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制订计划。计划是为实现目标而制订的方式和策略。计划必须要做好,所谓做好就是要细致考虑,为使实现目标的每一步都走扎实、走稳妥,一定要制订完备、周密的计划。如果制作的计划不周到,很可能在执行的过程中出现错误,从而延误目标的实现。
金斯利准备和同学到野外参加两天的野营生存活动。学校向他们详细介绍了露营的一些情况,让他们回家做准备。金斯利回到家后,开始准备自己的行李,他忙碌一阵之后,将需要带的东西都打包完毕了。这时妈妈过来检查,发现金斯利只带了几件日常穿的衣服。在山里过夜要比在家冷得多,金斯利显然没有想到。妈妈还发现他忘记带手电筒,野外露营手电筒可是必不可少的工具。不过为了让他牢记教训,妈妈没有提醒他。
过了两天,金斯利从露营地回到家中,妈妈问他玩得怎么样?金斯利说不知道山里边会那么冷,没有带够衣服,而且手电筒也忘记带了,所以每次都要向同学借,弄得自己很尴尬。妈妈告诉他说,到任何地方游玩,都要了解当地的气候特点。金斯利点头称是,说还要向爸爸学习,外出之前要列一张单子,将所有需要带的东西记录上去,并一个一个去准备,这样就不会忘记了。
金斯利在野外营地遭遇尴尬,是因为计划不够周密。他一定没有在准备东西这件事中具体到需要准备哪些东西,所以就会丢三落四,准备不充分。在做任何事情之前,要将各种风险或可能出现的意外因素考虑在内,然后才能有条不紊地按计划行事。如果计划不够详细周密,在执行的过程中就会出现无所适从的情况。
有人说计划越详细越好。计划详细,我们就能清楚地知道每一步应该做什么。但是也有人说计划不应该太过详细,太过详细,对步骤设置得过于严格,不利于个人调整计划。到底计划是详细一些好还是模糊些好呢?
心理学家曾针对计划的详细程度对完成情况的影响做过一番研究。参加研究的被试者是某个专业的大学生,他们的目标是提高学习技能。实验人员把被试者们随机分为三个小组,让每个小组制订一份学习计划。第一小组制订的计划要精确到每天何时何地学了什么。第二小组制订计划不用精确到天,以月为单位就可以;第三小组是对照组,他们不需要制订计划。多数人都认为,将计划精确到日最能有效促进与管理学习,但让人惊讶的是,以月为单位制订计划的一组表现得最好。这组被试者不但学习态度改变了,还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成绩较差的学生,执行月计划后,学习成绩提高更快。课程结束一年后,月计划执行者的学习成绩仍然比日计划者要好很多。而日计划执行者在坚持一段时间后,基本都放弃了计划。
为什么日计划让人难以坚持,主要因为它过于详细。一个人即使知道每天应该做些什么,但是将这些都制订成计划,却会浪费很多时间。而日计划不够灵活,计划每一个时刻应该做什么,给人一种压迫感,长时间按照日计划去行动,就会感到身心疲惫,意志力下降,更不利于坚持执行计划。而且每日制订计划,也不利于人调整进度。如果哪一天没有完成计划,肯定会大受打击,到时候自控力下降,更容易放纵自己逃避计划。
在制订计划时,我们没必要将每一步都制订得特别详细,知道什么地方应该详细,什么地方应该简略,将详细和简略合理搭配才是一个好的计划。如果计划详细到每一天每一小时里的每一个行动,就会被计划拖累。完全没有自由的空间,反而不利于自我控制。如果想让计划起作用,就应该将计划步骤制订得详略适中。
拿破仑带着自己的军队与普鲁士人交战的时候,凭着简单的计划,和在战场上的随机应变取得了很多次胜利。而普鲁士人则不服气,他们分析了自己每战必败的原因,将它归结为没有制订合理的计划。后来普鲁士人有一段时间专门去做计划,而且还要多做。很多官兵都坐在桌子旁,拿着笔和纸做计划。这种官兵拿纸不拿枪的情景,成了其他国家军队的笑料。但是这些计划真的起了作用,因为他们制订的计划经过周密部署、精心安排,并且在该详细的地方突出,该简单的地方简略。因此他们后来再与拿破仑交战时赢得了胜利。
当然,计划的详略程度因个体差异也存在差异。有些人意志力坚定,习惯于详细控制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因此他们制订的计划就会很详细。有些人喜欢简单生活,不喜欢被繁琐的事情约束,所以可以灵活安排自己的控制计划,详略程度只要自己能合理把握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