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隐寺和尚邵本一非常严格地遵守戒律清规,是个得道高僧。他是陕西人,年轻时是县学的生员,因为仰慕江南地区厚重的文化、风流俊逸的人物,就渡过长江南下,一路上寻师访友。几年之后,忽然悟道,竟削发当了和尚。他去过许多佛寺,辗转来到浙江,此时他已经是佛门中非常著名的禅师了。杭州人仰慕他的大名,就把他请到灵隐寺中,现在人们都称他为定心大师。他有个儿子名续,当年他离开陕西时,邵续还在地上爬着学走路。邵续长大后,因为不认识父亲,一直感到非常遗憾,在江淮地区到处寻访,始终都没有遇见。后来听说父亲在杭州灵隐寺,就乘船沿着长江顺流而下。和他一起乘船的是一个青年人,容貌清秀姣美,好像女孩子,说自己姓龚,由京城返回家乡绍兴。听说邵续万里寻父的事,非常敬重,二人非常投缘,一路畅聊。到了杭州,邵续打听到灵隐寺所处的位置,立即动身前去,龚生也想拜见禅师,就一同去了。

刚刚到达寺门,早已经有一个和尚等着他,说:“禅师打坐醒来,已经知道公子从很远的地方来到这里,但不应和镜儿一起进去,请让他停在这里。”邵续听了莫名其妙,龚生却变了脸色。邵续有所察觉,但很着急早一点儿见到父亲,也来不及细问,便请龚生停在门外,独自进去。到了法堂,禅师正在盘膝坐着,邵续不认识,旁边的和尚说:“他就是你的父亲。”邵续十分伤心,哭着拜倒在父亲膝下。禅师挥手拦阻他说:“快点起来,千万不要这样。我现在生活得很安乐,你应该为我高兴、欢喜,为什么要哭哭啼啼呢?”于是叫他在一旁坐下,简略地询问亲属中长辈以及同学、老朋友的一些情况,邵续一一回答。忽然禅师皱着眉头说道:“你万里迢迢赶到这里很不容易,体现了你的一片孝心。只是你要来就自己来,为什么要把镜儿带来,给我添麻烦呢?”邵续赶紧跪在地上,声称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并请问其中的缘故。禅师说:“龚生是镜儿的丈夫,镜儿就是龚生的妻子,镜儿是一个狐狸精。两个人被情欲纠缠住,舍不得分开,靠着你的一片孝心,依附着渡过长江。现在又来打我的主意,想要我说些好话,来成全他们的情缘。镜儿就在龚生的身边,你是肉眼凡胎,怎么能看见她呢?”一会儿又说:“这个狐狸文才很好,又能看出你是孝子,我就成全他们吧!”然后就命令小和尚取过一张黄纸,写了几个字后又交给他,嘱咐说:“拿这个给他,这里是佛门净地,叫他快些离开。”小和尚拿着纸条出去,交给龚生,龚生拜了再拜,行了礼,便走了。

邵续在灵隐寺住了一个月,禅师就叫他回去,说道:“回去侍奉母亲,也就等于侍奉我了。这里是出家人住的地方,你也不应该久留。”邵续还想再留几天,禅师不同意,只能离开。回家后,见到母亲,母亲身体仍和以前一样康健。邵续和母亲一起生活了几年,因想念父亲,又再次到了浙江,而禅师已经到南方云游去了,不知道在什么地方。邵续念父心切,就继续向南寻访。走到山**上,忽然遇见一人,衣着华贵,侍仆前呼后拥,看上去很面熟,原来就是当年同船的龚生。龚生见到邵续,立即跳下马,拜伏在路旁,说:“孝子近来好吗?”邵续急忙回拜,并扶他起来说:“老朋友为什么这样客气?”龚生站起说:“你们父子对我的恩德,像天地一样大,没有报答你的机会,我总是很惭愧,怎么敢在你面前失礼呢?”接着再三地邀请邵续到他家去,邵续也想借此机会了解他的奇特经历,便高兴地答应了。于是坐上另一辆马车,和龚生并排前行。他们见面的地方离龚生家还有半日路程,路上邵续就试探地问他,龚生丝毫没有隐瞒。

原来龚生是浙江人,他的叔父到京城做官,带着他一起上任。在京城西北的山中,他租了几间房子,那里环境非常清幽雅洁,于是就闭门苦读。那是初冬的一天,雪很大,龚生正在屋内围着火炉读书,口中吚吚唔唔地念着,忽有一个大红色的火团,火焰足足有一尺多高,从屋梁上落下,落在地上后旋转不停,整个房间顿时暖和起来,而且越来越热。龚生大吃一惊,担心整个房子会烧起来,准备逃出门外。忽然火光收敛起来,变成一个白头发、衣着很简朴的老妇人,两手一拱,站在面前。龚生估计是山间的妖怪,更加害怕,逃得更快了。老妇人却上前阻拦,说:“你别害怕,我不会害人。看到你读书很寂寞,我有个小女叫镜儿,也喜欢读书写字,我想把她嫁给你,让她有些进步。所以我匆匆忙忙地赶来见你,不知道你是否愿意?”龚生听了更加惊奇,也更加害怕,推辞说:“我年纪轻,学业不精,没有成就,恐怕会耽误你的女儿。而且你行踪那么神秘可怕,我更不敢和你女儿攀亲。希望你可怜我,饶了我吧!”老妇人性子很暴躁,似乎根本不愿听他解释理由,发怒说:“我的女儿像天仙一样漂亮,嫁给你,你还不要?难道你觉得我刚才还不够厉害,不能把你烧成灰烬吗?”说着,两眼睁得就像牛眼睛一般大,闪闪发亮。龚生更加害怕,正不知所措的时候,忽然有一个打扮得很艳丽的丫鬟从门外进来,笑着说:“像你这样逼迫人家答应婚事,反而破坏了他们的感情,不是好办法。你还是回去吧,镜姑会自己来的。”又说:“我早就知你性子急切,办不成这件事。”说完,就扶着老妇人向外走,老妇人仍然是气呼呼的。她们出门没走几步,就突然消失了。这时龚生吓破了胆,想逃下山去,可是大雪纷飞,已经把山路遮盖得严严实实,马根本不能走,而且年长的仆人已经到城里去搬运柴米,这里除龚生以外,只有一个十二岁的小书僮,又能干什么呢?没有办法,只好静静地等着,是死是活,一切听天由命。

到了晚上,雪渐渐停了。龚生关上门睡觉,想着过完这一晚,明天便可迁到其他地方。但是因为心神太过紧张,一时竟然睡不着。忽然听到窗外有弹指的声音,有人一边敲窗一边唱歌:“叹空闺兮掩孤檠,望伊人兮违素诚。伐柯伐柯兮其音丁丁,果得相随兮我愿卿卿。”声音非常娇媚,婉转悠扬,余音绕梁,不停地传到耳边。龚生猜想一定是镜儿来了,从窗洞中向外偷看。只看到雪光映天,比月亮还要皎洁,一个垂着发鬟的少女,苗条轻盈,正站在窗槛前。杜甫描写山谷中绝代佳人的诗句“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用来描述她都远远不够。龚生心中暗暗喜欢,但想起白天凶暴的老妇人又觉得很害怕,踌躇着不敢出声。一会儿,少女又唱了起来:“雪欲晴兮云微,鸟不宿兮双飞。奈有人兮愿孤帏,我不见兮又空归。”唱完之后,微微叹息,转身便要回去。龚生看到这种情形,情不自禁地大声呼喊:“你要找的人就在这里,你还要回到哪里去呢?”少女听了又转回身来,隔着窗说:“几次被你拒绝,我实在很难为情,不得不回去,并不是真的生气。”龚生立刻披衣下床,打开房门,将她扶了进来。那时屋内的残烛还没有熄灭,镜儿映着火光,更显得美艳极了,肌肤不施粉黛而如玉,容貌不修饰而似花,一言一笑,处处都显得婉媚动人,实在是人间罕见的绝色。龚生问道:“她们所说的镜儿就是你吗?如果老妇人不是那么凶狠撮合,好事早就成了!”镜儿笑着说:“你也可以算得上是色胆包天了。如果不是我亲自来,好事真是没戏了。”龚生就想拉她上床,镜儿推辞道:“我年纪还小,你不要胡闹。”随后就拿出一卷稿纸说:“这是我练习写的诗,没有人教我,希望你能给我仔细地改一下。三天后我再来取,你可不能讲一通好话来骗我!”说完之后,拜了两拜,转身就不见了。龚生看她的诗作,文辞秀丽,语意风流,心醉神迷。第二天早起,便用红色的笔细细地加以评点,再也没有搬家的打算了。

第三天晚上,镜儿果然来了。龚生把诗稿还给她说:“遵照你的意思,我已经改过了。只是你的诗写得实在太好,我无法不说好话啊!”镜儿把评改的地方看了几遍,笑着说:“果然名不虚传。”说完又要告辞离开。龚生拦住她,就动手解她的衣带。镜儿不禁羞怯地笑道:“女子才十五岁,就要嫁给王昌,真是前世作孽呀!”于是两人上床欢好,镜儿虽然娇啼婉转,却也是极尽男女之间的快乐。欢好之后,龚生就问老妇人是谁,镜儿答道:“她是我的义母,姓古,是村野人家。”龚生道:“她的威风好大,现在想起来我都害怕。”镜儿打趣地说:“今晚你的威风也不小呀!”说着,二人都笑了起来,于是又依偎着睡去。天亮了,上次见到过的那个丫鬟敲门进来,龚生感谢她那天晚上解围的事,丫鬟笑道:“痴老太不懂情事,我本来就说这件事一定要镜姑自己来才行。”镜儿起身,穿好衣服后,就和丫鬟一起走了。此后每天晚上都来,二人的感情也越来越深。

镜儿喜欢诗文,所写的诗文富有情韵,但因为房子窄小,而且有书僮同住,行动很不方便,二人只好在夜间睡在**推敲诗句,或者辩论文章的主旨意味,有时用文雅的语言打趣对方,有时一同背诵诗文妙句,说说笑笑,常常一整夜不睡。那时年长的仆人已经回来,听说后很惊奇,天亮时便潜伏在门外。只看到主人还疲倦地睡着,门却自动地开了,一阵细碎的脚步声伴随着淡淡的香气,飘过身边,却什么都看不见。仆人很害怕,知道当地没有相邻的人,一定有鬼狐在迷惑主人,就极力劝龚生回家,龚生不听。仆人又进城告诉龚生的叔父,叔父派专差来叫他回去。专差还没有到,镜儿已经知道了,当晚哭着对龚生说:“我们不能长长久久地在一起了,怎么办呢?”龚生吃惊地询问原因,镜儿回答说:“仆人已将我的事告诉你叔父,就要派专差来叫你回去。你离开后肯定不会再来,我们不是就分离了吗?”龚生也很伤心,提出要镜儿一起到城里去。镜儿说:“我当然想陪着你,但实在是不敢。我本是狐狸精,狐狸精都各有各的地盘,况且京城是皇帝住的地方,我不敢擅自前去。你如果不想抛弃我,只有回到南方去才可以。”龚生当时已深深地陷进情网之中,舍不得和镜儿分离,便问她怎么安排。镜儿说:“我平时积了一些钱,足够沿途车船的费用。你只要按我说的做,就可以回到故乡,为什么还要留恋京城呢?”龚生想也不想,就决定照镜儿说的办。二人商量后,什么东西都不带,悄悄地趁着天黑就离开了。那时年长的仆人还在京城里,书僮睡得正熟,因此也没有人阻拦他们。

走了一里多路,草丛间好像有灯光在闪烁,隐隐约约的有两支火炬,忽暗忽明,龚生还以为是山野人家,指着告诉镜儿。镜儿嬉笑着说:“你最害怕的人来啦!也太不给人面子了,到现在还要耍威风!”龚生还不明白,只听到一声虎啸,响彻山谷,不禁大吃一惊,差一点儿掉下山崖。镜儿拉住他说:“有我在,你怕什么!”于是大叫道:“我和你的女婿要到别的地方去,承蒙母亲帮助,以后回来,会报答你的。”话音未落,老虎已不见了。龚生稍微平定了心神,反而开玩笑说:“过去你是狐假虎威,今日却威风可以伏虎了。”他们一直走下到山脚,看到有个村庄,讨了些早饭吃。他们自称是夫妻,人们也毫不怀疑。镜儿拿出银子,购置了车马、衣服,绕过京城,一直向南到达通县,不久就租了一条船,沿着运河南下。等叔父派去的专差到达的时候,他们已离开三天了。在船上,他们完全摆脱了种种顾忌,或者品茶相谈,或者灯下对弈,或者记诵诗书典故作为酒令,或者提笔记述沿途的山川景物,有时分题限韵作诗,此唱彼和,兴致比以前更豪放。刚开始龚生总要勉强镜儿才肯唱和,后来渐渐地乐此不疲。两人就像是风雨相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一般。

他们行驶到江苏,即将要转入浙江地界,镜儿忽然担心地说:“这里的水神管得很严,我不能过去。一定要等有大福气的人,靠着他,船才不会出毛病。”龚生问其中的原因,镜儿说:“这里的水神是伍子胥和范蠡,一向都很有威灵,不比其他的神道。我实在很害怕。”龚生不相信,仍然坚持要继续向前,想不到才张起帆,一排巨浪就打过来,突然间阴云密布,暗得什么都看不见了。龚生害怕极了,只得停船不再向前。等了五天,碰上邵续的小船,镜儿高兴地说:“他是个有大德的人,比有厚福的人还要可靠。你能和他一同坐船,再有一百个江神,我也不怕了。”龚生听了她的话,碰巧邵续要换船,便怂恿船家招他上船。但此后镜儿白天就不再现身,她告诉龚生说:“这个人是孝子,天上各路神仙都会保护他。在他面前,我如果肆无忌惮,恐怕会遭受灾祸,一定要小心躲避。”因此邵续虽然和龚生同舟,始终不知道他还带有家眷。果然邵续上船后,始终风平浪静,渡长江时也像走在康庄大道上一样平稳,没有几天便到了杭州。邵续将要登岸,镜儿告诉龚生说:“这个人的父亲是高僧。我到你的家乡,不知土地神是否容许我住下,假如有他父亲为我讲一句话,我就可以一直住下去,和你白头偕老了。”龚生听了,就向邵续竭力请求,想一起去拜望禅师。这时镜儿又叮嘱他说:“你手中白扇子就是我的化身,一定要带在身边。见到禅师后我自己会向他禀告,你不要随便插话。”龚生答应了,但是还没有走进寺门,就被禅师派人阻拦,所以非常惶恐。幸好不久小和尚就送来一张纸条,上面有十个字:“一切水土诸神,不得拦阻。”就像是官府的命令。龚生看了纸条很高兴,赶紧和镜儿坐船回家,果然一路平平安安,什么事也没有。到家中,撒谎说是叔父作主替他在京城中娶的妻子,亲友们一点儿也不怀疑。龚生的父母早就死去了,于是家中的一切都由镜儿主持,安排得井井有条。又拿几百两银子买房屋田产,龚生就突然间富了起来。他以前从没有看见镜儿身上带有银钱,现在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非常奇怪。

这天的路上,龚生把自己的经历详细地讲给邵续听了。天快黑时才到达龚生的家,只见房屋大门宏伟辉煌,一看就是富实人家的气象。龚生请邵续进去,准备了盛筵款待,又把三岁的儿子抱出来见客,说是镜儿生的。他长得眉清目秀,远远超过一般的小孩,可以想象他的母亲一定非常漂亮。当晚他们喝酒畅谈,一直到半夜才休息。邵续睡在龚生家中,床褥铺设都极其华美。第二天告辞离开,龚生也不挽留,只是说“南方地域广大,你可能找不到尊父,回程时还是请到我家来一叙”。邵续答应了。龚生送他到城外,并赠送一百两银子。邵续推辞不了,也就收下了。

邵续一直向南,走到海边,仍没有遇见父亲,只好闷闷不乐地返回。又来到龚家,恰好龚生不在,仆人奉镜儿的命令呈上一个包袱,打开一看,是一只雪白晶莹的玉如意。仆人又转达镜儿的话,恭敬地说:“这点东西略微地表达我们夫妇二人感激的心意,它象征着洁白而有华采,事事如意。您离家已经很久了,应该早早返回,否则父亲没有找到,还要失去母亲,那就要抱憾终身了。”邵续听了非常吃惊,不再等待龚生,夜以继日地赶回家。回到家中,他的母亲果然已经病倒在**,已经相当危险。看见邵续回来,很开心,笑了笑,就永远闭上了眼睛。邵续佩服镜儿的先见之明,每次向旁人讲起,听的人都惊叹不已。

后来龚生写信过来,说因为镜儿不愿长途跋涉,所以他也不外出应试求官了,打算在家乡悠闲自在地度过一生。邵续的父亲却一直没有音信,或许已经得道成佛,回到帝释所住的天上去了。邵续虽然非常孝顺,却没有能随着父亲一同成佛,这也是人生的一大憾事。

外史氏说:我空闲的时候常常喜欢看戏,对昆剧《雷峰塔》,虽然觉得故事非常荒诞,看后却总是对法海老和尚恼恨极了,无缘无故地拆散人家恩爱夫妻。后来听到龚生的故事,本一老禅师就很通晓人情世故,想来他一定是第一大活佛转世的。不过推究本源的话,这实际上就是儒家所提倡的仁爱宽恕的精神。否则的话,和尚既然出家,断绝尘缘,又怎么会知道镜儿、龚生之间的爱情,去促成这一段离奇的姻缘,传为千古佳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