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言有“道”
夫学贵得之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明”言今说
求学者贵在内心体验。心里真切感受到那不对,即使那些话出自孔子,也不敢认为是对的,何况出于不如孔子的人呢?心里真切感受到那是对的,即使那些话出自一个普通人,也不敢认为是错的,何况是出自像孔子这样的人呢?
今人得“道”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优秀的东西,也有一些不好的东西,危害最大者有三:一是“崇古非今”,圣贤都是死人,经典都是死学问;二是“迷信权威”,活人向死人学死学问,需要很好的脑筋,消除腐尸味,弄出一点新意,不然无法跟新时代契合。秦汉之后的学问基本上都是“解释学”,谁解释得好,谁就成了权威,大家都不加分辨地听他的;三是“服从权势”,由于大家迷信古人和权威,缺乏一种“坚持真理”的精神,只有“固执己见”的愚执,离真知已经很远了,是非对错难以分辨,最后听谁的呢?谁权力大就听谁的,谁拳头硬就听谁的。
很显然,此三者都不是为学的正途。
王阳明跳出上述三个怪圈,提出“求之于心”,张扬的正是“坚持真理”的精神,只要是对的,谁说的都听;只要是不对的,谁说的都不信。问题是,对与不对,用什么做判断标准呢?按王阳明的理论,当然要按自己的良知为标准——我真切感觉到那是不对的,我就不能深信不疑;我真切感觉到那是对的,我就可以听信。这样有没有可能判断失误呢?当然可能。通向真理的途径本来不是一览无余,走错路势所必然,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始终坚持真理,离真理自然越来越近。
王阳明并不迷信权威,在当时,最权威的学问是朱熹的理学,科举考试一定不能偏离朱熹所注六经范围。王阳明遍学二程、朱熹、陆九渊等宋儒的理学,吸收了很多营养,对自己认为不对的却不盲从,敢于大胆提出新见。例如,他认为朱熹对大学的注解有错误地方,曾对弟子徐爱说:“原句当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是‘亲民’,不是‘新民’。程颐将‘亲’改为‘新’,曲解了曾子的意思,朱熹沿袭了程颐的错误,将后人引入歧途,以后读书当以旧本为正,不必尽信朱熹之言。”
按朱熹的解释,明德是本,新民是末,前者是目的,后者是达成目的的方法,而按照王阳明的解释,明德即亲民,亲民即明德,知就是行,行就是知,知行合一。两种解释,一字之差,谬以千里,究竟谁对?不管王阳明的解释是否真的跟《大学》原旨相合,他以良知求解,其不迷信权威的精神也值得佩服,何况他的见解确实很有现实意义,并且具有可操作性。一个人如果真心“亲民”,难道不是“明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