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言有“道”
能戒慎恐惧者,是良知也。
“明”言今说
能够戒慎恐惧,就是良知了!
今人得“道”
今天的人经常高喊“自由”,但是,什么是自由?很显然,你可以按自己意愿说话、办事、思考,你就享有自由;你想说的话不能说、不敢说,你想做的事受到他人的限制,你就不得自由。
那么,自由是谁给予的呢?有人以为是别人给予的,不自由的原因是别人造成的。文人厌恶政府不给“言论自由”,员工厌恶老板不给行动自由,学生厌恶老师、家长不给表达天性的自由。事实上,自由主要靠自己给予,良知才是自由的真正主宰。你讲道德、讲规则,凡事与人为善,所言所行都受到大家欢迎,那么,你爱怎么说、怎么做都可以,他人和政府为什么要限制你的自由呢?孔子“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他想做的事正好都符合道德规范,不符合规范的事他从不想做,所以,他享有充分的自由,从来不要求“言论自由”。
反之,你乱说乱动,自由就要受到限制了。阿Q梦想“想什么就是什么,想谁就是谁”,这样的自由能给他吗?他恃强凌弱,欺负小尼姑,还说什么“和尚摸得,我为什么摸不得”,这样的自由他应该享有吗?他可以有“恋爱自由”,但他不讲恋爱规则,搞“性骚扰”,拉着吴嫂想“困觉”,结果被赵太爷用“哭丧棒”揍了一顿。不自由的人往往是因为他们想拥有不该拥有的自由,这是真正的不自由。
真正自由的人,服从自我良知的管理,以“戒慎恐惧”为修养。“戒慎恐惧”出于子思的“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大意是:害怕做错事,即使别人不见;担心说错话,即使别人听不见。王阳明对这句话备极推崇,经常拿出来跟学生讨论。他说:“君子戒慎于不睹不闻,省察于莫见莫显,使其存于中者,无非中正和乐之道。”你用不着别人来判断你做得对不对、说得对不对,你只要自己心中有数就行了。不管别人能否看见、听见,你坚持做正确的事、说正确的话,内心自然“中正和乐”。
有的人不然,人前人后不一样。老板不在时,随便玩电脑游戏、上网聊天,老板来了,便装成勤奋工作的模样;跟老板说话时,一脸敬畏,一副“好员工子”的模样,转过脸,便一脸轻蔑,哼道:“有什么了不起?换个位置,我比你强多了!”这样的人多么不自由!他想做的事、想说的话正好都是不能做、不能说的,内心岂不烦恼丛生?
一个人不知戒慎恐惧,只会随流性转应付环境,他就成了环境的奴隶;一个人服从良知,他才是自己的主宰。
有一次,许衡和几位朋友冒着酷暑赶路。到了中午,他们又渴又饿,却无处可以买吃的。当时正是兵荒马乱,百姓四处逃散,方圆百里之内,十室九空。后来,他们来到一个村庄,里面的人全跑光了,但路边有一棵梨树,树上果实累累。同伴们大喜,争先恐后地爬到梨树上摘梨子吃,许衡却在树下正襟危坐。同伴们诧异地说:“你等什么?快上来吃梨子吧!”
许衡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随便吃。”
同伴说:“乱世的梨子,早就没有主人了。”
许衡正色道:“梨子没有主人,难道我心里也没有主人吗?”
许衡终究没有吃这些梨子。
许衡不愧是一个懂得“戒慎恐惧”的人,他怕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良心。当他无条件服从心中的“主人”时,他的思想是自由的,他的智慧是清明的,他的言行也必然受到大家的欢迎。后来,他成为一代宗师,是元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一个人只有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坚持做正确的事,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戒慎恐惧”看似自我设限,得到的却是自由。好比走路,人眼前始终只需要一条路,用不着惦记每一条路。你以戒惧之心,约束自己走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你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去任何地方。那不是真正的自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