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乎天理”为成圣标志(1 / 1)

“明”言有“道”

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明”言今说

一个人之所以成圣,在于纯粹地感悟天理,而不在于才能大小。因此,即使是很平凡的人,只要肯自修,使自己的心与天理契合,就可以成为圣人。

今人得“道”

人人都有良知,都是“天生圣人”,只因后天的习染,变作了小人、愚人或别的什么人。阴沟里的金子还是金子,只是不那么好看,不那么好闻,价值却还在,洗净了还可爱。所以王阳明认为,人人都有可能成为圣人。

成圣的标志是“纯乎天理”,让“金子”变回本来的模样,一尘不染。

成圣的途径是“肯为学”。很显然,王阳明为学,不只是读书长本事而已,学问再高,本事再大,都不一定能“为圣”。对此,王阳明解释说:“盖所以为精金者,在足色而不在分两……犹一两之金比之万镒,分两虽悬绝,而其到足色处可以无愧,故曰‘人皆可以为尧、舜’者以此。学者学圣人,不过是去人欲而存天理耳,犹炼金而求其足色。”

人心如纯金,人欲多一分,成色减一分;人欲减一分,成色增一分。做学问、长本事,只能增加分量,不能增加成色。分量足当然是好事,成色太差,跟铜铁等价,就无趣了!

王阳明指出了一条“为圣”的坦途:去人欲而存天理。将后天的人欲一分分减少,直至“无欲”,回归天性,回到最初的原点,便成圣了。

许多人觉得“无欲”二字不可思议,也不以为然:难道孔子、老子不穿衣吃饭吗?不娶妻生子吗?不想做官、赚钱吗?这当然是对“无欲”的误解。打个比方,水往低处流,流过山峰,流过平原,流归大海。那么,水有没有欲望呢?如果没有,为什么忍不住向低处流的冲动?如果有欲望,为何不向高处流,流到银河去?很显然,水无所谓有欲或无欲,只是自然而然,按自己的本性行事。圣人也是如此,无论吃饭穿衣、娶妻生子、做官发财,都顺从本性、自然而然,像水一样,在有欲无欲之间,有即是无,无即是有,这就是圣人的“无欲”。

常人却不同,明明是小鸡,却要吃老鹰;明明是丑小鸭,却要扮白天鹅;明明只有二两饭的胃口,却要叫满汉全席。这就是贪欲了!

自然的欲望是“无欲”,不自然的欲望是贪欲。那么,怎样区分自然或不自然呢?此意不可说,只能自去领悟。

王阳明还指出了一条“为圣”的方便途径:“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你只要有爱心、做善事,一心一意,不愧不悔,迟早可入圣贤之门。

“善欲”不是“无欲”,但接近“无欲”。你始终保持善欲,喜欢帮助别人,喜欢看见别人摆脱烦恼、困境,这是很高的境界,但离圣境还远,因为你的善欲还可能退转,转到相反的方向。

举个例子,不久前,曾发生过一起争议纷纷的新闻:几个善士捐资助学,以一帮一的形式,给几个青年学子提供学费、生活费。这几个学生接受了馈赠,一年多时间都不曾写信给“恩主”道一声谢,于是,几位善士不高兴了,将此事透露给了媒体,不用说,那几个学子受到了众口一词的指责。可以想象,那几个学子所蒙受的损失远比他们得到的馈赠大,因为他们背负着“忘恩负义”的名声,心灵的创伤也会陪伴他们很长时间,甚至影响他们一辈子。反观几位善士,起初善欲很强,后来善欲却变成了恶念,他们向媒体透露此事,等于向那几个学子实施了报复,根本没有考虑可能对所他们造成的后果,等于由圣道入魔道了。

按佛家的观点,善心永不退转,才入圣道。怎样才能如此呢?当你切身体验到帮助别人不是在帮助别人,完全是在帮助自己;愉悦别人不是在愉悦别人,完全是在愉悦自己,你的善心就不会退转了。那么,当你做了善事,帮助了别人,会由衷地高兴,根本不会冀图别人的感激、报答,更不会为别人没有一声“谢谢”而愤愤不平。

但这不是说“善欲”没有用,一旦你经常发善心、做善事,体验到了其中的乐趣,你就有可能领悟“人我不二”的真谛,由此契入圣道。

王阳明早就领悟到圣贤和凡夫俗子本质上并无区别,不同之处在于各人的功夫,任何一人肯下功夫,都可能成为圣贤。所以,他看人都带着看圣贤的眼光,以平等之心待,不太在意世俗的尊卑贵贱。当他谪居龙场驿时,真诚地对待自己的随从们,为他们熬药、煮粥。大家觉得他是“大人”,被他服侍受当不起,他安慰说:你们跟随我一路走来,吃了许多苦。在这举目无亲的地方,你们不就是我的兄弟、我的亲人吗?

对当地少数人民族,汉族人一般会有歧视心理,认为他们是“野蛮人”。王阳明却毫无歧视之心,因为他们也是“天生圣人”。他说:“夷之民,方若未琢之璞,未绳之木,虽粗砺顽梗,而椎斧尚有施也,安可以陋之?”

虽然语言不通,他跟少数民族的关系却处得很好,交了很多真心朋友。他时常出没于丛林、山洞之间,当地居民和流亡至此的汉人谈天说地、讨教风俗,并指导他们伐木建屋,替他们排忧解难。很快,当地居民都把他看成能人、友人、神人,对他尊敬有加,还自发地帮忙,为他建起了一座大屋。后来,此屋便成了著名的“龙冈书院”。

一个人能认识到人人都可能为圣贤,而以平等之心对待每一个人,离圣贤之门已经很近了!反之,自以为天生高人一等,自以为应该高居别人之上,离圣贤之门已经很远很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