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强化环境适应:培养孩子的安全感与纪律感(1 / 1)

1.安全感:探索外界的保险绳

“你怎么这么不听话,你再这么哭闹下去,爸爸妈妈不要你了。”

“天都黑了,要赶紧回家,明天再和小伙伴们玩,不然吃人的大灰狼会把你叼走。”

“你看××家的小朋友多懂事,你再这么赖皮,我们就要把你送给别人养了。”

…………

你和孩子说过类似的话吗?当孩子哭闹不止时,当孩子玩疯了死活不回家时,当孩子撒泼耍赖不讲理时,很多父母都会用上述招数,而且立竿见影,效果非常显著,但很少有人意识到,这种很管用的“恐吓式”教育其实是以伤害孩子的“安全感”为代价的。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安全感对孩子未来发展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它是生命的底色,是探索外界的保险绳,是建立自我价值、自信、自尊的重要心理基石。一个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对外界是缺乏信任的,他不敢离开父母一步,会变得特别依赖父母,一直生活在恐惧中,为了对抗这种内心的恐惧,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能量去寻求安全感,从而无力去探索世界、创造事业和享受生命。

“爸爸妈妈经常说不要我了,我好害怕,可是又不敢哭,也不知道怎么办,每次爸爸妈妈一不高兴,我就特别紧张、害怕,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他们会不会把我丢掉。”

“我爸爸总是莫名其妙地对我发脾气,刚才还高高兴兴呢,突然就阴云密布,把我劈头盖脸训一顿,肯定是我惹他不高兴了,好想永远躲在爸爸看不到的地方啊,这样他就不会总对我发脾气了。”

…………

在孩子不敢哭、不敢闹的背后,实际上是充满恐惧、不安、自责的内心,这才是孩子最真实的心声。父母千万不能为了让孩子“听话”,就肆意破坏他们的安全感,这会给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未来发展埋下非常严重的隐患。

小水最近上幼儿园了,一直负责接送她的妈妈可谓苦不堪言。由于初入园,孩子之前从没离开过家和父母,所以一直不太适应,每次都是死拽着妈妈不松手,不许妈妈走,妈妈一离开立即大哭不止。

可是小水妈送完小水还要上班,每天早晨到幼儿园如何“脱身”成了一个大问题。作为新时代“辣妈”,小水妈在教育理念上很先进,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她专门请教了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的一位教授,对方给她支了一招。即一定要给孩子设定界限,不可无底线地妥协退让。当孩子拉着妈妈不希望妈妈离开时,不要强硬地呵斥孩子,也不要采用欺骗的方式偷偷地离开,更不要用“你再哭,妈妈就不要你了”等话语作为威胁,否则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看不见的创伤。可以温和地告诉孩子:“妈妈要去上班了,你是现在进入幼儿园,还是再玩五分钟?”如果孩子希望妈妈晚一些走,不要一味地妥协,而是要温柔地告诉孩子:“妈妈知道你不想让我走(共情),但不行,我必须要走(界限),既然你不想让妈妈离开,那妈妈再陪你十分钟(尊重)。”

孩子能在妈妈给的选项中做选择,这样心理上更容易接受“妈妈要离开”的事实。只要父母清晰地划定界限,温柔而又坚定地执行规则,孩子就会知道必须这样做,也就不会再纠缠了。更重要的是,这种方式不会对孩子的安全感和自尊造成负面影响。

越是幼小的孩子,安全感越容易受到伤害,在孩子看来,父母对自己的态度可是关系生死存亡的大事,如果我们不想让孩子成为一个安全感缺失、遇事畏畏缩缩的人,那就一定要满足孩子的安全感,永远不要让孩子有被抛弃的感觉,永远不要用抛弃、送人、不理会来胁迫孩子。不论发生什么事情,哪怕是由于工作或其他原因必须离开,也要告诉孩子,父母永远爱他,永远站在他身后,愿意充当他坚实的后盾。

此外,父母还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把工作或者生活上的消极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由于儿童的认知能力有限,他们的思维方式以自我为中心,一旦看到父母生气,就会认为是自己哪里不好,这也会影响孩子安全感的建立。所以,在孩子面前,请处理好自己的情绪,不要把孩子当出气筒,并努力营造夫妻和睦、快乐温馨的家庭氛围。

2.如何帮孩子建立足够的安全感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类性格的孩子:胆小,遇事退缩,敌视他人,消极悲观,神经太过紧张,敏感……很显然,这并不是一种积极健康的性格,潜意识中他们认为自己被抛弃、被拒绝,认为自己受到冷落和歧视,因此内心孤独而焦虑,这也正是他们消极性格形成的重要原因。

早在20世纪,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就提出了“需求层级理论”,即人的需求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安全需求仅次于生理需求,排在第二位,由此也不难看出安全感对一个人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儿童来说,安全感直接影响着孩子性格的形成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建立。

一个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更容易罹患心理疾病,其性格也更容易变得消极、偏激。换句话说,安全感是健康性格和健康心理的重要保障和前提。那么,它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

所谓安全感,即陷入恐惧和焦虑中,仍有脱离出来的信心,感到安全和自由。安全感并非与生俱来的,它是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孩子安全感的建立很大程度上与父母紧密相关,如果我们在孩子幼小的时候给他们足够的、持久的、可靠的、稳定的爱,那么孩子就能形成对未来的确定感和可控制感,面对陌生人和陌生事物也就会表现得更自信,就会形成自信、勇敢、爱探索、敢冒险的积极性格。

可是,父母怎样才能知道自家孩子是不是缺乏安全感呢?一般来说,缺乏安全感的孩子会有一些外在表现:高频率、反反复复地问爸爸妈妈爱不爱自己;对洋娃娃、枕头、玩具等物品过度迷恋,一旦分开就会哭闹不止、无法入睡等;特别胆小,一出门就紧拉着爸爸妈妈不松手,不敢尝试,不敢参与竞争;不能接受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所有人的意见都必须和他们保持一致……

除上述表现外,孩子爱咬指甲也可能是因为安全感缺乏,不过一些微量元素缺乏也会导致咬指甲,家长还要仔细分辨。

青春期是一个人性格形成的最关键时期,在此之前,一定要帮助孩子建立起足够的安全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自信、勇敢、爱探索、不怕失败和挫折的好性格孩子。那么,具体来说,父母该如何做呢?怎样才能让孩子建立起充足的安全感呢?

(1)肢体接触法

肢体接触能建立一种非常亲密的、可信任的关系。孩子比较幼小时,我们可以通过举高孩子,双腿带着孩子**秋千等肢体小游戏来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孩子上小学以后,我们则可以通过拍肩膀、拥抱等肢体动作告诉他们,父母永远都站在他们身边。此外,一些亲子活动也是建立安全感的良好契机,比如采摘活动、大扫除、外出购物、旅游探亲等,父母要抓住这些机会,给孩子更多的自主权和适当引导。

(2)放羊式养育

每个孩子都是宝,很多父母面对自己的掌上明珠,含在嘴里都怕化了,其实这样的“精致鸟笼”式教育反倒不利于孩子好性格的养成。我们不能因为怕孩子受伤,就不许他们动这个、碰那个,这只会养成孩子畏畏缩缩的性格。

孩子都是天生的探险家,他们渴望了解周围的一切,作为家长,千万不要扼杀孩子的求知欲,而是要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环境,在圈定的安全范围内,允许并鼓励他们大胆去尝试。这种放羊式养育看似粗放,但更有利于孩子在探索的过程中对环境以及周围事物建立安全感。

(3)与人交往法

第一次分床睡、第一次去幼儿园……诸如此类的分离焦虑一旦处理不好,那么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安全感就会付诸东流。孩子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与父母逐渐分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势必会产生惶恐不安、焦虑等情绪。鼓励孩子与人交往,建立自己的朋友圈,这对缓解各个阶段的分离焦虑都有非常好的效果。

让孩子邀请同学、好朋友来家里玩吧,多鼓励孩子参加学校、共青团等组织的郊游、夏令营、参观等集体活动。融入集体,不仅有助于孩子产生归属感、建立安全感,还能使他们更快地度过分离焦虑期。

3.秩序感训练:潜移默化的引导法

所谓秩序感,即人通过观察周围环境来预测运动变化规律的能力。秩序感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拥有良好秩序感的人说话、做事有章有法、有条有理,不管是个人装扮还是家庭起居、摆设等都整洁,人们也更乐意与其交往;而缺乏秩序感的人,个人打扮、生活环境、说话做事都是混乱不堪的,严重者会影响一个人的正常社交和事业发展。

秩序感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婴儿刚刚出生时是完全无序的,他们没有吃喝拉撒的规律,也没有白天夜晚的概念,睡觉、吃奶、玩耍、排泄……这一切都是依照本能进行的。随着婴儿慢慢长大,与父母建立关系后开始认识和体验父母的有序生活,并慢慢建立起自己的秩序感。

有些父母可能过于心疼孩子,认为秩序会让孩子受苦,因此孩子小的时候不忍心去给他们树规矩、立榜样,觉得等孩子大一些了,自然而然会形成较好的秩序感。这种想法和认知是非常错误的。

首先,秩序感并不会让孩子感受到被管束的痛苦,对于孩子来说,秩序会带来一种自然的快乐,甚至会因为秩序错乱而不高兴、发脾气。比如,两岁宝宝喵喵一看到妈妈把她小**的毛毛熊拿走的时候,就会大哭不止,并提出自己的抗议,要求把毛毛熊放回原位。建立了一定秩序感的孩子,会自动自发地去维持这种秩序,比如坚持把自己的小碗和小勺子放在一起,香皂没有放在香皂盒里时会坚持让香皂回归原位。

其次,秩序感的建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并非随着年龄增长就会自然形成的。一些秩序感差的成人,尽管年龄早已经成熟了,但柜子、房间、办公桌乱七八糟的,这就是儿童时期没能形成良好秩序感的后遗症。如果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生活乱糟糟的人,那就要从小开始培养他们的秩序感。

(1)为孩子提供一个井然有序的环境

一个一直生活在干净、整齐、有秩序的环境中的孩子,会自然而然地受环境的影响,从而形成较好的秩序感,养成什么东西放在什么地方的好习惯。反之,则会缺乏秩序感。千万不要以为孩子还小,不知道什么,孩子的玩具那么多,又爱乱丢乱放,不可能天天有秩序。更不要以为收拾好后又立马会乱,于是收拾不收拾好像没多大差别。

秩序感的形成是潜移默化的,所以最好不要偷懒,父母固定时间起床、睡觉、洗漱,干净整洁的家庭环境,这都有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秩序感,父母一定要持之以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难以达到好的教育效果的。

(2)破坏孩子秩序感的禁忌

三岁以下是儿童的秩序感敏感期,在这一时期,孩子对于秩序会非常敏感,因此不要过于频繁地更换生活环境或照看人,否则孩子刚适应了这样一种秩序,结果换一个环境或者照看人后,已建立起来的秩序感又会被打乱,需要建立起新的秩序感。过于频繁的变动会让孩子的秩序感变得混乱不堪,也会影响其安全感的建立。

另外,一些生活上的小细节也会导致秩序感的破坏,如孩子对一些物品有特定的摆放要求,不许改变,在做某件事情时有一定的程序,拒绝次序上的任何变化,对于这些需求,父母一定要给予满足,保护孩子的秩序感。

(3)秩序感的日常训练

著名教育专家蒙台梭利认为:如果父母没给孩子提供一个有序的环境,孩子就会缺乏建立起各种关系的直觉,孩子的智能也就无从建构。实际上,孩子秩序感的建立并不复杂,父母坚持有序地摆放家庭中的日常用品,尤其是孩子的用品,每次使用后都及时归位就可以了,另外可以通过让孩子自己收拾玩具、个人用品,在公共场合引导孩子做事要排队、遵守公共规则等来提升秩序感。

4.强化纪律感:你的孩子愿意服从吗

孩子纪律感的养成与父母的教育是分不开的。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都给孩子提出了要遵守纪律的要求,但是却没有明确哪些事是可以做的,哪些行为是被禁止的,哪些活动是受到限制的,都受到哪些限制。这就给孩子纪律感的形成人为制造了困难,毕竟孩子自身认知能力有限,无法独自准确判断父母所要求的纪律都包括哪些,都有哪些细节。

对于年龄比较小的孩子,父母在教育过程中,不要总是“遵守纪律”这样泛化教育,因为孩子实际上很难理解,也很难懂得自己需要怎么做,在制定规则时一定要具体,比如课堂上有问题时,要先举手,然后再发言;睡觉前要洗脚;等等,父母只有明确了这些具体的要求,孩子才能知道怎么做。

尽管不少家长十分重视纪律感的培养,但却常常一叶障目,选择了错误的方向。培养孩子的纪律感,并不是一味地让孩子听话,可是有些父母却将两者等同起来,认为孩子听话才是好孩子,不听话就是淘气包。为了让孩子变得听话,在培养纪律感时往往采取威胁的办法,“在幼儿园不听老师话,会被老师惩罚”,“超市结账时插队,要被抓进警察局关起来”……不恰当的方法是无法让孩子建立起纪律感的,一旦孩子知道了违背纪律的真实结果并没那么吓人,就很可能会丧失对纪律的敬畏,甚至以破坏纪律为乐,嘲笑那些循规蹈矩的人。

这天,豆豆妈带着十二岁的儿子豆豆,去好朋友家做客,豆豆妈和朋友年龄相仿,朋友家的儿子年龄比豆豆大两岁,豆豆妈想正好两个孩子可以一起玩。

一进门,朋友非常热情地招待豆豆妈和豆豆,这时豆豆妈发现儿子居然对朋友的招待无动于衷,不打招呼而且什么都没说,顿时觉得有几分尴尬,于是赶紧提醒儿子:“豆豆,这是阿姨,你之前见过的,向阿姨问好呀!”在妈妈的注视下,豆豆一脸不情愿地低声说了句:“阿姨好。”声音小到根本听不清说了什么,豆豆妈的火气一下就上来了,但奈何这个场合不适合发火。朋友圆场道:“豆豆第一次来阿姨家是不是有些害羞啊,孩子小难免会这样啊,赶紧进来,可以和我家儿子去玩,你们年龄差不多,肯定能玩到一起。”

从好朋友家告别后,豆豆妈一路上都在训斥豆豆:“你说说,你都十二岁了,多大人了,一点礼貌都没有,见人都不知道主动打招呼……”

豆豆什么话都没说,低着头沉默了一路。

豆豆究竟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和豆豆的纪律感有很大关系。通常来说,父母都会将“见到长辈要打招呼”作为必备的“教育课程”,不过豆豆妈在“打招呼”这件事的“规则”上并不明确,小时候豆豆第一次见陌生长辈,也不打招呼,豆豆妈觉得孩子认生、害羞,不打招呼是可以被允许的,第二次再见就好了,结果第二次、第三次孩子还是不打招呼。这时,家长才发现自己之前定的规矩,孩子根本就没遵守,免不了因此生气,实际上孩子会觉得有些莫名其妙。

纪律之所以是纪律,最重要的就在于它“必须被遵守”,孩子即便有不悦、有反抗情绪也“必须服从”。孩子纪律感差,不遵守规则,实际上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父母一开始就没有坚持“纪律必须遵守”的原则。

要想培养并强化孩子的纪律感,父母就一定要懂得提出限制和要求,比如每天晚上只能看1小时电视,见到陌生长辈必须要打招呼,生日时只能挑选一个喜欢的玩具……当我们提出的限制足够明确,并严格执行的时候,孩子就会对纪律形成一种敬畏感,从而在父母的引导和规范中学会遵守。

不过,在给孩子提出限制时,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允许孩子发泄自己的情绪,在最初遵守纪律和规则时,孩子往往会比较有抵触情绪,明明喜欢两个玩具,可是只能买一个,所以孩子会哭闹、发脾气等,要允许孩子通过这样的方式发泄,重要的是他是否遵守约定;二是在给孩子强调纪律的时候,语言要客观、简洁,比如,告诉孩子“今天游戏就玩到这”比“你已经玩了好半天游戏了,不能再玩了”更容易令孩子接受。

5.带孩子走出去,塑造冒险精神

在很多妈妈眼里,阿花妈是一个心大得有点不够尽责的妈妈。小孩子刚学会走路后,都喜欢在家里四处走,而且尤其想往高的地方爬,窗台、柜子等,一般父母都特别紧张,怕孩子会摔到、碰到,所以往往禁止孩子这么做,阿花妈却恰恰相反,当女儿阿花费尽力气想爬上窗台的时候,阿花妈不仅没有制止,还鼓励孩子自己搬凳子或者想其他办法爬上去。

阿花妈从女儿三岁开始,就让孩子独自一人睡一个房间,为此孩子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觉得阿花妈太狠心,坚决反对这么做,不过阿花妈还是顶住压力坚持了下来。也有其他“宝妈”问:“孩子这么小,你不担心她自己睡会从**滚下来,晚上踢被子会感冒吗?”阿花妈直言:“我早都告诉阿花了,转身的时候摸一下床沿,到床边了就滚回去。至于感冒,谁说和大人睡就不会感冒呀?”

女儿大些之后,阿花妈常让孩子一个人在小区骑车或者玩滑板车,让孩子独自穿过马路回家。

“生活中有很多机会,我都尽量抓住,一点一滴地去培养孩子胆大、心细、敢冒险、敢做的品质。性格决定命运,作为一个妈妈,我希望自己的女儿以后能勇敢地抓住她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不是因为胆怯、保守丧失机会,并在遗憾中度过一生。”阿花妈在回答其他父母的疑问时这样

说道。

“别走那么快,别摔倒了。”“别爬那么高,别掉下来了。”“扶着栏杆,别摔倒了。”有时候当你把孩子划定在一个很安全的圈子里时,孩子也就失去了冒险和勇敢探索的精神。故事中阿花妈的教育初衷令人十分感触,有多少人,喜欢一个人不敢表白,最后只能看喜欢的人成为别人的伴侣;有多少人,想去创业却不敢行动,结果只能看着旁人一步步地功成名就:这时候再后悔实在太过苍白。唯有教会孩子勇敢、冒险,他们才能在未来的人生中多一些掌控力,少一些遗憾,才能紧紧地抓住自己想要的东西。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冒险精神呢?

(1)带孩子走出去

整天闷在家里是养不出一个敢于冒险的孩子的,要带着孩子走出门去,去旅游、去亲近自然、去接触新事物和陌生人。可以带孩子去游泳、滑雪、爬山、钻洞、攀岩,也可以带孩子到野生动物园看狼、虎、狮子等凶猛的动物,或者带孩子去陌生的地方游玩。在游玩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多让孩子打头阵,这有助于孩子克服对陌生地方和陌生人的恐惧,从而能坦然面对更多的未知。

(2)循序渐进引导

对于一些胆小的孩子,一下子让他们参与到富有冒险精神的活动中,他们往往会产生巨大的排斥感,甚至变得更加退缩、胆小,所以父母在培养孩子冒险精神的过程中,要注意循序渐进,可以先从生活中的小事开始,然后再走出家门。可以先给孩子讲一些英雄的故事,给孩子树立冒险者很高大的形象,然后再逐渐鼓励他们去做一些体现自己胆量的事情。循序渐进地引导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孩子的抵触心理,父母在此过程中一定要有耐心和长期教育规划以及目标,以免半途而废。

6.警觉心:孩子安全意识的培养很重要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父母也不再二十四小时陪护,但孩子所面临的挑战却越来越多:要去学校读书,假期会和小伙伴们玩耍,要独自过马路,独自去商店买东西,独自回家……可供孩子活动的场所越来越多,这也意味着他们身边的不安全因素随之增多。

如今,为了保证孩子的出行安全,有私家车的家庭大都配置了儿童安全座椅,不过年龄偏小的孩子没几个喜欢长时间地被固定在座位上,不能动来动去对于“只有睡着才会老实”的孩子来说实在是个挑战。

对此,丁丁妈很有办法,丁丁妈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将安全教育润物细无声地传递给了孩子。丁丁喜欢看广告,有一次看到一则动画版的交通公益广告,一岁多的丁丁问妈妈:“为什么车坏掉了?”丁丁妈回答道:“出车祸了,两辆车碰到一起就会引发车祸,然后坐在车里的人就会有生命危险,如果爸爸妈妈出车祸,丁丁就再也见不到爸爸妈妈了……”

借着这个机会,丁丁妈和孩子科普了交通安全、交通规则等,告诉孩子开车要系安全带,坐车也要系安全带,小朋友还要坐儿童安全座椅。自此以后,丁丁就对交通安全有了很深的认识,每次一家人开车出行时,丁丁都会主动坐到儿童座椅上,还会专门提醒爸爸妈妈要系安全带。

对孩子的安全教育不要太过正式,要尽可能生动、有趣、贴近生活,能让孩子产生切身感受,如此一来,孩子往往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此外,安全教育是一个大课题,其中包含了方方面面,父母在培养孩子警觉性和安全意识方面,要尽可能全面,毕竟安全无小事,处处防范才是上上之选。

(1)科普安全常识

水、电、煤气、交通、雷电、下水管道等是孩子日常生活中比较常遇到的安全隐患,一定要从小给孩子传授必要的安全常识,如雷雨天不能在树下避雨、穿过马路时要走人行横道、使用电器的注意事项、怎样避免触电等。市面上有专门给儿童阅读的安全类书籍,父母可以结合书籍以及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对孩子进行安全常识教育。

(2)教会逃生技巧

面对突如其来的安全事故时,孩子年龄小、经验少、阅历不足,往往会不知所措,甚至急中生乱反倒令事态更严重,比如遇到火灾时,根本没考虑所住楼层高矮就盲目从窗口逃生,结果造成坠亡。正确的逃生技巧能最大化地保护孩子的安全。家长千万不要忽略对逃生技巧的培养,必要时可现场演练,以确保孩子掌握突发事故的逃生技巧。

(3)游戏式检验成果

在做好前面两项工作之后,我们就可以看看孩子到底理解、掌握了多少,可以采用游戏式的方式来检验孩子的安全知识掌握情况。比如人为地创设一些问题场景:“突然发生地震了,要怎么办?”“台风来了,狂风直接卷走了窗户,外边风雨交加,时不时有树枝、玻璃碎片等被风带进房间里来,屋内一片狼藉,这时候应该怎样保护自己?”“周一的早晨,你被反锁在家里,眼看上学就要迟到了,你该怎么办呢?”可以通过设置这类场景,来检验孩子的安全意识和自救技巧,家长可从旁引导,这种方法可以很好地提高孩子的危机处理能力。

7.教孩子勇敢站起来、说出来、唱出来

“贝贝这个孩子,最近是怎么了?以前挺活泼开朗的一个孩子,怎么近期总是一个人默默地蹲在角落里呀?”班主任王老师说道。

“是呀,我也发现了,这孩子现在上我的课也不怎么积极了,眼神躲躲闪闪的,唯恐我提问。”语文老师李老师说道。

“我记得原来贝贝最喜欢上你的课了,上一次作文大赛,她的作文还获奖了呢。”王老师说道。

“就是,这孩子以前对语文感兴趣,现在不知是怎么了。”李老师说道。

为了弄清楚状况,帮助贝贝,王老师觉得应该和贝贝的妈妈沟通一下。

王老师将贝贝在学校里的情况如实向贝贝妈妈反映。贝贝妈妈听完之后,沉默了很久,说道:“王老师,我觉得孩子的情况,是我和她爸爸离婚导致的。这样吧,这段时间我和她爸爸多陪陪她,沟通沟通。您也多开导开导她。”

回到家里之后,妈妈问贝贝:“贝贝,老师说你现在不爱说话也不爱唱歌了,总是一个人缩在角落里,是不是爸爸和妈妈离婚对你产生的影响?”

贝贝默默地低着头,没有否认。

妈妈明白自己猜对了,于是对贝贝说道:“孩子,不管爸爸妈妈是不是离婚,我们永远和以前一样爱你,这一点是不变的。而且你要是想爸爸了,爸爸就会立即来看你的。”

“可是妈妈,我觉得没有家了。”孩子终于说了一句话。

妈妈很内疚,的确离婚给孩子带来的伤害太大了。“宝贝呀,你怎么会没有家呢?妈妈的家是你的家,爸爸的家也是你的家。我们永远都是你的父母,绝对不允许任何人伤害你。只是爸爸和妈妈不在一起住了而已,其余的都没有变呀。”

“怎么可能没有变呀,你和爸爸不是一家人了。”孩子哭着说道。

妈妈抱住了贝贝,说:“孩子,我们永远是一家人,因为我们有你,所以爸爸和妈妈永远都是亲人。只是我们不适合在一起生活了。”

听到妈妈这么说,贝贝的心里觉得好受多了。

孩子的情绪影响着孩子的行为。当孩子产生恐惧情绪时,他们会变得自闭,喜欢待在角落里,不愿意向外界展示自己,比如站起来、说出来、唱出来、走出去等等,何况这些行为对他们来讲原本就需要克服很大的心理障碍。

那么家长如何教孩子勇敢展示自己呢?不妨从以下两点切入:

(1)深挖让孩子缺乏安全感的根源

例如事例中的贝贝之所以感到恐惧,缺乏安全感,是因为父母的婚姻破裂,她觉得自己没有家了。当母亲找到问题的根源后,对症下药,与孩子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沟通,大大减轻了孩子的恐惧心理。

因此,想要教孩子勇敢站起来、说出来、唱出来,克服恐惧心理,父母需要寻找让孩子产生恐惧的根本原因,以便对症下药。

(2)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

克服孩子的恐惧心理首先要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提高孩子的整体素质,比如:多给孩子展示自己的机会。父母可以多给孩子提供在人群前讲话的机会,不管孩子说得好不好,只要孩子敢于站出来,就是进步,就必须要鼓励孩子。很多孩子为了得到父母的鼓励,非常喜欢“炫耀”自己,不要阻止孩子的行为,只要孩子能够树立起自信心,“炫耀”一下又何妨?

其次,事先精心的准备有助于克服孩子的恐惧心理。事实上,在人前展示自己,很多人都会觉得有些紧张。消除紧张最好的方法就是做好充分的准备。因此,父母可以事先和孩子一起做足准备,以此来有效降低孩子的恐惧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