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念三(1 / 1)

有诗道“商人重利轻别离”,山西地方的人差不多就是这样的。小孩生下来后,还没有成年,就跟着别人到外地经商,往往一去几年都不回家。他的父母也不等到儿子返回,就为他在家里娶了媳妇,这叫作“娶空房”。这一习俗沿袭到现在都没有改变,不知创始于何人。盂县有一户人家,也按照这种习俗为在外经商的儿子娶了媳妇。媳妇十八岁,长得容貌姣美,而且性格开朗活泼。她嫁到男家以后,很快便将主持家务当作自己的责任,对公婆亲敬孝顺,与乡邻和睦相处,没有一点女儿家的忸怩和拘谨。阿公给儿子写去一封信,起初还盼望他早日赶回家来。后来几次书信往来,儿子谈到雇主会给他很高的酬金,让他管理账目,能得到十分之三的利润,因为实在舍不得这一份收入,不忍心放弃,所以不能马上回家,哪年能回来也说不准。妇人暗中听说此事,顿时感到心灰意冷,非常失望。然而在乡里人的眼中,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妥。

村里有一个人名叫李念三,不知道他来自哪里,行踪十分诡异,和别人一点也不一样。他受雇于人,也不见他辛勤劳作,而功效反而比别人大。而且饮食衣服,从来没有看见他购置采办,却样样不缺。然而他的相貌长得很粗鄙,城里的姑娘都不屑和他结婚,所以到乡下来做上门女婿,但是仍然没有人看得上他。那个独守空房的妇人,没出嫁时埋怨不能早日与人结婚,嫁到男家后又十分伤心与丈夫长期分居两地,床头枕上,时常唉声叹气。公婆因儿子不回家来,便也不忍心过多责备她,早睡晚起,从来都不过问,妇人也已经对此习以为常。

一天晚上,她独自在房里点灯纺织。将近半夜,忽然听见有人问:“睡了吗?”声音很轻。她吃了一惊,抬头一看,只见房门竟然大开着,有一个人悄悄走了进来。妇人十分震惊,开始以为来人是窃贼,一会儿,他已经站在床前,穿着布衣草鞋,相貌丑陋,原来就是所谓的李念三。妇人以前就认识这个人,她吓了一跳,从位子上站起来,急促地问他:“你来干什么?”念三答道:“来睡觉。”妇人更加感到非常恐怖,几乎快要惊喊起来,她勉强控制住自己,愤怒地斥责说:“这里没有你睡党的地方,快走开!”念三笑道:“我回去并不难,只是可惜了娘子的花容月貌,久久空守花烛洞房,白白担了新娘子的虚名,连自己丈夫的面也不曾见过。愁云怨雨,渺渺无期,莺老花残,就在眼前,实在是让人为你悲哀叹息!”妇人听了他的一番话,正好揭开了心中最苦痛的地方,不知不觉早已经泪流满面。于是重新又坐下来,也不再呵斥驱逐他。念三又说:“我长得丑陋不堪,本来是没有资格到新房来陪你的,然而与其在荆棘旁边沐浴春风,总比在空**的山谷中独抱枯蕊要好一些。娘子如果有意思,我愿意竭尽自己的本领,想必和美女俊杰的结合不会有什么不同。”说完,竟然靠近她的身体。妇人毕竟感到羞涩,情欲虽然已经萌动但心中还是犹豫不决,而且她还是处女,不敢迎合,只是抓紧自己的衣带,微微皱紧眉头而已。念三知道很容易使她顺从,就上前将她抱住,感到她的身体顿时变得软绵无力,便任由他宽衣解带,一起睡到**。

**时,念三的身体好像是磨刀石,粗糙坚硬,肌肤好像要被磨破似的,妇人实在难以忍受,用力把他推起,说道:“去,去!我宁愿没有丈夫,也不敢与你做相好。”念三笑着说:“客人既然已经来到家里,怎么甘心没有吃饱喝足就离开呢?”念三强行与她**。妇人更加不能支持,声音愈加娇软快要哭出来。念三用一丝嘲弄的口气说:“别处山里的粗石,还可以用来琢磨美玉,你真不可碾磨,然而也已经不是一块浑然未琢的璞玉了。”说完抽身起床,穿好衣服抖动了一下,渺然不见踪影,不但不是从房门走出去,甚至连离开的脚步声都没有。妇人更加感到异常恐惧,幸好还没有极度狼狈。早晨起床后,仍照常汲水舂米,操持家务,也不敢将晚上的事情泄露出一丝半点,心里则是慌乱极了,唯恐他再来。天快暗下来时,她站在门口,看见念三匆匆忙忙地从面前走过去,头也不回,对自己连看都不看一眼,便暗暗高兴他已经忘记旧情,自以为不会再有麻烦。

到夜里快睡觉时,有一个人推门直接闯了进来,她又大吃一惊。一看,原来不是念三,而是又换了另一个人,年纪仅十五六岁,容貌非常秀美,服装也很华丽。妇人在遭受惊吓之后,草木皆兵,不愿意再经受风雨。她对来人说:“你是什么人?黑夜到这里来,难道不怕引起偷瓜窃李的嫌疑?请你马上出去!”那人笑道:“名花吐艳,全国都已知道,你为什么还说这些掩饰的话,难道李念三不曾和你同床睡觉欢好吗?”妇人被说得哑口无言,那人又说:“你既然已经尝过了胆,自然不应忘记其苦味。尽管如此,我可不是粗鲁之人,不会让人哭喊求饶的,你可千万不要拒绝。”说完后,就迎上身去拥抱妇人,温柔相待,多情抚弄。妇人色欲之心早已被挑起,然而由于上次创痛很深,终究不敢轻易答应。男子温存多时,才开始为妇人脱衣行欢。男子柔腻温婉,与念三完全不同,只是体下**十分巨大,和念三一般无二,而在情欲激烈之时,她也就感觉不到艰涩痛苦了。妇人既爱慕他的容貌,又喜欢他的温情,到这时也几乎不能自持了。两人欢好**直到天明,男子才离去。刚下床,他笑逐颜开地问妇人:“你看看我,和念三相比谁美?”此时妇人已经非常疲惫,勉强回答说:“念三怎么比得上你!”等她提起精神看时,却依然是念三站在面前。妇人更加感到惊骇,念三却早已越窗离开,还听见他说话的声音:“痴妮子还在白白地挑肥拣瘦,她怎么知道美玉已碎,不能瓦全的道理!”妇人还是没有产生什么疑心,但精神昏昏沉沉,便关门高卧,趴在枕头上熟睡,直到中午才起床。

等到打开房门,婆婆见到她后大惊道:“新妇哪里不舒服,怎么神色突然变得这么难看!不会是病魔在作怪吧?”妇人这才对昨晚的事情起了疑心。没多久,她感到**突然疼痛难忍,肿起像一个土墩子,热得烫手。然而她还丝毫不敢告诉别人,只好忍受臃肿的痛苦,勉强行动。后来情况更糟,而且毒水流得到处都是,成脓浆状,因此便病倒在**。公婆觉得事情严重,才告诉她的父母,他们都来看望女儿的病情。妇人最终还是因为羞愧,没有向别人讲述得病经过,只是在私下告诉父母说:“把女儿耽误到这个地步,我不敢有什么抱怨。然而女儿已经失去贞节,死后请不要将我安葬在这家的坟地里。”母亲口中答应,心里却不明白这是什么缘故。第二天妇人便去世了。当人们把她的尸体装入棺材时,只看见腹部已经烂穿了,皮肤裂开,黄水汪洋一片,更不清楚她究竟患的是什么疾病。

自从妇人死后,念三做坏事更加肆无忌惮。凡是遇见女子一个人行走在田间,立刻用重金进行贿赂,引诱她们与自己**,如果不顺从就强迫她们就范。被他得手后,女子就会生病,生病后不久就死去了,和妇人的症状大致相同。人们这才明白那个妇人的疾病是由此而引起的,因此各自告诫家里的妇人不要外出。这样过了十几天,念三忽然不见了。后来天上打了一个响雷,有人砍柴归来,告诉村民,说某山震死了一条蟒蛇,蟒蛇头上已经生出角,角端有三个红色的字“李念三”。好凑热闹的人争先恐后地赶到那里去看,事实果然如此。然而娶空房的人,依然有很多。

外史氏说: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虽然结果不是娶空房的人想得到的。但是在我看来,婚嫁是人伦大事,与其娶了媳妇之后再回家,不如回家以后再娶媳妇。红颜薄命,遇上山西人,即使不遭受蟒蛇的毒害,也只能独守空房日夜哀叹。何况娶妇已经很久了,归期遥遥无期,为了追逐蝇头小利,却耽误鸾凤相聚的佳期,大丈夫志在四方,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呢?本文开头第一句说“商人重利轻别离”,确实是作者有感而发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