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珍珠(1 / 1)

杭州有姓苏、姓李两名秀才,都花钱买了北京国子监的名额,准备在北京参加顺天府乡试,因为那里中举的名额较多。他们到达京师的时候,槐花正黄,考试的时间马上就要到了,于是就在试院左侧租了一间屋子,作为入场暂时歇息的地方,不再另外寻找别的居住地方。但是京城的风俗,每当科举考试时期,离试院较近的地方,不但房租贵,一间都在十贯以上,而且物价也相应地被抬高。苏、李二生应试结束后,考虑到发榜的日期还很早,为了节省开支,便计划搬到别处去住。有个浙江来的和尚,长期住在京城,因为是同乡,苏、李便托他找房子,和尚说:“东城外三里多有一白石精舍,环境清静幽雅。二位如果想去,我可以代为关照。苏、李听了很高兴,便托他介绍。和尚来去花了半天时间,二生也已收拾整齐行装,于是就一起前去。到了那里,只见满路都是松花,竹影横斜,真是一座雅洁清幽的佛寺。他们选了东边的一间廊屋,居住下来。和尚告辞离开时,悄悄地对他们说:“这里是郊外,四周很荒僻,不要随意出游,一定要小心!”说完就离开了。

苏、李二生正庆幸自己找到一处好地方,打算痛快地游览一番,听了和尚的话,口中虽然答应,心中却一点也没有放在心上。第二天早饭后,他们先游览了本寺,随后询问和尚,附近有什么赏心悦目的去处。众和尚都不说话,只有一小和尚说:“距这里一里多,有个留云观,景致不错,值得游玩。”其他和尚听了后都瞪着眼看他,好像在责怪他多嘴,二生也有些莫名其妙。午后,就请这小和尚陪着一起去游玩。住持和尚知道后,赶紧跑过来对小和尚说:“你别把二位相公带到留云观后边去,有性命危险!”二生听了大吃一惊,问小和尚,小和尚只是笑了笑,并不回答,仍然引着他们离开寺庙前去。在茂林中转了好几个弯,许久才走到。只见围墙大都倒塌了,四周荆棘丛生,有几根柱子立着,好像是大门,走近一看,上面还有一块破旧的木匾,上面写的正是“留云观”三个字。小和尚带他们跨了进去,里边不少古树倒卧在地,就好像一条条发怒的蛟龙在草堆里盘旋。草有二尺多高,没有一丝人迹,显然已经荒置很久了。二生拨开草前行,一直走到大殿前。大殿有五根柱子,原本金碧辉煌的油漆都已剥蚀得差不多了,门窗残破不堪,歪歪倒倒。殿中死一般寂静,神像还立着,神态狰狞可怖,黑黝黝的积满了灰尘,已经无法知道是什么神仙。苏、李二生大致浏览了一下,不禁哑然失笑,说:“小师父说好玩的就是这里吗?那也太差劲了!”小和尚微微有些脸红,说:“好玩的不在这里。但我师父已经发话,我不敢擅自带二位前去。”二生又笑了笑,说:“去了也不见得就好玩,不过你师父不在,为什么不带我们去玩个遍呢?”小和尚为了证实自己没有说谎话,便答应了。

从殿后只走了几步路就有一扇侧门,小和尚推开门,其中果然别有洞天。只看见芳草鲜美,树木茂盛,亭台楼阁,在其中掩映。远远地还听到潺潺的流水声,大概还有小溪、池塘。二生很高兴,想要抬脚往里走,小和尚连忙拦阻道:“就在这里远看,已经很好啦!再往里走,恐怕有灾祸发生。”二生笑他胡扯,仍要前行,忽然听到亭中有妇人严厉地斥责说:“哪里来的野汉子,到我家花园东张西望,想当盗贼吗?”声音十分刺耳,就像是猫头鹰的叫声。这下苏、李二生才真的害怕了,小和尚急忙拉着他们说:“快走,快走,狐夫人发怒了,不能再停留了!”二生听了赶紧回身,循着来路,急急匆匆地往回走。路上问小和尚,这其中究竟有什么古怪,小和尚回答说:“这里原是某贵人家的花园,荒废很久了。后来有妖怪占据,不能再随意出入。如果狐夫人不在,还可以进去玩。今天碰到狐夫人,就不行了。”二生听了,感到非常惊奇。回到寺院,住持和尚问:“到后园去了没有?”他们都瞒着不敢说。到晚上,二生与住持和尚闲谈了一会儿,到二更时分才散开回去睡觉。走到东边廊下,月光清朗,映满了整个窗户,便不再向和尚要火,回到房内脱衣睡下。这时住持和尚突然走来,隔着窗子问道:“二位白天外出游玩,如果听到什么,赶快告诉我,不要自己害了自己。”二生仍然坚持说没有,和尚才离开。二生在枕上还嘲讽道:“这个光头和尚真是个胆小鬼,即使有妖魔鬼怪,也不敢来侵犯举人老爷!”说完就睡熟了。

半夜,苏生先从梦中醒来,觉得怀中非常温暖软滑,仿佛有人和他一起睡觉。他怀疑是李生,但李生从不胡乱地开玩笑,试着用手摸去,只觉得肌肤细腻润滑,这才大吃一惊。就着月光,张开眼睛细看,原来是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少妇正和自己同衾共枕地睡着。于是伸手将她摇醒,问她是谁,妇人答道:“我特意来陪你睡觉,何必多问!”苏生自己一个人很久了,情欲萌动不能控制,便顾不上详细询问,紧抱着妇人,做成了好事。欢好过后,很快地便昏昏然沉睡过去。沉睡中忽又听见李生的呼唤,大喊奇怪。勉强睁开眼来,怀中的妇人早已不知去向。他问李生为什么惊叫,李生说:“我半夜梦醒,闻到枕边有女子鬓发的香气,十分奇怪,睁眼一看,果然在我身边睡着一个美女。我不禁有些心动,但又想功名事重,而且这女子也不知是从哪里来的,于是准备拒绝她,没想到这女子,百般引诱纠缠,我只能侧过身子,不理不睬。这时窗外忽然现出一双大眼,像灯一样明亮,直射屋内,又有声音呼唤道:‘小珍珠,不可纠缠人,快回来吧!’这声音就是白天在留云观所听见的狐夫人的叫声。我怕极了,就大声叫你,突然间狐夫人与**女子都不见了。”苏生听了李生的话,大惊道:“这下我可完了!我没能像你那样端正自己的心思,已经被妖怪迷惑,这可怎么办呢?”接着讲述了自己的经历,说着便哭了起来。李生只好安慰他,仍然各自睡下。

天明,李生起来洗漱,叫唤苏生,听不见答应。走近一看,苏生紧闭双眼,一点气息也没有,已经死了。李生害怕极了,急忙去唤住持和尚。和尚赶到,见苏生突然死去,痛惜地说:“不早点告诉我,果然被妖怪害了。不过还有一个活着,还算是幸运。”李生询问其中的缘故,和尚说:“二位去游览的那个废园中,有个妖怪叫狐夫人,其实她自己并不是狐狸精,只是狐狸精都听她的话,所以人们这样叫她,狐狸精中有小珍珠、小珊瑚等,她们都能迷惑人,只要被她们迷住的人都活不了。听说狐夫人专替她们物色青年男子,她们则把男子的精血摄去,供养狐夫人。青年男子前去游览,如果没有遇见狐夫人,还没有关系,偶尔撞见,便活不成了。”李生听了,便把昨晚发生的事详细告知。和尚说:“你是正人君子,以后会有大福气。不过,如果你们早些对我讲,我在你们房中放一卷经文,那么苏生也不会死了。”说着,大家都非常感慨。李生随后就买了棺材将苏生收殓,当天便搬到南城去住。这一年李生在顺天府中了举人,第二年带着苏生的灵柩返回浙江。乡里父老听了苏生的遭遇后,都叹惜不已。

外史氏说:古话说邪不侵正,这是确实的。读书人在紧急关头,最重要的是“正心”二字。做到心正,连佛家的经文都可以不要,哪里还怕什么妖怪!假如不能做到心正,香暖的绣被,会成为男子葬身的深渊;芳香的秀发,也会变成令人魂飞魄散的魔障。其结果是黄泉路上多了一条汉子,龙头榜上少了一名俊才。苏、李二人,一死一生,他们读书养性功夫的浅深,这还不明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