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 士 山高皇帝远(1 / 1)

到瑞士,别想找到皇宫、宫殿一类的建筑,连遗址、遗迹也看不见。

瑞士人大概是世界上最无皇权意识、最不知道也不想知道皇帝是什么的人们。

瑞士联邦主席在休息日与任何普通公民一样,排队上公交车,排队进博物馆、歌剧院。主席觉得理应如此,国民也觉得理应如此——苏黎世里特伯格博物馆的同行同我说到此事的时候,平静得像拉家常一样,但也听得出多少有点自豪。

虽然人们可以把这个小小的国家,把这个国家虽小,民族、语言、宗教信仰却多样化,能结为一体,又长久稳定归功于这个国家有着世界上最古老最长久——长达700多年的民主传统,但仅此理由,对于发生在瑞士的许多事情,仍然让人们难以置信。

端坐在欧洲屋脊——阿尔卑斯山上的瑞士,是一个典型的内陆国家。看起来位于欧洲中心地带,事实上,多少世纪以来,瑞士一直处在无关痛痒亦无须关注的边缘。

在周边国家争权夺利攻城掠地的征战中安然无恙,肯定和它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关。

全国4万多平方公里的面积,60%为阿尔卑斯山脉,且大多在海拔3000米至4000米间,超过4000米的山峰就有20余座。大概真应了“山高皇帝远”的古语,四周的任何一个帝王都没把它放在眼里。

与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比起来,与曾经以不同的方式龙盘虎踞这个世界的国家比起来,至少与西边的法国、东边的奥地利、南边的意大利、北边的德国比起来,瑞士成为一个国家,一是晚,二是“散”。

从公元前1世纪恺撒大帝时起,到4世纪,现在瑞士的领土几乎都在罗马帝国的控制之下。不过,因山高谷深,那个时候罗马帝国对这个地区的统治事实上只存在于形式上。

想在历史时空的夹缝里,在两个政治经济圈——地中海与北海、波罗的海——的夹缝中相当艰难地生长起来,要有一个适合的机会才有可能。一直到了12世纪,当南北两个政治经济圈需要贸易、需要交流交通、需要打通横亘在中间的阿尔卑斯山的时候,需要从瑞士这个地方经过的时候,这个地处咽喉要道的地方才有可能有所作为,才有希望登上世界的舞台。

不过,机会不一定都是好的。

生活在无人问津的地方,似乎也不无好处。虽然艰难,倒也悠然自得,就像阿尔卑斯山脉崇山峻岭间数千个明丽的湖泊与无数散漫起伏的绿色草坡那样。而一旦被看中,就会失去许多自由,甚至招来无边灾难。

苏黎世最早的遗留,是公元前罗马时代设立的要塞。当时设立要塞,为的是向来往于利马特河上的船只收取税金。

接下来是查理大帝的宗教眷顾与统治。现在仍屹立在利马特河畔的馥劳教堂的前身,是查理大帝的孙子路德维希国王的女儿希尔德加特于9世纪修建的女修道院。在这座教堂的对面,是瑞士最大的罗马式教堂。这座有两座高高塔楼的教堂修建于11世纪到12世纪,据说就是在查理大帝修建的教堂遗址上建起来的。在它的地下和临河的一侧,有查理大帝的雕像。

进入13世纪后,连接南北、穿越阿尔卑斯山的最短路线,从瑞士中央地区的圣哥达山口打通。从此时开始,以卢塞恩、四森林州湖为中心的地区得以快速发展。后来,卢塞恩还做过瑞士的首都。

到了神圣罗马帝国管辖这一地区的时期,腓特烈二世皇帝把监督的权力让给了哈布斯堡家族,即后来的奥地利王朝。

然而,习惯于神圣罗马帝国温和管理的这个地区的居民,拒绝接受哈布斯堡家族的强权统治。1291年8月1日,在四森林州湖边的绿色草地上,周围三个地区的代表歃血为盟,缔结了决定瑞士命运的著名的《永久同盟》。永久同盟的核心,是以从神圣罗马帝国手里争取获得哪怕是最低自治权的互相援助。瑞士的“最初三州”,就这样诞生在雪山脚下的绿草地上。缔结誓约的这一天,便成了瑞士的诞生日,后来被定为瑞士的建国纪念日。

在具有传奇色彩的诞生国家的历史事件中,产生了瑞士的传奇英雄威廉·退尔。流行的说法,说威廉·退尔是13世纪末至14世纪初生活在当地的农民,因带头蔑视奥地利当局,被迫用箭射穿放在自己儿子头上的苹果。威廉·退尔在一次伏击中杀死了州长,成为为政治和个人自由而斗争的瑞士建国功勋。退尔的传奇故事,后来由于德国剧作家席勒的剧作《威廉·退尔》而名扬世界。

实际上退尔的故事只是一个传说。英雄史诗一类的传奇突出的是冒险与绝招,正如瑞士的据险而立、而守、而发展。瑞士正是这样凭借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无畏与智慧,获得独立并逐步发展的。

50年后,瑞士由3个州发展到8个州。到16世纪,形成“13州同盟”,同时也形成了国家体制松散、高度自治、高度民主的特色。早期与罗马帝国的关系如是,中期与神圣罗马帝国的关系亦如是。

18世纪,拿破仑军队占领了意大利北部,却庇护了瑞士——又是如同在大国的夹缝中,如在大山的夹缝中一样。

最终确立为一直到现在的“联邦体制”,已经到了19世纪。

在瑞士,到处可以看到古老的城市、城堡,到处可以看到屹立在高地上的古堡而看不到帝王的宫殿。这时候,便更会想到环境与历史形成的瑞士坚强的地区自治与松散的联邦体制的国家特色。

在山高皇帝远的夹缝中生存,自会生出夹缝中生存的技巧与智慧。

最出色的、最让人们羡慕的,是“中立”。

从“中立”到“永久中立”,是瑞士生存发展之大道。

但为此“中立”,也付出了瑞士人作为雇佣兵而为别人作牺牲的沉痛代价。

因为生存环境的恶劣,瑞士人打起仗来吃苦耐劳坚忍顽强,所以常被经常打仗的国家花钱雇去;因为被不同的雇主雇用,结果是经常看见作为雇佣兵的瑞士人自己同自己打。

能不能不打?能不能永久不参与打仗?有此悲剧,才收获到“中立”“永久中立”的果实:17世纪中期,瑞士同盟首次在外交政策上宣布了“武装中立”。

其实也难得安稳、安全。

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时期,为了保护路易十六和玛丽·安托瓦内皇后,瑞士雇佣军一直战斗到最后,786名官兵丧失了性命,其中不少是卢塞恩人。这是一件非常惨烈而著名的事件,卢塞恩老城区著名的《濒死的狮子雕像》,纪念和表现的就是此事的悲哀与苦恼。马克·吐温说这座雕塑是“世界上最哀伤、最感人的石雕”。

想“中立”真是不容易。

周边那些拼命争夺的大国不让你“中立”,你也“中立”不了。对于瑞士来说,在更大的程度上还得靠自然的庇护。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占领了法国,瑞士便成了夹在中间的肉馅,陷入随时都有可能被吃掉的险境。

时隔649年,转机再一次出现在那块绿色的草地上,出现在那块诞生了瑞士的绿色草地上。

1940年7月25日,被推选出来的安利·基桑将军,选择在四森林州湖边瑞士建国之地的那块绿色草地上召集全体武装队队长,庄严宣布:一旦德国入侵,将放弃平地城市,所有部队坚守阿尔卑斯山中,全面彻底抵抗。同时宣布:为切断德国和意大利两轴心国首都柏林与罗马最需要的穿越阿尔卑斯山的通路,他将亲手爆破、摧毁瑞士人千辛万苦架设在山间的桥梁和开凿的隧道。

要知道,穿越雪山的铁路,海拔3000米到4000米间的欧洲屋脊上的桥梁、隧道,是瑞士人用毅力和血汗换来的呀!

德国在瑞士人顽强的信念面前犹豫了,进攻推迟了,瑞士最终幸免了二战的灾难——还是得益于地利!

这是瑞士人倍加热爱、珍惜、呵护、装点他们的阿尔卑斯山的最充分最充满感情的理由,也是瑞士人希望全世界的人都来欣赏他们的阿尔卑斯山的最自豪的理由。

所有这一切,使阿尔卑斯山连绵不绝的皑皑雪峰,雪峰间起伏铺排的绿色草地,到处可见的像蓝天一样纯净的湖泊河流,还有古朴又生机盎然的古老城市,统统充满了绮丽的色彩与无穷的魅力。

时至今日,经济一体的全球化环境正在考验着瑞士高度自治、高度民主的联邦体制和坚持中立的国家姿势。瑞士人已经多次用投票的方式拒绝参加任何国际组织。如1957年拒绝了欧洲经济共同体,1986年拒绝了联合国(2002年以微弱多数通过加入),1992年拒绝了欧洲经济区协议,数次拒绝了“欧盟”……今后怎么走?瑞士是不是一如既往地如阿尔卑斯山一样特立独行?

无论如何,瑞士人还会用投票的方式,以多数人的意愿,哪怕只是微弱的多数,来决定自己的走向。

想想瑞士历史上没有皇帝,没有皇帝意志、帝王意识,流传到今天连长官意志、长官意识也没有的种种好处,谁也无须为瑞士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