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儿不教,不如不生。
——盖斯科恩[102]
大脑无知则废,有知则活,不教则死寂。
——N·D·希尔斯
一旦我们渴望有文化,开始认真审视我们当下对时间的利用,没有时间学文化的接口立马就会消失。
——马修·阿诺德[103]
教学就像通常理解的那样,是通过书本和教师开发大脑的过程。不管是因为缺乏机会,还是机会没有得到很好利用,倘若因此而失学的话,那么余下的希望就寄托在自学上。我们的周围充满了自修的机会,能够帮助我们修身的东西不计其数,在当下,书籍不再昂贵,而且有免费的图书馆,有夜校,再说无法利用丰富的设施来开发大脑,其接口就不存在了。
当我们回顾五十至一百年前获取知识所面临的困难时,看看那时候书籍是那么稀罕,那么昂贵,烛光昏暗,整天累死累活的不仅没有时间学习,而且身体疲乏得压根就不想动脑筋,我们队那样艰苦条件下的学术巨人不禁由衷钦佩。除此之外,有时候还需要和残疾斗争,比如眼盲、畸形、体弱,所以,我们一想到自己所面临的学习和修身的机会、帮助和激励,一想到竟然有那么多供我们挥霍,而我们却弃之如敝屣,不禁感到羞愧。
自我修身隐含着一种最要的情感:对提高的渴望。假如这种欲望存在,那么只有征服自己才能得到提高,因为我们自身天性喜欢玩乐。小说,纸牌,台球,无所事事和吹牛,这一切都必须尽力避免,凡有闲暇都必须用来学习。凡是想自我提升的人,“街上有壮狮[104]”。这只“壮狮”就是自我纵容,唯有战胜这一敌人,才能取得进步。
告诉我一个年轻人晚上是如何度过的,他的闲散时间是如何度过的,我就能预测其未来。他究竟是很珍视其闲暇,有很多可能,包含构筑其未来人生的黄金材料?还是把闲暇看作是自我放纵的机会,可以轻松愉快地度过“好时光”?
一个人如何利用闲暇决定了其人生的基调,将会告诉我们他是否已经失去热情,是否把人生当成一个玩笑。
他也许并不清楚其可怕的后果,不清楚浪费时间而造成的性格的逐渐恶化,但是清楚也好,不清楚也好,都不能阻止其性格恶化。
年轻人常常吃惊地发现自己落后于竞争者,不过倘若他们审视一下自身,就不难发现,由于他们不再努力与时俱进,不再博览群书,不再通过自修来丰富生活,他们实际上已经停止成长。
能够正确使用闲暇时刻来读书学习表示此人具有优秀品质。从历史上可以看出,用来学习的“闲暇”一点都不闲。它们实际上都是挤出来的,从睡眠、消遣和一日三餐中挤出来的。
艾利胡·布里特[105]十六岁就给一个铁匠做学徒,每天不仅白天要干活,晚上甚至常常要点着蜡烛干活,和他相比,如今的男孩谁出人头地的机会不比他多?然而布里特吃饭时都在面前放本书,口袋里也随时放着书,这样休息时可以用得着,晚上和节假日就可以学习,就这样,他利用被大部分男孩荒废掉的点滴时间,完成了很好的教育。当有钱和无聊的男孩打着呵欠,伸着懒腰,竭力睁开眼睛时,小布里特却抓住机会,提高自己。
艾利胡渴求知识,渴望提高,这使得他最终能够扫除一切障碍。一位有钱的先生想要出钱供他去哈佛读书,但是他却说自己自学就行,尽管他每天要打铁十二到十四小时。他显然是一个很有毅力的男孩。他像抓住金子一样,抓住铁匠铺里的每一个闲暇。他和格莱斯顿一样,都相信年轻时节省时间到头来会带来高额回报,浪费时间会使自己越来越渺小。想一想有这么一个男孩,白天几乎都要在铁匠铺干活,但是却能挤出时间,一年内学会七门语言!
使人位居下流的不是缺乏能力,而是不够勤奋。很多时候,雇员往往比雇主更聪明,脑子更好使。但是雇员却不去提高自己的能力。他的恶性使得大脑变得迟钝。他把时间和金钱都花在台球桌上,花在沙龙里,等他老了,等到长期的受人使唤让他恼火,他却抱怨说自己运气不好,机会有限。
有些人认为年轻时不值得却学会写一手好字或者掌握某一行的基本知识,但是每天却都有大量的雇员被这些人雇佣。如今在这片充满机会的土地上,年轻人本该受到良好教育,但是在工厂、商店和办公室,总之一切地方,年轻人却普遍很无知,这真是很可惜的事。我们到处可以看到一些天赋不错的男女却干着一些低级的活,因为他们年轻时对学习不够重视,没能把精力放在学习知识上,导致他们没有能够成为优秀的工人。
数以千计的男人女人因为一些琐事,一些在他们年轻时觉得不值得注意的小事,而在人生路上遭遇坎坷,止步不前。
许多很有天赋的女孩因为从未想到过利用手边的机会,去开发自己的大脑,从而使自己能够胜任更高的职位,所以,她们不得不在最富有创造力的年纪,做着廉价的雇员,或者屈就平庸的职位。数以千计的女孩年轻时因为忽视了作业,很轻率地说一声“我认为不值得做”,到头来资源有限,不得不一生屈居人下。她们年轻时认为去学校图书室,学会记好帐,或者学会某种可以谋生的技能,很不值得。她们期待着嫁人,从没为独立自主做好准备。很多事例证明,婚姻并不可靠。
大多数年轻人身上存在的问题是,他们不愿意全身心工作。他们希望工作时间短一点,活轻一点,有大把大把的玩耍时间。在他们的人生中,他们想得更多的是休闲娱乐,而不是纪律和训练。
很多雇员都嫉妒老板,希望自己取而代之来做生意,但是却又觉得摆脱雇员身份的努力太苦,不愿意付出。他希望活得轻松一些,心中怀疑为了爬高一点,为了多挣点钱,那么拼命,那么苦学,到底值不值得。
很多人身上存在的问题是,他们当下不愿意为未来的收获做出牺牲。他们得过且过,先享受再说,不愿意花时间提高自己。他们隐隐约约也有干大事的欲望,但是很少有人欲望足够强大,让他们愿意为未来而牺牲当下。很少有人愿意为了构筑人生,在地下默默工作多年来打下基础。他们渴望做大事,但是这份渴望却不愿为实现目标而付出代价,做出牺牲。
所以,大多数人一生都在平庸中度过。他们有能力做更了不起的事,但是却没有精力和决心为干大事做好准备。他们不想做出必要的努力。他们宁愿活得更轻松些,更卑微些,也不愿为更高尚的生活而拼命。他们在玩人生游戏时,根本不尽力。
一个男人或者女人倘若想要自我提升和进步,那么就一定会出人投点,“即使没有条件,也会创造条件。”下面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个例子,我们全都参与其中。
一个爱尔兰人十九还是二十岁了,还是个文盲。他实在受不了家中放纵的氛围,于是离家出走。他从过广告牌,认识了一些字,最后在一艘军舰上,做了勤务员。他非常想学习,所以才选择了这份工作,想在船长的身边服务。他在口袋里放一块板子,只要听到一个新词,就记下来。有一天,一位军官看见他写字,立刻怀疑他是个间谍。等到这位军官和其他军官弄清怎么回事后,年轻人得到了更多的学习机会,渐渐地他得到了提升,只要在海军获得了一个重要位置。他在海军的成功为他在其他领域的成功铺平了道路。
自助成就了世界上最伟大的事情。有多少少年因为缺乏启动资本,而踉跄而行,苦苦地等待好运降临!然而成功却是勤奋和坚毅之子,无法哄骗或贿赂,只有付出代价之后,它才是你的。
说到错过了的进修机会,令人伤心的一件事就是:和不那么聪明的人相比,那些绝顶聪明的反而位于劣势。
我认识一位州议员,一个非常棒的人,人气超旺,胸怀开阔,慷慨大度,富有同情之心,但是却不能开口,只要一开口,语言之糟糕让人听着很难受。
在首都华盛顿,有许多类似的人,他们因为能力出众或者性格卓越,被选上高位,但是却因为无知和早年缺乏训练,而时不时受到伤害,遭遇尴尬。
让人最丢脸的莫过于明知自己能力出众,却因为少年时缺乏与能力相匹敌的训练,结果只能屈居低位。明知道自己有能力发挥出百分之八九十的潜能,但是却因为缺乏适当的教育和培训,只能发挥出百分之二十五的潜能,这很打脸。换言之,在人生中,因为缺乏训练而有力使不出,这是一件最让人沮丧和受伤的事。
除了原罪,最令人遗憾的莫过于未为自己所能担当的最伟大的事业做好准备。人生最为追悔莫及的莫过于因为自己没做好准备,只能眼看着机遇从手中溜走。
我曾听说过一个令人扼腕的案例。一个天生的自然学家年轻时的雄心受到压制,教育被忽视,以至于等到他比同时代的其他都懂得自然史时,他因为却发最基本的教育,却连一个合乎语法的句子也写不出,有想法却无法宣之于口,无法用书籍将想法永久保留下来。他早年的词汇极其贫乏,语言知识极其有限,所以每当想要表达思想时,都要苦苦挣扎。
想一想这位俊杰的痛苦!他空有一肚子的科学知识,却无法正确表达出来。
速记员因为准备不足,知识浅薄,在遇到不熟悉的词语或名言时,常常手足无措。只能听写普通的信件,只能做办公室的常规工作,是远远不够的。有雄心的速记员必须做好遇到不寻常词语或表达的准备,必须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以应急。倘若她老是写错句子,又或者一旦接触常规以外的工作,就茫然无措,老板就晓得她的准备不够精深,所受的教育有限,其前途也自然有限。
一位年轻姑娘曾写信告诉,她早年受到的教育不多,工作大受影响,非常害怕给有学问和有文化的人写信,深怕写错字或者写错句子。她给我的心显示她很有才,但是由于早年缺乏教育,所以总觉得有些力不从心。相比于早年的疏忽而带来的尴尬和残障,我们很难想象还有什么更大的不幸了。
有些人会给我来信,这些信件,尤其是年轻人的信件,显示写信的人很有才,脑子也好使,但是他们的大部分才能却因为缺乏教育而被掩藏,得不到开发。看到这样的信,我很心痛。
从来信可以看出,很多写信者就像璞玉,表皮会有一处两处被磨掉,从而让光线招进去,显示出其内在的价值。
我总是为一些人感到难过。这些人错过了上学的机会,在其后的人生中,因为无知,他们聪明的大脑根本就发挥不了作用。事实上,即便是在后半辈子,他们也本可以大部分或全部克服自己的无知。
一个年轻人仅仅因为少了点教育和准备,尽管很有才,尽管本该成为领袖,却不得不屈居人下,全身能耐几乎才使用不到一半。这是多么令人可惜的事啊!
我们到处都会看到各行各业的职员、工人和雇员因为缺少教育,而不能得到与其能力相称的职位。他们无知;他们写不出一份像样的信来。他们谋杀了英语语言,他们的超凡能力得不到展示,所以只能老死于平庸。
这些人才的故事不仅展示,而且强化了大自然最严厉的一条法则:“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106]。”科学家将这条法则称为“适者生存”。“适者”即那些利用自己所拥有的才能的人,那些通过斗争而获得力量的人,那些通过掌控顺逆之境,自强而生存的人。
土壤,阳光,空气,都是植物生长取之不尽的养料,但是植物必须利用所吸收的一切养分,必须将养分送到花朵、果实、叶子、纤维中,否则养分的供给就会终止。换言之,土壤将不再输送生长所需的养料。这样的养料消耗得越快,植物生长得越快,输送的养料也越多。
同样的法则也适用于其他地方。倘若我们利用好大自然给予我们的,大自然对我们会非常慷慨,但是假如我们不再使用、不再建设了,假如我们不再把大自然赋予我们的转化为力量并且使用这种力量,我们会发现不仅供给被切断,而且我们正变得越来越弱,效率越来越低。
不管往哪个方向,大自然中的一切都在运动,不是向上,就是向下,不是前进,就是倒退,不用就无法把握。
我们的肌肉或大脑倘若不用,大自然就会把它们收回。任何技巧,我们一旦停止使用,大自然就会收回。任何力量,我们一旦停止利用,就会被收回。
一个人从大学毕业多年以后,会吃惊地发现自己所受的教育,唯一能够展示的就剩下文凭了。他在大学里获得力量和效率因为得不到使用,已经**然无存。当一切都还记忆犹新时,尤其是在刚考完试之后,他以为那些只是会伴随他一辈子,然而自从他不再使用后,那些知识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悄悄溜走,只有那些使用过的还留下来,其余的只是早已经烟消云散。
很多大学生毕业十年后,发现因为得不到使用,四年大学所学的知识已经所剩无几。他们不知不觉中已经成了弱者。他们不停地对自己说:“我上过大学,必须有能力,必须出人头地。”但是就像一张手纸堵不住管道里煤气往外冒一样,大学文凭也同样留不住你在大学里学的知识。
凡是你不是用的,都时刻从你身边溜走。要么使用,要么失去。力量的秘密就是使用。才干不会永远伴随我们;一旦我们不再使用力量,力量就会消散。
自我提高的工具唾手可得。要使用这些工具。斧子钝了,就必须使用更大的力气;机会有限,就必须更加卖力,更加投入。一开始也许进步缓慢,但是坚持不懈必将带来成功。“概念摞概念,一行摞一行,”这就是大脑建构的原则。“若不灰心、到了时候、就要收成[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