贰 皇居·御所(1 / 1)

史书上讲,日本在“大化革新”后,全盘仿效唐朝,包括都城、宫殿的建设。

先是奈良的平城京,但时间短,做都城不到百年;接着是京都的平安京,一直到明治维新,长达1000多年,都是日本的首都。

奈良的平城京、平城宫遗址早已长满荒草,新近复建在荒草地里的朱雀门、太极殿怎么看也没感觉,只能当作想象的引导。

听说京都的皇宫还在,便抱了极大的期望,去看与鉴真时期的奈良一样的仿唐朝长安建造的京都。至少,可以看见仿唐的京都的皇宫吧?

结果大失所望。

也在预料之中。

在东京的时候就多次看见位于市中心的现在依旧是天皇居住的皇宫。看惯了北京的紫禁城,就觉得日本的皇宫是着意不肯张扬。远远看去,绿绿的一大团,和任何城市里的一处园林似乎没什么特殊的区别。只是到了近处,才看见有绿水环护着的黑色石头围墙。即便如此,也不是那种端起架势特意造出的方方正正的护卫,而是依地形地势的自然环抱。

宫城的门也不规则,大小远近方位没有定规地开有八九处。进去看看,道路宽窄弯曲高低起伏,房少树多草多花多水多,不多的房舍又都掩映在绿林里,怎么看怎么想都觉得不像是皇宫。

后来知道,这地方原本就不是皇宫,是江户时代幕府将军的住宅。最早是作为战略要地的城堡使用的,看那被水环护着的大块黑色火山岩垒砌的厚厚的石墙就想得到。

到了京都,走到居然做了1000多年皇宫的地方,连城与堡的感觉也没有了。说是已经到了,但看见的还是绿色的松林。走进去,松林的后面,宽宽的灰色的石子路对面,是长长的有墙脊的灰白色的墙,看起来比普通住宅的围墙也高不了多少。开在墙中间的黑色的门楼反倒显得高高大大。

看见皇宫了,完全不是想象中的样子。

里里外外地看看,哪里还有半点仿效中国唐代长安城池宫殿的影子?

1200年前,这个地方根本不会是眼前这个样子。

公元784年,桓武天皇将都城从奈良的平城京迁移到长冈京,10年后,迁到平安京。

长冈京在现在京都的西南,平安京就在现在京都市的中心。

平安京完全是平城京的翻版,只是比平城京稍大了一号而已。南北约5.3公里,东西约4.5公里,正中一条贯通南北的朱雀大道把京城分成左京(东)、右京(西)相对称的两大部分。横条纵道的条坊规划,使整座京城严整到如围棋的棋盘。南北1.4公里,东西1.2公里的天皇宫城,位居都城北部正中统领全城的位置上。同平城京一样,朱雀大道北端直通宫城的南大门。

占地面积达168万平方米的平安宫宫城也被称作大内里。大内里设有朝堂院、丰乐院、太政宫等行政和举行仪式的宫院。最重要的朝堂院位于大内里南部正中。院内主建筑太极殿正对京城中轴朱雀大道。

天皇的住所在朝堂院东北,即宫城中央偏东,是大内里中的小内里。小内里占地6.6万平方米,正殿为紫宸殿,另有清凉殿、弘徽殿、丽景殿、飞香舍等建筑。

透过这些确凿的资料数据,可以想见公元794年时的平安京、平安宫多么的宏伟壮丽。

然而,它们永远地消失了。

路过京都市中心的平安神宫,只见大院里面的大殿大得让我吃惊,且皆为典型的中国唐代风貌。日本朋友说,这是仿照当时平安宫里朝堂院中的太极殿,按比例缩小建造的,只能算是太极殿的缩小版。

宫城消失的主要原因是火灾和战乱。

迁都166年之际,公元960年,大内里遭遇第一次大火,当时的村上天皇把宫城东南边的冷泉院作为别宫,重建了大内里。可是,自此后,大内里又连续数度发生火灾,烧毁与重建反复了好几次。

天皇只好较长时间地住在大内里的外面,把贵族的府第当作皇居。久而久之,贵族的府第就变成了皇居,变成内里外边的“内里”了。

到平安时代末期,公元1200年前后,大内里的建筑一再被烧毁,再加历经多次战乱,当初的平安宫终于变成一片废墟。而大内里外边的“内里”,反倒成为天皇长期居住的地方,一直到明治二年(1869)迁都东京为止。

这处大内里外边的“内里”,正是我们现在看到的京都御所的所在处。

知道了这段千年的演变史,在京都御所里找不到中国唐朝宫殿的影子,也就不足为怪了。

因为这个地方最初只是天皇占用贵族的府第作临时居所,没有理由也没有必要大兴土木。

天皇最初入住的时候,一定比现在看到的还要小,还要简朴简单。

只是到了眼看着不远处原先的宫殿慢慢化作废墟,天皇们没能力也不打算重新恢复、不大可能再住回去的时候,也就是说,天皇们打算就在这个地方长住的时候,这才通过“考古学家”的努力,在不断的修建中逐渐复建了原在平安宫里的天皇住所和皇后住所的一些主要殿堂。

就这样一直到18世纪末。

18世纪末京都平安京天皇御所的规模与格局,大体上就是现在看到的这个样子。

被南北450米、东西250米的低矮的围墙护卫着的京都御所,从外面看起来,整体上是很适当的、合比例的,而且方正齐整,但大门开得看不出任何规矩。西门三,南门、北门、东门各一,且南北东西各门均不对称对应。里面的建筑布局更是既疏落又随意,在10多万平方米的空间里,建筑占地最多不到1/10。

南大门叫建礼门,偏西,既不在正中,也不与北大门在一条轴线上。建礼门对着承明门,两门相距不到百米。

承明门内是以坐北向南的紫宸殿为核心的开阔庭院,也是京都御所唯一一座四面均有建筑的方方正正的院落。

紫宸殿面宽37米,纵深26.3米,高20.5米,纯木结构,正面正中有18级木板台阶,四周有围廊护栏,是御所中最大的单体建筑。作为历代天皇举行登基大典等重要仪式的最高规格的正殿,虽然是后来复建的,却依然是具有象征意义的代表性建筑。

开阔的庭院中除正中的南门,还有东西对称的日华门与月华门,这让我立刻想到北京紫禁城中的乾清宫,乾清宫大院东西对称的门叫日精门与月华门。

除以紫宸殿为中心的区域较为规整,能感觉出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格局及唐代建筑的影子外,其余的建筑群落不论是天皇接见将军诸侯、处理政务、会议议事、日常生活起居、读书娱乐的清凉殿、御常御殿、小御所、御学问所,还是最北面的皇后和女官们居住的后宫常御殿、飞香舍等,主体建筑大都坐西向东,庭院散落,回廊曲折,临水倒影,花木随处,虽有些中国园林的味道,但主要还是日本园林的风格。

事实上,在“唐朝化”“唐朝热”的奈良时代、平安时代,至迟在平安时代,日本在仿效中国、学习中国、吸收中国文化的同时,逐渐创造并形成本民族文化的鲜明特色。

眼前的紫宸殿及其庭院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从大的格局规模看,尤其是紫宸殿,远处望过去,造型上的确很像唐朝宫殿的建筑风格,像奈良唐招提寺的金堂那样。

但殿前那么大的院子,铺满白沙,如刚刚翻耕犁耙过的土地,纯粹得连一根杂草也没有,安静地期待种子的播撒。

大殿虽有唐朝的形态,却没有一点唐朝的骨肉。从地基地面到墙体墙面,全部由木材构成。唐朝式的大屋顶,却没有一块唐朝式的瓦片,而是由日本特有的层层叠叠的桧树皮特制而成。

大殿前木台阶两侧非常醒目但也是孤零零的两颗植物,设计规划时本是左梅右橘,当初落成时也是这样,只过了半个世纪,仁明天皇就下诏把梅树更换为樱花树了。从此,这左近樱、右近橘的规制就沿袭下来。

又过了几十年,清和天皇亲率百多名朝廷官吏,连续到右京左京中左右大臣的宅第,参加欣赏樱花的诗宴——所有这一切的变化形成,虽有前有后,有各自的成因过程,但一如以樱换梅,绝不是天皇个人的喜好,而是渐渐不露声色地甚至是很自然地以日本文化的象征取代汉文化的象征,以本土文化形态取代外来文化形态。

离开京都御所,到西南方向不远处著名的二条城转来转去的时候,一些奇怪的感觉同时在脑子里转来转去。

二条城的历史比御所短得多。天皇迁都京都在10世纪末,二条城修建在17世纪初。当时的德川家第一将军德川家康修建此城的充足理由,一是为了保卫京都的御所,二是为了自己到京都拜访天皇时居住。

看现在留下来的京都御所,没有宽深的护城河,没有厚实雄伟的城墙,的确需要强有力的人保护。

看二条城,却见保护者的居所比被保护的皇宫气势大得多。虽然看着奇怪,想来也有道理:保护不了自己,岂能保护得了天皇?

二条城真是一座建构方正、结构严密、建造坚实的城。

取名二条,因其位于唐长安式条坊布局中二条的位置;但也如它的名称,二条城正是一座城中套城的双城组合。又宽又深的护城河和大石块垒砌的高高的城墙护卫起来的外城内,套着一座更深更宽的护城河和更大石块垒砌的城墙护卫着的、同样方方正正的城中城。

1601年,德川家康命令日本西部地区的诸侯动工修建二条城。这时候,在日本的政治格局中,经过数百年的较量、平衡,幕府政权取得了对日本社会的控制权。17世纪,德川家康确立了对全国的统治地位,日本由此进入最后一个幕府时代,也是最强势的幕府统治时代——江户幕府时代。就在天皇任命德川家康为征夷大将军的1603年,德川家康进住初具规模的二条城。到1626年,二条城大体上建成现在能够看到的规模。

总面积27.5万平方米的二条城,虽然城防牢固严密,内部建筑规划布局却简明扼要干净利落。

殿堂建筑只有两处。一处在外城与内城之间,一处在内城里。另有位于内城西南角的天守阁。不过,这座5层高的城堡主塔矗立了百多年就被烧毁了,以后再没有重建,现在只剩了遗迹。二条城所有建筑面积只有7300平方米,只占全城很小的部分,其余大部分面积为水系园林。

内城外城的建筑都叫御殿。

内城的御殿是真正的御殿。最初的建筑在1788年京都大火中烧毁了,百年后,原来位于京都御所,即皇宫里的旧桂宫御殿被移建于此。此举足见德川幕府、德川家的权力与地位。正因如此,天皇的宫殿只有这一座才完整地留存至今。

内城与外城间的御殿最有德川家的特色。

整座建筑由远侍厅、式台厅、大厅、苏铁厅、黑书院、白书院6栋建筑连接组合而成。连接方式很特别,从东南向西北呈斜线台阶式排列。内部分隔成33个房间,每个房间都铺有草席,共800余席。每个房间的壁画都是按照各个房间的功能要求创作的,极具价值的是,其中绝大部分是“狩野”画派的作品,总数超过3000件,其中约1/3被指定为国家重要文化遗产。房间内部的装饰,由于较多使用了黄金而金碧辉煌。

这样的一座连体组合式建筑,除了粗大厚实很有视觉冲击力的实木结构外,又因其呈斜向台阶式排列,既雄伟又曲折变化的木构建筑与建筑四围的造园艺术,结合出完美的视点效果,不论从园林远近还是建筑内外的任何视点,都能呈现出绝佳的相互之间的互为景观的状态。

难能可贵的是,这样的艺术与这座17世纪初的城郭一起,居然奇迹般地保留下来了。

我个人的感觉,就二条城主体的组合式建筑而言,其豪华程度与艺术追求已经超过不远处的天皇御所;从护卫角度看,其城池的严密与牢固,更是超过了不远处的天皇御所。

不必说强大如德川幕府,任何一个时代的幕府,若想取代天皇简直易如反掌。如果在其他国度,特别是在中国,这简直不可思议。然而在日本,似乎顺理成章。

更不可思议的是,如此严重的“僭越”行为与事实,却丝毫不影响天皇的稳固地位。

从著名的圣德太子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国家的7世纪初算起,一直到今天,1400年过去了,天皇的世袭未曾打断,天皇的位置未曾改变。

如此久远的天皇“神话”到底是怎么制造出来的?

而且,既能开启当时的“全盘唐化”,又能跨越千年地接续出明治维新的“全盘西化”?

查阅日本政治体制的沿革,关于“天皇”的定位,圣德太子的十七条宪法(604)与日本战败后的宪法(1946)有着奇异的一致之处。

圣德太子多以中国儒、道、佛的思想,以道德训诫的形式,确立以天皇为君主的君臣关系、国家秩序,奠定了天皇至高无上的统治地位。

1300年后,日本宪法虽然铲除了君主专制的残余,但仍以“象征天皇制”的形式,确定“天皇是日本的象征,是日本国民整体的象征”,天皇仍居至高无上的地位。

1400多年以来,日本的“神道”与中国传过去的“儒道”相当巧妙地结合起来,以“神道”的敬神拜神和“儒道”的忠诚忠义共同维护着“天皇”的神圣不可侵犯。

将军、武士、平民,所有的日本人对天皇的尽忠义务观念根深蒂固。

在12世纪到19世纪天皇的政府与幕府将军的政府并存的时期,在武士政权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将军成为集军政权、审判权、征税权于一身的国家最高统治者时期,天皇的地位亦受到格外的保护。

当然还有另一个原因,天皇明智地使自己游离于权力斗争之外。

正是这些原因,幕府不仅从不产生“取而代之”的想法,到了需要和合适的时候,还堂而皇之地“归政”了。

我们现在看到的二条城与京都御所形成的巨大反差的原因尽在其中。

是的,日本这样的政治文化,可以做到天皇不需要靠外在的深壕高墙来保护自己的最高地位,不管这地位是实的还是虚的。

1867年,德川幕府第15代将军德川庆喜在二条城的御殿大厅宣布,将政权奉还天皇。

1868年,天皇的内阁设立在二条城。

1869年,明治天皇迁都东京,皇宫就设在德川幕府的城池里。

日本历史上著名的“明治维新”开始了。

1884年,二条城更名为二条离宫。

1889年,天皇发布宪法,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紧接着,国会建立,众议院、参议院组成,内阁成立,以“三权分立”为原则的议会内阁制迅速形成。

天皇还是沿袭的天皇,国家的体制却是彻底革新了的体制。

人们总在讨论日本的“体”与“用”的问题。

还从“大化革新”时候说起吧,一直到“明治维新”,到现在,到底是“日学”为“体”,“中学”“西学”为“用”?还是“中学”“西学”为“体”,“日学”为“用”?

我又想到京都御所的紫宸殿,想到紫宸殿前的樱花代梅花。

在我看来自然是“日学为用”的。事实上可能是需“体”则“体”,需“用”则“用”的。

无论如何,已有1400多年历史的日本天皇,今天依然很平静很安稳地住在东京的皇宫里。

近些年来,日本的这个党那个党走马灯似的上台下台,首相也走马灯似的你下我上,有时候勤快到还没等你记住面孔就又换一个。可是,社会却没什么动**不定,百姓们的生活也没什么波澜起伏,天皇继续很平静很安稳地居住在绿树掩映的皇宫里——位于东京市中心的那一片稍稍凸起的绿色的天皇居住地,真是进退有据的“御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