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妥 协第20章(1 / 1)

包容 袁丽萍编著 2268 字 2个月前

妥 协

面对坚硬的生活,妥协有一种神奇的力量。

1??学会低头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不尽如人意的事,需要你暂时退却,这时候,你必须面对现实,要明白敢于碰硬的确是一种壮举,可胳膊毕竟拧不过大腿,硬要拿鸡蛋碰石头,只能是无谓的牺牲。这个时候,就需要用另一种方法来生活,这就是适时低头。

年轻人最易犯的毛病就是心高气盛、恃才傲物,总以为自己是鸿鹄别人都是燕雀,眼光总是高高向上,根本不把周围的一切放在眼里,直到有一天,被眼前的门框撞了头,才发现门框比自己想像的要矮得多。

要想进入一扇门,必须让自己的头比门框更矮;要想登上成功的顶峰,就必须低下头弯起腰做好攀登的准备。那些登上顶峰的人们,不论是在舞台上发表演说还是乘机出访,总是微微低着头俯视脚下的人群,因为他们站在高处,而他们脚下成千上万的人们,总是高高仰起头向上仰望,因为他们站在低处。

在生活中历练过的人都了解,谦虚往往被看成是软弱、怕事的表现。这种态度与其说是软弱,不如说是尝遍人世辛酸之后一种必然的成熟。那些昂然高论,不以为然的人,对这个问题,乃至人生的认识显然有限,因而表现出来的,只是一种无知的强劲,一种似强实弱的强。真正的智慧,属于谦逊的人。

当今社会,变幻莫测,错综复杂。因此在漫长的人生跋涉中,不得不学会低头。但学会低头并不是妄自菲薄与自卑,学会低头意味的是谦虚、谨慎。或许,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试着去学习低头,学会认输。其实这并不难。只是当你知道,自己摸到一张烂牌时,不要再希望这一盘是赢家。只有傻子才在手气不好的时候,对自己手上的一把烂牌说,我们只要努力就一定会胜利。学会低头,就是在陷入泥潭时,知道及时爬起来,远远地离开那个泥潭。只有笨蛋才会在狼狈不堪的时候,对自己的鞋子说,我们是出淤泥而不染的;学会低头,就是在上错了公交汽车时,及时下车,另外坐一辆车子。

低头是需要勇气的,试想,为争一时之气而拼个你死我活,于己于事又有何益呢?泰山压顶,先弯一下腰又何妨?折断了就永远断了,而弯一下腰还有挺起的机会。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有一位吏部官员,名叫王朴,曾因直谏,犯了龙颜而被罢官。不久,又被起用做御史,他马上评议当时的时政。在朝廷之上,多次与皇帝争辩是非,不肯屈服。一日,为一事与明太祖争辩得很厉害。太祖一时非常恼怒,命令杀了他。等临刑走到街上,太祖又把他召回来,问:“你改变自己的主意了吗?”王朴回答说:“陛下不认为我是无用之人,提拔我担任御史,奈何摧残污辱到这个地步?假如我没有罪,怎么能杀我?有罪何必又让我活下去?我今天只求速死!”朱元璋大怒,赶紧催促左右立即执行死刑。

不是说生性耿直不好,但王朴实在是太不开窍了,心中那种傲气犟劲一旦产生就消失不了,而且越来越旺,连皇帝给他机会都不要。这固然是受愚忠的毒害,但也与他心高气傲、不懂处世策略有很大关系。他不懂得弯与折的辩证法——尤其在一言九鼎的皇帝面前,以致毫无价值地送了自己的小命。

在人生道路上,我们常常因光彩的事物而迷失了方向,以不屈不挠、百折不回的精神坚持到底,结果输掉了自己。所以用平和的心态,学会低头,这恐怕应该是最基本的生活常识吧。学会向生活低头,学会融入生活,这是我们每一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在个性化、时尚化、特殊化泛滥的今天,或许很多人会对“向生活低头”嗤之以鼻,以为是陈年旧物。其实,学会向生活低头,就是学会了更好地融入周围的生活圈中,更快地适应生活。深谙“外圆内方”的处世之道,能够更好地同别人打交道,多为别人考虑,少为满足自己的私欲而损害他人,也最容易赢得大家的欢迎。

学会向生活低头,就是学会“蓄势”,为将来“待发”做好充分的准备,懂得厚积薄发。余秋雨先生曾在《为自己减刑》一书中提到了他的一位狱中朋友因受其启发,在监狱里苦学英语,并终有所成。刑满释放时,带出了一本60万字的英语译稿,且出狱时神采飞扬,丝毫不像受过牢狱之灾的人!他的这位朋友学会了向生活低头,学会了“利用”生活,学会了先“委屈”于生活,后“俘虏”了生活,并最终能够主宰自己的命运。

学会低头,是处世的一门基本学科,是为人的一种至高境界,是认真生活着和生活过的人的一种很好的体会、总结。

2??退一步

有人为了功名富贵,不顾一切地向前冲刺。哪怕前方是险坑,跌下去便会粉身碎骨;亦或是一堵高墙,撞上去便会鼻青脸肿也在所不惜。冷静下来一想,这样真的必要吗?换一种方法是不是一样可以达到目标,这个世界上还有足够大的空间让你驰骋,退一步、转个弯、绕个路都可以,这就是做人的智慧。正如古人所云:“退一步,就能海阔天空。”

凡事退一步,生命不退步。“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根本。”凡事均有长有短、有阴有阳、有圆有缺、有利有弊、有胜有败,更何况是千变万化的人生!成功通常皆是成于最有耐心、耐力、耐烦者,即最能忍耐、最有耐心的人。所谓“忍得过,看得破,提得起,放得下”。凡事“静观皆自得”,因为忍得一时之气海阔天空,既是海阔天空,就能从从容容,那么,又有什么事可以困得住自己呢?退步,原来是向前。有时候,只是放弃一些意气之争,即使争赢了又如何呢?退一步,并非表示自己的软弱,而是更多的包容、谅解与理解,经商的人,希望日进斗金;读书的人,希望每日进步;有的人一遇到利益,总想得寸进尺。其实,做人处事应该要以退为进!

因此,一个人在世界上要想做人处世,必须要能谦恭礼让,一个人要想成功立业,必须要懂得以退为进,引擎利用后退的力量,反而引发更大的动能;空气越经压缩,反而更具爆破的威力;军人作战,有时候要迂回绕道,转弯前进,才能胜利;很多时候,我们要想成就一件事情,必须低头匍匐前进,才能成功。

有一位计算机博士,毕业后找工作,结果好多家公司都不录用他,思前想后,他决定收起所有学历证书,以一种“最低身份”去求职。不久,他被一家公司录用为程序输入员,这对他来说简直是“高射炮打蚊子”,但他仍干得一丝不苟。不久,老板发现他能看出程序中的错误,非一般的程序输入员可比,这时他亮出学士证,老板给他了与大学毕业生对口的专业。过了一段时间,老板发现他时常能提出许多独到的有价值的建议,远比一般的大学生要高明。这时,他又亮出了硕士证,于是老板又提升了他。再过一段时间,老板觉得他还是与别人不一样,就向他“质询”,此时他才拿出博士证,老板对他的水平有了全面认识,毫不犹豫地重用了他。

以退为进,由低到高,这是自我表现的一种艺术。常言道:“回头是岸。”就是以退为进的意义。古来的先贤圣杰,从官场利禄之中退居后方,是为了再待机缘;有些能人异士隐居山林,是为了等待圣明仁君;有的人非常重视“韬光养晦”;有的人等待“应世机缘”,所有的饱学之士都懂得“进步哪有退步高”的道理。

春秋时候,楚王的三子季札,因为贤能,父王要传位于他,而他谦让说,上有长兄,应该由长兄继位。长兄去世以后,因其贤能,国中大臣又再推荐他为王,他说还有次兄;次兄去世以后,全国人民又一致推举,希望他能出来领导全国。他说“父死子继”,应该由故世的先王之子继任王位,故而仍然退而不就,所以后来在历史上留下贤能之名。可见,退让不是没有未来,退让之后往往在另一方面更有所得。

三国时代,刘玄德知道太子刘禅无能,要诸葛孔明取而代之,但因诸葛亮谦让。反而在历史上留下忠臣之名。周公辅佐成王,虽是长辈,一直以臣下自居,所以能成周公的圣名美誉。此皆证明,退让不是牺牲,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有时以退为进,更能成功。

以退为进,是人生处世的最高哲理。人生追求的是圆满自在,如果人生只知前进不懂后退,那么他的世界就只有一半。而懂得“以退为进”的哲理,可以将我们的人生提升到拥有全面的世界。“以退为进”,何乐而不为呢?

一个人会做事,不如会做人。当然,最好是又懂做事,又懂做人,那好事通常都自做了;而要是只会做人,不会做事,那往往就是做不成事。办一件事,往往要通过许多人,不通过人便不能成事,人事是所有事情中最难办的事。有时候,想办成一件事,得要迂回曲折、以退为进、颠三倒四,那还不一定能成事。

做人同做事一样,有时候也是要以退为进的,退却是为了更好的前进。

3??改变自己

曾有人说:“婚姻不是1+1=2,而是0??5+0??5=1。”就是说:“传统意义上总说婚姻是两个个体走到了一起,可是现在的人每个都很有个性,要想这段婚姻维系下去,每个个体都要学会改变自己,需要消掉一半的个性,所以是两个“0??5”才等于一段婚姻。

此话说得很有道理。的确,现代的男男女女,我们都崇尚个性和自由,我们都有想法有追求有目标,那么,两个人走在一起,必然就会有各种各样的冲突。不和就分手,闪婚的背后是闪离。于是,越是大都市,分手概率越高,离婚率越高。

我们在电视剧《爱情呼叫转移》里看到,因为挤牙膏没有从根部挤就吵架闹离婚的事情不是偶然。生活中,因为作息时间不一样,你白天上班,他下午上班;因为饮食口味不一样,你吃素他吃荤……最后闹到分手,甚至离婚的事情多不胜数。

记得在《青年文摘》看到一篇这样的文章,说一个男的喜欢一个女孩,初次见面很紧张,女孩并无意于他,他为了缓解气氛对服务员说:“麻烦在咖啡里加些盐。”这让女孩惊讶不已,后来两人终于结婚了,很多年后,男的临终前写给她:“原谅我一直都欺骗了你,还记得第一次请你喝咖啡吗?当时气氛差极了,我很难受,也很紧张,不知怎么想的,竟然对小姐说拿些盐来,其实我不加盐的,当时既然说出来了,只好将错就错了。没想到竟然引起了你的好奇心,这一下,让我喝了半辈子的加盐的咖啡。有好多次,我都想告诉你,可我怕你会生气,更怕你会因此离开我。”相比之下,这是多么大的反差。我们可能会因为去哪家餐厅买、哪个牌子的家具而大吵大闹,而却有人因为维系感情维系婚姻撒一辈子的谎,喝一辈子的加盐咖啡。

突然想起了很多年前有人说“对立养人。”说两个截然不同的人走在一起反而感情更稳固,因为他们互相被对方吸引。而两个看似有共同爱好的人,比如都是某个行业的设计师,却反而更容易因为设计理念不同而分道扬镳。两个都太有棱角的人,就如同两只长满了刺的刺猬,只能相望不能相互拥抱,因为会被对方身上深深地刺伤。

仍记得古老的传说,说很久很久以前,世界上的人是两个脑袋四只手四个腿的,后来上天一分为二,于是后来人就开始寻觅着自己的另一半。这个传说和“0??5+0??5=1”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两个人,一世界。”多美的珠宝广告词!

成功女性张晓梅曾说过的一句话:“这个世界,有两类人,一类是制定规则的人,一类是服从规则的人,通常两个制定规则的人在一起是没法生活的。”你看看你周围单身的人,是不是都是很有个性的人,是不是都是不愿意妥协和不愿意牺牲的人呢?

通常,我们因为锋芒所吸引,因为锋芒而伤害。因为个性而开始,也因为个性而结束。如果想要维系一段感情,你是否愿意改变自己,削掉自己身上的那一半呢?也许这就是爱情的牺牲,婚姻的代价。所以,想要结婚的男孩子或女孩子,在走上红毯的那一端的时候,就意味着你们要消掉你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