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著名的军事家孙膑被自己所信赖的朋友背叛,不但遭受精神上的打击,还被挖掉了膝盖。尽管孙膑遭此戕害,蒙受奇耻大辱,但大难不死之后并不坠鸿鹄之志,以自己的满腹才学和韬略,寻找时机与“同窗好友”较量,终于成为了一代杰出的军事家。
战国时期,孙膑和庞涓师出同门学习兵法。庞涓入世心切,早早下山去了魏国,被拜为军师,指挥魏军东征西杀,屡建奇功,魏王十分倚重他。但他心里总是有点不安,他知道,自己走后,孙膑又跟师傅学了三年,又听说孙膑还有祖传的兵法,若他有一天下山来,便会成为自己的劲敌。思谋良久,庞涓忽生一计。第二天,他入宫去见魏王,大吹了一通孙膑的才能,并自愿修书召他来为魏国出力。魏王大喜,忙命使者持书带重金前去相聘。
孙膑见师兄不忘旧好,果然欣然而来,想助师兄成就大业。到魏后,魏王忙把孙膑请进宫面谈,果然见其才学不凡,想委以重任,便与庞涓商议。庞涓假意高兴,但又说师弟刚来,没有半点功劳,不如等有功时再封,以服众心。魏王见他说得有理,只好依此而行。
庞涓第一步阴谋得逞后,又模仿孙膑笔迹写了一封情报信,让人带到齐国,又命边防将士把他捉住,给孙膑扣上了一顶通敌的帽子。魏王大怒,欲斩孙膑,庞涓百般求情,最后孙膑被处以膑刑(砍去膝盖骨),还在脸上刺了“私通外国”四字。庞涓见孙膑已成废人,便假意同情,精心护理,孙膑感到过意不去。庞涓求他传示兵法,孙膑慨然应允。庞涓给他木简,要他缮写。孙膑写了不到十分之一时,一名叫诚儿的仆人看不下去,将实情告诉了他。孙膑大吃一惊:“原来庞涓如此无情无义,怎么能传给他《兵法》?”他又想,“如果不写,他一定会发怒,我命在旦夕。”孙膑左思右想,欲求一条生路。他忽然记起老师临行前给他的一个锦囊,赶紧打开看,只见上面写着“诈风魔”。孙膑自言自语说:“原来如此!”
晚饭时,下人送饭来,孙膑突然扑倒在地。众人救起,只见他口吐白沫,半日方醒。一睁开眼便大哭大闹,将所写的木简全部投入炉火中,等庞涓赶到,所写之书已尽数化为灰烬。孙膑在庞涓面前仍疯疯癫癫,言语失常。庞涓认为他有诈,命人拖入猪圈。孙膑便与猪争食,又拣起猪粪吃。庞涓命人端来酒饭,孙膑摔在地上,又去抢猪食吃。庞涓长叹一声:“看来是真疯了。”此后,孙膑疯疯癫癫,胡言乱语,以猪圈为家。日久天长,人们都说他真疯了,庞涓也放松了警惕。后来,齐国使者到魏国,同孙膑接触,一番畅谈,齐使知孙膑乃难得之奇才,遂秘密用车将孙膑载到齐国,从此,孙膑摆脱厄运,开始施展才华,尽管孙膑遭此戕害,蒙受奇耻大辱,却大难不死,并不坠鸿鹄之志,立誓以自己的满腹才学和韬略,寻找时机与“同窗好友”较量。后来孙膑被拜为齐国军师,在马陵道战役中大败魏军,杀死庞涓,报了大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