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言有“道”
须能尽人之性,然后能尽物之性。
“明”言今说
必须能够领悟人性,然后能够领悟事物的规律。
今人得“道”
在王阳明的“心学”体系中,心、性、理、良知等概念几乎可以互用。他说:“心之体性也,性即理也。”你只要明了自己的心性、良知,自然可以明白天理。明白了天理,自然可以明白事理,办事自然有成。
那么,心、性、理、良知既然同一,为何分成三个概念呢?因为三者毕竟还有微妙的区别,王阳明说:“知是理之灵处。就其主宰处说,便谓之心;就其禀赋处说,便谓之性。”
王阳明的观点很难理解,历代也有不少争议,他也被认为是“唯心主义”的典型代表。
但就在社会上追求事物来说,王阳明的学说其实有很多优势。世间事无非是人的事,你想把事情料理好,先要把心料理好——别人的心和你自己的心。你想把心料理好,必然从了解人性、人情入手。人性人情带来事情的不断变化,成败都在人情事变中,你从源头处用功,了解人性人情,岂不是可以预知事情的变化吗?
王阳明说:“除了人情事变,则无事矣。喜怒哀乐非人情乎?自视听言动,以至富贵贫贱、患难死生,皆事变也。事变亦只在人情里。其要只在致中和;致中和只在谨独。”芸芸终生,天下万象,都可归到两个原点:一个人情,一个事变。你想探寻他人的人情变化,只怕不能够,人情如潮,千变万化,怎能了解?你只能保持一心宁静,勿生妄念,使心像明镜一样,然后你才能观照他人的人情变化。
当然,做好“谨独”功夫,保持内心宁静,是一件很难的事,如何着手?不妨通过王阳明如何依人情办事,从中领悟如何做功夫。王阳明不仅是思想家、军事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门人弟子遍天下。而且他每到一地,都要开办学校,为教育事业做了很大的贡献。他在施教或为各地学校拟定教学宗旨时,完全依从“天理”,不让内心的“尘埃”干扰教学效果。他做到这一点,无非是保持心如明镜,尽其“人性”。
王阳明小时称得上好学,但并不喜欢苦学,而且举目所见,乐意苦学的孩子很少,那又何必要求学生苦学呢?所以,他提出了教学要求:“凡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量其资禀,能二百字者,止可授以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讽诵之际,务令专心一志,口诵心惟,字字句句绸绎反覆,抑扬其音节,宽虚其心意。久则义礼浃洽,聪明日开矣。”中国现在的老师们,应该把王阳明这段话反复背诵三遍,再抄写下来贴在书案上。许多老师唯一的本事就是“徒多”,教学时间多,作业多,补课多,他们以前读书时被老师逼得头昏脑涨,每天希望改革教育,现在当了老师,又去逼学生,真是忘了“良知”,不讲“人性”。
王阳明当学生时,喜欢有爱心的老师而讨厌冷漠的老师,而且他是成功人士,自然知道成功是怎么回事,主要靠的不是学问,于是他要求老师们:“视童蒙如己子,以启迪为家事,不但训饬其子弟,亦复化喻其父兄;不但勤劳于诗礼章句之间,尤在致力于德行心术之本;务使礼让日新,风俗日美,庶不负有司作兴之意,与士民趋向之心,而凡教授于兹土者,亦永有光矣。”假设老师真的能视学生如己子,即使什么都没教,已经教了很多了!而有的老师全无爱心,稍不顺心,对学生张嘴就骂,动手就打,看似教了学生很多,其实让学生蒙受了终生损失。
王阳明是做学问有成的人,自然明白自己的学问是怎么一步步积累起来的,哪一步都勉强不来,所以他要求老师们尊重学生的心理规律和接受水平,不要揠苗助长。他说:
“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霑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若近世之训蒙稚者,日惟督以句读课仿,责其检束,而不知导之以礼,求其聪明,而不知养之以善;鞭挞绳缚,若持拘囚。彼视学舍如囹狱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俗见,窥避掩覆以遂其嬉游,设诈饰诡以肆其顽鄙,偷薄庸劣,日趋下流。是盖驱之于恶而求其为善也,何可得乎?”
王阳明此语,好像不是在责备当时的老师,而像是在嘲讽今天的老师。今天的老师最大的本事是把学生弄得进学校就像进监牢一样,结果学生非但“不肯入”,反倒视老师如仇敌,宁可去网吧等地“嬉游”也不肯读书。学生厌学,不仅是教学的失败,也是老师难以弥补的过失啊!
凡事都要讲规律,而有些规律确实可以自求己心。明了自己的人性以及人情变化,自可观知他人的人性人情,顺从人性人情,你就离成功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