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如何对待“高三抑郁症”
一、高三现象
5月的一天,成都城南某中学女生楼外,高三女生小玉从6楼跳楼身亡,留下的遗书上说,是不堪学习压力才跳楼自杀的。
小玉是高三毕业班的学生,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特别是数学,而作为数学课代表的她也最受数学老师的喜欢。一日上午,班主任发觉小玉的脸色不太正常,便找来包括数学老师在内的4名老师和小玉分别谈话。谈话内容大概是希望小玉能放松自己等。谁也没想到,小玉的压力竟然大到了以结束生命来解压的地步。
小玉对面寝室的一位女同学称,小玉平时性格看起来很开朗,自杀前没有迹象。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同学称,他们所就读的班只要是前三名,进清华一般没有问题。小玉以前一直是第一名,上学期期末考试降到了第三名。这学期,班里又转来了几名比较优秀的同学,怕自己最终考不上清华,所以小玉开学后一直都不太开心。
在小玉的寝室内,警方发现了40字左右的遗书。这是一张普通的作业纸,遗书上没有署名,也没有落日期。标题就是大大的“遗书”两个字,内容大概是学习压力太大,自己也试图解压,但未能成功,自己这样做(指自杀)对不起老师和同学,希望能够得到理解。
通过和很多高三学生的接触,笔者发现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高三现象”:学生进入高三后,原本活泼的人却变得不爱说话了。他们不再爱跟身边的同学、老师和家长交流,神情开始变得严峻起来。有的同学发展到后来,精神状态开始变差,常面带愁容,遇事显得手足无措。一些家长也注意到了这些现象,并为孩子的变化而深感担忧,有的甚至怀疑孩子得了抑郁症。
引起高考生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传统文化的“望子成龙”思想、现行的独生子女政策、万人竞过独木桥的升学现状、学校追求升学率的事实以及暴风骤雨似的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使得高考生的心理问题成为越来越严重的社会现实。第一,无论成绩好还是不好,无论是在重点高中还是非重点高中,不管是想考大学还是不想考大学,只要临近高考,他们的心情就没有了以前的兴奋和平静,而容易陷入无穷无尽的焦虑、抑郁中。这是任何别的年级学生所体验不到的。第二,考生的学习压力大所带来的紧张心理。老师每天布置的大量作业,把他们压得喘不过气,根本没有让紧张心理得到松弛的机会。每次考试,学校和班级都要排名次,这也在无形之中增加了考生的压力。考生感到学习压力大,感到同学关系紧张,很容易引起焦虑和抑郁。第三,担心考不上大学没有前途而产生的焦虑抑郁情绪。既然初中毕业时已经选择了高中,那就意味着必须考上大学,可万一考不上大学不就等于白读了吗?高考学生每天在心里重复出现的一句话便是:“考不上大学怎么办?”他们为此担忧、害怕、焦虑。第四,多数考生怕辜负了家长的期望而产生了焦虑抑郁情绪。现在的考生一般都是独生子女,家长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子女身上,也把所有的关爱都倾注在子女身上,这就使孩子背上了沉重的心理负担:考不上大学就对不起父母。
二、“高三抑郁症”的症状表现
“高三抑郁症”的症状表现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1)抑郁。主要表现为:失眠、神经衰弱、精神不能集中、性格孤僻、自我封闭、不合群、经常会感到前途不可捉摸、失去信心、感到外部压力太大、情绪低落、自惭形秽、手足无措等。
(2)厌倦。对学习和集体生活失去兴趣,表示得极不耐烦。
(3)社交障碍。与同学和老师交往时缺乏自信,呆板,却又多疑、敏感。
(4)躯体化焦虑。焦虑感明显增强,自我感觉不好。焦虑又常以躯体不适表现出来,如头痛、肠胃不适、疲倦。
(5)改向行为。情绪、思想越被压抑,越可能在适当的时候以改头换面的形式表现出来。如易被激怒,因为一点儿小事而与同学大吵大闹,甚至一言不和就拳脚相向。
三、“高三抑郁症”的调节
对于“高三抑郁症”,老师、家长和学生自己要予以充分的重视,及时发现并调节:
(1)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平时要多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发现学生有异常行为时要主动找他们谈心,使其减轻压力,以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2)学校可定期举办家长座谈会,让家长懂得帮助孩子调适学习心理,并要及时发现孩子的心理变化。家长首先要调整心态,做到内紧外松。要给孩子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家庭氛围,让他们能安心而舒适地学习。尤其当孩子成绩下降时,要因势利导,避免粗暴行为,以免增加考生压力,造成不良的后果。同时,家长还应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调整对孩子的期望值。
(3)要帮助考生“学会学习”。“学会学习”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针对学校中只重视知识掌握,不重视智力发展和学习方法的弊病提出的一句口号。这句口号被许多人所接受,广为流传,并作为教育目标之一。同时,要教会考生一些自我调控紧张情绪的方法。一是提高自信,克服紧张感,二是睡眠充足,劳逸结合,三是学会放松,稳定情绪。
(4)正确面对高考竞争。高考仅仅是人生众多挑战中的一种,需要全力以赴,但它远远不是生活的全部。
(5)正确看待自己。认识到自己的实力和差距,给自己确定一个力所能及的目标。
(6)主动与同学沟通,帮助别人,获得积极的情感交流。压力会因为交流而得到有效释放,而信心也会因交流而得到重建。
(7)坚持锻炼身体。运动也是一种有效的释放压力的方式,而且还会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花时间到野外走走,可以感受大自然、陶冶情操。当人面对森林、河流或星空的时候会发现,自己的那点压力或烦恼实在渺小得如沧海一粟。
身处高三的同学们要知道——解开枷锁的身体才能舒展,解开心锁的心理才会更健康、更有活力。
第四节 大学生的抑郁症及其调节
大学阶段是人生可塑性较大的时期,也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比人生其他阶段的心理压力、矛盾和冲突都多,尤其是在当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情况下,对人的素质的要求更是越来越高。大学生迫切希望在大学期间消除各种不良的心理现象,增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主动迎合社会的需求。大学生来到大学这一新的环境,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如果这些新的问题解决不好,就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
一、大学生产生抑郁心理的常见原因
1.环境不适应
刚刚进入大学的学生,习惯于他们原来熟悉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养成了在这种熟悉环境下的行为方式,形成了心理定式。进入大学后,环境骤然变化,使他们失去了可以依赖的对象,猛然间需要他们具有独立的生活能力和个性,自己解决生活、学习中的问题,这使他们感到措手不及、难以适应,以致饮食无味,坐卧不宁,思乡怀旧,心事又无处抒发,内心甚为苦恼,久而久之,产生了抑郁心理。
2.学习方面的不适应
中学和大学的学习方法不一样。中学的教学往往是灌输式的,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学习内容、进度、重点和作业等都由老师决定。而大学完全依靠个人,老师处于一个辅助、引导的地位,自学能力强的学生脱颖而出,而有些中学时的佼佼者,由于对大学的学习方法掌握不好,加之强手如林,从常胜将军到新集体中普通的一员,这种强烈的反差无形中会在他们的心理上导致一种失落感,以致闷闷不乐,抑郁心理由此产生。
3.人际交往
大学生中,有的人或由于骄傲自满,或由于性格孤僻,而与同学格格不入,他们往往为此甚为苦恼。个别学生学习成绩优异、能力较强,社会活动较多,但不注意处理人际关系而遭到嫉妒和孤立。有些学生不好好学习,谈恋爱,结果失恋,造成恶性循环。这样的学生都有可能产生抑郁心理。另外,大学生中,有的人家庭不睦,本人也卷入矛盾的旋涡,并为此苦恼,有的学生从小父母离异,生活在单亲家庭之中,长期缺乏父爱或者母爱,在心理上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但又不愿对别人倾诉,久之而产生抑郁心理。
4.自尊心和自卑感的冲突
部分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窘迫,在现实生活中满足不了物质需求和享受,对贫富差距悬殊不理解,有时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和不愉快的体验强烈地冲击着他们过分自尊、敏感和脆弱的心灵。心理上的长期不平衡导致抑郁心理。
5.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冲突
有的学生因为没有考上理想中的名牌大学或者没有上自己喜欢的专业而产生强烈的失落感,对自己和生活都感到灰心失望,并由此产生抑郁心理。
二、大学生抑郁症的症状表现
(1)在情绪上表现出强烈而持久的悲伤,觉得心情压抑和苦闷,并伴随着焦虑、烦躁及易激惹等情绪反应。
(2)在认识上表现出负性的自我评价,夸大自己的缺点,自卑,内疚,常回忆不愉快的往事或遇事好往坏处想,对生活兴趣明显减退,甚至丧失了业余爱好,不愿意参加娱乐活动,不愿过多交往,社交时缺乏自信,严重者悲观失望甚至产生自杀念头。
(3)在躯体上还可表现出明显的食欲不振、失眠等症状,感到身心疲惫,精力不足,面容忧虑,伴有叹息、呻吟或者哭泣的表情。
(4)在学习上懒散被动,言语动作迟缓,思维迟钝,对学习缺少信心,导致成绩下降。
三、学校应做的工作
对于大学生抑郁心理的预防和调节,学校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
在成才教育过程中,必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首先,要“成才”先要“成人”,要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或规范,形成与该社会的期望相一致的观念体系和行为方式,形成适应于该社会文化的人格,这是社会对“成才”的前提要求,其次,“成才”并不以“名次”为标志,能考上大学,即具备了“成才”的基本条件,但最终“才大”“才小”取决于他对社会的贡献大小,每个大学生都应树立起“成才”的信心,最后,上大学不是“成才”的必要条件,素质提高才是最重要的,即使上不了大学也同样能为社会做贡献。
2.增加心理卫生知识的普及教育
通过对大学生提供心理学和心理卫生知识的普及教育,可唤起和增强大学生个体心理的自我调节、自我防御和自我完善的能力,为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育内容上,应增加有关青年心理卫生、人际关系方面的内容,还可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和精神科医生到课堂上做有针对性的专题报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教育的同步发展。
3.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调适
每个人所能承受的压力各有不同的限度,就像每一根琴弦,各有一定的弹性限度,当精神压力变成忧虑的时候就有了“超压”之感。这时切忌把不良情绪埋藏在心底,必须采取合理的方式,将情绪宣泄出来。教师可通过与学生谈心或授课的方式,减轻他们内心的紧张和压抑,制止心理障碍程度的加重和极端行为的发生,并使他们逐渐摆脱原来那种不正常的经验认知,科学地认识和对待生活压力、学习压力及就业压力等,对他人和周围事物树立正确的态度,摆脱消极认识。必要时,可组织相关的讨论,并引导这些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给他们以宣泄的机会,这对疏导情绪很有好处。
4.引导学生创造一个和谐、互助、互谅的集体进入大学后,“集体意识”存在着强、弱两种不同的发展趋向。强的一面源于大学生现在或将来的交往需要,大学生开始着意建立自己的交往圈子,培养自己的社交能力,弱的一面在于这种交往具有明显的“交往强者,冷落弱者”的特点。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患有抑郁症的大学生往往被冷落,导致其病情恶化,一些性格孤僻、内向的大学生也难以得到调适。因此,教师在成才教育中必须引导学生创建和谐、互助、互谅的集体,让他们知道“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环境需要每个人付出努力,以此唤醒某些大学生的同情心。这样,患有抑郁症的大学生就容易在理解和帮助中得到治疗或积极配合治疗,逐渐摆脱病态,恢复健康。
四、自我预防与调节
1.正视自我、勇于接受现实
马斯洛在研究有关自我实现的实验时发现:心理健康的人对世界的知觉是客观的,也能按照生活的真实面目来看待生活,他们能按照自己的本来面目来正视自我,并能够坦然地接受现实中的自己,包括现实中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相反,心理不健康的人对世界的知觉是主观的,他们不能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以致狂妄自大、目空一切,也不能坦然地接受自己,以致出现自暴自弃、心灰意冷等现象。
2.努力加强自身个性修养
每个人的个性特征是不同的,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存在着神经类型强弱、灵活性的差异,智慧高低、能力大小的差异,性格内向或外向、独立或依赖的差异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特征,不同的性格特征有各自不同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当一个人性格特征中积极因素多于消极因素时,他在人生的道路上成功的机会可能多些。因此,每一个学生应该努力加强自身个性中的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这也是消除心理障碍、促进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如:增强理智感,克服主观臆断,增强自制力,克服**性冲动,增强自信心,克服自暴自弃,增强利人观念,克服利己思想,增强宽容精神,克服狭隘偏见,增强法制观念,克服懦弱性格等。
3.确立符合自己实际的抱负水平
心理障碍往往源于挫折,而一个人在心理上能否体验到挫折感,与他的抱负水平密切相关。如果自我抱负水平过高,失败的机会则愈多,则更容易体验到挫折感。如,两个人都考了80分,如果一个人原定目标为90分,他便有可能产生挫折感,而另一个人原定目标为70分,他便没有挫折感。因此,大学生在制订学习计划时,不仅要考虑目标价值的大小,还要充分考虑到目标实现的可能性。
如果条件不具备、目标实现的可能性极小,即使是很有意义的目标,也不应列入计划。
4.注意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学生健康的心理状态是由良好的学校心理环境熏陶而成的,而良好的学校心理环境是由学校人际关系构成的,这主要反映在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上。这些关系处理得当,就能形成团结合作、患难与共的凝聚力,如果这些关系紧张,就会造成彼此冷漠或敌视,甚至是幸灾乐祸、钩心斗角的耗散力。目前,不少大学生普遍反映人际关系难处,有痛苦不愿找老师谈心,有烦恼不愿找同学诉说,从而造成内心的压力、痛苦得不到正常宣泄,为心理障碍的产生埋下了隐患。因此,建立良好的学校人际关系,对于大学生排除心理障碍、促进心理健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要建立良好的学校人际关系,大学生必须首先学会以善意的态度与人相处,而不是以敌意的态度待人,尊重别人,而不是强加于人,真正地鼓励与赞美,而不是虚伪的恭维与奉承,友好地劝告与批评,而不是粗暴的讽刺与攻击等。另外,作为教育工作者也应注意:时时以自身的良好形象为学生树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榜样。如:对学生一视同仁,处事公平合理,正直无私,不拉帮结派,不扶植亲信等。教师对学生要付出朋友式的爱心、诚心、细心与耐心。如:主动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能力,及时解决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积极分担学生生活中的忧虑与艰辛,并时常为学生之间的正常交往与情感交流铺路搭桥等。
5.培养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情绪
实践表明,在健康情绪状态下,青年学生的知觉活动、思维活动,特别是智力和创造活动才能得以充分发挥。而在挫折状态下,消极情绪的连续产生会引起心理失衡,导致心理障碍的产生。
处于青年时期的大学生,生活经历少,遇事易冲动,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常常因一点小事而动感情,或振奋、激动,或丧气、失望等。因此,教育学生如何调控自己的情绪,是摆脱心理障碍、促进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
调控的办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积极预防。我们知道,情绪活动中枢尽管为边缘系统,但最终还是要受到大脑皮层的调节,受到认识过程的影响。因此,可以通过正面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以及办事果断、处事不惊的良好个性,从而从根本上预防不良情绪的产生。
(2)合理调节不良情绪。如果大学生遇到挫折,产生烦恼、愤懑、沮丧、焦虑、彷徨等不良情绪时,应该学会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调节。调节的方法有下面几种:
①宣泄,即在适当的时候、适当的场合,向适当的对象倾诉内心的不快,以减少内心的痛苦。现代人本主义大师罗杰斯曾以自己的亲身体会向我们阐明了宣泄的妙用。他说:“我以亲身的体会证实,当你处于精神痛苦时,如果有人能听你诉说衷肠,同时又不试图评判你,不替你承担责任,不打算改变你,你就会感到非常愉快。”
②转移,即把注意力暂时转移到其他事情上,以缓解或冲淡不愉快的心情。
③压抑,即靠意志的作用把不愉快的心情压在心底,不让它表现出来,以期在适当的时候再加以调节。
6.塑造良好性格
马克思说过:“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一个人一旦拥有坚强的意志,就会创造出惊人的奇迹。人生不会一帆风顺,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挫折和困难,因此苦恼和痛苦很难避免,关键是看人能否在痛苦中再次振作起来。平时多参加集体活动,多做些家务,尤其是磨炼意志的事情,尝试坚持到底的乐趣,这样对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是大有好处的。同时还要树立必胜的信念。作家丁玲曾经讲过:“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信念能使人产生坚强的意志。一个人的信念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而积极的信念会使人乐观向上、朝气蓬勃。
第五节 贫困大学生的抑郁状况调查
一、贫困大学生的抑郁心理值得重视
志东是北京某著名高校的一名特困大学生。他6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除了抚养他和妹妹,还得赡养年迈多病的爷爷奶奶,生活的贫困可想而知。在学校里志东一直是品学兼优的学生,高二时他代表省里参加全国中学生化学比赛得了第一名。没等他的高兴劲儿过去,又一个喜讯从天而降:学校通知他出国参加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化学比赛。可现实的困难却冲淡了他的喜悦——出国得自己添置一套460元的统一服装,这笔钱对于他们这个一年只能吃上一次肉的穷人家来说,真是个天文数字。
校长知道后,在全校大会上把他和他的母亲请到了主席台。“几年来,就是这位母亲,用方便面的碎屑、咸菜和自己的血汗供养大了一位为国争光的孩子……”在热烈的掌声中,校长交给他母亲一个纸包,“全校师生捐了800元,让志东好好考,为国争光……”母亲感激得说不出话来,拉着他走到台前向师生们深深鞠躬。她的身子弯得很低,以至斑白的头发几乎拂着了台上的尘土。志东心里的兴奋突然一扫而光,一向靠成绩撑持的自尊被这几百元**涤殆尽,他觉得自己像一个无能的乞丐,正在众人面前和母亲一起跪下乞求施舍。
1996年9月,志东捧着“金帆”奖顺利地跨进一所名校,却发觉自己丧失了自信。名校里人才荟萃,曾有人戏言,就是掉下一片树叶,砸着的也是哪一届的高考状元。他马上感到了压力。寒酸的衣着、浓重的地方口音也让志东在生活优裕的同学面前感到自卑。他是靠贷款上大学的。每月的生活费靠给学校清扫校园和打扫宿舍楼楼道挣出,一月300元。这是在首都维持吃穿用的最低限度,志东必须节省每一分钱。
一天下午,志东正在清扫楼道,两个女生走过他身旁,其中一个仔细打量了他一下对同伴说:“他是咱校的学生啊,以后寝室打扫卫生别雇钟点工,请他帮忙算了,肥水不流外人田。”这话像针似的扎到他的心上:同是莘莘学子,给他们打扫卫生竟成了我的“肥水”,难道我是乞丐?贫困的生活造成了他过于敏感自尊的心态,名校人才荟萃的现实又使他不再是最拔尖的人物,这彻底打破了他多年来的心理平衡。逐渐地,他不愿和其他人说话,封闭了自己,也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后来,情况越来越严重,他开始晚上几乎通宵失眠,白天神思恍惚还经常呕吐,脑子好像凝固了,查资料、做论文时思绪混乱,甚至单词都背不下去……志东患上了抑郁症。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大学生开着私家车上学,而一些特困生却要靠到处打工才能维持生计。这种两极分化的现实无疑会对一些心理脆弱的学生造成沉重的压力。根据一所大学的问卷调查显示:在有效调查的718名学生中,贫困生共有217名,对生活状况不满意的贫困生共有159人,有140位贫困生体会不到生活的幸福,有113位贫困生存在着抑郁状态或抑郁倾向。在问卷中一些贫困生谈到,“只要一有同学说自己丢了东西,我就觉得所有人的眼光都在看着我”,“我觉得老天不公,为什么要把我生下来,生下来又不生在一个好人家”,等等。
贫困生主要表现为经常为一些无谓的事情心烦,感到压抑、恐惧和孤独,不容易集中精力做事,比平常话少了等。在访谈中有一位女生表示,“我在中学时,很活泼,也爱说话,可是上了大学以后,慢慢地越来越不爱说话了。”贫困生对目前的生活和现状的不满意表现在:朋友很少,经常感受的是孤独和空虚,不认为生活会给予他们机会等。但他们存在着想积极改变现状的要求。
二、多种因素导致贫困生抑郁
调查认为,经济原因是导致学生产生抑郁心理的最主要因素。一位贫困生谈及最近的心理感受时说:“心里总是很烦,谁帮忙也摆脱不了。”问其原因,他坦言:“中学时,大家的经济条件都差不多,上大学以后,差距太大了。”可见,经济方面的原因已经成为贫困生心理上沉重的负担,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
贫困生在应对方式上的不正确、不完善也导致了他们抑郁心理的产生。贫困生的生活要比其他同学更艰难,他们遇到的困难较多,需要通过求助才能得到解决。他们需要更多的理解和支持,需要倾诉的对象。然而,当贫困生遇到困难时,多数是向家人和以前的同学、朋友求助。这反映出他们的求助模式处于不完善、不理想的状态。其主要原因是大学生自尊心较强,使他们的心理戒备更重。
在大学集体生活中,同学之间的利益冲突较多,使同学间的社会支持产生了障碍。再有,高校师生关系一般较为淡薄,所以学生没有信心去向老师求助,学校的专业咨询机构宣传不够,学生前去求助的很少。
贫困生的人格特质也导致他们抑郁心理的产生。贫困生在人格特质上更多表现为内向、谨慎、情绪不稳定,参与社会的程度较低等。如果贫困生经常表现出沉默、谨慎、自我封闭、情绪化等特点,则会导致他们产生为一些无谓的事情心烦、总觉得别人厌恶自己、难以集中精力做事等不良心理。
父母的教养方式也很重要。贫困生家长一般受教育程度不高,一些家长经常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发火或在孩子不知道原因的情况下发脾气,或当着别人的面莫名其妙地打骂子女,并超过了孩子可接受的程度等,这些也成为学生产生抑郁心理的原因。
三、贫困生抑郁的表现和特点
1.自卑和无望感
抑郁是贫困生心理问题较严重的方面,由于自卑从而导致自轻、自贱、自我鄙视,对自己持有完全否定的态度和情感体验,缺乏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抑郁孤僻,自我封闭,生活困难给他们的心理带来了重大的挫折,面对挫折,他们往往感到自己无能为力,从而丧失挑战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心理上采取逃避、退缩的应对方式,缺乏人生理想和生活目标,消极地对待人生,消极地看待生活中的一切,使整个人生带有浓重的灰色调。人际交往困难。自卑与自尊的矛盾性是贫困生的心理特点。贫困生因家庭贫困而自卑,但作为一个自我意识已经成熟的个体,他们又有强烈的自尊要求。因此,对涉及自己的事情非常敏感,容易形成情绪和情感上的强烈波动。由于这种心理特点,使贫困生在人际交往和群体活动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表现出明显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他们有融入群体的强烈愿望,但又往往因为自身的问题导致矛盾和冲突,他们有得到周围环境支持的心理需求,却又不愿接受他人的同情和怜悯。
2.心身疾病突出
对自身状况的客观认识,使他们懂得只有发奋成才才能彻底改变自身的处境。因此,他们能够为此而努力,但现实问题又时刻困扰着他们,这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使他们长期处于心理紧张和焦虑的状态,另一方面,由于经济无法保证,饮食质量和数量上都不能满足生理的要求。心理上的紧张和焦虑,物质上的匮乏,两方面的因素使他们的身心受损。
3.问题行为较多
贫困生心理问题往往表现为综合性问题,当多种因素发生作用时,情况就更为复杂和严重。调查中发现,除人际交往问题之外,比较典型的问题还有学习失败、出走、旷课、偷窃等。据统计,因学业不良而留级、退学、肄业的学生中,存在经济困难问题的学生比例明显偏高。
四、学校应做的工作
对学校而言,在贫困大学生抑郁心理的预防和调节方面,应特别加强和改进以下工作:
(1)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体系。近年来,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虽有较快的发展,但基础还相当薄弱,仍需要下大力气来抓。
(2)强化育人环境。对贫困生而言,心理上的自卑和抑郁很可能带来学习、生活以及人际交往中的其他问题。因此,学校要十分注意加强班级、宿舍的整体建设,充分发挥学生会、社团的作用,积极开展心理互助活动,为贫困生营造良好的环境与氛围。通过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让贫困生感受到社会和学校的温暖、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感情,深切地体验到社会的支持,培养起他们积极、主动地利用社会支持的意识和行为习惯,从而消除因经济困难可能给贫困生带来的精神上的消极影响。调查表明,低年级学生的心理问题要比高年级学生严重。因此,新生入学的适应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要丰富入学教育的内容,除专业教育之外,要强调学习困难、专业兴趣、职业选择、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适应教育。
(3)助困与育人有机结合。学校以育人为根本宗旨。贫困生问题的解决也应遵循这一宗旨,在帮助他们解困的同时,应着重培养贫困生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鼓励他们奋发成才。
五、自我预防和调节
对贫困生个人而言,要加强自身修养与调节。
(1)贫困生应正确看待贫困,消除虚荣心。贫困毕竟不是自己造成的,不是自己的错,贫穷并不代表自己比别人差,更不能说明矮人一等。羡慕别的同学富有是可以理解的,但千万不可因自己贫穷而自卑、委屈,甚至觉得社会不公,从而内心产生不平衡。许多贫困生产生上述心理问题主要是虚荣心所致。所以,贫困生应消除虚荣心,穷就是穷,只有勇敢、真实地面对贫困,才能消除虚荣心,才能找到克服贫困的途径。应以一颗平常心接纳自我、贫穷的家庭和清苦的现实生活。心“清”才能志远,才能将主要精力放在学业上,而不是放在花钱上。
(2)应该树立“人穷志不短”的信念,以自尊、自信、自强的态度面对贫困。
只有志不短,才能在贫困的环境里以平常、平实、平等的心态面对生活,与他人交往时,才能保持自尊和自信。为人处事,不要太敏感。遇到要花钱自己又没有钱时,应坦言相告,而不要打肿脸充胖子,造成自己更大的心理压力,更不要为钱而折腰,甚至去干坏事。自古以来,许多伟人都是从逆境中奋起而成功的,事实证明,逆境更能培养人、塑造人。
另外,贫困生应该了解自己的优缺点。自己虽然贫困,但别的方面并不一定比人差,应发挥自己的长处,积极展示自己的优势,如学习成绩优异、体育能力强等,通过这些赢得他人的认可和尊敬,培养自信、自尊、自强的品格。
(3)应加强心理品质和情操的培养,提高自身接受挫折的能力和情绪调控能力,积极进行自我心理调试,寻求支持,减轻心理压力。贫困生产生心理问题,许多是由于心理承受力差而导致的。对此,贫困生应有意识地提高抗干扰能力,为自己树立远大的目标,培养高尚的情操和人格修养。对于贫困导致的生活压力,一方面应积极寻求外部和自我支持,如申请学校贫困补贴、减免学费、助学贷款、勤工俭学、打工兼职等,另一方面要积极为自己减压。贫困生应明白,贫困对于一个人只是暂时的,只有刻苦学习,才能在今后摆脱贫困。贫困生还应积极转移注意力,参加一些有益的集体活动,以此开阔心胸和视野,减轻心理压力,摆脱心理困境。如心理问题严重,贫困生应找老师、知己,最好是找心理医生,寻求他们的帮助。贫困生应牢记:不要让贫困折断了自己奋飞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