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情绪控制不是情绪压抑(1 / 1)

自控力心理学 韩春泽 955 字 1个月前

人们经常用“喜形于色”这个成语来形容一个人情绪和表情相一致,说明这个人表里如一,真实可信。然而在生活中,有很多人习惯压抑自己的情绪,努力让自己做到喜怒不形于色,这是为什么呢?原因主要有两方面。第一,相对于情绪化的人来说,成熟、稳重的人更值得信赖,因此有人为了在他人心中留下好的印象,而压抑自己的真实情绪。第二,在人际交往中,为了不让对方一眼猜透自己的心思,也会压抑自己的真实情绪。

不过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长时间压抑自己的情绪,会影响身心健康。

心理学家为证明压抑情绪会为个人带来不良影响,特别做了以下实验:

实验人员召集一群彼此不熟悉的女士作为被试者,并将她们随机分为两人一小组,再将所有小组归为三个大组。每个小组中的两名成员先做一下自我介绍,为彼此增进了解,然后实验人员在她们之间放一块隔板,将两人隔开。两名成员虽然彼此看不到对方,并且无法交流,但是她们可以通过监视器观察对方。被试者坐在各自的座位上,实验人员先给她们看一段三分钟长的自然风光影片,同时记录她们各自的血压情况。接着实验人员给她们再看一段16分钟的战争纪录片,主要记录二战期间,日本被原子弹轰炸的情景,目的是唤起她们生气、厌恶、愤怒等多种负面情绪,同时测量并记录她们的血压。

看完影片后,实验人员会给三大组分别发出指令。随后小组之间的两名成员可以相互对话。第一大组被要求被试者同成员交流时不要表现出情绪迹象,也就是要压抑自己的情绪;第二组被要求重新思考和评价自己的情绪;第三组不用接受任何指令,只需听一段音乐片段即可。

指令下达完毕,两名成员之间的隔板被拿开,接着她们开始面对面交流,自由讨论自己对影片的看法和感受。此时,实验人员已经将被试者的对话场景全部记录下来,在对话结束后放给心理专家观看,专家再根据被试者的反应给出解答。

实验人员经过分析最终数据发现,压抑情绪组在压抑情绪前反应正常,血压也正常,但是在被告知要压抑情绪后,就表现得心不在焉,反应行为减少,血压也明显升高。也就是说压抑情绪为被试者的身体和心理带来了负面影响。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情绪压抑组对自己产生的真实情绪进行了压制处理,她们的负面情绪并没有因为压抑而不存在,而是先被虚假的情绪包围,当这些虚假情绪退去后,人的真实情绪又会恢复到原始状态,也就是说被试者通过某种方式把情绪隐藏起来,但压抑情绪并不能真正消除不良情绪。而重新思考评价组是通过思考现实处境和结果,通过某种事物转移情绪,并将情绪逐渐淡化,以至负面情绪完全消失,这是为避免负面情绪带来不良影响,有意识调控情绪的行为,是一种真实有效的情绪管理。这也说明情绪压抑与情绪调控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情绪压抑就像将一块烧红的铁块,虽然用东西将它的外表包裹起来,让人感觉不会那么烫手,但如果把包裹物取下来,铁块还是那么烫,人们仍旧不敢触碰;而情绪控制就好像是一块被烧红的铁块,将它放在冷水中慢慢降温,等它退去了烫手的温度,怎么触碰也不会被烫伤了。所以压抑情绪不是最终的解决办法,只有通过冷静思考,将负面情绪慢慢淡化,才能做到真正的调控。

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或者工作当中遇到困难和阻碍,产生了负面情绪,就应该想办法发泄,而不是将它压制在心中置之不理。

当一个人在压抑自己的情绪时,越是用力控制自己不去想负面情绪,越会消耗过多意志力,反而得不偿失。不过,在某种场合如果不顾及形象,肆无忌惮发泄自己的情绪也会为自己带来不良影响,所以,我们在发泄情绪的时候应该找到适宜的方法。

首先,应该衡量自己的情绪到底会为自己带来怎样的影响,如果当时的场合确实需要我们压抑情绪,我们可以先压抑一下,等找到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场合,再将负面情绪发泄出来,千万不能一直忍着。

其次,发泄情绪除了外在的表现之外,还有很多种有效方式,例如通过替代性方式来发泄。可以在大脑中假想一个对象,然后把不满和抱怨都发泄到这个假想对象上,想象着把他大骂一顿,他已经向你道歉等等。还有就是运动、唱歌、找朋友倾诉等,也是宣泄不良情绪的有效方式。

再次,告诉自己情绪压抑不是情绪控制,一定要增强控制情绪的能力。人们通常习惯控制自己的情绪,好表现得平易近人,让人觉得更好相处。但是我们在心里一定要将两者区别开来,这样才有利于调控情绪。

总之,不管你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控制情绪,最终目的都是不让负面情绪控制自己,而是要让它冷却,直到消失,或是被另一种好的情绪代替。当负面情绪出现时,我们要思考自己的目标是什么,认清目标,就能摆脱情绪困扰这个障碍。还可以将注意力放到其他事情上,让自己冷静下来,负面情绪就会慢慢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