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顽强的意志力,是培养孩子自控力的核心(1 / 1)

1.独立性:让孩子自己判断、选择、决定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主意,不要过多地干涉孩子,应让孩子自己判断、选择、做决定。

浩浩总是埋怨自己的妈妈,因为他在考大学的时候想要学医,想成为一名医生,而他的妈妈却坚决不同意。妈妈认为爸爸在电力部门工作,有一定的人脉关系,为了能够让孩子的起点高一些,便要浩浩学习电力专业。事情的确按照妈妈的设想发展了,浩浩毕业后顺利进入电力系统工作。可是,浩浩并不开心,每天都机械地重复着同样的工作,浩浩找不到任何动力。当看到医院里医生们忙着救人时,浩浩的心就开始疼痛,他真的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医生,每天赚多少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通过自己的双手帮助别人,浩浩非常喜欢这种感觉,可是他今生注定与医生这个职业无

缘了。

在现实生活中,像这样的事情会经常发生,很多家长强行把自己的选择加诸孩子身上,强迫孩子去做不愿意做的事情,孩子是不会开心的。孩子会长大成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喜好,父母一味地强迫孩子,会让孩子产生敌对心理。那样不仅不会让孩子受益,反而会逼迫孩子走弯路。也许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续,自己感到遗憾的事情应该由孩子来弥补。可是孩子并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自己的事情应该由自己做主。就这样,家长与孩子之间便产生了分歧。

事实上,从孩子出生那一刻起他就是一个独立的小生命,除了他自己没有人能够决定其人生。作为一个人,他是自由的,享受着生命赋予他的一切权利。即使是父母,也不能干涉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生命应有的权利。

很多家长会说:“我们并不是干涉他,不让他自己选择,只是觉得孩子还小,判断力还不够,应该帮助他选择一条更好的路,毕竟我们的经验多,能更加准确地判断出哪条路更好。”真是这样吗,家长认为的好路真的好吗?事实上,最好的路是适合孩子的路。而哪条路是最适合孩子的,只有孩子自己最清楚。

有一位学者,在一所中学做了一项关于独立性的调研,当学生被问及遇到困难该怎么办时,大家几乎异口同声地答道:“找爸爸妈妈。”没有一名学生选择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当被问到以后想要做些什么时,很多孩子竟然回答道:“不知道,只能先回家问问父母才能决定。”而这样回答的孩子几乎都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这位学者在调研结束之后总结道:“当代孩子在父母温暖的怀抱里渐渐失去了独立性,成了父母的小木偶。”面对这样的情况,孩子根本就没有自我价值观,他们在按照父母的规划活着。在父母的保护下,孩子失去了独立选择、承担后果的锻炼机会。久而久之,孩子将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像一群小机器人一样盲目地服从父母的指令,无须思考只需执行就可以。

孩子的社会经验不足,在独立行动时难免会出错,但是不能因此就不给孩子锻炼的机会。如果因为楼梯太高,害怕孩子摔倒,就不让孩子爬楼,那么孩子永远不会知道自己有可能从楼梯上摔下来,永远不会知道应当怎么爬楼梯,应当注意哪些细节来预防自己摔下来。只有真正经历过了,真的摔疼了,才能增长经验、才能长大。孩子是需要历练的,需要为自己的错误承担后果。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伴随着泪水、汗水和疼痛成长,成长为勇于克服困难、战胜困难、不卑不亢、遇事冷静、果断的小战士,他们不需要家长为其遮风挡雨,因为他们自己就是大树,无惧风吹雨打。

2.你的孩子能谦逊地接受批评吗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在教育孩子时,批评比表扬还要高深,因为批评一定要讲究方式,这是一门艺术,用得好,它比表扬的效果还有用处。”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批评的确是家庭教育中最难修的必修课。家长在教育、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批评孩子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要结合孩子的接受能力,让孩子心悦诚服地接受批评,这样的批评才能起作用。

很多年前,陶行知先生在一所小学里担任校长。一天,他通过窗户看到一名男生正要用一块砖头砸另一名学生的头。陶行知立即制止了男生的行为,并责令他去校长室听候处理。

过了一会儿,陶行知处理完手上的工作回到办公室,只见刚才那名男生已经等候在校长办公室里了。陶行知没有立即斥责这名男生,而是从兜里拿出一块糖递给了男生。“这块糖是奖励你遵守时间,提前来到办公室里等候我。”说完,陶行知又递给他一块糖,“这块还是奖励你的,你听从我的命令,停止对同学继续施暴,说明你还是尊重师长的。”接着陶行知递给男生第三块糖,“第三块糖依然奖励你,因为你打人的动机是正义的,是为了教育那名学生欺负女生的恶行。”至此,陶行知没有说一句批评这名男生的话。可是,男生却流着泪说道:“校长,我知道错了,不管什么原因我也不应该动手打人,您不用说了,惩罚我吧。”陶行知笑了笑,又递给男生第四块糖。“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孩子,既然你已经知道错了,就回去吧。”

从此,这名男生再也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他一改以前火爆的脾气,变得乐于助人,待人也很温和。这就是陶行知的四块糖的故事。故事虽然很简短,却能让人记忆犹新。陶行知对孩子的批评艺术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值得所有的家长学习与借鉴。

现在,我们很多家长也能深刻意识到孩子是需要教育和管理的,不能一味地溺爱孩子。于是,会越来越严厉地批评孩子。有的父母大声斥责孩子,有的父母甚至惩罚孩子,更有进行家暴的,等等,这些都是不合理的,都不能起到正面教育孩子的作用。孩子不仅不会虚心接受家长的批评,还会变本加厉地同家长对着干。为什么孩子会有这样的反应呢?因为家长的批评方式不合理。因此,家长在批评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能按自己的心情批评孩子

很多父母在批评孩子方面非常随意,带有一定的情绪。当家长心情好的时候,孩子做错事情也不会受到批评;当家长心情不好的时候,孩子就哪哪都是错了,横竖看孩子不顺眼。这种随着父母心情而定的批评不仅不会起到丝毫作用,反而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让孩子觉得父母根本就是拿他当出气筒。久而久之,孩子会抵触父母所有的批评,无论批评得是对是错。

(2)引导孩子自己发现错误

正如陶行知对男孩的批评,全程没有出现一句责备的话,一直都在表扬孩子。可是,男孩最后能够无比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这一点来看,引导孩子自己发现错误才是最有效、最深刻的批评。

(3)批评孩子不能以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为代价

那种以伤害孩子自尊心为代价的批评是最愚蠢的方式。孩子的心理很脆弱,家长不能做任何伤害孩子自尊心的事情。否则,批评将演变成扼杀行为,扼杀的是孩子的自信心。

(4)批评的同时一定要表扬孩子

孩子都希望得到父母的认可。为了能够让孩子虚心接受自己的批评,也为了能够维护孩子的自信心,建议家长在批评孩子的同时一定要表扬孩子做得对的地方。这样将表扬与批评相结合的方式非常有效,比较容易让孩子接受。

批评不是大吼大叫,也不是拳打脚踢,更不是挖空心思地嘲讽,批评是一门充满智慧与艺术的大学问。孩子与成人一样有思想、有尊严,家长在批评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以伤害孩子为代价迫使孩子接受自己的批评,要让孩子虚心接受批评,这需要家长用心仔细思索。

3.三岁前:抓住培养自控力的黄金期

为什么要在孩子三岁前培养孩子的自控力呢?

蒙台梭利曾指出:“人生的头三年胜过以后发展的各个阶段,胜过三岁直到死亡的总和。”三岁是孩子成长的一个关键阶段。在这期间,孩子基本上已经完成了大脑的发育。在孩子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有选择、有取向地刺激孩子,有助于促进孩子脑组织的发育、完善。因此,把握好这个黄金阶段培养孩子的自控力,对孩子今后的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

影响。

对此,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克莱尔·考普曾经做过很多研究工作,他总结道:

三个月大的孩子,尽管中枢神经系统还没有发育成熟,但是孩子对外面的很多刺激都会有一定的回应能力。在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孩子开始有意识地学习模拟。特别是孩子到一岁左右时,能够有意识地顺应家长的要求做出一些符合家长期望的动作来,这些均可被视为孩子早期的自控行为。

当孩子成长到两岁左右的时候,自控力能够控制孩子产生延缓行为。此时的孩子即使是在没有人管理的情况下也可以开始渐渐地自觉遵守一些简单的规则。当孩子长到三岁左右时,眼窝前额皮质几乎就不再发育了,开始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如果这个时期孩子的自控力很强,他就能够调控自己的思想,尽量接近家长的意愿。

由此可见,孩子早期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主要是由孩子自身的发展和家长的培养共同决定的。在孩子认知神经系统发育之初,家长的系统教育也需要同步跟进,对其进行科学的训练,为孩子提供必要的外界指令,帮助孩子完成自控力的强化过程。

不合群的孩子,不容易交流的孩子,缺乏好奇心的孩子,没有合作精神的孩子,爱发脾气的孩子,有暴力倾向的孩子……都是因为“眼窝前额皮质”的情绪控制功能太弱。而这个功能在孩子三岁之前就形成了,尽管后期还会发展,但是不会有太大改善。为什么“眼窝前额皮质”的发育期这么短暂呢?

因为在三岁后,孩子会形成一个“自我抑制系统”,这个系统掌管着孩子的记忆力、判断力等,大脑会将几乎全部能量都转移到这个中枢系统发育上面,所以,想要培养孩子强大的自控力一定要在孩子三岁之前进行。错过“眼窝前额皮质”的发育期, 家长将永远无法弥补孩子自控力不足的弱项。

该怎样抓住打造孩子自控力的黄金期呢?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对于孩子而言,三岁之前需要的不是早期教育,而是同很多小朋友一起玩耍。因而,要让孩子在集体生活中学会如何与别人合作、如何帮助别人、如何合理沟通等等。这种孩子们在一起玩耍的实践经历是促进孩子“眼窝前额皮质”发育的最好方法。

很多家长偏执地认为只有让孩子进入好的大学才是对孩子负责,为此,他们早早地便将孩子置于各种特长培训的课堂中,无情地剥夺了孩子宝贵的玩耍时光。也许,在这些父母心中,学习知识比其他任何事情都重要。

孩子爱玩是一种天性,而孩子在玩耍中则能够健康成长。家长违背规律的育儿方法无异于拔苗助长。

孩子的智商重要,难道情商就不重要了吗?一味侧重于孩子智商提高的家长们,难道你们想要一个只懂得学习知识其他什么都不懂的孩子吗?试问,这样一个综合能力低下的孩子,离开你们的呵护之后能干些什么呢?

4.该做的事立刻去做,绝不拖延

懒惰是人性的组成部分,在潜意识深处,人都是好逸恶劳的,表现在现实生活中就成了各种各样的拖延症,未成年的孩子也不例外。从心理学角度来讲,拖延往往会让人为此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悔恨、愧疚、烦躁、不安……这些消极情绪只会让孩子更没学习效率,要想让孩子远离这种糟糕状态,就必须帮助孩子战胜思维惰性,养成主动行动的好习惯。

如今,手机、平板电脑、游戏机等的广泛普及,使得孩子“熬夜”“磨蹭”“拖延”的情况更加普遍、严重。晚上写作业的时候,一会儿玩玩手机,一会儿看看动漫,都很晚了也不睡觉,躺到被窝里还要玩好一会儿手机;该吃饭了,还坐在游戏机前,喊了一遍又一遍,嘴上说好,实际就是不动弹……

明明周末就应该写完的作业,结果拖着没写,周一早晨四五点钟起来狂补;早饭后喊着要出去玩,可一坐在游戏机前,就粘在了椅子上,拉都拉不起来……现在有很多孩子都有类似的拖延情况,其实,这是“思维惰性”在发挥作用。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尤其是对于未成年的孩子来说,每一天都是非常宝贵的,一旦养成了拖延的坏习惯,只会变本加厉,也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正如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参加拖延治疗的一名学生所说:“拖延就像蒲公英。你把它拔掉,以为它不会再长出来了,但实际上它的根埋藏得很深,很快又长出来了。”为什么 “拖延”如此难以连根拔除呢?

一方面,逃避心理与行为拖延是一对双生花,当孩子面对难题、学习困难、挫折时,会产生逃避心理,促使孩子通过“拖延”得以喘息,尽管事后要付出更大的代价,饱受负罪感、愧疚、悔恨等折磨。所以,父母要引导孩子学会面对事实和困难,鼓励孩子不要当逃兵。当孩子有勇气去面对一切未知和即将到来的困难时,因“逃避”而滋生的拖延就会失去成长的土壤。

另一方面,孩子始终都会受到外界的**,比如好玩的游戏机、好吃的零食、有趣的玩具……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具备超强的抵制**的自控力,即便是自控力很强的孩子,在面对无比诱人的条件时,也很可能会动摇,从而为了**而抛弃正事,造成拖延。比如受到游戏**,专心致志地打游戏,而置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于不顾。

总的来说,增强孩子的自控力是解决孩子做事拖延的重中之重,那么,身为父母,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1)强化好奇心

好奇心是儿童行动的最原始驱动力,我们不但不能破坏孩子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还要鼓励他们这么去做,并让他们保持对新鲜事物的好奇,有意识地培养其勇敢、无畏的探险意识。比如当孩子有什么突发奇想时,不要强硬扼杀,应鼓励孩子去试一试,这有利于帮助孩子养成迎难而上的行为习惯,对克服思维惰性,跳出固化思维有很大帮助。

(2)强化行动力

尤其是对于那些“想得多做得少”的孩子,强化行动力的办法非常有效。想得越多的孩子,拖延的情况往往就会越严重。如果人总是处于一种空想或思虑状态,那么自然就会变成“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在现实生活当中,空想与拖延往往是一对双生姐妹花,如果做事总是瞻前顾后,前怕狼,后怕虎,那么行动自然难免拖拖拉拉。提高行动力是战胜思维惰性的有效办法,我们不妨有意识地去强化孩子的行动观念。“不去做怎么知道结果?”“想法超棒,应该赶紧行动起来,以免被别人抢先呀。”可以多用这类话语去鼓励、引导孩子。

(3)给孩子支配权

有些父母给孩子安排的事情太满,写完作业要学英语,学完英语又要做奥数题……孩子效率越高,父母给压的担子越重,如此一来,不少孩子就学会了用“拖延战术”为自己减负。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同时提高孩子立即做事的积极性,要给孩子一定的自由支配时间。布置固定的任务,如果孩子能提早完成,则剩下的时间可以让孩子自己自由支配。如此一来,孩子们自然愿意有事赶紧做,做完好去快乐地玩耍。

5.十分有效的“放弃训练”与“克己育儿法”

在弗洛伊德的学说中,人格结构由三大部分组成,即本我、自我和超我。所谓本我,就是本能之下的人格结构,此时所有的需求完全来自人的潜意识,如刚出生的婴儿所表现出的需求。本我的目的只是为了满足人的生物本能,如饿了就要吃、困了就要睡等等。本我的需求总是需要在第一时间被满足,所以说刚刚出生的孩子基本上没有忍耐的能力。

所谓自我,就是指人类通过后天的学习逐渐发展起来的人格结构。自我是本我和现实的调节者,既有感性的成分,也有理性的成分。自我反映出孩子的理解、学习、思考、推理能力。自我的需求是为满足本我的需求而寻找有效的途径,如一个三岁的孩子饿了,不会像一岁的孩子那样哭闹,而是会告诉父母他饿了,想要吃什么。时间久了,家长对孩子的喜好就能很清楚了。随着自我的不断完善,孩子就能很好地控制本我,学会放弃与等待。

所谓超我,是指有道德标准的人格结构,它从自我发展起来,有严格的道德底线,它是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影响下的产物,由文化、价值观、理想组成。

对于幼儿而言,需求只是为了满足本能,从而家长无须克己,应该第一时间满足孩子的需求。而对于一岁以上的孩子而言,他们的需求不再是单纯地为了满足本能的需求,所以家长需要克制,视情况而定。因为孩子的理解力有限,当他们做了不好的事情时,家长如果不明确表态,孩子本身是无法区分好坏的。因此,家长需要亮出自己的底线,让孩子尽早适应自己的底线。

有的父母不能克己,一味迁就孩子,没有任何底线,只要孩子高兴,怎么做都可以,如给孩子买很多玩具,甚至孩子不要也会主动买,因而培养出了自控力差的孩子。

所以,想要培养出自控能力强的孩子就需要不断训练孩子。那么,父母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1)十分有效的“放弃训练”

很多时候,孩子提出的需求是合理的,但没有必要在第一时间进行满足。这时家长就可以采取“放弃训练”的方式,训练孩子的自控能力,如当孩子提出要妈妈陪自己玩一会儿时,妈妈可以说:“我目前正在做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等做完了再陪你玩好吗?”当孩子看到一件喜欢的玩具要求家长买时,家长可以告诉孩子:“计划用的钱已经用完了,只有等到下个月才能买。”对于这些并非本能的需求,家长完全可以让孩子慢慢学会放弃,逐渐学会忍耐与等待。

当然,如果家长认为孩子的要求不合理,那就果断拒绝,坚决不能让步,如孩子通过暴力的方式抢夺其他小朋友的食物、对长辈讲话大吼大叫等,家长就要果断制止,告诉他们这样做是不可以的。这样,孩子就能逐渐学会放弃,知道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了。对于孩子来说,适应放弃肯定会有不愉快的感受,所以可能会不听话。这个时候,家长不要呵斥孩子,更不要动手打孩子,要耐心地反复训练,慢慢地就会有效果,孩子就能成功控制自己了。

(2)十分有效的“克己育儿法”

一位心理专家接待了这样一位被她的孩子伤透了心的母亲。

心理专家问:“孩子穿衣服的时候拉不上拉锁,您是不是不再给他买带拉锁的衣服了?”母亲点了点头。专家又问:“孩子第一次做饭烫伤了手背,您是不是不再让他靠近灶台了?”母亲点了点头。专家接着问道:“孩子第一次整理自己的衣柜用了一上午时间,您指责他了,对吗?”这位母亲愣住了,不解地问道:“您是怎么知道的?”专家笑着答道:“从那条拉锁那里知道的。”母亲又问:“那我该怎么办?”专家说:“一如既往,当他生病时,您带他去医院;当他毕业时,您帮他找好工作;当他结婚时,您帮他准备好新房;当他有孩子后,您帮他照顾。总之,当他有任何麻烦时,您都帮他解决。这是您最好的选择。”

事例中的专家从侧面点出了这位母亲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不理智以及盲目地照顾孩子,实则只是自身无法理性地克制自己,而这会连累孩子成为一个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很多家长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都不能理性克制自己,他们打着爱孩子的旗号,却做着伤害孩子的事情,这就是家长的“不克己育儿法”。在这个育儿法的教育下,孩子被剥夺了锻炼各种能力的机会,从而也失去了培养自控力的机会。

6.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和选择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效应叫作“霍布森选择效应”。这个效应是指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做出的选择。今天的很多父母就是让孩子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做出选择。但是,如果一个人的选择空间非常有限,那么思维就会局限于一定范围,其想象力和创新力也会因此而受到局限。也就是说,如果不能随心所欲地在众多选择中选择自己最想要的,那么一个人将很难进行创造性的学习、生活和工作。

麦库的父母都是世界上知名的物理学家。他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继承其科研事业,也能够成为物理学界卓有成就的人。麦库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给他灌输各种物理知识,但是麦库却对此并不感兴趣。无论父母采取什么样的方法,他都难以把自己的热情投入到物理研究上面。

后来,麦库对经商产生了兴趣,但是父母对此却不以为然,没有办法,他只能在夜里偷偷地学习有关商业及商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几乎到了如饥似渴的地步。大学毕业后,麦库和父母进行了长谈,说服父母放弃了对他在物理上的要求,但是父母拒绝给他经商提供帮助。

麦库靠着自己的努力在商界进行打拼,若干年后,积累了丰富的商业知识的麦库终于在商场上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成为英国首屈一指的房地产大亨。

父母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继承自己的事业,或者是希望孩子在自己所从事的行业工作,但是他们没有想过这严重限制了孩子的发展。假如天下的父母都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控制孩子,那么相信这个世界上将会少很多优秀的艺术家、成功的生意人;如果父母总是希望孩子按部就班,做大人认为正确的事情,那这个世界上将会少很多创造性的成果。

在孩子一些喜好的选择上,或者是学习兴趣的选择上,如果孩子的做法无关道德和法律,父母就应当尽可能让孩子自己做出决定。父母根据自己过往的经验,给孩子提出一些建议,但是不要干涉孩子的最终决定。即使父母再了解孩子,但孩子自身的喜好、关注点、特长是没有人比其自己更清楚的。只有发自内心的决定,才能让孩子用尽所有的精力去为之努力。

良好的家庭教育不应当扼杀孩子的意愿和选择的权利,更不应该用所谓的标准或者是成功之道来规定孩子今后的发展方向。孩子通过家庭的熏陶与影响,能够拥有更多的选择机会,较早地知道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这样父母就可以安心了。

这就好比一片土地,虽然种水果要比种粮食的单品种利润高,但是在这片土地上粮食的产量却远远高于水果。所以,最佳的选择当然是种粮食,薄利多销,最终的利润也会高于种水果的利润。

尊重孩子的意愿,多给孩子自由选择的权利,虽然听起来很简单,但是很多家长却做不到。即使给了孩子机会,也无法洒脱地接受孩子的选择。父母早已经习惯严格地管理自己的孩子,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尚且不肯对孩子放手,更何况是关乎孩子未来的人生大事。

父母应该明白,自己的选择不一定是正确的。在平时的生活中应该对孩子放开手,给其充分的自由。孩子虽然小,对外面的世界没有充分的了解,但是他们也有自我意识,不愿意任由父母安排。

给孩子选择的权利,甚至放心地让他们去决定自己的人生之路该如何走,这样,父母既能保护孩子对某一事物的兴趣,又能让孩子在兴趣中发挥出自己的创造精神和无限的潜力。最终的结果,也许会比父母原本的安排更好。

7.强化效率观念:高效是卓越的保证

“我家孩子根本没有时间观念,八点上学,都快九点了还没出门,人家不仅不着急,而且还开开心心、蹦蹦跳跳地蹿来蹿去,真是又急又气、哭笑不得。”

“三心二意真是个糟糕的习惯,我家儿子一边吃饭一边玩,吃个饭都要至少一小时,洗澡也是这样,没有一小时根本结束不了,孩子干什么都超级没效率,一直这么下去,可怎么办呢?”

“我家薇薇简直是个话痨,吃饭时不停地讲话,写作业时也是安静不到三分钟就开始叽叽喳喳,明明二十分钟就能写完的作业,她四十分钟也不见得能写完,因为都在断断续续地说话。”

…………

相信家有学童的人对上述这些情形并不陌生。纵观那些古今中外的名人,近看孩子班里、学校里的学霸、佼佼者,哪一个不是做事超级有效率的人呢?只有进取心,没有做事效率,又怎么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卓越者”呢?

儿童在三岁之前是没有完整的时间观念的,他们都是凭借自己的本能来安排自己的活动,饿了就吃,困了就睡,想玩就玩,不想玩就安静待会儿。从进入幼儿园开始,小朋友开始学习了解有关“时间”的知识,并逐渐建立起自己的时间观。而效率则是比“时间”更复杂一些的东西,只有当孩子的时间观念趋于成熟时,他们才能更好地理解效率。

不过凡事过犹不及,太强调“时间”和“效率”,而忽视儿童自身的发展规律也是不可取的。心理学研究发现,孩子年龄越小,其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就越短,让一个十岁的儿童集中注意力学习一小时是非常不可取的,成年人注意力集中一次也只有五十分钟左右,所以千万不要让孩子持续学习太久,否则时间越长,注意力就越下降,反而会造成学习效率低下,甚至让孩子产生厌学情绪。科学的办法应当是劳逸结合,学习一会儿后就要休息放松一会儿,具体时间安排,应当根据孩子年龄以及注意力情况来确定,不可搞一刀切。

虽然孩子三岁之前没有清晰的“时间观念”和“效率观念”,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培养和训练孩子的做事效率。科学研究发现,对孩子时间和效率观念的培养和训练越早越好,毕竟人的很多行为都是由习惯支配的,一旦我们在幼小的孩子心中树立起了“雷厉风行”的做事习惯,那么孩子自然会将这种行事作风延伸到后来的学校学习当中,乃至成年后的工作中。

那么,父母为此可以做些什么呢?

(1)和孩子比速度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不仅能直接有效地提升孩子的做事效率和时间观念,还可以让亲子关系更加和谐、亲密。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年龄的孩子确定不同的“比速度”项目,年龄幼小的孩子可以比赛搭积木,大一些的孩子可以比赛收拾书本,比读书速度,比跳绳、跑步速度等。

此外,还可以针对具体问题具体设计游戏项目。比如,如果孩子吃饭拖拉,总是一边吃饭一边做其他事情,那么就可以比“吃饭速度”。需要注意的是,吃饭过快不利于消化,家长要注意“度”的把控,可设定一个适宜的时间点来进行速度比拼。

(2)一次只做一件事

专注是高效率的重要保障,要想让孩子利用好时间,就必须要杜绝三心二意,要养成一次只做一件事的专注习惯。我们可以通过生活中的锻炼来促使孩子养成一心一意的习惯,不管是穿衣、吃饭,还是游戏玩耍,都要引导孩子一件一件地做,吃饭的时候就不要玩,跑跳玩耍的时候就不能吃东西。久而久之,在父母的引导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孩子就能养成一次只做一件事的好习惯。

(3)统筹方法很重要

统筹方法相对比较抽象,通俗地讲,即做事情的顺序将直接影响整体的效率和时间,我们只有把事情的先后顺序理清楚,才能找到最快速、最高效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事半功倍。父母可以通过与孩子分工的方法来帮助他们建立“统筹感”,比如洗澡的时候,父母去放水、调水温,让孩子去拿自己的拖鞋、毛巾。

此外,不少生活上的事情都可以采取限时的办法,比如计时做家务、计时挑选超市商品等,由于时间比较紧迫,这会促使孩子去思考,怎样才能找到最省时的办法,再加上父母的引导,孩子就能够探索出比较科学合理的统筹方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