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星期天抑郁症
阿明和丈夫结婚已经3年,丈夫在北京的一家公司任中层领导,两年前,他的公司从业务上考虑决定,每隔半年他就要到外地的分公司工作半年。刚开始分开的半年,阿明有一种自由和快乐的感觉,家里一个人,少了很多家事做,少了陪丈夫出去应酬所占的时间,每到周末,她就和朋友们出去玩。这种日子过了两个月。有一个周末,她那些关系好的朋友像约好了一样,都有各自的事情,她只好一个人在家。和丈夫打了两个小时长途电话后,她开始干什么也没有兴趣,睡觉睡不着,看书、看影碟都看不下去,心里像长了草一样烦躁不安。出去走了一圈,又觉得无聊,转身回家上网聊天,说不了两句,又在网上和别人吵了起来。
她觉得这有点不像自己,平时上班的时候,她是多么希望周末赶快来,可现在她害怕周末,只要到周末,她就想出去,不愿意在家里待着,宁可跑到空无一人的办公室看着密密麻麻的办公桌。
夫妻长期两地分居的人可能常常有这样的体会:莫名其妙的抑郁情绪,常常会伴随星期天等节假日闯入自己的生活,使自己感到孤独烦躁、心神不宁。心理学家称这种现象为“星期天抑郁症”。
“星期天抑郁症”既是心理疾病也是社会病,最重要的是个人无法解决星期天“想要做什么和应该做什么”这一心理冲突。夫妻长期两地生活是抑郁症产生的直接原因。如出国人员、外地打工族、异地做生意者,一到星期天、节假日看到周围的人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焦躁情绪会尤为突出,往往产生敌对心理。类似现象在一些特殊职业中也时有发生,如海员、地质勘探人员、钻井工人、警察等,因工作性质不同,星期天、节假日休息无规律,夫妻双方时常不能在一起,再加上工作环境不尽如人意,心中不满无处发泄,最后形成心理重压。
“星期天抑郁症”严重地妨碍了人的智能、体能的发挥,也是多种疾病的根源,要想较好地解决,在星期天、节假日可参照以下方法去做:
①早起,写封信或打个电话给远方的伴侣,
②发展一些有益身心的个人爱好,
③外出旅游或参加一些社交活动,
④和亲朋挚友谈谈心,
⑤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第二节 双面人的“微笑抑郁症”
张老师在长沙市第七中学教书,24岁的女儿白雪在某房地产公司担任营销主管。日前,张老师说,女儿下班后无论和谁相处,都像是“人家欠着她几百万似的”,对人不理不睬,冷淡异常。但是女儿在公司个性温柔活泼,脸上时时挂着灿烂的笑容,口碑极好。女儿在公司和在家里仿佛是两个人。
据专家介绍,像白雪这样的“双面佳人”可能正是“微笑抑郁症”的患者。这类抑郁症患者内心深处感到非常压抑与忧愁,外表现却若无其事、面带微笑,医学上称之为“微笑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这已成为社会的共识。在人们的印象中,抑郁症总是和“垂头丧气”“无精打采”“兴味索然”“思维迟钝”“行为退缩”“满面愁容”
“情绪低落”等词汇联系在一起。“抑郁”和“微笑”似乎风马牛不相及,很难想象它们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那么,微笑就不会抑郁吗?回答是“不”或“不一定”。
抑郁症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前面所述是抑郁症较为典型也较为常见的表现。
但有少数抑郁症患者尽管内心深处感到极度的痛苦和压抑,却依旧面带“微笑”。
这种“微笑”不是发自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而是出于“工作的需要”“面子的需要”“礼节的需要”“尊严和责任的需要”“个人前途的需要”。微笑性抑郁常见于那些学历较高、有相当身份地位的事业有成之士,特别是高级管理和行政工作人员。
另一种情况是有自杀企图的重症抑郁患者为了实现其自杀的目的,有意识地掩盖自己的痛苦体验而强作欢颜,以此逃避医务人员和亲友的注意。重症抑郁患者情绪突然“好转”、心情“豁然开朗”可能是一个危险的征兆,应高度防范其自杀。
这些“微笑”的患者,“微笑”过后是更深刻的孤独和寂寞。他们的行为具有表演性质,与他们的情感体验缺乏内在的一致性,而难以表现其“真我”的一面。
因此,他们不仅活得痛苦而且活得很累。他们的亲友和医生应给他们创造必要的条件,还其“真我”,释放压抑的情绪。另外,要督促患者多参加文体活动、短期参观、旅游等,让他们多接触人、多谈天,把心境敞开,多关心外界事物,这样更利于抑郁症的康复。同时,应劝他们积极进行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让他们的微笑真正发自内心深处。
第三节 失恋也可能带来抑郁
小李狂热地爱上了女同事小张,两人感情很好。但在相处一段时间后,由于双方家长反对,同时,小张觉得两人在性格上有些不合,于是提出分手,终止了两人的关系。在这之后,小李出现了情绪低落、失眠、烦躁、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精神症状,朋友和父母劝说后也不能使其缓解。
小李在绝望中来到心理门诊,通过心理测试发现小李出现了抑郁情绪。在进行心理安抚和抗抑郁治疗以后,小李的抑郁症状逐渐消除,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失恋中抑郁情绪的表现有:内心非常痛苦,情绪低落、经常哭泣、头脑混乱、失眠、烦躁、注意力不集中,日夜思念恋爱对象,并且对学习、工作没兴趣,对前途失去信心,自信心下降,别人劝说也不能缓解,对未来的生活也缺乏信心,内心产生极大的挫折感,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反复回想和恋人之间的矛盾,临床特征主要为焦虑、抑郁症状。
一、哪些人失恋后易抑郁
以下几类人在失恋后容易出现抑郁情绪:性格比较内向,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人,家庭教育中父母教育过分严厉,又不注意和自己沟通的人,被父母过分溺爱的人,一味埋头读书,交往范围比较窄的人,童年曾经遭受过性虐待或性侵犯,即有过性心理方面创伤的人。
二、如何预防和调节失恋后出现抑郁情绪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恋爱是在人的生理和心理具备一定成熟度时才能有的感情,而且是双向的情感活动,单方的努力是很难使恋爱关系继续的,而无法发展的情感不如及早放弃。在人的一生中,每个人不知要放弃多少自己无法获得的东西,懂得放弃是心理成熟的表现。
其次,要明白“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现实生活里,优秀的同龄异性有的是,未来的生活道路还很长,要寻找自己所爱的人机会是很多的。古人说得好:“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任何一个人失恋了,并不意味着感情生活从此结束,而是新的感情生活的开始。天空依然湛蓝,世界同样美好。只要有一个好的心态,在未来的生活中机会有的是。
另外,多参加集体活动,让自己时刻有朋友相伴,这样会使自己随时都有好心情。事实证明,友谊是陶冶情操、塑造良好人格的催化剂,是抚慰心灵、疗治伤痕的“创可贴”。
每个人生活中随时都在失去一些东西,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对此,我们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第四节 摆脱“下岗抑郁症”
虹是某外贸公司的翻译,年轻靓丽,一口流利的俄语,深得上司及客户的好评。虹也非常喜欢这份工作,不仅舒适高雅,又有丰厚的薪水,因此,她在工作中如鱼得水,轻松而惬意。
天有不测风云,一向令人羡慕的外贸公司居然变得无力经营,虹也因此而下岗。下岗后的虹悲伤、愤懑,最初几天整日发脾气,看什么都不顺眼,甚至乱摔家里的东西,以后则郁郁寡欢。她把一切都看成是灰暗的,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她感到生活非常寂寞、孤独和无趣。虽然丈夫的收入足以使她衣食无忧,但工作权利的失去、社会地位的丧失、脱离集体的孤独感及在家无所事事、精神无所寄托的空虚感,使她精神甚为压抑。
丈夫劝她去找份工作散散心,虹就大声喊叫:“我能干什么,我会干什么?”
虹觉得自己很无能,很没有用。无论丈夫怎么劝她,她都听不进去,终日沉浸在下岗的痛苦中不能自拔。她觉得丈夫劝她去工作是嫌弃她不能挣钱,得让他养活了,因此又和丈夫闹起了矛盾。虹常常感到胸闷、头晕、没食欲、全身乏力,而且入睡困难,即使睡着了也会噩梦不断,半夜惊醒。虹去了医院,中医、西医治疗了近两个月,仍无好转。在朋友的建议下,虹接受了心理治疗。
虹是典型的下岗抑郁症。她不能接受下岗这一现实,把自己的苦恼及困难归于外在环境,而不能深入地了解自己、反省自己。
拥有一份满意的工作,是人们所向往的。即使拥有一份不满意的工作,对某些人来说也是一种幸事,因为工作是必需的。人为什么要工作?有些人认为工作是为了挣钱,养家糊口,另一些人则认为工作不仅是为了挣钱,更是个人价值感的体现,工作使他们得以实现自我。如果失去了工作,面临的不仅是经济危机,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失衡、个人价值感的丧失、自尊心的损伤。这些都会使人产生比经济危机还重的精神压力。因此,工作与我们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在我国的经济改革中,有许多人下岗了。多少年来吃大锅饭、拥有铁饭碗,稳定安全的固有模式被打破了。一些人无法接受这一现实,下岗后处于沮丧、焦虑、紧张、抑郁的心理状态之中,久而久之,便出现了心理问题,最典型的便是产生抑郁症。上面的虹的故事就是这样的例子。
既然下岗已经是既成事实,已经无法改变,我们就应该平静地接受,调节和控制好自己的心理与情绪。
首先,正视挫折。“人生逆境十之八九,顺境十之一二”,人们在生活的道路上,随时都会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通过分析,要认识到:人总少不了挫折,想事事称心、一切顺利是不符合现实的,挫折也可以磨炼人的意志。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下岗并不是坏事,关键在于如何对待下岗。
其次,增强自信心。下岗并不意味着自己的无能和人生的失败,不等于丧失了自我尊严和自身的生存价值。对当事人来说,更重要的是对引起自己下岗的原因做客观具体的分析:有的是因为单位不景气,有的是因为平时工作表现欠佳,有的是缺乏危机感而忽视了自己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还有的可能是上级看人出现了偏差等。但不论是何种原因,都没必要全部归咎于自己,更无须把自己贬得一文不值。下岗可能说明你的能力不适合目前的岗位,但绝不说明你的生活从此将一片灰暗。下岗者与其把精力花在自责或抑郁上,不如重新评估自己,增强自信心,培养生存技能并寻找新的发展机会。有句话说得好:“一扇门关闭了,必有另一扇门打开。”因此,当你被裁下岗时,拥有“东方不亮西方亮”“树挪死,人挪活”的乐观与豁达,对你来说是不可缺少的。
最后,降低就业标准,争取再上岗。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了解现在市场经济的严峻形势,摒弃“等、靠、要”的旧观念,消除行业有贵贱之分的旧思想,拓宽就业眼界,走自强、自立、全方位的就业之路。
另外,社会和企业也要多关心下岗职工,加快就业服务信息的建设,为下岗职工求职、创业提供及时、便利、周到的服务。整个社会张开温暖的怀抱,下岗职工的生活就能再一次充满阳光。
第五节 “落榜抑郁症”的预防
接到高考成绩单,小王同学神色黯然。他在此次高考中考砸了,感到沮丧之极、心灰意冷。加上遭到父母的训斥,小王渐渐地不愿与人交往,终日把自己锁在家中。往日爱说爱笑的他慢慢变得沉默寡言,吃不下东西,晚上整夜失眠,眼见着日益消瘦。
小王的父母看到他被折磨成这样,整天什么事也不想做,既心痛,又后悔当初不该严厉地责备孩子。他们想尽各种办法开导小王,但一连两个星期过去了,效果甚微,小王的情绪变得越来越不稳定。经父母再三劝说他才和父母去了医院的心理门诊。经医生仔细检查,小王被确诊为抑郁症。
高考落榜后,有的孩子会产生种种不愉快的情绪,甚至想结束年轻的生命。
消除落榜后的消极心理,除了家长、老师的热情关怀外,最主要的还是考生自己学会心理调节,走出落榜后的心理困境。
一、孩子的自我心理调节
(1)学会心理宣泄。把高考落榜的痛苦与忧伤压抑在心底,只会使自己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受消极情绪的影响。你不妨试着向父母、长辈、知心朋友倾诉,甚至可以当着他们的面痛哭一场,以此来减轻内心的痛苦。你也可以独自躲到一个僻静无人的地方自言自语,或提笔写信给远方的旧友,把烦恼随信寄走。
(2)进行心理补偿。在高考落榜的逆境中,落榜者要善于看到有利因素,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在挫折面前,可以用自我暗示来减轻心理压力、调节情绪。
例如,面对别人的嘲讽可以对自己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不经历困苦就不会有辉煌的成就。
(3)充实自己的生活。经历落榜的打击后,失败的沮丧、无助和孤独感会使人不愿接触外界,从而“闭门思过”,终日苦闷不堪。此时,不妨主动增加生活情趣,如找个工作、做些家务或发展个人爱好,使自己从情绪消沉的低谷中走出来,让青春焕发活力。
(4)总结经验,再图发展。情绪稍稍稳定之后,以书面的形式列出自己的特长、兴趣、爱好、可能存在的潜力以及家庭条件、可能拥有的社会资源,然后选择和确定自己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具体途径。
(5)求助心理医生。有的落榜生性格偏于内向,榜上无名所致的心理危机往往难以自行解脱,这时不妨求助心理医生,进行心理和行为治疗,必要时选用药物治疗。
二、家长的帮助
如果自己的孩子榜上无名,家长应给予正确的心理疏导,引导他走出落榜的情绪低谷。
(1)家长要摒弃“只有上大学才能成才”的想法,帮助孩子树立“一颗红心,两种准备”“榜上无名,脚下有路”“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观念,这有助于孩子在高考落榜后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2)父母及亲属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高考落榜,孩子会有强烈的心理挫折感,情绪会变得非常低落,而良好的家庭气氛可以帮助孩子顺利度过情绪低落期。
(3)要帮助孩子正确分析失败的原因。有的父母明知孩子学习能力差、基础薄弱,非强迫他“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结果导致孩子一次次地落榜,自信心严重受挫。还有的父母挖苦、讽刺孩子。在这种情形下,孩子极易走向堕落或产生轻生念头。
第六节 媒体工作者易患抑郁症
最近数年来,随着各种媒体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一种新的族群人口也在大幅度增长——“媒体记者”。在平面文字、电视及广播媒体激烈的竞争下,不仅要求采访品质的提升,也要求时效性,于是抢独家、抢现场的重大责任就自然地落在这些第一线的记者身上——不分白天与夜晚。媒体工作者们要注意是否压力超载,小心别让工作压垮!
基本上,采访工作有一些压力性的特质是无可避免的,所以自己更应对此了解和适应:
(1)时间上的紧迫性:刻不容缓再加上竞争性,这是采访工作的本质,但是换个角度来看,它正是“压力”的标准定义。
(2)接触较多的现场情境:媒体工作者绝对比一般人更有“机会”面临危机或者面对意外现场。举例来说,空难事件或者地震灾区的画面,他们是亲临现场目睹而非一般群众是间接获知,这些现场情境其实容易引起采访者出现“创伤症候群”或者“梦魇”等后遗症。
(3)生理时钟的失序:半夜被叫起,清晨又得开会,若是有“幸运”大新闻,三四个晚上不能回家上床睡觉是常有的事情。站在健康的角度来看,如此的生活方式绝对是“不健康”的。
(4)新闻采访的社会压力:媒体有自己的社会责任和力量,相信这个担子媒体工作者都感受得到,于是该不该采访、如何去报道都是一种压力。临**,其实也碰到过许多媒体工作者出现的压力症候群,但是令人深忧的是,大部分的媒体工作者都是隐忍而无暇处理,故借此提醒媒体工作者若有以下的不适就要留意:
①睡眠障碍:包括失眠、多梦、易醒、睡眠时数不足等,比例相当高。
②情绪障碍:抑郁、焦虑、无法集中精神,甚至倦怠等。
③身心症候群:头痛、拉肚子或者便秘、肩脊僵痛等。
媒体工作者的工作压力非常大,若压力超过身心的极限,别忽视它。社会期待的是最棒的媒体工作人员带给大家最好的资讯,若压力压垮了你们,大家就没有福气得到这些了,不是吗?工作之余,别忘了保重自己。
第七节 家庭暴力引发抑郁
张小姐又来就诊了,她大腿内侧以及散布在身上各处的紫的青的伤痕,加上脸颊上的抓痕,怎么看都不像是意外受的伤害。她无奈又畏缩地看了身边的男子一眼,一再小声地强调真的是自己骑车不小心跌倒摔伤的。值班的医生叹了一口气,仔细检视与处理之后,开了一些治疗的药品。其实,上次头上的肿包和眼睛旁边的“黑圈”,张小姐也说是自己不小心跌倒造成的。
家庭暴力的受害者,以女性占绝大多数,男性只约占5%以下的比率。因此,就医的患者之中,其伤口往往显露了遭受暴力的事实。由于这类受暴者通常已有很长一段时间受暴,有些甚至连孩子也在受暴的范围之内,因此精神上的伤害往往不亚于身上所受到的伤害。
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常常有以下后遗症:
①失眠、不易安然入睡、梦魇、半夜觉醒。
②焦虑、紧绷情绪、莫名恐慌发作、心悸。
③压抑、偶尔易怒、哭泣、情绪抑郁,对未来无助、无望,无自我价值感。
④转化为许多非典型的身心症状,如头痛、手脚发麻、疲累等。
⑤对特定议题反应过度,如暴力场面、血腥故事、人生价值等,呈现较特异的价值观念。
如果这些现象造成患者的痛苦,自己又无法控制不安的情绪,则不妨到精神科诊治。此时,医生会先评估,患者是否因此造成身心方面的问题,例如抑郁症、长期受虐造成的创伤后压力症候群等,看看是否需要心理辅导或者药物治疗。
受暴者所受到的身心伤害,根据医生的评估,可据以向法院提出离婚申请。
但是临**却发现,申请离婚的仍是少数,大多数患者不愿意“家丑外扬”。
这些受到家庭暴力的人,多是内向、压抑的,不善表达自己的情绪,比较依赖,对丈夫有绝望及无助感,受暴时也一般不敢还手。患者并非因此种人格特质而容易受到家庭暴力,不过,较为独立的人可能比较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寻找支持来摆脱长期受到伤害的状况。
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往往是在经历了长期的伤害再也受不了之后,才敢寻求协助,或者在“为了给孩子一个正常的家庭”的想法下,忍辱负重十几年。其实,在这种家庭中长大,孩子的人格也会受到影响,有不少的个案就是儿子为了保护母亲而与父亲打架,也有母亲带着孩子到医院就诊,因为孩子常年不愿意和父亲说话,更有儿子虽然痛恨父亲的行为,长大后却成为另一个施暴者。
在这种情况下,受暴者应该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和孩子。当然,除了法律之外,其他家人也很重要,因为要让受暴者劝导自己的丈夫是很困难的,劝说只可能被打得更严重,其他家人可以从旁规劝、协助夫妻改变过于不均等的关系。另外,家人也可以尽量找出施暴者的原因,是情绪失调、冲动控制力差、酗酒,还是控制不了就打人。要找出问题,让施暴者有自我改变的动机,才能避免家庭暴力的再次发生。
第八节 过分虚荣也可能导致抑郁症
有些人总是很虚荣,总是在虚荣中深深陶醉。事实上,生活不可能处处让他们享受荣誉和赞美。追求荣誉而不能满足,心头就会产生受挫感、不如意感,甚至失落感、郁闷感。这种不良感受的不断累积,成为抑郁症的重要因素。
过分虚荣的人往往嫉妒心很强,一旦发现别人很风光,自己就有被贬低、被轻视感,甚至有压抑感和危机感。这种心灵的折磨也会成为其抑郁的因素。
过分虚荣的人很敏感,特别在乎别人的评价。事实上,他们不可能处处时时得到每个人的高度评价。一旦发现别人的评价不高、不好,就会胡思乱想,就会情绪不稳定,就会陷入怀疑、不满甚至气愤之中。这些也会导致他们抑郁。
过分虚荣的人,一旦如愿,一旦胜过别人,就会过分高兴,甚至会狂喜。这种情绪的高涨是不可能持续的,有**就有低潮。情绪的忽起忽落往往使他们很难处于稳定状态。既然不稳定,总想**又难以达到,那么情绪的经常低落就成为不可避免的现实。情绪的持续低落是抑郁症的显著特征。
心理学上认为,虚荣心是自尊心的过分表现,是为了取得荣誉和引起普遍注意而表现出来的一种不正常的社会情感。在虚荣心的驱使下,有些人往往只追求面子上的好看,不顾现实的条件,最后造成危害。在强烈的虚荣心驱使下,人有时会产生可怕的动机,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虚荣心是要不得的,应当把它克服掉。
虚荣心的产生与人的需要有关。人类的需要分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尊重的需要包括对成就、力量、权威、名誉、地位、声望等方面的需要。一个人的需要应当与自己的现实情况相符合,否则就要通过不适当的手段来获得满足,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达到自尊心的满足。因此,有的人说虚荣心是一种歪曲了的自尊心是有一定道理的。那么,怎样保持正常的心态,克服虚荣心呢?
(1)以自尊自重克服虚荣心。做人要诚实、正直,绝不能为了一时的心理满足而不惜用人格来换取。有的少女为了满足物质的追求,牺牲自己最宝贵的贞操,是值得深思的。只有自尊与自重,才不至于在外界的干扰下失去人格。
(2)树立崇高理想。人应该追求内心的真实的美,不图虚名。很多人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就是因为有自己的理想。同时,要有自知之明,要能正确评价自己,既看到长处,又看到不足,时刻把消除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作为主要的努力方向。
(3)正确对待舆论。虚荣心与自尊心是联系的,自尊心又和周围的舆论密切相关。别人的议论,他人的优越条件,都不应当是影响自己进步的外因,决定需要的是自己的努力。只有自信和自强,才能不被虚荣心所驱使,而成为一个高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