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此时此地技术(1 / 1)

一、理论基础

此时此地是存在主义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我们也要足够客观地去描述自己所处的环境,这是做到真正此时此地很重要的一点,这是一种客观观察的能力,所以要去审查自己的描述里是否加入了主观意愿。

在咨询里面强调此时此地的重要性,是为了时间和空间连续性和间断性的统一,很多来访者有意无意地割裂这种统一,无法看到他们所经历事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连续性,只看到过去,只想到未来,不能看到现在,咨询师的任务就是把来访者只看到过去和未来的目光,转移到现在,关注到此时此地,让来访者明白,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所经历的事件,总是发生在过去的他时他地,演化到现在的此时此地,再发展到未来的彼时彼地。身心健康的人,总是能够将事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联系起来,知道现在是由过去所决定的,而未来由现在决定,要改变未来,得关注此时此地,从现在改变,从现在做起。

此时此地这项技术与绘画治疗相结合,也就是让来访者做关注当下此时此地的环境、关系、感受,再加上艺术的表达。

本节理论基础由现象学、存在主义哲学、心理学治疗、艺术疗法等相结合,还有科学的绘画疗法流程的指引。

我们在做一个艺术表达的过程中,有没有科学性的阶段呢?是不是整个过程都没有章法呢?仅仅是来听课的人进行作画,然后分享,再说话,再分享?其实是有规律可行的,如上图所示。这个图更符合艺术表达的过程,用此图来对应前面所讲授的内容:

第一步,评估。 让一个来访者作画,就能通过画看到他问题的深度广度和问题的类型,然后评估来访者问题的来源以及他需要解决的、想要解决的方法。

第二步,表达。 对画做分享:画中是什么场景,有些什么人和事物,画的什么时候,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发生,感受是什么等。比如用语言或几句话让来访者写下对这幅画内容的表达。

第三步,呈现。 来访者分享完以后,根据此时此地的感受,再画一幅画。呈现还有一种情况会在团体活动中发生,就是其他成员听了分享以后,画一幅画来表达心中的感受。呈现和表达是可以互换的,表达后呈现,呈现后又表达,反复相互地发生作用。

本节以后,需要大家去思考,艺术绘画治疗的科学流程。当呈现和表达循环出现后,就会达到一种水到渠成的效果。一开始我们是没办法影响一个人的认知的。一个带着心理问题来寻求帮助的人,需要与自己的问题同行,然后慢慢去成长,去体验爱,去发掘爱,然后滋生爱。

第四步:转化。 在呈现和表达产生交互作用以后,转化也就会自然而然地发生,使其原来对事物的看法发生了转变。需要说明的是,在艺术绘画治疗过程中,不是简单作一幅画就可以呈现清楚的,是需要不停地呈现和表达,经历“呈现—表达—再呈现—再表达……”反复交互后才能天然产生转化的阶段。

第五步:整合。 在不同的方面进行了转化,多个点上都产生了转化,最后也形成了下一个阶段——整合。将内在感受的表达与画中呈现的内容,以及产生的转化效果进行内部整合。

第六步:康复。 整合后再过一段时间,心理问题就会逐渐得到康复。人类的心理世界是十分浩瀚的,我们目前也才探索了一点,做心理咨询也不能追求快速、立竿见影的效果。成熟有经验的咨询师都知道,心理咨询是一个“走三步退两步”的过程,我们不能在一次性和短时间内使来访者达到康复的原因也在这里。不管咨询师和来访者的互动是如何有效,走得有多深,待出了心理咨询室,走进现实的生活场景,退化自然就发生了。所以要保持心理咨询的有效性,持续的、一段时间的咨询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才能达到最终康复的效果。

二、此时此地绘画

(一)准备阶段

1.工具准备:A4纸,一盒蜡笔或彩笔。

2.环境准备:安静的环境,有足够作画的空间。

3.心境准备:放松的状态,全心投入。

(二)操作与分享

本章的案例选自我一次远程课程中的分享,所以展现的是各个分享者各自的此时此地,故各有不同。

1.此时此地——环境

指导语:第一幅画,现在来观察一下你周边的环境,你可以想象自己是一台照相机,等我喊“1、2、3,停”的时候,你的眼睛就眨一下,把你所观察到的画面照下来。好,1、2、3,停!接下来,把你“照下”的这个画面画在纸张1/4的地方,下面有5分钟的时间作画。分享的方式像是介绍一张照片一样,介绍这个画面中有什么,以及一些物品之间的联系即可。

分享者1分享:此时此地,在自己的房间中,“照”下的画面中有床、窗帘、书本,还有一些我的衣物,都是关于自己的东西,内心感觉很温馨,很舒服,很喜欢家庭这种温馨的感觉。再补充一点,一些复杂的东西我画不出来,所以只画了简单一点的物品。

韦老师:感谢分享,一个很好的展示。她在第一时间拍下来的画面,是我们通常说的环境,环境是我们身在当下,周边是所有事物。一个人对自己周边环境的觉察能力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韦老师手把手教:咨询中的此时此地技术】

我们在此时此地体验的能力,是与自己的关系,也是与世界的关系,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如果不具备这样的能力,那么我们可能是活在他处的。在临床咨询中,很多人坐在你的面前,讲着他们在其他的时间和空间里的体验,却无法讲述当下的体验。

很多时候心理咨询要想产生效果,就是要让来访者学会身处当下,在此时此地,当他做到这点时,就可以与时间同行,继而可以与问题同行。这样,即使他没有解决问题,但问题也不再是问题了。关于心理问题,很多时候就是因为我们不在“此时”和不在“此地”造成的。一个来访者就坐在我的对面跟我说,他与所有人的关系都很好,并且举了例子来说明这一点,但是他却因为人际关系的障碍来找我做咨询,而当我跟他坐在一起谈话的时候,我明显感觉到他没有办法做到真诚,好像中间隔着一道墙,一道用玻璃做成的墙,所以我只能看见他却听不到他心灵的声音。那么,这个时候我是应该相信他所说的,还是他此时此地所表现的呢?如果我们能把当事人从此地他时带到当下来,比如我会说:“王先生,你刚才说了好多跟他人的关系,我想问一下,你觉得跟我的关系怎么样?你怎么看待我的呢?”当这样问的时候,他可能才会表现出一些真实的信息。可能他会敷衍,也可能会投入进来,说一些他此时对我看法的语言。所以在过去一段时间,来访者来到我的咨询室,我都会问他:“这间屋子里的环境怎么样?”其实这就是此时此地的技术。当他开始关注目前所处的环境时,他就已经开始做到此时和此地了。若当我开始问我的来访者,如何看待我以及他和我之间的关系时,那么就把我的来访者拉进了关系的此时此地。

第一个是环境的此时此地,第二个是关系的此时此地,然后才有第三个,就是心境和心态的此时此地,这是关于此时此地的三个方面。相对来说,第一个方面的此时此地是较容易感知的,因为让一个人去观察此时此地所处的环境,这是客观存在的,只需要简单描述即可。前面一位分享者刚开始时也做到了这一点,之后的分享也表现出了后面几部分的此时此地,也表达出了她的感受、心情等。

分享者2分享:在我的画中,有一扇门,门上贴着孩子所得的小红花和奖状,正前方有一个时钟,右手边是一幅窗帘,正前方有一条粉红桃心的被子,这些都是在我刚才用眼睛“照相”时照下来的,我比较喜欢的物品,它们彼此在我卧室里构成了让我觉得很舒适的一个画面。其实我的卧室看起来要比我画的乱一些,但是我画下来的画面看来还是挺清晰的。画里的物品基本上都是写实的,只有代表时间的钟本来是黄色,被我画成了蓝色,蓝色能给人安静,时间像水一样流逝,让人更珍惜的感觉。

韦老师分享:此分享者已经相对比较客观地描述了自己所处的环境,但实际真实的环境是比画上去的更乱一些,因此此时也加入了理想化的成分。分享者对此画面进行了评价,并提到钟表的颜色等,这些都是重要的信号。

分享者3分享:我的这幅画中有3个人,我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屋中有人”。我首先画的是躺在沙发上慵懒地玩着手机的儿子,这个姿势在放假期间时常出现,我对他的这种状态有些理解,也有些不满。厨房里是我的老公,他在刷碗。我对老公有一些感恩也有一些歉疚,也对他支持我的学习表示感谢。最后画了自己,对着报纸对着颜料在绘画的场景。在我的图画中有理解,有感恩,也有对儿子天天浪费时间的担忧,但是我相信儿子以后会学会珍惜时间,会做得更好。

韦老师分享:这一讲的绘画,要求的是此时此地的环境,在指导语中也明确要求大家照下眼前的画面,然后画出来,并没有要求去表现关系和心情。但大家从这位分享者的分享里面可以看到,即便没有要求,我们还是会把关系和心情拿出来,而不是单独呈现环境,这就值得我们思考了。通过前几位的分享,你是否发现,要真正做到完全客观地描述,做到真正的此时此地是比较难的一件事。在不经意间,我们就在做出改变,把钟的颜色改了,把书本给遗漏了,把自己的心情和感受都说出来了。所以,这真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2.此时此地——关系

指导语:第二幅此时此地的画,是关系画,你可以观察,此时你的关系,和谁是近是远,都有哪些人在你身边?根据远近,既包括物理上的远近,也包括心理上的远近,客观地呈现出来,然后变成一幅关系画,画中先画上自己,然后画别人与你的关系,也是画在纸张的1/4处。

分享者1:我在中间,现在女儿不在我身边,但是我想象着她离我很近,在自习回来的路上。关系中另一个人是我老公,在看电视,我画了一只耳朵,还有一只也不是没画,是在后面,一只耳朵在听电视上的声音,另一只耳朵在听微信中的一些东西。从距离上看还好,就是一家人各做各的事,对于目前的关系还是比较满意的。

韦老师分享:这位分享者基本能够客观地描述她目前所处的关系。另外,我们也注意到了,在作第一幅画时,有许多人申请进行分享,而到第二幅画时,相对来说人少了许多,我叫了3个人,只有一位有反应。这种现象就是此时此地,这些现象都是这个当下发生的。在我们做心理辅导的时候,如果一个人进来时,把门推开后又关上了,和他进来后没有关上门,这两个不同的行为动作,你是否把它看成了一种信号?如果这是一种信号,那么它又代表了什么?有经验的咨询师就会问:“我刚才看见你顺手关了门?”然后来访者就会顺着说出一些信息,这就是此时此地的技术。

分享者2:大家好,我的关系画中,首先是我,旁边绿色的是我的妻子,粉色的是我的女儿。然后我想到的是一位非常疼爱我的朋友,我用蓝色的画笔,画在了我的左上方。第三位想到的是我的一位领导,我用了一种朱红色的画笔画的他,因为我非常崇拜他。然后又想到了我所谓的敌人,我用一种黑色的画笔画了他。紧接着想到第五位跟我关系比较亲近的人,是我的一位同事,他也是一位领导,站在我大领导的旁边。接下来我画了幼儿园一群粉色的孩子,然后又想到了教孩子的老师,因为我特别崇拜我的老师,所以我把他画成了我特别喜欢的浅绿色。最后想到的是跟我关系比较密切的一个团队,在这个团队里面,让我找到了自信,找到了**和担当,我也希望我的团队可以时时陪伴我。这些就是我关系画的内容。

在我画关系画时,除了画上的内容,我还想到了许多,但是我强迫自己不再往上画了,因为画上的内容已经够多了。我的分享完毕。

韦老师分享:这位分享者谈到他还有一部分,是强迫自己没有画上去的部分。如果在实际的个案咨询过程中,我们就可以继续讨论他未画的这部分。

3.此时此地——感受

指导语:第三幅此时此地的画,即你此刻的心情,你现在有怎样的情绪,有怎样的态度,有怎样的感受,有怎样的看法,你都可以画出来,可以画在纸张的另一个1/4处。

现在我的心里有点乱糟糟的,刚才在老师的引导下作了环境画,因为坐在窗户的旁边,所以我画的是窗户的景色,感觉我没有在当下。而且,在画第二幅关系画的时候,也没有画出我所有的关系,所以此时的心情非常乱。因此,我选择了灰色的画笔,画了一些类似于海浪的东西。

韦老师分享:我们发现,让我们做到真正的此时此地是很困难的,因为我们很难做到客观。我们经常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这也是问题所在。我们不能与时间同行,也不能与问题同行。我们常常只爱关注自己,但是关注自己的时候又并不是关注当下的自己。所以,很多心理问题的根源就在于时间差和空间差。

举例

有一个11岁的小女孩,她的父母分开了,这种分开不是和谐分开。爸爸要离开,但是妈妈不愿意,小女孩便帮着妈妈去留住爸爸,她抱着爸爸的腿挽留,爸爸却把她推开了。这样的经历让小女孩长大以后在潜意识里留下了一种被抛弃、不被喜欢的自我意象。等到她长大成家有了自己的小孩之后,她的心中仍然有这样一个创伤。如果我们给这样一个来访者做咨询的话,就需要帮助她在此地回忆起他时的情景,回到11岁时的那个时间和空间,如果不能帮她把那个时候的小女孩带出来,那么她也很难走向未来的路,很难真正快乐起来。

【韦老师手把手教你:感受此时此地是一种能力】

起初,我们做这样的艺术绘画治疗,是在艺术的表达过程中,与时间空间做一些转换。本章此时此地这种技术,也是帮助大家考验自己此时此地的能力。在此时此地这个技术的分享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的情况是有很多来访者表示,真正地做到此时此地非常难。这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我们很难纯粹地关注当下,人的一个时间点的状态,总是此时此地、此时他地、他时此地、他时他地缠绕在一起的,所以很难做到客观对待身边的事物和人,身边的事物与你不会形成良好的关系,更不用说与更加复杂的人了,所以要练习加强此时此地的能力。社会学家说:“人有三态,生态,事态,心态。”这正好也与我们此节中画的三幅画对应。记得曾有人问我什么是好的婚姻,好的婚姻就是,男的做一个真正的男人,女的做真正的女人,这样就行了。其实,这就是一个此时此地的技术,就是当你在做什么时,要投入做这件事,做到此时此地,那么不管是婚姻中的关系还是其他的关系,都能处理好。

此章关键词,与问题同行,与时间同行,此时此地,此时他地,他时此地。 记得在《西游记》里面有一个场景,孙悟空到菩提老祖那里学艺,过一段时间师父就会问孙悟空:“你来了多久了?”孙悟空回答:“不知道,只是记得山上的果子熟了多少回,每次果子熟的时候,我都会去美美地吃一顿。”这是他独特的对待时间的记忆,是用一种实实在在的体验来感受的。我们很多人只是用钟表来记忆时间,并且回忆着过去,期盼着未来,就是不与当下的自己连接,因此总觉得时光飞逝。中国神话故事中,神仙与人的区别,主要在于时间的差别。神仙是自在的,是体验当下的,所以他们的时间很长,也很会享受,而人类呢,却是相反的。这也是为什么神话故事中说,天上一天,地上一年。

做心理咨询时,用艺术绘画疗法的此时此地技术,就是让来访者觉察到自己是谁,自己在哪里,与自己同行,与时间同行,与问题同行。当来访者真的可以与问题同行时,那么问题对于来访者来说意义就已经变了,解决问题并不是咨询师需要做的事情。

当来访者告诉我们,家中有人去世,感到悲伤,或者其被人强暴了,受到严重的创伤,遇到类似的情况,咨询师可以做什么?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其知道自己在此地,让其感受自己在当下,自己的心在当下,我们会说:“我和你在一起。”那么此时此地技术就是一面很亮的镜子,可以让其看到自己。

我们本节中的练习和分享,都是对此时此地能力的训练,这样的训练可以帮助我们减轻许多症状,缓解许多原本看上去很严重的问题,是具有非常大的实践意义的,能开启当事人的成长之路。

4.此时此地——问题

指导语:从出生到现在,你觉得一直有个问题没有解决,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你的人生会释然很多。所以,现在我们就要画“我的问题”。如何呈现这幅画,全凭你的自由。若你觉得小时候被同辈们欺负,你想报仇,你可以画下来报仇的场景;若你觉得你有一种强烈的愤怒没有表达,可以在画里表达出来;若你觉得从小到大是没有被爱的,你渴望被爱,也可以在画中画出来。

分享者1:它表达了我在家庭中好像从来都不知道自己该站在哪里?那个黑色方框里面的小女孩是我,是我初中的时候,最喜欢最满意的我自己。下面大一点的方框里面的那个心,实际上它是红色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后来就画重了,外面的那颗心是爸爸的,蓝色的。剩下的两颗心,一个是姐姐的一个是妹妹的。从很小的时候我就在这个家里找不到位置,总觉得爸爸、妈妈、姐姐和妹妹他们四个人,如果没有我的话会很幸福。我在家庭里并没有受过什么严重的创伤,相反,父母也很爱我,可是我不知道为什么,老是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这也是我一直很困惑的问题。我也能感受到父母以及姐姐和妹妹对我的爱,可是总感觉他们好像从来没有理解过我,我很孤单,而且至今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韦老师:下面请你画一幅画,主题是爱,用不同的色彩去涂它,不需要场景,只需要把它涂出来就好了。其他学习成员也可以把你们听了刚才这位分享者的分享后,给你带来的感受画下来。心疼、触动或者愤怒都可以,把它用画表现出来。注意,用颜色笔,彩笔!

反馈者1:我对于刚才分享者的感受是,敏感,细腻,好像有些摇摇欲坠的感觉。但是要让我画出这种感觉来,似乎有些困难,可能绘画水平有限,我不知道拿什么来形容这种感受,所以就写了点表达心情的话。

反馈者2:刚才对于分享者的感受是,她是非常矛盾的,非常纠结的,而且有一点嫉妒心。所以我在中间画了一个小人,这个人的头脑里还有两个小人,她们在打架。一个想要去靠近,但是另一个想要躲避,她似乎是在责备这个家庭环境给她带来的不安定。一方面,她想要去靠近父母和姐妹,但是另一方面又觉得本应该获得更多,但是所处的环境是不允许的。所以说她特别纠结,特别矛盾。

分享者1:在这幅画中,其实我表达的还是家庭关系的一幅画。那个红色的,外面有黑色圈的是我的妈妈;蓝色的是我的爸爸;下面一半红一半黑还有橘红色的是我的姐姐和妹妹;最后那个绿色的,有黑色的洞里面有红色的血流出来的代表我。在姐姐和妹妹的心外面的部分,我想表达的是,爱也是有刺的。在这种家庭关系中,我要时时猜测母亲的心意是什么,姐姐妹妹的心意又是什么。所以这让我觉得很累,也很受伤,因此我表达的爱是有刺的。最让我感觉轻松的是父亲,所以用了蓝色来画,他让我觉得比较平静。当韦老师让我画关于爱的图画时,我一时不知道该怎么表达,最后画了这个,但是在那一刹那,我不知道爱是什么,它让我很困惑。

韦老师:你可以回答我刚才提的两个问题吗?

分享者1继续:当听到别的老师表达的时候,感觉我们有些共同点,他们都在积极地引导我,但同时也在隐瞒自己的真实感受。当韦老师让我分享的时候,我既想参与进来,又想隐瞒自己,所以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但是最终我还是觉得应该敞开自己,应该正视自己,面对现在的自己。

韦老师:非常棒的分享。首先,你非常真实地表达了出来,当你听到他人的反馈时,也说出了自己的感受。所以,这种表达非常勇敢和真诚。其次,你非常真诚地表达出了被我点名分享时的内心冲突,这种冲突的背后有一种恐惧感和勇气,当这两者冲突的时候,也正是我们互动的时候。对于他们,也许你有一种愤怒,因为他们没有把自己的心拿出来,但是你又很快理解了,所以又产生了一点内疚。

下面我想谈一谈我看到的现象。我为什么要问你这两个问题呢?因为我发现一个现象,你在说无论你怎么努力,你都感受不到家人对你的爱,无论你多么想融入,你都没办法融入,无论你多么渴望你也不敢靠近那个长了刺的心。这是你描述的真实和体验到的真实,它未必就是真实的,但从某种意义上看,它也是真实的。刚才当我试图帮助你的时候,我带领着五百人向你表达爱,但你以接电话为由离开了。我描述一下你的感受,你的内心很不爽,但是如果我直接表达给你听的这种感受的话,我心里又有一种压力,这会不会给你带来内疚感呢?你对于爱,是既想靠近又是拒绝的,当我带领那么多人去表达爱你的时候,你却去接电话,给我的感受是,你真的准备好了,是想要去获得爱吗?好的,如果你愿意的话,希望你可以回应我。

分享者1继续:是继续分享我的画,还是我的感受?

韦老师:你对我刚才说的那段话的感受。

分享者1继续:你刚才说的,确实说到了我最根本的问题,也是我需要面对的,解开的,是急需要看清自己的地方。你刚才说的,我之前也能隐约感受到,但是没有人能明确指出来那一部分,所以刚才我在听的时候,忍不住地流眼泪,我知道是我需要面对的,但是没有勇气面对。你说我特别恐惧,是真的,我渴望爱,但是我又觉得不值得拥有爱,我今天只是想表达,不是想要指责,或者发泄愤怒……我现在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自己,心里突然“咚”的一下,空出来了一块。

韦老师:这位分享者的经历一定是要她自己去面对的,我之前也会犯这样的错误,主要是在亲密关系中犯这样的错误。真正的爱是尊重的,是灵魂自由的,一定是静待花开,但我们可以给别人支持,是真正的像太阳一样源源不断的温暖,这种爱只要是发自内心的,哪怕你只是站在那里,对方都能感受得到。就好比一个爱花的人,无论花是否在你的面前开放,你的内心想到花,都是喜悦的。

韦老师分享:分享到这里,在这位分享者的潜意识中,已经接收到某些东西了,已经有了一定疗愈的效果,但是成长是慢慢来的,需要与问题同行。本章主题,此时此地,也正是引导我们在此时觉察自己,她已经做到了。

我常常在课堂上提到这样一种人,我把他们叫作“手拿幸福寻找幸福的人”。这种人很多,都表现得不幸福。还有一种以痛苦为幸福的人,这种人是不会获得真正的幸福的。这样的人总会保留一个证据,证明他就是受害者,这种痛苦正是证明自己是受害者的手段,以德报怨比恩将仇报往往给别人带来的伤害更加深刻和长远。此时的思考:我们真正爱了吗?不要急于拿走别人的“礼物”,还要看有些人是靠什么活着的。

分享者2:我的这幅画,画完后也很有孤单的感觉,我在远处画了一排绿的树,树下有很多红色的花,再往下是金黄色的麦浪,再往下是一个穿红色裙子的小人,她在地上坐着。虽然整个画面的风景很好,有红花有绿树,风吹麦浪,一派丰收的景象,但是这些景象跟她又有什么关联呢?小人的旁边是几个黑色的点,代表几只蚂蚁,只有几只稀疏的小蚂蚁陪伴着她,所以说这个人很孤单。

韦老师:好的,我们也感谢这位成员的分享,分享的过程中我们就是在不断地觉察着自己,不着急,跟着自己对问题的感受去探索自己。谢谢大家的分享。没有被要求分享的成员,也可以觉察自己,这是一个“发酵”的过程。没有勇气但被要求分享的,最终还是分享了,那这就是一次成长的机会;而对于很想分享,却又没有被要求分享的,那就觉察未表达出的感觉,觉察这种“发酵”也是一种成长的机会。尤其对于本讲的内容:此时此地,即学即用!

5.此时此地——心情画

指导语:前面已经画了此时此地之环境、此时此地之关系、此时此地之感受、此时此地之问题,现在画最后一幅画:此时此地之心情画。此时此地的心情、想法,然后再用一句话来形容这幅画。

D分享:我此刻的心情就像画纸上面画的一样,有绿树红花,有阳光灿烂。经过今天此时此地画的表达和分享后,我的心情非常好。

韦老师总结:心理咨询与辅导,是一个高级的人际互动的过程,当事人的问题的背后,由过去的事件、物理环境、社会环境、文化、价值、人格、需要等诸多因素组成,而我们此时此地不是要关注过去的种种因素,最重要的是关注到当下的关系,当下的变化,当下的物理空间与心理空间。对于心理咨询师来说,此时此地是咨询中一项重要的任务,对于来访者来说,此时此地是学会面对现实和自己,是重要的成长过程。从内心去体验此时此地,此时此地的环境、关系、感受、问题、心情,不留恋过去,不害怕未来,把一切都放在当下,问题才能得到真正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