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改善情绪:别让情绪影响我们的成功(1 / 1)

改善自己的情绪,对于我们的成功大有裨益。好的情绪可以让我们全神贯注,一心一意地把事情做好,对于困难能够笑着面对,对于挫折能够笑着接受,从而调整前进的方向,达到最后的成功。

成功的人找方法

有这样一则小故事,说的是有家做鞋子的公司,派了两位推销员到非洲去做市场调查,看看当地的居民有没有这方面的需求。不久,这两位推销员都将报告呈给总公司。其中一位说:“不行啊,这里根本就没有市场,因为这里的人根本不穿鞋子。”而另一位则说:“太棒啦,这里的市场大得很,因为居民多半还没有鞋子穿,只要我们能够刺激他们想要的需求,那么发展的潜力真是无可限量啊!”

同样一个事实,但有完全不同的见解,因为前者是一个消极心态的人,而后者是一个积极心态的人。

古语云:“你若不想做,会找到一个借口;你若想做,会找到一个方法。”

有些时候,面对阻碍、困难或是挑战,首要调适的是自己的心情,问问自己:我用什么样的眼光去看待这个困难?我将要用什么样的态度去迎接困难?

成功的人是一个具有积极心态的人。

走在大街上,你会看到很多具有消极心态的人,他们情绪沮丧,步履缓慢,两眼无神;他们悲观、失望。具有积极心态的人则不然,他们乐观、自信,虽然挫折不断,但他们不为之所困,依然坚持不懈,直至成功。

消极心态是这样的一些人:愤世嫉俗,认为人性丑恶,与人不和;没有目标,缺乏动力,不思进取;缺乏恒心,经常为自己寻找借口和合理化的理由,逃避工作;心存侥幸,不愿付出;固执己见,不能宽容人;自卑懦弱,无所事事;自高自大,清高虚荣,不守信用,等等。

积极心态是这样的一些人:他们有必胜的信念;善于称赞别人;乐于助人,具有奉献精神;微笑常在,乐观自信;能得到别人的重视。

引起个人情绪的事件本身是中性的,无任何好事和坏事之分,但经由个人对事件的诠释而产生的评价,才决定了当事人对此事件的认知与感受。

面对一个阻碍或是挫折亦然,如果把这阻碍比喻为一面墙,我们带着什么样的眼光去看待这面墙?我们如何去面对这面墙?

如果你认为这面墙你只要花些力气就能跨越,那它就是一个挑战,你会开始想一些方法试着跨越,如助跑、撑竿、找帮助你的工具等。

如果你认为这面墙不应该在此出现而有所埋怨,那么它就是个刁难,令心中产生千百个不愿意、不甘愿,则跨过去的可能性就相对低了很多……

如果你认定这面墙你跨不过去,那它就成为你的阻碍……

想到挑战,则跨过去的方法有很多种;想到刁难,想到阻碍和不可能,也许你连打算跨过去的想法都没有了,于是只能够告诉自己有千百种不可能的理由,然后望墙兴叹……

一个被消极心态困扰的人,纵然嘴中可能时常念叨成功,但就是不能成功,因为他们不愿付诸行动,也不知怎么行动,他们没有目标。

消极的心态深藏在他们的潜意识里,这直接影响了他们的成功。虽然他们想去克服,但又下不了决心去克服,于是他们的生命里就永远不由自主地呈现这种状态。

意念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你的结果。想要成功吗?记得先检视看看自己的意念,清查你的消极心态,是如何看待你自己的成功之路,切记:你希望得到哪一种结果,取决于你用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

情绪决定胜负

从一方大将到过河卒子,从老板到员工,从战场、情场到职场,情绪——决定胜负。

历史上著名的“楚汉相争”其实就是一场驾驭情绪的战争。情绪智力高的张良、韩信等人,辅佐情绪智力高的刘邦,打败项羽。刘邦常被视为“弱势赢家”的典范,比起项羽的强大军力,刘邦的确处在弱势,但就情绪管理能力,项羽却无法比得上刘邦。

有一次,刘邦被项羽围困,他的大将韩信攻下齐国后,派使者捎信,要求刘邦命他代理齐王(假王),安定局势。

刘邦大怒,骂道:“我受困在这里,等你来救,你却想自立为王。”张良、陈平急忙暗踩刘邦的脚,咬耳朵,刘邦顿悟,继续破口大骂,骂的却是:“大丈夫平定诸侯后,就是真王了,当什么假王?”

于是,派张良带着印信,封韩信为齐王,同时征调韩信的部队攻击项羽。

1.忍住受辱的情绪

刘邦的父亲被项羽捉去当人质,放在砧板上,要挟刘邦投降,否则要烹煮刘父来吃。刘邦忍住悲伤与愤怒,反而故作轻松地说:“别忘了分我一杯羹。”

自己的父亲受到如此羞辱折磨,自己的部将急于据地为王,刘邦内心之激愤不言可喻。但他能忍得住愤怒,这样的功夫,实在是难得。此中的奥妙,苏东坡如是说:刘邦之所以获胜,项羽之所以失败,完全就在于一个能忍耐、一个不能忍耐罢了。

2.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

刘邦如此,麾下谋臣勇将情绪管理的功力更是深不可测。

圯上老人故意把鞋甩到桥下,要张良捡起来再帮他穿上。无比巨大的侮辱,张良办到了,没有气愤,没有怨言。老人认为孺子可教,要张良五天后再来。张良晚到,被圯上老人斥责,没有气愤,没有怨言,下次更早。连续折腾到第三次,张良不到半夜就去了。老人很高兴,送他一部《太公兵法》。张良如获至宝,受益良多。

张良年少时血气方刚,凭个人的力量,冒险狙击秦始皇,不能深谋远虑,只想用荆轲、聂政那样行刺的小计谋。圯上老人为他惋惜,因此,老人故意摆出高姿态,考验张良,确定张良能够忍耐刁难,证明张良已经成熟了,才传授兵书,托他平定天下。

也就是说,圯上老人很清楚一件事: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

他也必须确定一件事:张良是不是可以先处理他的心情,再处理他的事情。

小小的考验证明,张良不但成熟了,展现了一流的情绪管理功夫,日后还为刘邦谋划操盘,在“假王事件”中提示刘邦隐忍求全。

而用兵所向无敌的韩信,在出道前还能忍住**之辱,可以看出其人情绪管理能力之高。

这就是孟子所讲:“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3.虚荣掩盖了理性

“动心忍性”,就是我们现在讲的“情绪管理”。一项以全美前500强企业员工为抽样的调查显示,一个人的情绪管理能力对工作成就的影响是智力水平的约两倍,职位愈高,情绪管理能力的影响指数就愈高。

项羽的作战能力一流,自己的非凡成就却被情绪管理能力拖垮了。遥想当年,当项羽看到秦始皇巡游,一句“彼可取而代也”,何其雄迈潇洒,当项羽夸口“身经九十余战,所当者破,未尝败”时,何其意气风发。

然而,不过31岁,其败退至乌江,当地亭长驾船,要护送他渡江回他的江东故乡,东山再起,项羽却拒绝了,他觉得好没面子,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而死。

同样为了面子,早先项羽屠灭咸阳,不可一世,本可据守关中称帝,他却想着“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只想回去江东。虚荣的情绪掩盖了现实的考量,以致竞逐之路多了几分曲折。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唐代诗人杜牧在这首《题乌江亭》诗中,为项羽过早放弃而惋惜。“包羞忍耻”才是真正的英雄男子汉。然而项羽不肯放下身段而自刎,“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一方面是遁词,一方面更强化了他情绪管理能力的匮乏,怨天尤人的性格。

4.维持正向的情绪

情绪管理不好,即使其他条件再好,也不是大将之才。《孙子兵法》说,将领有五项最危险的事,其中的“忿速可侮”,“忿”是易怒,“速”是易躁。性子暴躁的人,受不了侮辱,容易被刺激而怒发冲冠,坏了大事。

在几项常见的情绪管理方法里,包括觉察自己真实的情绪、以更大的弹性适应环境、增加自身的挫折容忍力等等,项羽付诸阙如,可惜了。

我们每天都会面对各种纷杂、多变而不定的情绪,唯有保持正向人格特质,以觉察、调节代替压抑、否定和放纵,才可成为情绪的主人。

情绪管理不善,生涯管理、人际管理、时间管理、危机管理再强都是假的。

楚汉相争,就是历史给我们最好的注释。

成功的情绪障碍

成功带给人财富、荣耀和幸福。任何人都向往成功,但有些人在漫漫长夜中苦苦追寻成功的真谛却未果,是客观条件不具备还是……

世界科学领域本应该拥有更多牛顿、爱迪生、爱因斯坦等伟人;世界文坛本应拥有更多托尔斯泰、巴尔扎克和狄更斯等世界著名作家;哲学、艺术领域本也应拥有更多马克思、莎士比亚和弗洛伊德等名人。

然而,许许多多本来能够为人类做出贡献的人才被埋没了。被什么东西埋没的?被自己,被自己非正常的心理情绪。例如,自卑、孤僻、心胸狭隘、兴趣索然、情感脆弱以及优柔寡断等。正是不能够控制这些消极情绪,使他们错过了能够卓尔不群的机会,甚至有的一辈子与成功无缘,一辈子只是望洋兴叹。

1.自卑

因为自卑,他们就没有勇气选择奋斗的目标;因为自卑,在事业上就不能奋起直追,出人头地,他们总是走在别人的后头;因为自卑,就失去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得过且过,随波逐流,最后消失在茫茫人海里,杳无音信。

如果你的生命里只剩下一个柠檬,自卑的人会说,我完了,连一点机会也没有了,然后,就开始抱怨这个世界,让自己沉浸在自怨自艾之中,渴望别人能给自己恩惠。但自信的人却不这样,他会从这个不幸的事件中接受教训,学习改善困境,尝试将这个柠檬做成柠檬汁。毋庸置疑,自卑就是自我埋没,自我葬送,自我扼杀。

2.孤僻

孤僻并非是一件坏事,但问题的关键是,一些孤僻的人会封闭自我,隔绝自己与外界的联系。他们不愿与外界沟通,更不愿与别人交往,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从未想去关心别人和帮助别人。最后,在孤僻中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如恐惧症、焦虑症等,并与这些心理疾病为伍,越来越远离奋斗、成功。不过,一些严重的孤僻者,甚至一辈子也不曾梦见成功,成功对他们来说只是另一个世界的事。

3.心胸狭隘

心胸狭隘的人总是用阴暗的眼光去看待社会。他们总认为,世界除了他以外,几乎没有一个好人。于是,他们总会斤斤计较,患得患失,总是怀疑别人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和动机。心胸狭隘的人也是目光短浅的人,他们不会有远大的抱负,他们重视眼前利益,看不到成功的未来。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过一天算一天,只要快活就行。心胸狭隘的人很少去帮助别人,当然就很难获得别人的支持。没错,这样的人怎能成功呢?不能,永远不能。

4.兴趣索然

兴趣是人生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动力之源,兴趣是获得一切知识的法宝。然而,有的人终其一生也没有什么兴趣爱好,有的话,也只是打打麻将,抽抽烟。可那不是人生积极的兴趣爱好。很多人都想成功,做梦都想成功,但就是不努力,不去行动。他们没有任何特长,除了对吃喝玩乐有兴趣外,对其他任何事都没兴趣,却又常幻想成功,会某月某日一举成名。最后,什么都不会发生。兴趣索然是成功的大敌,可以把一个人葬送在无情的岁月长河里,最后消失在地球上。兴趣索然的人很容易导致精神崩溃,因为他们没有信念,没有志向,没有精神支柱,面对一点点挫折就会难以忍受,就会摇尾乞怜,成功对这样的人来说只会是一句笑话,天大的笑话。

5.优柔寡断

优柔寡断的人,一定是一个情感脆弱的人,是一个缺乏毅力的人,也是一个抓不住机会的人。当困难降临时,优柔寡断的人就会说撤吧,再不撤就来不及了;当机遇来临时,优柔寡断的人会说等等看吧,再等等看吧。然而,当他决定时,成功的机遇早跑得无影无踪。成功对优柔寡断者来说永远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他们能看到希望,但他们得不到希望的果实。最终,他们只能是一个失败者,一个平庸的人。

人人渴望成功,成功给每个人的机会是平等的。但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没有成功,输在哪里?输在他自身,输在他不能驾驭自己的情绪。

因此,想成功,就要努力克服自身的心理障碍,只有这样,才有成功的希望。

保持成功者的心态

有这样一句名言:要有自信,然后全力以赴——假如具有这种思想,任何困难十之八九都能解决。

的确,人们在遇到拦路虎的时候往往表现得十分脆弱,一件事情还没开始去做便已先考虑失败的结果,当然会在精神上增加不必要的负担,导致内在潜能得不到充分的调动与发挥,从而在困难面前畏首畏尾,甚至造成自我封闭、自我压抑,最后导致心理失衡,给事情带来真正失败的结果。

要避免与摆脱这种心理上的失衡,就必须时时表现出一种强者的风范,敢于面对困难与挫折,并始终怀着必胜的信念去克服、战胜困难,坚定不移地朝着成功的目标迈进。因此,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强者”意识,是度过心理危机的良方。

强者对待事物,不看消极的一面,只取积极的一面。如果摔了一跤,把手摔出血了,他会想:多亏没把胳膊摔断;如果遭了车祸,撞折了一条腿,他会想: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强者把每一天都当作新生命的诞生而充满希望,尽管这一天有许多麻烦事等着他;强者又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的最后一天来倍加珍惜。

有时候,我们可以有意识地造成一种“自我成就感”,从而逐渐在心理上形成一种能抑制自卑情绪产生的良性循环机制。如果你做了一件自己十分满意的事,你不妨告诉自己,今天我干得真不错。这样,你就自己褒奖了自己,使自己拥有一种满足感,从而充满自信,更加坚定地去面对和迎接一切新的挑战。

世界著名博士贝尔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至理名言:“想着成功,看看成功,心中便有一股力量催促你迈向期望的目标,当水到渠成的时候,你就可以支配环境了。”的确,假如能反复想着成功,你自然会全力以赴,直到成功为止。

有一位学者在路过一座山的时候,看见山上有很多人在艰苦地雕凿各种石条,于是他好奇地问了两个人同样的话题:“你们这么辛苦地劳动,是为了什么?”

其中一个回答说:“为了赚钱呗。”而另外一个则回答说:“我们准备盖一座本地最好的房子。”

显然,前一个人是为钱而工作,而后一个人是为事业而工作。

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回答,反映了两种不同的心态,不同的人生哲理,因而由此也决定了他们今后不同的人生道路,不同的人生结局。

一个人的能力深受自信心的影响。能力并不是固有的,能力发挥到何种程度有极大的弹性,能力感强的人跌倒了能很快爬起来,遇事总是着眼于如何处理、解决,而不是一味担忧、等待。

积极的心态创造人生,消极的心态消耗人生。积极的心态是成功的起点,是生命的阳光和雨露,让人的心灵成为一只翱翔的雄鹰。消极的心态是失败的源泉,是生命的慢性杀手,使人受制于自我设置的各种阴影。选择了积极的心态,就等于选择了成功的希望;选择消极的心态,就注定要走入失败的沼泽。如果你想成功,想把美梦变成现实,就必须摒弃这种扼杀你的潜能、摧毁你希望的消极心态。

三种特别模式的心态会造成人们的无力感,最终毁其一生。它们是:

1.永远长存

即把短暂的困难看作永远挥之不去的怪物,这是在时间上把困难无限延长,从而使自己束缚于消极的心态不能自拔。

2.无所不在

即因为某方面的失败,从而相信在其他方面也会失败。这是在空间方面把困难无限扩大,从而使自己笼罩在失败的阴影里看不到光明。

3.问题在我

即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一味地打击自己,使自己无法振作。这里的“问题在我”,不是勇于承担责任的代名词,而是在能力方面一味地贬损自己,削弱自己的斗志。

如果有这样的情形出现,我们就要从这种消极的心态阴影下摆脱出来。

获得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寻求心理上的平衡,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始终保持一个成功者的积极心态,设定自己是个成功人士,这样,你就会发挥出极大的热情和自信去面对前进道路上遇到的种种艰难险阻。虽然你还未成功,但这种自我造就的心理成就感会促使你朝着成功的目标迈进。

不要走入“自我失败”的思维模式

一天晚上,在漆黑偏僻的公路上,一个年轻人的汽车轮胎爆炸了!年轻人下来翻遍了工具箱也没有找到千斤顶。怎么办?这条路一时之间也不会有车子经过,他远远望见一座亮灯的房子,决定去那户人家借千斤顶。在路上,年轻人不停地在想:

“要是没有人来开门怎么办?”

“要是没有千斤顶怎么办?”

“要是那家伙有千斤顶,却不肯借给我,那该怎么办?”

……

顺着这种思路想下去,他越想越生气,当走到那间房子前,敲开门,主人刚出来,他冲着人家劈头就是一句:“他妈的,你那千斤顶有什么稀罕的?”

弄得主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以为来的是个神经病人,“砰”地一声就把门给关上了。

在这么一段路上,年轻人走进了一种常见的“自我失败”的思维模式中去,经过不停地否定,他实际上已经对借到千斤顶失去了信心,认为肯定借不到了,及至到了人家门口,他就情不自禁地破口大骂了。

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也有许多人会对自己做出一系列不利的推想,结果就真的把自己置于不利的境地。

在做一件事前,你是否常在心中对自己说可能不行吧,万一怎么样怎么样。结果是你可能还没去做就已经没有信心了,事情十有八九就会朝着你设想的不利方向发展。

对于盲目滋生出来的不良情绪,需要借助理智来消解。

比如,有人当众给你提了许多意见,正确的方法应该是理智地分析一下,别人为什么会给你提意见。是有意让你难堪,还是真诚地关心帮助你?所提的意见是否有道理?通过理智的分析,问题就明了了,气愤的心情就会自然而然地平息下来。

别把机会看成问题

有一位画家,在大庭广众之下作画,当他快完成时,旁边有一个小孩不小心推倒了染料,沾染了整张画。这位画家沉思良久,运用智慧,耐心地把那些污染点改画成美丽的花朵,参展结果居然夺魁。裁判们一致的评语如下:因为那些花朵才得奖。

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不也经常遭遇到像那位画家一样的麻烦或困境吗?静静地想一想!我们用什么样的心态去处理呢?把画撕掉或怒责那个小孩,还是自认倒霉,重新再画一张?

还是……总而言之,逃避问题,只会被问题所吞噬。

我们都知道,危机或问题的内部,时常隐藏着成功的契机,只待我们用智慧去挖掘。

我们比较容易会用顺境的梯子往上爬,却忽视借用逆境的助力向上升。

鸟类和飞机要往上飞高,必定要借逆风的助力才办得到,而不是顺风。

没错!鼓励和赞美的话语,常是我们进步的原动力。如果我们也能把指责和批评的言语化成刺激进步的养分,那我们的人生将处处开满美丽的花朵,并时时结出甜美的果实。

坦白地说:花草树木就常从人类的恶臭(粪便)中吸取能使它开出鲜艳花朵及结出甜美果实的养分。

世上很多丰功伟业,都是从问题、危机、苦难甚至绝望中孕育出来的。

所以我们不应该把机会看成是问题,反而应该把问题看成是机会。

化腐朽为神奇

有一个人搬入新居之后,才发现后院中央有一块巨大的石头从深土里突出,和整个院子格格不入,看上去非常的不舒服,但是他绞尽脑汁也无法移动这块巨石,于是终日闷闷不乐,“心中之石”越发的长大,最终忧郁而死。

第二位主人迁入之后,也一样对这块石头耸立在院子里而心存芥蒂,经过思考,这位主人把这块巨石当成假山,在巨石旁边种植花草,建造水池,后院顿成美丽花园,来做客的人都赞不绝口,都把目光焦点集中在那座假山(巨石)上。因为那块自然天成的巨石,所散发出来的雄伟气势有大自然鬼斧神工之美妙,因而衬托出整座花园的力和美。

在人生过程中,我们不也常自以为有缺点或缺陷,终日闷闷不乐,甚至自怜自叹,忧伤不已吗?其实所谓缺陷,实际上常常是表示我们在某一方面与众不同的标记,也是表示我们在某方面超群出众的特点。只要运用得当,缺陷也会成为特点。

大音乐家贝多芬如果不是因为耳聋,也许他就不会写出如此震撼人心、永垂不朽的乐章。而海伦·凯勒的一生之所以会如此辉煌,或许正是因为她那与生俱来的残障。

所以当我们面对逆境,甚至自认它无法改变的时候,只要我们肯学习,将生命中种种负面影响因素转变成正面因素,它就能为自己的画布添上浓重的一笔。

当我们能够在困境中也肯平静地思索改善之道,试着去将命运交给我们的酸涩柠檬调配成一杯可口美味的柠檬汁时,我们就可以领悟“成功不在于握有一手好牌,而是把手中的牌打得可圈可点”这句话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