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心为上(1 / 1)

读史巧做人 上官云飞 601 字 2个月前

在《游击战争的战略防御》一文中,毛泽东认为马陵道智斗,写得极为精彩。这就是一场心理战争。孙膑紧紧抓住魏军凶悍勇猛、一向瞧不起被他们认为胆小怯弱的齐兵的心理,运用兵法,精心谋划,巧妙部署,掌握时间,利用地形,设下埋伏,终于迫使庞涓自刎于孙膑的策划之下……

孙膑围魏救赵的故事发生后,一晃13年过去了。魏国又伙同赵国去攻打韩国,韩国频频向齐国告急求援。齐威王又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军前去救韩。田忌有了“围魏救赵”的经验,胸有成竹,准备把计策再用一次,上千辆兵车驰出齐国国境时,田忌要指挥齐军急速直指魏都大梁,孙膑却让田忌命令大军早早安营扎寨。

田忌问:“军师,兵贵神速,怎么可以早早休息?”孙膑说:“现在魏国刚刚向韩国发动进攻,如果我们急忙出兵相助,实际上就是我们代替韩国承受魏军最初的打击,不是我们指挥调度韩军,反而是听任韩军的指挥调度,所以说马上去奔袭魏都大梁是不合适的。只有当魏韩这两虎争斗一番以后,我们再发兵袭击大梁,攻击疲惫不堪的魏军,挽救危难之中的韩国,这样对我们才更有利。”于是,齐军在路上磨蹭了一个多月,才向大梁发起攻击。

魏王见齐军打来,急忙命令庞涓从韩国回兵救魏,又派太子申为上将军,与庞涓合兵十万,抵抗齐军。孙膑知道庞涓的部队将到,向田忌献上“减灶诱敌”的妙计。

当魏齐两军刚刚遭遇,还没交锋,孙膑就下令部队撤退。庞涓追到齐军驻地,只见地上满是挖掘煮饭用的灶头,连忙叫士兵去清点,根据灶头的个数庞涓估计齐军有十万之众。齐军一连三天急急退却,庞涓仍派人去数灶,第二天发现齐军留下的灶头数目,只够五万人煮饭了;第三天,减少到只够三万人煮饭了。庞涓得意地说:“我早就知道齐军胆小怕死,进入我国境内才三天,兵士就逃走了大半。”于是,他抛下步兵辎重,只带轻骑健儿,昼夜兼程,紧紧追赶齐军。

这一天,齐军退到马陵道(今山东莘县境内)。孙膑见这里路狭道窄,两旁又多险阻,很适宜设兵埋伏,计算庞涓的行程,估计他将在黄昏时赶到这里,就命令士兵砍下一些树木堵塞去路,又选了一棵大树,将面向路面的树皮剥去,然后在上面写上一行黑字。接着,孙膑命令一万名弓箭手夹道埋伏,对他们说:“等到魏军来到,大树底下有人点火,就万箭齐发。”

天刚黑,庞涓真的领兵追到马陵道。在士兵们搬拦路的树木时,有人发现路旁大树上的字,忙向庞涓报告。庞涓叫士兵点燃火把一看,上面写着“庞涓死于此树下”几个大字,不由得大惊。此时,齐军伏兵对准火光处万弩齐发,箭如雨下,魏军死伤无数,庞涓也身中数箭,倒在血泊之中。他自知中计,绝难脱身,只得拔剑自杀。齐军乘胜追击,俘虏了魏太子申,彻底打败了魏军。

孙膑再次显露他过人的智谋和卓越的战略、战术思想,以最少的损失获得最大的胜利,给敌人以致命的一击,使魏国的实力大大减弱。战争同样也是一场心理的较量,战略战术的考验,让人不禁由衷地赞叹这种非凡的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