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这样跟孩子定规矩,孩子最不会抵触(1 / 1)

1.赏罚分明,让孩子搞清楚规则

赏是为了激励,罚是为了警醒,教育孩子需要赏罚分明。教育是一门大学问,要达成预期的目的,需要赏罚分明。适度的奖赏是对孩子正确行为的鼓励,有利于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而必要的惩罚同样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过度的奖赏会让孩子膨胀,过度的惩罚易让孩子自卑。在家庭教育中,赏罚教育要适度、要分明。

宁宁的父亲是个严父,为了孩子能够成才,对宁宁从严教育。在宁宁很小的时候,有一次与几个小伙伴一起出去踢球。孩子们你争我抢的,一不留神就将邻居家的玻璃打碎了。邻居家的孩子比宁宁他们大上几岁,见到自己家的玻璃被打碎了非常愤怒,不由分说上来就打了宁宁的伙伴。为了维护同伴,孩子们纷纷上前和邻居家的孩子讲道理。他们表示打碎玻璃不是有意的,可以赔偿。然而,邻居家的孩子不肯罢休,不停地踢打宁宁的伙伴。看着小伙伴被打,宁宁终于忍不住了,他一个箭步冲了上去,与邻居家的男孩扭打在了一起。结果,宁宁受了一些轻伤,邻居家的孩子被打得头破血流,送进了医院。

邻居知道后,找到宁宁的父亲,将事情讲述了一遍,并说明了孩子受伤的程度。宁宁的父亲一听宁宁竟然将人家的孩子打伤了,顿时怒火中烧。回到家里,宁宁父亲阴着脸将宁宁叫来训问。宁宁一五一十地向父亲讲述了经过。宁宁父亲闻听打架的起因是宁宁他们先打碎玻璃,接着又将人家的孩子打伤进了医院,再也压不住心中的怒火了,将宁宁暴揍了一顿。第二天,又押着宁宁去赔礼道歉。

尽管宁宁心里有些不服气,但是面对愤怒的父亲,他不敢不服从。可是,这件事情在宁宁的心里却留下了很深的阴影,他对自己的父亲不护着自己的行为不能理解,在心里一点点地疏远了父亲。宁宁的妈妈看出了宁宁的心思。她主动和宁宁的父亲谈了谈,认为宁宁的父亲一味惩罚孩子的教育方式不合理,宁宁之所以做出出格的行为,也是因为保护自己的朋友。在这一点上,宁宁值得被表扬。宁宁父亲认真思考了一下,觉得宁宁妈妈说得有道理。

第二天,宁宁父亲送给宁宁一辆变形汽车玩具。这是宁宁一直想要得到的。宁宁抱着变形汽车玩具,高兴极了。这时父亲说道:“这是对你那天勇于保护朋友的初衷的奖赏,尽管你采取的行为是错的,但是已经得到了惩罚。赏罚要分明,错了要惩罚,对的也要奖赏。”听着父亲的话,明明顿时觉得父亲高大了很多。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赏识教育成为一大热门话题。孩子听到了太多太多的夸奖之语,然而,赏识教育不是万能的,不能包治百病。一味地赏识会让孩子迷失心灵,听不进任何忠言。孩子只愿听好话,不愿听任何批评,也经受不起一点点的惩罚。在这样的教育之下,孩子不清楚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他们弄不清楚规则。要知道,不清楚规则,没有明确的行为准则,孩子就会终日沉迷于自我欣赏之中。而在现实生活中,除了父母外,没有任何人能够永远为孩子提供 “赏识”这种“精神制剂”。由此可见,赏与罚应该是家庭教育的两大工具,缺一不可。

教育是一门艺术,有时需要柔软,有时需要强硬。家长只有掌握教育的规律,赏罚分明,才能规范孩子的基本行为。一味地奖赏不能规范孩子的行为,一味地惩罚同样不能规范孩子的行为。只有赏罚结合,赏罚分明,才能让孩子弄清规则、健康成长,帮助孩子走向成功。事实上,家长不要担心惩罚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在孩子做错事情时,他们的内心深处就已经做好了接受惩罚的准备。所以,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进行教育时,赏罚分明的方式可能更为有效。

2.专治“动辄发脾气”的王子公主病

最近,刘女士被四岁的儿子搞得焦头烂额。刘女士的儿子叫乐乐,在幼儿园上中班。最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乐乐的脾气变得非常大,稍有不如意的地方就会大发雷霆、大喊大叫,爸爸妈妈和他讲道理,他也听不进去,发起脾气来还会摔东西。要是爸爸妈妈不按照他说的话去做,他还会躺在地上打滚,一直哭闹下去。

对儿子乱发脾气的毛病,刘女士夫妇想了许多办法,他们对儿子好言相劝、谆谆教导;动手打他,罚他面壁思过;责骂、呵斥……但是却没什么效果。

这天,乐乐和小伙伴明明在楼下玩耍。到了吃晚饭的时间,刘女士叫儿子上楼吃饭。回到家里,乐乐马上和妈妈说:“妈妈,给我买一辆明明那样的遥控汽车吧。”

刘女士一边盛饭一边说:“你不是已经有一辆了吗?”

乐乐却说:“我想要一辆明明那样的。”

刘女士一边招呼儿子吃饭,一边说:“等明天你爸爸出差回来了,让你爸爸带你去买。”

“不要,我现在就要。”见妈妈没有答应自己,乐乐把饭碗推开了。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明天让你爸爸买不一样吗?妈妈一会儿还要去上夜班,没时间给你买。”刘女士又把饭碗推到儿子跟前,而且已经有些生气了。

谁知道,乐乐随手一扫,把饭碗扫到了地上,砰的一声,碗摔得粉碎,饭也撒了一地。

看到乐乐乱发脾气,刘女士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拉过乐乐就打了他几下。这下乐乐更不满了,躺在地上打滚,而且还号啕大哭。

看着在地上不起来的儿子,刘女士又急又气,但却无可奈何。

相信许多父母都遇到过刘女士这种情况,也有过刘女士这样的感触——孩子越来越难管;孩子的脾气越来越大,打也不听,骂也不管用。生活中也确实有许多这样的“熊孩子”。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发脾气其实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正常心理表现,即便是再温柔的孩子也有发脾气的时候。因此,家长应该正视孩子发脾气这一现象,以平常心来对待孩子的坏脾气,否则会让自己也紧张、焦虑起来。当然,如果孩子经常无缘无故地乱发脾气,家长则应当注意了,这可能是孩子的心理出现了问题。

在面对孩子坏脾气的时候,家长首先应当采取宽容的态度。当然,宽容不等于迁就,而是说家长应该试着从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了解孩子发脾气的真正原因,然后对症下药、解决问题。如果孩子开始无理取闹,这个时候最好采取“冷处理”的方式,也就是赶紧离开现场,在一旁观察孩子的反应,等孩子完全冷静下来了再同孩子沟通,解决问题。

另外,和处于愤怒中的孩子沟通时,家长还要注意自己的语气及措辞,因为家长的语气与措辞往往决定了事件的走向。生活中,许多家长面对生气的孩子往往会这样说: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爱发脾气。

这么点小事,你就要发脾气?

你要是再发脾气,妈妈(爸爸)就不爱你了。

以前你不这样,今天怎么这么不乖?

殊不知,这样的话一说出口,只会让孩子更加逆反,甚至出现难以收场的局面。这些话之所以会让孩子更逆反,是因为这些话会让孩子认为:“妈妈觉得我是一个乱发脾气的孩子,是在无理取闹。”“妈妈认为我的事都是小事,妈妈不关心我。”这些念头会让孩子觉得家长不关心自己,甚至在指责自己,他们当然就会用更大的脾气来对抗了。

因此,在和愤怒的孩子对话时一定要注意语气与措辞。可以告诉孩子,你知道他们一定是遇到了难题才会大发雷霆,然后让孩子告诉你到底是什么难题,并表示可以同孩子一起解决。这样孩子会觉得自己得到了尊重,也就愿意心平气和地沟通了。

当然,对一些原则问题不能有丝毫的妥协,这样做可以让孩子明白规则不能触犯,有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在公共场合大吵大闹、随意打断其他人的谈话、外出做客没有规矩等等。当孩子出现这些行为之后,就要强行终止他们的活动,以此来告诫孩子,这些规则不能违反,否则就会受到惩罚。

孩子乱发脾气是成长中的正常现象,作为家长大可不必为此紧张过度,只要处理得当,孩子乱发脾气的毛病就不难解决。

3.孩子乱花钱,父母要科学引导

“可怜天下父母心”,作为父母,都想把最好的给孩子,许多家长甚至恨不得把心都掏出来。“为了孩子”甚至成为许多家庭的教育宗旨,家庭的一切都以孩子为出发点。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孩子逐渐养成了任性、自私、花钱大手大脚的毛病。

其实,要真正为孩子好,就应当教会孩子正确的金钱观,而不是一味无节制地满足孩子。也就是说,孩子花钱大手大脚、没有计划,从根本上说责任在家长身上。其实,家长只要改变一下教育方法,孩子乱花钱的毛病是不难根治的。

但是许多家长却并不自知。孩子想要名牌运动服,家长就会尽可能地在自己身上省钱,然后满足孩子的愿望;孩子喜欢昂贵的玩具,家长也会想尽办法加以满足;对孩子的教育更是不敢马虎,各种学习资料、各种学习班,花起钱来从不手软……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孩子”这个念头在作祟,仿佛只有给孩子最好的,才是真正为孩子好。

这样的情形对于一些富裕的家庭来说也许不算什么,但是对普通工薪家庭来说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而且这样做也容易让孩子形成错误的金钱观。其实,许多家长也明白这么做并不正确,他们也想过要控制孩子花钱,但是又不忍心,他们总想给孩子最好的,让孩子生活得更幸福一些。另外,有些家长小的时候吃过苦,有了孩子以后就不想让孩子再吃苦,所以就会想尽办法满足孩子的愿望,觉得这样是对孩子好。殊不知,这样教育孩子只会让他们养成乱花钱的毛病。

小斌就是这样的孩子,他的爸爸是出租车司机,妈妈在超市做收银员,收入都不高。但是一家人对孩子可以说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买什么,平时的零花钱也给得很充足。结果,小斌养成了花钱大手大脚的毛病,而且想要的东西一定要买到,否则就发脾气,动手摔东西。

这一天,爸爸妈妈休息,就带着小斌去逛街。在商场,小斌看中了一款玩具汽车,非要买下来,其实这样的玩具汽车小斌已经有两辆了,所以妈妈就没有答应小斌。被妈妈拒绝之后,小斌就躺在地上打滚,任凭爸爸妈妈怎么劝都不起来,引得商场里的人纷纷侧目。

没有办法,小斌的妈妈想要强行把小斌带走,就在妈妈要拉小斌起来的时候,小斌用力踢了妈妈一脚,差点把妈妈踢倒。看到小斌居然对妈妈动手,小斌的爸爸上前拎起儿子,就给了他两巴掌。从来没被父母打过的小斌一下蒙了,然后就被爸爸这么拎着走出了商场。

这次事件之后,小斌的爸爸妈妈才发觉,自己一直以来无休止地满足儿子的做法是错误的。好在他们发现及时,在这之后两个人开始有意识地控制儿子的零用钱,也开始教导儿子如何有计划、合理地用钱,让小斌逐渐建立起了正确的金钱观。

最近,小斌的学校要给山区的贫困儿童捐钱,小斌就拿出自己平时攒下的零用钱捐了出去。钱虽然不多,但是却让小斌开心了很长一段时间,因为他觉得这样用钱才最有意义。

现在许多孩子乱花钱的现象,其实折射出了一个个家庭对孩子理财教育的不恰当,也可以说是家庭教育的一个盲点。由于许多家长都没有给孩子灌输正确的金钱观,而是一味地满足孩子,结果就刺激了孩子在金钱方面的欲望。当父母无法满足他们的时候,他们很可能会走上歪路。

事实也确实如此,有些孩子有着盲目攀比的风气,他们不懂得节俭,乱花钱、随意浪费的现象随处可见。以同学生日为例,可以说一个比一个讲排场,会餐、唱歌……以及给同学的生日礼物,动辄成百上千元,表现出来的“老套”让一些成年人都瞠目结舌。要知道,他们还根本不会挣钱,但是花起钱来却毫无节制,这不能不引起家长的重视。

作为家长,如果想让孩子在以后成为一个有正确金钱观的人,就要从小锻炼孩子合理地支配自己的金钱,帮助孩子制订合理的用钱计划。

4.隔离反省法:让“熊孩子”迷途知返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犯错误是在所难免的,有时候甚至会出现让父母气愤难耐而又无可奈何的情况。当孩子犯了错误,家长就要对孩子进行必要的惩罚,这样才会让孩子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不过,对孩子的惩罚一定要掌握好度,否则便会在孩子的心中留下阴影。

对孩子的惩罚如果不当,一般会引起两种结果:一种是孩子对父母生出逆反心,会出现反叛、不听话等状况;还有一种情况是孩子虽然不会心生不满,但是会滋生不思进取的心态,变得“破罐子破摔”。

以前的教育讲究“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教育手段可以说是既简单又粗暴。这样的教育方式也确实培养了一批“踏实”“安稳”的“好”孩子,但是也有许多孩子的个性被“打”没了。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个性、创造性、心理健康同时成长的过程,因此对孩子的惩罚教育一定要谨慎。如果孩子不是故意犯错,或者犯的错没有达到一定程度,家长可以考虑不加以惩罚,而是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一下孩子为什么会做这件事,然后再考虑一下孩子能否通过自己的努力改正错误。如果孩子能够自己改正错误,那就不需要对孩子进行惩罚;如果孩子不能自行改正错误,家长再考虑通过什么方式教育孩子也不迟。

当然,如果孩子的错误比较严重,对孩子进行惩罚教育还是有必要的,不过打骂教育并不值得提倡。在惩罚孩子方面可以采取“隔离法”。就是当孩子有了不良行为之后,就暂时终止孩子的活动,让他们自行反省。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快速有效地终止孩子的不良行为,让孩子迅速安静下来。不过,在用这种方法惩罚孩子的时候,家长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如果家长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孩子也就不会安静下来反思自己的错误,惩罚也就起不到什么作用。

涂涂今年两岁了,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小男孩。由于还没有到上幼儿园的年龄,所以一直是妈妈在家里带着他。

这天,妈妈在客厅收拾家务,涂涂一个人在沙发上玩积木。玩了一会儿之后,涂涂开始用积木丢妈妈。一开始,妈妈把涂涂丢过来的积木捡起来再扔到沙发上,让涂涂玩。但是涂涂越丢越起劲,把积木丢得到处都是。妈妈刚收拾好的客厅三两下被搞得乱七八糟,这让妈妈很生气,就对涂涂说:“涂涂,不要再乱丢积木了,妈妈刚收拾好,又被弄乱了。”

但涂涂还是笑嘻嘻地丢积木玩。妈妈走过去,对涂涂说:“由于你乱丢积木,把客厅弄乱了,所以妈妈现在要对你实施隔离。”然后妈妈抱起涂涂,把他放在客厅角落里的一把椅子上,并把他手上的积木拿走了。随后拿出一个计时器,定了五分钟,放在旁边。

坐在椅子上的涂涂当然很不高兴,一下子就从椅子上跳了下来。不过妈妈还是坚定地再次把他放在椅子上,并从背后抱住了他。涂涂挣扎了几下,无法从妈妈的怀里挣脱。妈妈对涂涂说:“只要你不再跳下来,我就把手放开。”

涂涂挣扎了几下,感到无法挣脱,也就放弃了,不过眼泪却掉了下来。但是妈妈装作没看见,转身去收拾客厅了。五分钟之后,妈妈走过来把涂涂从椅子上抱下来,对他说:“知道妈妈为什么对你实行隔离吗?”见涂涂低着头不说话,妈妈接着说道,“那是因为你用积木丢人,这样会把人打痛的,这样做是不对的,如果你下次还用积木丢人,妈妈还会对你实行隔离,不过妈妈希望你以后不要再这样做了。”涂涂点了点头。

在这之后,涂涂再也没有出现过拿东西乱丢人的行为。

这就是计时隔离法,在用这种方法惩罚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情绪,不能因为孩子不听话而对孩子大打出手。另外,对孩子的惩罚必须是孩子的不良行为已经到了影响孩子成长的地步,而对于无关紧要的错误家长可以不予追究。

总而言之,计时隔离法对孩子是不错的惩罚教育,但是用的时候也要谨慎,惩罚的时间、地点都要仔细考虑好,以免给孩子造成心理方面的创伤。

5.刻意忽略法:父母要先做自我管理

有些父母总觉得孩子还太小,还没有能力自己处理事情,所以什么事情都愿意帮他们拿主意。事实上,家长的过多干预会影响孩子的成长,会让孩子变得胆小,依赖心加重,性情懦弱,不敢去尝试新鲜事物,不愿意同其他人交朋友,更不会照顾自己。

记得在2014年的时候爆出过这样一则新闻:大连的一个女孩考上了青岛的一所大学,开学之后刚刚过了一周时间,这个女孩就将穿过的脏衣服寄回家让奶奶洗,然后奶奶再把洗干净的衣服给她寄回学校。

据这名女学生的奶奶介绍,孙女的爸爸妈妈工作忙,平时没时间照顾孩子,所以孙女是跟着自己长大的。自己特别宠溺这个孙女,平时什么事情都不让孙女做,即便是孙女自己的衣服,奶奶也没有让她洗过,只想让孙女好好学习,结果使得这个女孩什么都不会做,根本不懂得照顾自己。

直到看到孙女寄回来的脏衣服,奶奶才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照顾得太过了,让她几乎失去了独立生活的能力。

这则新闻中的女孩确实有些极端,但是生活中也确实有许多孩子被家长宠着、惯着,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结果根本没有照顾自己的能力。

作为家长,爱护自己的孩子无可厚非,但是过度地照顾、干预不是爱孩子,而是在害孩子。要知道,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些挫折,也会学着去克服这些挫折,只有一次次克服了挫折,孩子才会真正成长起来。可是有些父母过于“爱护”孩子,生怕孩子受委屈,所以会时时刻刻守在孩子身旁,帮他们处理所有的事情。父母这样做,让孩子失去了锻炼的机会,从而也失去了成长的机会。

宁宁今年九岁了,是一个性格内向而又有些胆小的女孩。在学校里,她也不太愿意与同学们一起活动,还很容易害羞。

其实,宁宁上幼儿园的时候并不是这种性格,那个时候她很活泼,也很喜欢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不过,有一次在游戏的时候她摔伤了腿,从那个时候起,宁宁的爸爸妈妈对她的照顾就格外小心,总怕她再出意外。

宁宁的爸爸妈妈对她的照顾可以说是无微不至,毫不夸张地说,宁宁打个喷嚏,她的父母都会紧张好一会儿。上了小学之后,宁宁的爸爸妈妈对她的照顾更“细心”了,上学放学会接送,什么家务也不让宁宁做,宁宁做功课的时候他们也是守在旁边,只要宁宁有不懂的,她的爸爸妈妈就会立即帮她解答。

时间久了,宁宁的胆子变得特别小,每天就是家里、学校两点一线,在学校也不同同学一起玩耍,放学后也不下楼和小朋友玩耍,只是待在家里摆弄布娃娃。

有一次,在放学回来的路上,宁宁看到有小朋友在公园里玩轮滑,可能觉得很好玩,就央求父母给她买一双旱冰鞋。谁知道,宁宁刚刚穿上旱冰鞋就摔了一跤。看到女儿摔倒了,宁宁的父母赶紧冲了过来,一边检查女儿有没有受伤,一边帮她脱下旱冰鞋,还说滑旱冰太危险了,坚决不同意宁宁

再玩。

生活中有不少宁宁父母这样的家长,他们总觉得孩子还不成熟,还没有能力处理问题,所以就事事代劳,他们认为这样做才能保护孩子不受伤。殊不知,这样做孩子确实不会受伤,但是也失去了锻炼的机会,他们的心智也就停滞不前了。

另外,没有经过锻炼的孩子,其心理承受能力会非常脆弱,如果以后遇到了困难,他们根本就不会有坚强的意志支撑自己去解决困难,只会去逃避。在一次次逃避之后,孩子很可能会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敢去面对挑战,他们的人生也就毁了。

作为家长,应该给孩子独立的机会,自我管理的机会。要想让孩子独立承担属于他们的责任,父母首先应做好自我管理,尽可能不伸手干预孩子的行动,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去经历,去收获经验和教训。当然,如果孩子走了歪路,家长还是应该帮助孩子纠正的。

6.一玩游戏就没完,父母该怎么办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智能手机普及之后,电子游戏越来越风靡,越来越多的孩子沉迷于游戏与网络当中无法自拔,有的孩子甚至过于沉迷电子游戏,以至于荒废了学业。面对电子游戏以及网络带来的负面作用,家长使出了各种各样的招数,但是都收效甚微。为此,有的家长甚至用了简单粗暴的方法——体罚、断网等等,但是这样做不仅没有任何效果,反而让情况变得更加糟糕,如孩子因此出现逃课、去网吧打游戏等情况。面对网络和电子游戏带来的负面影响,很多家长可以说是谈“网”色变、谈“电子游戏”色变。

其实,孩子之所以沉迷于电子游戏、沉迷于网络,不单单是因为网络和电子游戏对他们有着极大吸引力,还有一部分是因为父母。

有些家长,往往只注重孩子的成绩而忽略了孩子的兴趣爱好,这使得孩子感到压抑、烦闷,在父母那里得不到理解,他们就转而从网络上寻求慰藉;还有的家长总是因忙于工作而忽略了孩子,这让孩子得不到应有的关爱,他们感到孤独,所以也就会从网络中寻找关心及爱护;还有一些家长,他们的教育方式让孩子无法接受,孩子就会产生逆反心理,也就会将身心投入到网络和电子游戏中。所以,面对沉迷于网络和电子游戏中的孩子,家长一定要客观分析,不要简单粗暴地认为孩子有“网瘾”,而对他们采取强制措施。

现今是网络高度普及的时代,我们不能因为孩子有不良的上网习惯就剥夺其从网络中获取信息的权利,这是非常不明智的。作为父母,不仅应该看到网络的弊端,更应该认清网络带来的便利和益处,对孩子上网、玩游戏也应当辩证地看,引导孩子合理利用网络、利用电子游戏。

市场上确实充斥着许多不良游戏,但是也有一些游戏可以开发孩子的智力、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能够提高孩子的反应速度、思维敏捷度以及判断能力,所以不应将电子游戏全盘否定。不过,太多的父母看不到电子游戏中的利,而只看到了电子游戏中的弊端,也因此严禁孩子玩游戏。可父母越是控制,孩子的好奇心就越大,这反而增大了电子游戏的吸引力。

其实父母大可不必把电子游戏当成洪水猛兽,父母甚至可以通过电子游戏拉近与孩子的关系。

小童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家庭条件不错,爸爸妈妈很早就给他配了电脑和手机。爸爸妈妈原本是想让小童用这些电子设备查找学习资料,但是小童却在使用这些设备的时候迷上了电子游戏,这让爸爸妈妈很苦恼。

为了不让小童玩电子游戏,爸爸妈妈想了很多招,也和小童争吵了几次,不过效果并不理想。小童为了躲避爸爸妈妈的监视,还同爸爸妈妈玩起了“捉迷藏”,爸爸妈妈在旁边的时候他就会做作业、温习功课,而爸爸妈妈一离开他就开始玩游戏。

后来,小童的爸爸妈妈通过断家里网的方式来阻止小童玩游戏,可是小童却开始逃课,去网吧、游戏厅接着玩游戏。

看着沉迷于游戏的孩子,小童的爸爸妈妈非常痛心。不得已,他们找到了心理医生,请其帮忙纠正孩子的网瘾。心理医生告诉小童的爸爸妈妈,对于孩子玩游戏不应该“堵”,而应该“导”,引导孩子玩一些益智类的游戏。另外,父母也应该了解孩子的内心,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合理利用时间,做到游戏、学习两不误。

按照心理医生的建议,小童的爸爸妈妈开始主动同小童一起玩游戏,而不再一味地阻止小童了。就这样,他们同小童之间的隔阂逐渐消除了,小童有什么心里话也愿意告诉他们了。在了解了孩子的真实想法后,他们教育起小童来就更加得心应手了。

而且小童对游戏的迷恋程度也越来越弱,反而开始把精力更多地用到学习上,这让小童的爸爸妈妈感到非常高兴。

电子游戏是信息时代的一种新文化,可以说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家长要想纠正孩子的“网瘾”,单纯的“堵”起不到好作用,反而是有意识的“引导”能够让孩子正确地运用游戏、运用网络。

7.孩子拒绝去上学,家长有妙招

早上,孙艳又和女儿妞妞争执起来了,因为妞妞又不想去学校了。这样的情况已经出现过好几次,每次孙艳都要和妞妞大吵一架,最后强拉着妞妞去学校。一路上,妞妞总是会号啕大哭,引得路人侧目。

今天还是一样,孙艳对着女儿吼道:“你到底要不要出门,要不要去学校。”

妞妞脸上挂着泪说道:“不去,妈妈,我不要去学校。”

孙艳拽了一下女儿,大声说道:“为什么不去学校?”妞妞的爸爸也在一旁不耐烦地说道:“你们到底要不要走,再不走我上班就要迟到了。”

孙艳转身又对丈夫抱怨道:“你就知道催,每次都把这些烦心的事推给我。”

孙艳的丈夫更不耐烦了:“我现在不想跟你说这些,你们到底要不要出门,不出门我自己先走了,剩下的你自己看着办吧。”

孙艳也是一肚子火,大声说道:“不去了,不想上学就不要上学,以后都不上学了。”

妞妞看到爸爸妈妈吵了起来,赶紧走过来,拉着妈妈的衣角说道:“妈妈别吵了,我去学校。”

对于这种情况,孙艳可以说是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而丈夫又不帮自己分担,每次都是学校打电话要叫家长的时候,妞妞的爸爸才会去学校一趟。这样的情况让孙艳感到很累,也很疑惑。她真的不明白妞妞为什么不愿意去学校,因为在学校并没有同学欺负她,她的人际关系也很好,可妞妞就是不愿意去学校。

相信孙艳这种情况许多父母都遇到过。其实,孩子拒绝上学有很多原因,幼儿园的孩子拒绝去学校,是他们害怕分离,害怕被父母“不喜欢”;有一些孩子是害怕在学校被欺凌、戏弄;还有一些孩子是成绩不好,害怕被同学嘲笑……

不管是哪种原因,家长和老师都应该理解孩子拒绝上学的矛盾心理,然后采取相关的方法去处理。

对于幼儿园的孩子,家长应该让孩子明白,你不会抛弃他们,用孩子能够理解的话告诉他们,你们只是暂时分开,很快就会见面的。

比如你可以告诉孩子:“午睡结束后,我会来看你。”“放学就来接你。”听了这些话,孩子可能还会表现出不舍,或者还是会想让你带他们回家。这时,父母最好是和孩子简单、快速地告别,然后转身离开,不要因为他们的哭闹而回去安慰他们。因为你越快离开,他们就能越快开始一天的活动。

孩子和成人一样,也有自尊心。有的孩子担心自己的功课不好,或者是害怕被同学嘲笑而不敢去学校。面对这种情形,一方面要理解孩子的心理,另一方面则要想办法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比如,孩子因为紧张尿了裤子而被同学嘲笑,因此不敢去学校上学。这时家长应该让孩子明白,人们在紧张恐惧的时候,尿液不受控制是很正常的生理现象,并告诉孩子,紧张、恐惧的情绪每个人都会遇到,以后要是遇到了类似事情只要勇敢面对就可以了。当然,在缓解孩子心理压力的时候,有老师的配合就更好了。

还有一些孩子因为被同学欺负了,就会对去学校表示拒绝。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就需要学校、家长以及儿童心理学家一起帮助孩子克服厌学的心理。面对这种情况最忌讳的是教孩子“以暴制暴”,让孩子用暴力去解决问题,而是应该让孩子正确认识暴力、正确面对暴力。当孩子克服了对暴力的恐惧之后,自然也就不害怕学校了。

当孩子出现拒绝上学的现象,家长不要恐吓孩子,也不要威逼利诱孩子,因为这些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个时候父母最好是能听一听孩子不想上学的真正原因,然后再采取相应的对策。

另外,家长应该定期同学校、老师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这样才会在孩子拒绝上学时寻找到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