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江宁县的汤汝亨可说是当代的柳永。他词填得非常好,也擅长写诗作赋,唯独不会写八股文。就是在科场应试的时候,他还是要填写小词,等到交卷,都是些写词曲用的华丽绮语,没有一句话是可取的。因此到了三十岁,还没有当上秀才,常常和孩子们一起参加县试,他自己无所谓,旁人却为他感到可惜。他填词的名声越来越响,即使是妇女或小孩也都知道有汤汝亨这个人,这当然也是人生的一件得意之事。丙寅年县试,他又落选了,不幸的事接踵而来,他的妻也随即亡故。他一个人居住,十分孤寂无聊,便去丹徒某公处当幕僚。在丹徒待的时间长了,就用丹徒的籍参加当地考试,仍然不成功,更加被士人讥笑。他长期不得志,在他乡穷愁潦倒,词却写得越来越好。曾有《临江仙·剪刀》一词,写道:“买自并州光似雪,殷勤玉手擎将。缕缕丝丝吐吞忙。灯前轻放处,尺寸费思量。漫道春风如汝快,秋来伴尽宵长。银缸影里燕低翔。裁成犹有待,古塞莫飞霜。”词写好之后,丹徒士女争着传诵,脍炙人口。
一日汤汝亨去郊外游赏,经过乡绅孙家。孙家是城郊的大族,因为汤汝亨是某公幕僚,孙家热诚地接待了他,一直到天黑汤汝亨才离去。孙家有一个十六岁的女儿,容貌绝美,特别喜爱词。一天偶然得到汤汝亨的词集,就成了心头之爱,经常放在针线筐中,时时吟咏。自己有作品的时候,也都依照汤词的韵脚来写。因为喜爱汤词,自然也爱屋及乌,喜爱填词的人,但实在不知晓汤汝亨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男子。此女有一个名叫拾翠的贴身丫鬟,相貌秀美,和小姐相比不分伯仲。这一天偶然从后堂偷偷看到汤汝亨,只见他神情飘逸,风仪俊美,虽然已是中年,但和古代美男子卫玠也差不多了。于是暗中把这一情况告诉小姐,小姐听了更加倾心,竟然相思成病。她的父母明白了女儿的心意,嘲笑地说:“汤生年岁已大,事业一无所成,只不过因为写曲子有几分薄名,怎么能当我家的女婿!”于是赶紧和豪富人家商议婚事,却骗丫鬟说议婚对象就是汤生。拾翠也照此告诉小姐,小姐的病很快就好了。后来拾翠弄清了其中的骗局,非常后悔,很自责地说:“我误传消息,耽误了小姐的姻缘,小姐会怎样看我呢?我一定要让小姐如愿以偿。”
拾翠的外婆家在城中。她的舅舅是县里的生员,因为拾翠的父亲把拾翠卖给人家当丫鬟,很生气,平时就不再来往,但拾翠还能记得外婆家的位置。她先偷藏了小姐写的一卷词,半夜里偷偷逃出来,直奔外婆家。月色很昏暗,她跌跌绊绊地朝前走,脚上都磨出了血泡。到了城外,门还没有开,她就躲在荆莽丛中,夜露沾湿衣服,也毫不在意。城门一开,她就寻到外婆家,正巧外婆在门口等菜贩子,她便哭着拜倒在地,撒谎说:“东家主人狂**好色,逼着我当小老婆,不顺从就要受鞭打。我担心会伤害外婆家的体面,所以连夜逃出来。”说完,泪流满面,悲伤哀戚。外婆一直以来就喜欢拾翠,一边关切地抚慰她,一边自己流泪不止。她把拾翠领进屋,说:“你爸爸简直是个畜生,把我的心肝宝贝害成这个样子,还有什么好说呢!”不一会儿,舅舅从外边回来,拾翠起立拜见。舅舅问明缘故,愤慨地说道:“你的卖身价不过十五贯,我家虽然贫穷,卖掉两亩田,也就足够了。怎么忍心让姐姐的亲骨肉给人家当玩物呢!”拾翠哭着道谢。舅舅和外婆商议,先借些钱,凑足十五贯,然后又请孙家的一个近族做中间人,去赎回券契,并且明确地告知孙家说:“乡绅与生员地位是一样的,侮辱我的甥女,也就是侮辱我。如果不同意赎回券契,我们一定向官府告发。”那个近族答应后就去了。当时孙家找不到拾翠,又听说她舅舅是县中的生员,非常担忧,那个近族来讲明情况,提出拾翠的外婆家要赎回拾翠,就很爽快地答应了。但孙家小姐失去拾翠,却如割去了左右手一样。
拾翠住在外婆家,脱掉富家侍儿的装束,俨然就是贫家少女模样。外婆与舅舅考虑为她择婚,拾翠私下对外婆说:“我的命薄,不能嫁到有钱人家。听说江宁县汤某,家贫丧妻,年近三十,这样的就好。”外婆将此话转告其舅,拾翠的舅舅也看不起汤汝亨,于是就说了一大堆难处。拾翠就把小姐写的那卷词交给舅舅,说:“你拿着这个去见汤生,事情一定可以成功。”其舅也没有细看,随手把它放在书斋中,有事出门。才出门,就在路上遇见汤汝亨,二人本来就熟识,其舅便把汤生拉回家中。恰巧拾翠正在书房,看见有客人来,十分害羞,也没有看清楚是谁,便像惊弓的小鸟,赶紧躲了起来。其舅请汤生坐下后,进内室安排茶点。汤汝亨自己坐着,很是无聊,见桌上有词集,就拿过来翻阅。开卷是《行香子》一首,其词写道:“窗外风清,窗里烟清,一炉香暂且消停。闲凭玉案,懒阅金经。看苏家髯,辛家幼,柳家卿。掩卷思生,展卷春生,个中人忒煞关情。吴头楚尾,徒仰芳名。待坐君床,捧君砚,与君赓。”汤汝亨见这首词似乎是为自己写的,惊诧不已。一边吟诵,一边披阅,发现集中称赞自己的有十分之三,和韵而作的有十分之五,几乎每首词都与自己相关,不禁拍案大呼道:“女知音原来就在这里!”于是眼睛也不眨,手也不停地一遍又一遍地吟诵品味。
一会儿拾翠舅舅端茶进来,他仍然丝毫没有察觉,还像刚才一样吟诵。拾翠舅舅戏谑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呼道:“老兄,好得意啊!”汤汝亨这才猛地醒悟过来,对拾翠舅舅说:“我今年三十岁了,文字上真正的知己实在没有几个,虽然写了些下里巴人的小词,被人们谬赏,但从来没有人对我之爱如此深厚。希望你告诉我作者的芳名,或许将来有机会可以报答知己之情。”拾翠舅舅取过一看,随即扔到桌子上说:“原来是闺中女子的小词,有什么值得问的?”汤汝亨愤愤不平地说:“暂且不说这其中的情感,就是这些词作,水平与我写的也是不相上下,可算是当今女子中的秦少游了。你怎么可以小看她呢?”拾翠舅舅见汤汝亨情意殷殷,便坐下告诉他道:“这是我家小甥女初学填词所写,大胆妄为所写,我已经多次呵责。你是名家,为什么要如此称赞呢?”汤汝亨听了惊喜地说:“你家宅子风水好,当出贵甥,可惜是个女的。假如我到你们家来,应当也可以像晋代魏舒那样,为外婆家扬眉吐气啊!”话中明显地有自我推荐的意思。拾翠舅舅听了没有说话,隔一会儿才说:“即使是男的,也不过和你差不多。况且小甥女才十六岁,整天跳跳蹦蹦,还不能操持家务。”这话不仅明白地拒绝了汤汝亨,而且也嘲讽了他。说完就换了个话题,再也不提起此事。但汤汝亨已知道才进书房时,看见到的女子就是写词的人,心中更加倾慕,神情不宁,就借口离开。第二天就请来熟人向拾翠舅舅提亲。其舅本来不想答应,但考虑到拾翠的心意,于是婉转推谢说:“甥女出身贫困,未来恐怕你会嫌弃她,所以不敢答应。”汤汝亨又请某公再次提亲,拾翠舅舅这才同意了。
两个月后,汤汝亨送来彩礼,两家又商定了婚期。这时拾翠对外婆说:“我举办婚事不必告诉孙家旧主人,但小姐一向待我很好,听说她也即将结婚,我想去看看她。”外婆把这个想法对拾翠舅舅说了,舅舅不同意,外婆却竭力赞同,舅舅只好让外婆和拾翠一起去了。当时孙家小姐已经知道真相,没有和意中之人定亲,心情抑郁苦闷,旧病复发,整天睡在**,不停地哭泣。对方豪富家已经下了聘礼,选择的婚期恰巧和汤汝亨是同一天。抬翠一到孙家,得知结婚的日子,心中非常高兴。先拜见旧主人,因为其舅的关系,旧主人对她很客气。然后进闺房探望小姐,小姐低头躺着,显得很生气,很久都没有理她。过了好一会儿才说:“你要走,也不跟我说一声,现在又来做什么?”拾翠赶紧道歉。小姐请外婆坐下,又问拾翠近日在做什么。外婆代替石翠回答说:“她就快要出嫁了,整日忙着做针线活。”小姐问:“女婿是谁?”外婆笑着说:“就是写曲子的汤相公,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人家!”小姐一听,颜色顿时变了,满面怒容,转身向内,再也不说一句话。隔了一会儿,外婆要带拾翠一起回家,拾翠说:“我和小姐还没好好地讲话,你先回去,等婚期到时来接我,好让我和小姐再聚上十天。”外婆答应了,就一个人先回家了。
当晚拾翠要小姐支开丫鬟,二人单独讲话。拾翠说:“小姐知道今天我为什么来吗?”小姐仍然满面愁容,没有说话。拾翠长叹一声说:“我为小姐心都要碎了!以前曾听小姐讲过李易安、朱淑真的事,每次听了,总要为她们伤心落泪。我知道小姐并不是没有主见的人,我看你平时仰慕汤相公,就想尽力促成这件事。没想到主人竟然把小姐许配给豪富家。那个富家公子认识不了几个字,小姐和他成婚,真是步了李易安、朱淑真的后尘了!我今天来是向小姐献上一计,行或不行,就听你一句话。”小姐听拾翠讲得认真,心思也活动了,急忙问是什么方法。拾翠说:“汤相公运气不佳,年岁又大,这些你都知道。我现在之所以与他定亲,完全是为了你。如果你现在还想实现你本来的愿望,想要举案齐眉,夫唱妇随,那么我拾翠情愿把这个婚姻让给小姐。如果你喜欢年轻讨厌年长,喜欢富贵鄙视贫穷,那我明天就回去,自己嫁给汤相公。究竟如何,由小姐决定,我一定没有怨言。”小姐听到这里,已经明白了拾翠的计划,要把和汤相公的婚姻让给自己,心中感激极了。没有丝毫的踌躇犹豫,毅然地说:“你把他让给我,这正是我梦寐以求的。只是豪富家怎么办呢?”拾翠没有回答,小姐也明白了她的意思,由她替代自己与富豪家成亲。因为汤相公是自己所爱,所以也毫不犹豫,只是问道:“调包固然是好方法,但具体该怎么做呢?”拾翠在小姐耳边低语了几句,小姐也不禁笑了起来。自此她们整日不出闺房,你摹仿我的态度,我摹仿你的声音,没几天就学得惟妙惟肖,即使是熟悉的人仓促间也分辨不清,也不明白她们这样做的意图。小姐的病很快地痊愈了,全家都很高兴。十天后外婆来接拾翠回家,小姐骗她说:“拾翠服侍我很多年,现在出嫁,一定要打扮得体体面面的。我已经代她做了好些衣服,还没有完工。等到迎亲那天,你傍晚来,我把拾翠打扮得整整齐齐,人和东西直接抬走就好。”外婆喜欢贪小便宜,高兴地答应了,竟然又一个人回家了。回家后舅舅虽然责怪她,但也没有办法。
到了迎亲那一天,小姐与拾翠故意起晚了点。饭后把丫鬟们都支开,在绣房中面对面地梳妆,发上插着许多簪饰,让垂珠遮住脸面,打扮得极其华丽。两个人打扮得完全一样,衣服一般的花式,鞋子一般的红艳,不是贴近了细看很难区分。太阳刚刚西斜,就把门关了起来。外婆早早地走来了,一进房就说:“我年老糊涂,没带你回家,被你舅舅数落,差点气死我。快走吧!”拾翠这时坐着,让小姐站在一旁。拾翠模仿小姐声音对外婆说:“痴老太婆急什么!谁耽误了你家小娘子的好事啦!”又回过头对小姐说:“拾翠,快跟着你外婆回家。日后内心思念,有空就来看我。”说完又指着一只大箱子对外婆说:“这是送给你外孙女的,可不要嫌少。”外婆谢过,拾翠便唤丫鬟将箱子抬着,同外婆一起出门,小姐跟随在后边,头也不回,也不再到大堂向主人家辞别。外婆来时就准备好轿子,到门外就乘轿子离开,人们都奇怪拾翠为什么突然变得那么冷漠。
拾翠把小姐送走后,就关上房门独自坐着,不和家里人见面。一会儿天黑下来,城门也关了。那个豪富家也住在城外,与孙家只隔一条小河,所以要等到天黑才来迎亲。时辰将至,小姐的父母一起来到绣房前敲门,拾翠想着此时小姐早已进城,他们不可能再去把她追回,就把房门打开了。小姐的父母拉着女儿的手道别,忽然觉得不对,大吃一惊。因为在此之前全家都忙着整理嫁妆,激动高兴,丫鬟们来来去去,也都没有留意。更何况小姐平日里脾气便很执拗,父母都顺着她,她要一个人闭门独坐,别人也不敢去打扰她。到这时孙家的父母拉着女儿的手在灯前话别,母亲还要为她系上面巾、结上腰带。假小姐当然很难再装下去,真相就暴露出来。孙父气愤极了,大声责问。拾翠早就想到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点也不慌乱,将调包的前后经过讲述一遍,情绪激动,最后大声说道:“我知道自己有罪,也作好了死的准备。现在就让我死在你们面前,借这个机会来报答小姐对我的大恩。”说完,从袖子里取出一把短刀,就要自杀。这下孙家的父母也慌了,急忙拉住她说:“别这样,让我们仔细考虑。”
正在说话时,豪富家迎亲的人来了,唢呐声、锣鼓声响成一片,大门内外挤满了人。孙父见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就和孙母商量不如就让拾翠代替女儿出嫁,暂且应付过去眼下的局面。这样虽然说失去一个女儿,也算又得来一个女儿。于是安慰拾翠说:“我那不成材的女儿,好人家不嫁,情愿去吃苦,我们也不稀罕她。现在我们就把你当作自己的女儿嫁出去,日后可别忘了我们老夫妇啊!”说着伤心地流下眼泪,拾翠也哭着向两位老人道谢。于是孙父严厉地告诫在一旁的丫鬟,即使对自己的亲人,也绝不能将这件事讲出去。然后拾翠向小姐的父母拜别,盖上红巾,坐入彩车中。那个富家公子向孙父孙母行过了奠雁贽抛之礼,便亲自驾车迎娶拾翠回家,没有人知道她是假冒的小姐。拾翠美丽大方,性格贤淑,丈夫和公婆都喜欢她。孙家父母也保守秘密,对待拾翠就像亲生女儿一般。
小姐来到拾翠家,彩车早已在门口等候,拾翠舅舅也没有细加辨认,便催促登车。到了汤家,牵着红巾入内。汤汝亨以前只匆匆地看过拾翠一眼,故也分不清小姐的真假。当晚定情,二人各写新诗,彼此间更加钦慕,只遗憾相见太迟。第二日早起,便又各自提笔吟诗作词,一唱一和,写个不停。小姐深深庆幸自己嫁了一个好丈夫,也就不再思念父母。三日后,拾翠舅舅来看外甥女,小姐装怍害羞躲在闺房里不出来,汤汝亨拉着她出来。等到见了面,二人互相都不认识。拾翠舅舅惊道:“她不是我家拾翠,是谁呢?”汤汝亨也大吃一惊,小姐迫不得已把事情的本末还有拾翠的一番心意讲了出来,二人听了都惊叹不已。拾翠舅舅回家后派人到孙家了解,知道拾翠已经代替小姐嫁至豪富家,于是也保守秘密,不敢讲出事情的真相。拾翠嫁到豪富家后,担心汤家贫穷,小姐过得不好,便借口说挂念旧日的贴身丫鬟,派女仆前去探望,并送些银钱。仆人回来报道:“汤家娘子与官人好像一对小书生,在书桌旁咿咿唔晤地念着,不知疲倦。书桌上堆满了纸张,你也写、我也写,写完了又念,念完了又相对大笑,一点也不担心清贫。”拾翠听了,这才放心。
第二年汤汝亨带着小姐回江宁,被江南总督高公所赏识,帮助他编撰《升平乐府》十种,准备在皇帝南巡时呈现。编撰完毕后,高公给了他一千两银子,并在学使面前推荐他进入府学为生员。这时小姐家境渐渐富裕,而拾翠家却逐渐败落下去,他的丈夫吃喝嫖赌,把家产都挥霍完了,不久自己也患痨病死去。拾翠没有依靠,又回到了孙家。孙家老夫妇日夜思念女儿,通过拾翠的安排,才得以和小姐见了面。小姐回家后把拾翠的遭遇对汤汝亨说了,为了感谢她成全二人的美德,就把拾翠娶回家中当侧室。后来小姐生了几个儿子,拾翠生了一个儿子。汤汝亨先死,小姐与拾翠至今还在。我的朋友邵次彭写了《汤太母含传》记叙这件事,在这世上流传。
外史氏说:这件事有三处值得人们称奇。汤汝亨不追求科举功名,而对吟词填曲执着不悔,不顾旁人的非议耻笑,这是一奇。小姐不慕富贵,而甘心嫁到穷人家去,甚至是不顾父母的遗弃,这是二奇。拾翠一心一意促成小姐实现自己的心愿,她的才干也丝毫不逊于小姐,半夜逃出孙家,想方设法博取舅舅的同情,巧妙地安排和汤汝亨的婚事,然后又设计调包,可以说是足智多谋。一开始并不为自己谋划,可结果自己也达成了心愿。春秋时期宁武子不避艰险,在乱世里周旋,既辅佐了君主卫成公,也保护了自己。拾翠做人处世,和他们不是差不多吗?这是三奇。不过,假如用世俗常人的眼光去看,一定会认为小姐被拾翠出卖,因为拾翠自己嫁到富人家,却让小姐过粗茶淡饭的贫困生活,难道这也算是帮助别人、替别人打算吗?但是看到小姐嫁到汤家后夫唱妇随的快乐,便可知道这样的眼光是非常浅薄庸俗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