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妒是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对待嫉妒,有上、中、下品。上品的心胸开阔,能悦纳大千世界的各种色彩,“世上本无妒,庸人自扰之”,这种人近乎圣人,很少。中品的虽然免不了嫉妒几下,但是能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克服偏激心理,正视现实,变嫉妒为赶超,实在赶不上也就算了。下品的沉溺在嫉妒的泥潭里,撩蜂吃螫,又嗷嗷叫痛,这种自作自受的人并不少见。你想做哪一种人呢?
嫉妒
莎士比亚说:“您要留心嫉妒啊,那是一个绿眼的妖魔!谁做了它的牺牲品,就要受它的玩弄。”
有一个人,非常嫉妒他的邻居,他的邻居越是高兴,他越是不高兴;他邻居的生活过得越好,他越是不痛快,于是每天都盼望他的邻居倒霉,或盼望邻居家着火,或盼望邻居得什么不治之症,或盼望下雨天雷能蹿进邻居家,劈死一两个人,或盼望邻居的儿子夭折……然而每当他看到邻居时,邻居总是活得好好的,并且微笑着和他打招呼,这时他的心里就更加不痛快,恨不得给邻居的院里扔包炸药,把邻居炸死,但又怕偿还人命。就这样,他每天折磨自己,身体日渐消瘦,胸中就像堵了一块石头,吃不下也睡不着。
终于有一天他决定给他的邻居制造点晦气,这天晚上他在花圈店里买了一个花圈,偷偷地给邻居家送去。当他走到邻居家门口时,听到里面有人在哭,此时邻居正好从屋里走出来,看到他送来一个花圈,忙说:“这么快就过来了,谢谢!谢谢!”原来邻居的父亲刚刚去世。这人顿觉无趣,“嗯”了两声,便走了出来。
这个故事中的主人公就是出于嫉妒,把自己置于一种心灵的地狱之中,折磨自己。但折磨来折磨去,却一无所得。
嫉妒缘何而来
1.好嫉妒人的自大
因为自大,想高人一等,所以就容不下比他强的人。看到周围的人有超过自己之处,要么设法去贬低,要么设置陷阱去坑害对方。
2.好嫉妒的人自私
自私的人必然喜嫉妒。嫉妒和自私犹如孪生兄弟。法国作家拉罗会弗科就曾说过:“嫉妒是万恶之源,怀有嫉妒心的人不会有丝毫同情”,“嫉妒者爱己胜于爱人”。
因为嫉妒,他不希望别人比自己优越;因为自私,他总是想剥夺别人的优越。好嫉妒的人从来不为别人说好话。嫉妒的人,因为容不下别人的长处,所以他就通过说别人的坏话来寻求一种心理的满足。好嫉妒的人没有朋友,因为他容不下别人的长处,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所以他就把所有的人视作自己的敌人,以冷漠的目光注视别人。
嫉妒是心灵的地狱
嫉妒的人总是拿别人的优点来折磨自己。别人年轻他嫉妒,别人长相好他嫉妒,别人个子高他嫉妒,别人风度潇洒他嫉妒,别人有才学他嫉妒,别人富有他嫉妒,别人的妻子漂亮他嫉妒,别人学历高他嫉妒……德国有一句谚语:“好嫉妒的人会因为邻居的身体发福而越发憔悴。”所以,好嫉妒的人总是40岁的脸上就写满50岁的沧桑。
嫉妒害己又害人。从自身来讲,嫉妒伤身,嫉妒使人把时光用在阻碍和限制别人身上,而不是潜心于自我的开发。就他人而言,嫉妒者的流言、恶语、陷害、阻挠、拆台、造谣等,往往对被嫉妒者造成恶劣的后果。在中国古代,庞涓嫉妒孙膑、李斯嫉妒韩非子、潘仁美嫉妒杨令公等,都是以害人开始,以害己结束。
欲无后悔须律己,各有前程莫妒人
希望好嫉妒的人经常诵读此联,不断地反省自己,改善自己的品性。生活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变自己。
1.胸怀大度,宽厚待人
19世纪初,肖邦从波兰流亡到巴黎。当时匈牙利钢琴家李斯特已蜚声乐坛,而肖邦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然而李斯特对肖邦的才华却深为赞赏。怎样才能使肖邦在观众面前赢得声誉呢?李斯特想了个妙法:那时候在钢琴演奏时,往往要把剧场的灯熄灭,一片黑暗,以便使观众能够聚精会神地听演奏。李斯特坐在钢琴面前,当灯一灭,就悄悄地让肖邦过来代替自己演奏。观众被美妙的钢琴演奏征服了。演奏完毕,灯亮了。人们既为出现了这位钢琴演奏的新星而高兴,又对李斯特推荐新秀深表钦佩。
2.少一份虚荣就少一份嫉妒心
虚荣心是一种扭曲了的自尊心。自尊心追求的是真实的荣誉,而虚荣心追求的是虚假的荣誉。对于嫉妒心理来说,它的要面子,不愿意别人超过自己,以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正是一种虚荣,一种空虚心理的需要。单纯的虚荣心与嫉妒心理相比,还是比较好克服的。而二者又紧密相连,相伴而生。所以克服一份虚荣心就少一份嫉妒心。
3.快乐之心药可以治疗嫉妒
快乐之心药可以治疗嫉妒,是说要善于从生活中寻找快乐,就正像嫉妒者随时随处为自己寻找痛苦一样。如果一个人总是想:比起别人可能得到的欢乐来,我的那一点快乐算得了什么呢?那么他就会永远陷于痛苦之中,陷于嫉妒之中。快乐是一种情绪心理,嫉妒也是一种情绪心理。何种情绪心理占据主导地位,主要靠人来调整。
4.对别人的成绩和进步有一个正确的评价和态度
如果对别人取得的成绩有了正确的认识,看到其中蕴含着辛勤,你就会觉得来之不易,自己完全可以从中得到鼓舞和教益。对于别人的成绩,一种态度是消极嫉妒、贬低、打击,从而抬高自己;一种是无视事实,抱无所谓的态度,固步自封;一种是奋起直追,“你行我更行”,努力学习、工作。显然第三种态度才是正确的、有益的。这种自强不息的做法,不仅能熄灭嫉妒之火,而且还会燃起奋进之火,通过努力缩小距离,从而达到新的平衡。
5.不要用放大镜看自己
如果只看自己的优点,而且看得过重,就接受不了别人挑战的事实,更不能容忍别人超前的现实。在任何时候,把自己看得淡薄些,心境也许会好些。把自己当成金子,常有被埋没的痛苦,而把自己当成铺路石,就有铺在路面上的欢乐。
6.充实自己的生活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嫉妒是一种四处游**的情欲,能享有它的只能是闲人。如果我们工作学习的节奏很紧张,生活过得很有意义,就不会花很大功夫泡在嫉妒里。嫉妒别人,不会增加自己生活快乐的细胞。”
淡化你身边的嫉妒
引发嫉妒的条件主要有四个:
1.各方面条件与自己相同或不如自己的人居于优势。2.自己所厌恶而轻视的人居于优势。3.与自己同性别的人居于优势。4.比自己更高明的人居于优势。由于“嫉妒心是在本人还未觉察时通过迅速无比的心理检查而产生的”,所以,这四个条件中任何一个若与下列否定条件重复,嫉妒将不再产生:1.本人无意加以比较,或看破了情势,认为自己无法达到那么一个高度,或二者生活在不同层次的世界。2.妒嫉的对象不在自己身边。3.通过艰苦努力得到的结果。
根据嫉妒心理的这些产生条件和否定条件,我们完全有可能找到一些淡化嫉妒的有效办法。记住,淡化嫉妒也就是淡化你的突出优势——你不比别人强,别人嫉妒你什么?虽然明摆着比别人强,但还要从感情上和大家走在一起,认为自己不比别人强,这一下子,别人反倒不再嫉妒你了,也会认为你是靠自己的努力得来的优势。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种方法。
1.介绍自己的优势时,强调外在因素以冲淡优势
你被派去单独办事,别人去没办成,而你却一下子办妥了。这时,你若开口闭口“我怎么怎么”,只能显出你比别人高一筹,聪明能干,而招致嫉妒。如果你说“我能办妥这件事,是因为我卖力肯干”,就容易让人觉得你处于优势是理所当然的,因而会嫉妒你的能干。但你要是说“我能办妥这件事,一方面是因为前面的同志去过了,打了基础,另一方面多亏了当地群众的大力帮助”,这就将办妥事的功劳归于“我”以外的外在因素“前面的同志和群众”中去了,从而使人产生“还没忘了我的苦劳,我要是有群众的大力帮助也能办妥”这样的借以**的想法,心理上会得到暂时平衡。“我”在无形中便被淡化了优势。
2.言及自己的优势时,不宜喜形于色,应谦和有礼以淡化优势
人处于优势自是可喜可贺的事。加上别人一提起一奉承,更是容易陶醉而喜形于色,这会无形中加强别人的嫉妒。所以,面对别人的赞许恭贺,应谦和有礼、虚心,不仅显示出自己的君子风度,淡化别人对你的嫉妒,而且能博得对你的敬佩。
“小张,你毕业一年多就提了业务厂长,真了不起,大有前途呀!祝贺你啊!”在外单位工作的朋友小王十分钦佩地说。“没什么,没什么,老兄你过奖了。主要是我们这儿水土好,领导和同事们抬举我。”小张见同一年大学毕业的小李还在办公室里工作,便压抑着内心的欣喜,谦虚地回答。小李虽然也嫉妒小张被提拔,但见他这么谦虚,也就笑盈盈地主动招呼小张的朋友小王:“来玩了?请坐啊!”
不难想象,小张此时如果说什么“凭我的水平和能力早可以被提拔了”之类的话,小李不嫉妒煞了,进而与小张难以相处才怪。
3.不宜在优势者的同事、朋友面前特意夸奖优势者
显然,谁都希望处于优势而得到他人的夸奖,但事实上总会有悬殊的差别。当同事、朋友各方面条件都差不多,其中有人处于优势,别人若不提及,有时还不觉得,一旦有人提起,其他人听了就不好受,难免妒火中烧。所以,作为不会对此嫉妒的旁人,一定不要在优势者的同事、朋友等多人面前特意夸奖优势者。否则,不仅会引发和加强其对优势者的嫉妒,还可能同时嫉妒你与优势者的“密切关系”。
某单位宣传部干事小李在较有影响的报刊上发表了几篇理论文章。团委小陈在工会宣传干事小余面前羡慕地夸奖道:“小李子真不错,最近又有一篇文章在某某刊物上发表了!”小余顿时敛住笑容,酸溜溜地说:“有他那么多闲工夫,发两篇文章有什么了不得的?哼!”小陈见状,自知失言,不无尴尬地点头笑了笑,走出工会办公室。这里,小陈就是犯了大忌:在可能产生嫉妒的敏感区偏偏又增添了引发嫉妒的“发酵剂”。
4.突出自身的劣势,故意示弱以淡化优势
如同“中和反应”一样,一个人身上的劣势往往能淡化其优势,给人以“平平常常”的印象。当你处于优势时,注意突出自己的劣势,就会减轻嫉妒者的心理压力,产生一种“哦,他也和我一样无能”的心理平衡感,从而淡化乃至免却对你的嫉妒。
比如,你是大学刚毕业的新教师,对最新的教育理论有较深的研究,讲课亦颇受同学欢迎,以致引起一些任教多年却缺乏这方面研究的老教师的强烈嫉妒。这时,你若坦诚地公开、突出自己的劣势:教学经验一点都没有、对学校和学生的情况很不熟悉等等,再辅以“希望老教师们多多指教”的谦虚话,无疑会有效淡化自己的优势,衬出对方的优势,减轻老教师对你的嫉妒。
5.不宜当众说“我们怎么怎么”,而给人以“厚此薄彼”之嫌
在众人面前谈某一群体中的某人时,你若说“我们很要好”、“我俩情同手足”、“我和你们单位的某某交情很深”之类的话,对方很容易产生“你厚他薄我”的冷落感。因为这种复数关系称谓具有明显的排他性。对方会觉得被你称为“我们”中的人员是优势的而滋生嫉妒。
6.强调获得优势的“艰苦历程”以淡化嫉妒
根据嫉妒心理的否定条件之一——通过艰苦努力所取得的成果很少被人嫉妒——这一观点,如果我们确实是通过自己的艰苦努力得到的优势,那么不妨将此“艰苦历程”诉诸他人,加以强调以引人同情,减少嫉妒。
比如,在邻居、同事还未买电脑的时候,你却先买了,为了免受“红眼”,你可以这么说:“我买这台电脑可不容易。你们知道我节衣缩食积蓄了多少年吗?整整六年啊!辛苦啊!我们夫妻俩都是低工资,一个钢镚一个钢镚儿地攒,连场电影都舍不得看,太难了……”听了这些话,对方就很难产生嫉妒之心。相反,或许还会报以钦佩的赞叹和由衷的同情。
7.切忌在同性中谈及敏感的事情
(1)女性之间的嫉妒多半因容貌而起。
女人爱嫉妒。嫉妒可以说是女人明显特征之一。而女人又往往因为容貌姿色才处于优势。所以,女人对容貌、衣着以及风度气质所带来的爱情生活、夫妻关系等相当敏感,很容易产生嫉妒。比如,一个姑娘因有一张漂亮的脸蛋而被不少小伙子包围着,那些容貌平平的没有人追求的姑娘自然会对她产生嫉妒。这时,你作为男性,千万不要在女性之间当面夸赞其中某一姑娘“某某真漂亮!”“某某的穿着打扮真时髦!”“某某的气质太迷人了!”“某某的男朋友我见过,特帅,特有魅力!”这不仅会引起其他女性的嫉妒,而且会对你产生一种莫名的敌意。
(2)男性之间的嫉妒大多因名誉、地位、功业所致。
男人对社会活动能力、工作业绩、创造手段等最为关注,也最易导致相互嫉妒。比如,某人因升了职而赢得不少漂亮姑娘的追求,某人因才华出众、能说会道而显身扬名等等,都会受到身边其他男人的嫉妒。因此,在男性之间,作为女人不宜当众评头论足,说什么“某某真能干!”“某某的女朋友真标致!”“某某和你一块来的吧?现在已经是厂长了!”尤其作为妻子,更不宜有所比较地奚落自己的丈夫:“你看人家小赵,学理科的出身,却发表了那么多的小说,稿费一拿就是几万块!亏你还是学中文的!”如此,就是再敦厚的人也会生出对他人的嫉妒之心来,导致家庭、邻里、同事之间关系的僵化和冷漠。
学会淡化别人的嫉妒心理,将有利于减少同事、朋友、邻里及多种范畴内的人们彼此间的敌意和隔阂,使人们成为各行各业的优势者。
什么是自卑
自卑是人生成功之大敌。自古以来,多少人为自卑而深深苦恼,多少人为寻找克服自卑的方法而苦苦寻觅。自卑,是个人对自己的不恰当的认识,是一种自己瞧不起自己的消极心理。在自卑心理的作用下,遇到困难、挫折时往往会出现焦虑、泄气、失望、颓丧的情感反应。一个人如果做了自卑的俘虏,不仅会影响身心健康,还会使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得不到发挥,使人觉得自己难有作为,生活没有意义。所以,克服自卑心理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健康问题。
自卑者的行为模式
一个内心感到自卑的人,必然会将自己的自卑感表现出来。只是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很多情况下本人也一定能明确意识到。著名的美国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发现,人们的自卑感表现形式和行为模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1.孤僻怯懦型
这类人由于深感自己处处不如别人,谨小慎微、畏首畏尾就成了他们的行为特点。他们对外界和生人、新环境有一种畏惧感和不安感,为躲避这种畏惧感和不安感,他们会像蜗牛一样畏缩在自己的壳里,不参加社交活动,不参与任何竞争,不愿冒半点风险。纵使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也听之任之、逆来顺受,不敢声张,或者在绝望与忧伤中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
2.咄咄逼人型
自卑的人一般情况下是以被动的角色出现的,但有时却以盛气凌人的进攻形式表现出来,而这时恰恰是他自卑到极点的时候,再采取屈从与怯懦的方式已无法排解其自卑之苦,于是便转为好争好斗,表现为脾气暴躁、动辄发怒,即使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要找借口挑衅闹事。
3.滑稽幽默型
自卑者也并非人人脸上都写着失意、消沉与怯懦。有时自卑恰是从相反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自卑者通过扮演滑稽幽默的角色,用笑声来掩盖自己内心的自卑。美国著名的喜剧演员弗丽丝·蒂勒相貌丑陋,她为此而羞怯、孤独自卑,于是她常用笑声,尤其是开怀大笑来掩饰内心的自卑。
4.否认现实型
这类人不愿面对导致自卑的那些不愉快的现实,他们不愿意对自卑的根源进行思考清理,更没有勇气和信心去改变,于是便采取回避、否认现实的方式来摆脱自卑的痛苦,如借酒消愁就是这类行为的典型。
5.随波逐流型
这类人因为自卑,没有信心,不敢有独立的主张,与众不同的行为,因而尽量使自己与别人保持一致,跟在他人后头亦步亦趋。与大家同步同调,大家做什么自己就做什么,往往会产生一种安全感和踏实感。
除以上五种类型以外,我们认为在东方佛教国家,还有一种普遍存在的自卑表现形式,那就是认命型。
6.认命型
这类人也许多次努力过、拼搏过,但都失败了,或没有达到自己心中的目标,于是便产生了深深的挫折感,深深的挫折感又带来了自卑感,他们屡次失败之后,失去了再次奋斗、改变现实的信心和勇气,便将一切归结为命运。认为自己这辈子已经是命中注定的了,而命中注定的东西是人为改变不了的。这样,他们便可心安理得地隐藏起心中的自卑感,消极被动地接受命运的摆布。
战胜自卑的方案
1.全面了解自己,正确评价自己
你不妨将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和特长全部列出来,哪怕是很细微的东西也不要忽略。然后再和其他同龄人做一比较。通过全面、辨证地看待自身情况和外部世界,认识到凡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人的价值主要体现在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力所能及的目标。对自己的弱项和遭到失败持理智态度,既不自欺欺人,又不看得过于严重,而是以积极的态度应对现实,这样自卑便失去了温床。
2.转移注意力
一个人既不可能十全十美也不可能一无是处。不要老关注自己的弱项和失败,而应将注意力和精力转移到自己最感兴趣也最擅长的事情上去,从中获得的乐趣与成就感将强化你的自信,驱散你自卑的阴影,缓解你的心理压力和紧张。
3.对自己的自卑进行心理分析
这种方法可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进行。具体做法就是通过自由联想和对早期经历的回忆,分析找出导致自卑心态的深层原因。并让自己明白自卑情结是因为某些早期经历而形成的,并深入潜意识,一直影响着自己的心态,而实际上目前的自卑感是建立在虚幻的基础上的,与自己的现实情况无关,因而是没有必要的。这样可以从根本上瓦解自卑情结。
4.用行动证明自己的能力与价值
其实,看一个人有没有价值,根本用不着进行什么深奥的思考,也用不着问别人,有人需要你,你就有价值。你能做事,你就有价值。你能做成多大的事,你就有多大的价值。因此,你可先选择一件自己较有把握也较有意义的事情去做,做成之后,再去找一个目标。这样,你可不断收获成功的喜悦,又在成功的喜悦中不断走向更高的目标。每一次成功都将强化你的自信心,弱化你的自卑感,一连串的成功则会使你的自信心趋于巩固。当你切切实实感觉到自己能干成一些事情时,你还有什么理由怀疑自己的价值呢?
5.从另一个方面弥补自己的弱点
一个人有着多方面的才能,社会的需要和分工更是万象纷呈。一个人这方面有缺陷,便可从另一方面谋求发展。一个身材矮小或过于肥胖的人,可能当不成模特和仪仗队员,可是这世界上对身材没有苛刻要求的工作多的是。一个人只要有了积极心态,扬长避短,将自己的某种缺陷转化为自强不息的推动力量,也许你的缺陷不但不会成为你的障碍,反而会成为你的福音。因为它会促使你更加专心地关注自己选择的发展方向,往往能促成你获得超出常人的发展,最终成为超越缺陷的卓越人士。这方面的著名事例数不胜数,如身材矮小的拿破仑、身短耳聋的贝多芬、下肢瘫痪的罗斯福、少年坎坷艰辛的巨商松下幸之助、霍英东、王永庆、曾宪梓,这些人要么有自身缺陷,要么有家庭缺陷,但他们都成了卓越人士,都从某个方面改变了世界。
6.推翻内向的自我形象
每个人都应该是自己的主宰,做自己人生的导航员。没有谁比你自己更能决定你的命运。因此,你的个性内向与否,那不是上帝的安排,而是你自己的安排,是你自己的决定。当你认定自己性格内向时,你便赋予了自己内向封闭的自我形象。而一旦这一形象标签进入你的潜意识,它又反过来引导约束你的行为。对自己的社交缺乏信心的人,不妨将自己从记事以来所认识的朋友都罗列出来,你会惊讶于自己竟有这么广泛的交际。特别是要多想想你的那些好朋友,既然你能与那么多人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深厚的友谊,也就足以证明你并非性格内向、不善交际了。
用实际行动建立自信
征服畏惧,战胜自卑,不能夸夸其谈,止于幻想,而必须付诸实践,见于行动。建立自信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去做自己害怕的事,直到获得成功。具体方法如下。
1.突出自己,挑靠前的位子坐
在各种形式的聚会中,在各种类型的课堂上,后面的座位总是先被人坐满,大部分占据后排座位的人,都希望自己不会“太显眼”。而他们怕受人注目的原因就是缺乏信心。
坐在前面能建立信心。因为敢为人先,敢上人前,敢于将自己置于众目睽睽之下,就必须有足够的勇气和胆量。久而久之,这种行为就成了习惯,自卑也就在潜移默化中变为自信。另外,坐在显眼的位置,就会放大自己在领导及老师视野中的比例,增强反复出现的频率,起到强化自己的作用。把这当作一个规则试试看,从现在开始就尽量往前坐。虽然坐前面会比较显眼,但要记住,有关成功的一切都是显眼的。
2.睁大眼睛,正视别人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一个人的眼神可以折射出性格,透露出情感,传递出微妙的信息。不敢正视别人,意味着自卑、胆怯、恐惧;躲避别人的眼神,则折射出阴暗、不坦**心态。正视别人等于告诉对方:“我是诚实的,光明正大的;我非常非常尊重你,喜欢你。”因此,正视别人,是积极心态的反映,是自信的象征,更是个人魅力的展示。
3.昂首挺胸,快步行走
许多心理学家认为,人们行走的姿势、步伐与其心理状态有一定关系。懒散的姿势、缓慢的步伐是情绪低落的表现,是对自己、对工作以及对别人不愉快感受的反映。倘若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身体的动作是心灵活动的结果。那些遭受打击、被排斥的人,走路都拖拖拉拉,缺乏自信。相反,通过改变行走的姿势与速度,有助于心境的调整。要表现出超凡的信心,走起路来应比一般人快。将走路速度加快,就仿佛告诉整个世界:“我要到一个重要的地方,去做很重要的事情。”步伐轻快敏捷,身姿昂首挺胸,会给人带来明朗的心境,会使自卑逃遁,自信滋生。
4.练习当众发言
面对大庭广众讲话,需要巨大的勇气和胆量,这是培养和锻炼自信的重要途径。在我们周围,有很多思路敏锐、天资颇高的人,却无法发挥他们的长处参与讨论。并不是他们不想参与,而是缺乏信心。
在公众场合,沉默寡言的人都认为:“我的意见可能没有价值,如果说出来,别人可能会觉得很愚蠢,我最好什么也别说,而且,其他人可能都比我懂得多,我并不想让他们知道我是这么无知。”这些人常常会对自己许下渺茫的诺言:“等下一次再发言。”可是他们很清楚自己是无法实现这个诺言的。每次的沉默寡言,都是又中了一次缺乏信心的毒素,他会愈来愈丧失自信。
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如果尽量发言,就会增加信心。不论是参加什么性质的会议,每次都要主动发言。有许多原本木讷或有口吃的人,都是通过练习当众讲话而变得自信起来的,如萧伯纳、田中角荣、德谟斯梯尼等。因此,当众发言是信心的“维他命”。
5.学会微笑
大部分人都知道笑能给人自信,它是医治信心不足的良药。但是仍有许多人不相信这一套,因为在他们恐惧时,从不试着笑一下。
真正的笑不但能治愈自己的不良情绪,还能马上化解别人的敌对情绪。如果你真诚地向一个人展颜微笑,他就会对你产生好感,这种好感足以使你充满自信。正如一首诗所说:“微笑是疲倦者的休息,沮丧者的白天,悲伤者的阳光,大自然的最佳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