感动了飞鸟,连大雁也替他送消息呢,连忙向使者道歉说:“苏武确实是活着,我们把他放回去就是了。”

苏武出使的时候,才40岁,在匈奴受了19年的折磨,胡须、头发全白了。回到长安的那天,长安的人民都出来迎接他。他们瞧见白胡须、白头发的苏武手里拿着光杆子的旌节,没有一个不受感动的,说他真是个有气节的大丈夫。

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19年持节不屈。至始元六年(前81年),方获释回汉。苏武死后,汉宣帝将其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以彰显其节操。

王昭君出塞

凶奴乌珠留单于死,用事大臣右骨都侯须卜当,即王昭君女伊墨居次云之婿也。云常欲与中国和亲,又素与伊栗置支侯咸厚善,见咸前后为莽所拜,故遂立成为乌累若单于。

——《资治通鉴》第三十七卷汉宣帝在位时,匈奴内部动乱不断,分为五支,其中一支在呼韩邪单于的带领下,投降了汉朝。

汉宣帝当然很高兴,公元前51年,呼韩邪单于要来长安朝见皇帝。汉宣帝送给他一套很好的衣帽、一颗金子做成的大印、一辆头等的马车,此外,还赏赐他很多的金银财宝、绫罗绸缎。

呼韩邪单于穿戴打扮好,坐着新马车,跟着汉朝使者来到了长安。汉宣帝用高于诸侯王的礼仪接待他,亲自出城迎接,文武大臣、各部落的酋长、各地的诸侯王以及老百姓多得数不清。当汉宣帝和呼韩邪单于登上渭桥,成千上万的人一齐高呼“万岁”。呼韩邪单于从来没有见到过这么大的场面,简直都惊呆了。汉宣帝请呼韩邪单于参加为他专门举办的宴会,他们两个互相敬酒祝福,关系非常融洽。

一个月后,呼韩邪单于恋恋不舍地回去了,汉宣帝派出16000名骑兵护送他,并给匈奴送去许多粮食。

郅支单于一看汉朝皇帝对呼韩邪这么好,很是嫉妒。但是他想:自己虽然打得过呼韩邪,但是汉朝力量大,汉朝一旦帮助呼韩邪,那自己就不是他的对手了,不如乖乖地向汉朝臣服,于是,他表示愿意同汉朝和好,主动地向西搬迁。

汉元帝竟宁元年(前33年),呼韩邪单于又要求到长安来。原来,呼韩邪想和汉朝结亲,好使两国关系越来越友好。元帝心想:这次和亲,和前朝可不同,这对双方都有好处。于是,答应了呼韩邪单于的请求,他命令手下随从:“你们到宫中去挑选一个又美丽又能干的宫女,如果她愿意嫁给匈奴单于,我就把她像对待公主一样看待!”

宫中有许多宫女,她们个个都很漂亮,但大都是被强选入宫的。在宫中,她们整年整月见不着自己的亲人,有的连皇帝也见不着,都想早点从皇宫中出去,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

现在,虽然能够出去,但却要到很远很冷的北方,人生地不熟的,生活习惯又不同,所以,她们又不愿意离去。

这时候,有一个名叫王嫱的宫女站了出来,说她愿意嫁给匈奴单于。王嫱又叫王昭君,是湖北秭归人(今湖北西部),她能歌善舞,人又漂亮,又有才华,刚被选入皇宫不久,还没见到汉元帝。她想:和匈奴单于成亲,这可不只是她一个人的事,自己生活好不好是小事,汉朝和匈奴的友好才是大事。

汉元帝命人教王昭君说匈奴话,给她讲匈奴的风俗习惯,还教她学习琵琶,王昭君学得非常认真,琵琶弹得连鸟儿都不舍得飞走。

到了成婚的那一天,呼韩邪单于像汉人新郎官一样,亲自来迎娶新娘。他轻轻地揭下王昭君的红盖头,不禁看呆了:真是太美了!草原上没有一朵花儿能比得上她!

汉元帝给的那份嫁妆也令人吃惊:金银无数,单是丝绸就有18000匹!呼韩邪单于高兴得连嘴都合不拢了。汉元帝也很高兴,他想:只要匈奴不再侵略,那就行了。

新郎新娘要回匈奴了,元帝和文武大臣来为他们送行,长安城内的老百姓也都向王昭君高喊:“一路平安!”王昭君激动得哭了,她看到一张张熟悉的笑脸,就好像都是自己的亲人一样,是啊,她以后就不会再回来了,也再见不到亲人了!但是,她觉得自己为了国家安定、人民幸福也多少尽了一份力,她要力争使汉匈两个民族永远友好,想到这些,一种自豪感又涌上心头。

她抱起了琵琶,弹出了一首动听的曲子,这首曲子表达了她既高兴又忧伤的心情。

后人把它称作《昭君怨》,由于后人又尊称王昭君为汉明妃,所以《昭君怨》又被叫作《明妃曲》,一直流传到今天。

王昭君来到匈奴以后,把带来的先进知识和生产技术传给了当地的人民。她帮助呼韩邪单于改变匈奴族以前单一的游牧生活,不再整日骑在马背上,到处游**。从那以后,匈奴人发展了自己的农业生产,学会使用中原先进的农具,使自己的粮食有了保障,生活也稳定了下来。

王昭君还建议呼韩邪改革匈奴人的一些落后的风俗习惯,学习汉族的文化。在王昭君的大力帮助下,呼韩邪单于使匈奴族又繁荣起来,人口增多了,牛羊也到处可见。

呼韩邪单于非常喜欢王昭君,两人在一起生活得很好,并没有因为习惯不同而产生矛盾,夫妻俩很少吵架。第二年,王昭君生了一个儿子,可把呼韩邪乐坏了,整天抱着儿子,给他取名叫伊屠智牙师,长大以后被封为匈奴的右日逐王。

匈奴有一个老风俗,新的单于要娶老单于的王妃为妻。就这样,当呼韩邪死后,王昭君又嫁给了新单于复株累若疑,她又生了两个女儿,分别叫作须于居次、当于居次。

在匈奴时间长了,虽然过得很好,王昭君还是很想家,她多想回到家乡,再见一见父母兄弟呀!可是,作为匈奴单于的王妃,出塞以后,是不能再回去了。王昭君经常梦到自己回到了家乡,和家乡人们一起唱歌、生活。

王昭君是个很爱国的女子,她经常派人送信回来,询问中原的情况,还送些特产给汉朝皇帝。当然,汉朝皇帝也不时地送一些贵重物品给匈奴单于。六十多年了,双方一直是这样友好地相处,和平地生活,再也没有打过仗,这里面有王昭君很大的功劳!王昭君年纪大了,在临死前,她告诉自己的儿子和女儿一定要和汉朝友好,并让他们在她死后,把她埋在归化(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郊外,坟墓一定要向南建造,好让她永远望着自己的家乡。

她去世后,被埋在一块水土很好的朝阳山坡上,她的墓被叫作“昭君墓”。本来,那个地方靠近沙漠,很少有青草,可是昭君墓却始终长满了青草,所以,昭君墓又叫作“青冢”。

“昭君出塞”圆满完成了“胡汉和亲”的伟大使命,对于促进当时中华民族的统一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两千年来一直为历代各族人民所称颂。中国文化是主张和平的文化,是包容性很强的文化。中国文化主张“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多元一体”,认为人类应该摆脱人类中心主义,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摆脱文化本位主义,坚持文化公平“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多元并存,和平共处。

特别是在解决民族问题上,中国文化坚持不同民族之间的跨文明对话,互相尊重、求同存异、取长补短,和睦相处、同舟共济、和谐发展。在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国文明延续不断,中华文化纯种单传,这一方面得益于草原、黄河、长江之间地域广阔,三大主源文化互补共济,一方面就是和平、和谐、和合文化凝聚了多元一体的格局。由于中国人的这种“文化的自觉”,所以我们有必要从大历史、大文化、全球的视觉重新认识“昭君出塞、胡汉和亲”

的现代意义。

王昭君已成为民族团结的象征,“昭君出塞”无疑如同一条无形的纽带,密切了西汉王朝与匈奴之间的关系。作家王族说:“王昭君嫁给呼韩邪,让匈奴和中原像握紧了的两只手,从此再未分开,被排挤出局的郅支像另一只孤独的手,再也抓不住命运的稻草,在岁月的长河中几经沉浮,便没有了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