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曰:“偏有利焉,去其利,则不受也;奇之所托。若有利于善者,隐托于恶,则不受矣,致疏远。故其有使失利者,有使离害者,此事之失。”
鬼谷子说:“在为别人作决断的时候,如果只对一方有利,那么没有利的一方就不会接受,这是因为依托的基础不平衡。本来任何决断都应该是对决断者有利的,但是如果在其中隐含着对决断者不利的因素,那么决断者就不会接受,彼此之间的关系也会因此而疏远,甚至还可能会遭遇灾难,这样对决断者就不利了,这样的决断是严重的失误,也是委托的人与决断者都不希望发生的。”
鬼谷子认为,决断者与委托人存在着一个冲突,那就是决断是否有利双方。如果想避免双方之间不发生冲突,那就是细心决断,认真决断,缜密决断,这就是决断之术。孔子曾说:“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不’密,则害成;是以缜密而不出也。”有时候,之所以发生混乱,主要是做事不谨慎。如果君主的言语不谨慎,就会失去贤德的臣子,如果臣子的言语不谨慎,就会招祸失去生命;机密的大事不谨慎,就会造成灾害,因此,做事一定要谨慎,否则,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俗话说:“小心驶得万年船。”智慧的处理事情的方法是需要细心,冷静地研究,凡事多想一步,胜算就会多一点。尤其是越混乱的时候,越需要注意这一点。做事的时候,需要将一切事情安排妥当,再借机行事,如此才能将事情做好。如果事先未做好准备,在紧要关头出了纰漏,那可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公元208年,曹操率领大军驻扎在长江中游的赤壁,企图打败刘备以后,再攻打孙权。刘备采用联吴抗曹之策,与吴军共同抵抗曹操。当时,孙权和刘备兵力薄弱,而曹操兵多将广,处于优势位置。对此,诸葛亮和周瑜商讨破敌良策,二人不谋而合,都主张用火攻一举击败曹操。
可是,当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周瑜却发现曹操的船只停在大江的西北,而自己的船只靠南岸。这时正值冬季,只有西北风,如果采用火攻,不但烧不了曹操的大军,反而会烧到自己的头上,只有刮东南风才能对曹军发起火攻。周瑜眼见火攻不能实现,急得口吐鲜血,病倒在**。这时,诸葛亮前来探望周瑜,问道:“你为何得病?”周瑜不愿说出实情,就说:“人有旦夕祸福,怎能保证不得病呢?”
其实,诸葛亮早就猜透了他的心事,就笑着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怎能预料到呢?”周瑜听出诸葛亮话中有话,非常惊讶,就问:“有没有治病的良药?”诸葛亮说:“我有个药方,保证治好您的病。”说完写了16个字,递给周瑜,这16个字就是“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其实,诸葛亮预测到近期肯定会刮几天东南风,他对周瑜说:“我有呼风唤雨的法术,借给你三天三夜的东南大风,你看怎样?”周瑜高兴地说:“不要说三天三夜,只一夜东南大风,大事便成功了!”
在“火烧赤壁”中,诸葛亮和周瑜这两个智囊不约而同想到了火攻曹军,并一切准备就绪,等待时机的到来。而在这之前,诸葛亮又预测到了近期将刮东南风,自然,火烧曹军志在必得,而且,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也难怪,此次赤壁之战一举成功。在这里,体现了诸葛亮谋事的机智和缜密,大胆采用火攻之策,虽然,火攻能一举歼灭曹军,但是,如若不能借风,那自是枉然。对此,诸葛亮早就料到了将会刮几天的东南风,在如此周详的计划下,火烧赤壁才能取得成功。
在日常生活中,做事亦如此,做事时应该有详细的计划、缜密的思考,如此才能预料到事情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地想好对策。否则,光凭着冲动与**,难以取得成功。我们都听过“亡羊补牢”的寓言故事,羊已经被狼叼走了,才想起修补羊圈,这似乎对事情本身起不了太大的作用。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都在做着“亡羊补牢”的事情。在事情着手之前,考虑不周到,到事情发展至中途,才想到需要补救,这时,事情的发展已经不受自己控制了。因此,为了避免“亡羊补牢”,我们做事情时应该缜密一点。
心理支招
鬼谷子认为,只有经过缜密思考的决断,才是决断者和委托人都满意的决断。因此,做任何事情都需要缜密思考。在生活中,有的事情是出乎我们意料的,事实上,每一件事情都是有它的变化的,没有一成不变的事情。因此,事情的变化将意味着我们思绪的变化,懂得灵活处理,多准备几个预备方案,一旦事情有变,也会另作安排。当然,要想事情做得完美,还必须有缜密的思维。如果一个人想事情总是很简单,那么,他就很难想得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