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到别人
露骨的话,要含蓄地说
含蓄是一种善,是一种修养、一种韵味。一个没有人情味的人,一个缺乏修养的人,是很难含蓄的。含蓄是一种更高的人生态度,它表达的是动态的成熟的人生观。
有些时候,说话太露骨,就显得没有人情味了,尤其是心中十分不想伤害对方时,不想破坏曾经美好的感情或友情时,就可以将要说的话变得含蓄一点。那样既体现了说话者的善意与真诚,也能真正起到劝阻他人的目的,从而达到既不伤和气,又留有余地的两全其美的目的。
为什么一定要含蓄?
中国文化的精髓就是中庸,就是不太过分,不走极端,这是考虑到人的可变性,人性的可塑性。此时,你的话说绝了,不留余地,到彼时,就可能会出现尴尬的局面。因此,含蓄是中庸文化的经典表现,它是有人情味的表现,也是真实反映动态社会的智见。
比方说,你有几个朋友关系特好,但其中有一个最近出了点错,他本人又特别爱面子,此时,你就只能含蓄地劝诫他。若说得太露骨,一方面你会觉得难以启齿,另一方面也会造成别人的反感。
中国艺术中有一种美叫朦胧美,这种美给人回味无穷,叫人遐想万千。
谁都会变,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今天你若太露骨,太伤人,明天,一旦身份反过来,他很有可能会将那个伤痛奉还给你。
含蓄是一种最高明的艺术。不仅能当场避免尴尬,而且,看上去似乎什么也没有说,但却能收到什么都说了的效果。无论说别人什么话,点到为止,不要太露骨,否则,就易伤对方面子,就不易达成认同。
有一位领导在开完部门裁员会议后回家,到家不久,就有一位他多年的老部下想去提前探听领导们内部裁员的消息。
领导一边倒茶,一边示坐,一边低声说笑道:“你能保证不说出去吗?”
那人笑道:“当然保证,绝不说出去。”
领导站起身来,微笑着说:“我也保证不说出去。”
那位手下自然知趣地转移了话题。
这样说话既可以避免直接回绝,给那位部下带来尴尬,又保守了会议的秘密,消除了可能带来的不安定因素。
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有些人就是因为说话太露骨,错失了人生发展的良机。
搞策划的小叶偶然认识了居住在北京香山的一位老先生,70多岁了,居然还住在一月租金300元的出租屋里。小叶与老先生交流后知道他几十年来都想推广他的一套太极养生舞,了解其内容后小叶十分赞赏,认为是好东西,应该推广。
于是,小叶想包装推广他的舞蹈。在正式推广前,小叶想检验一下他的东西能否真实有用,就带老先生去了一趟长沙。10天后回来,老先生就觉得自己十分了不起。小叶知道他几十年不得志,压在心中的力量又抬头了,因为他在指导一位亿万富翁的病人练习养生舞时,得到了夸奖,尽管只是礼节性的夸奖。
回来后,小叶因公司的事耽误了几天。再与老先生见面时,他可神气了,对小叶说:“小叶,你没我,你肯定一生毫无作为。但我没你,我马上就会开创一个全新的时代。”
小叶听了这话很伤心,觉得这老人怎么如此不通人情世故,说话太没口德。小叶想,就算他能理解这种人,但在以后与客人服务中他若也用这种口气对待别人,那岂不十分麻烦。思前想后,小叶决定不跟他合作。但小叶并没有像这位老人一样说话如此露骨,而是用手机给他发了一条短信。短信是这样写的:“你有一颗伟大的雄心,却有一张令人难以理解的嘴巴。我真的感到十分遗憾,但愿以后有缘再见。”
做事要高调,做人要低调。在我们身边,很多心直口快的人说了许多不应该说的话,说了许多往往过头的话,而得罪了一些人。“直”虽有“直”的好处,但也要注意场合,不要伤人。
因为直率与草率有点接近。同样的话,我们只要换一种口气,换一种态度,自然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
含蓄法是说话时的一种“缓冲”方法。含蓄能使本来也许是困难的交往,变得顺利起来,能让听者在比较舒坦的氛围中接受你的信息。因此,有人称“含蓄”是办事语言中的“软化”艺术。
在日常交际中,总会有一些人们不便、不忍或者语境不允许直说的话题,需要把“词锋”隐遁,或把“棱角”磨圆一些,使语意软化,便于听者接受。说话人故意说些与本意相关或相似的事物,来烘托本来要直说的意思。
巧用语气助词,把“你这样做不好”改成“你这样做不好吧”;也可灵活使用否定词,把“我认为你不对”改成“我不认为你是对的”,还可以用和缓的推托;把“我不同意”改成“目前恐怕很难办到”。这些,都能起到“软化”效果。具体地说,有人将含蓄法总结出了以下几种形式。
一是讳饰式含蓄法。讳饰式含蓄法,是用含蓄的词语表示不便直说或使人感到难堪的方法。
有时,即使动机好,如果语言不加讳饰,也容易招人反感。如售票员见一孕妇上车便说:“请哪位同志给这位‘大肚皮’让个座位!”尽管有人让出了座位,但孕妇却没有坐,“大肚皮”这一称呼,使她难堪。如果这句话换成:“请哪位热心人,给这位‘有喜’的大姐让个座位!”当有人让出座位时,这位孕妇就会表示对售票员的感谢,并愉快地坐下。
二是借用式含蓄法。借用式含蓄法,是借用一事物或其他事物的特征来代替对事物实质问题直接回答的方法。
在纽约国际笔会第48届年会上,有人问中国代表陆文夫:“陆先生,您对性文学怎么看?”陆文夫说:“西方朋友接受一盒礼品时,往往当着别人的面就打开来看。而中国人恰恰相反,一般都要等客人离开以后才打开盒子。”
陆文夫用一个生动的借喻,对一个敏感棘手的难题,婉转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中西不同的文化差异也体现在文学作品的民族性上。这实际上是对问者的一种含蓄的拒绝,其效果是使问话者不至于尴尬难堪,使交往继续进行。
三是曲语式含蓄法。曲语式含蓄法,是用曲折含蓄的语言和商洽的语气表达自己看法的方法。
《人到中年》的作者谌容访美在某大学做演讲时,有人问:“听说您至今还不是中共党员,请问您对中国共产党的私人感情如何?”谌容说:“你的情报很准确,我确实还不是中国共产党员。但是我的丈夫是个老共产党员,而我同他共同生活了几十年尚无离婚的迹象,可见……”
谌容先不直言以告,而是以“能与老共产党员的丈夫和睦生活几十年”来间接表达自己与中国共产党的深厚感情。有时,曲语式含蓄法比直接表达更有力,这种曲语式的含蓄用语,真是利舌胜利剑。
把话说得让人爱听,说起来很简单,就是在恰当的时机,对恰当的人,说出最恰当、最顺耳的话。但是,要真正达到这一效果和境界,其实很不简单。
不懂含蓄说话的人总是说话直来直去,不仅会伤人自尊,也会伤及自己。而把话说得顺耳的人往往习惯于含蓄表达,如同春风般的温存。温言几句既让人喜欢,也能让自己快乐。总之,含蓄话能让听者如沐春风。
有位医生给人看病,遇到病情较严重而又诊治不及时的病人,就直言道:“你怎么这么瘦哇!脸色也很难看!”“你知道你的病已经到什么地步了吗?”“哎呀!你是怎么搞的?你这个病为什么不早点来看!”这些说法里所包含的消极作用会让病人怎么想呢?作为医生这是“治病”还是“致病”呢?相反,如果换一种方式说:“幸好你及时来看病,只要你按时吃药,多注意休息,放下思想包袱,相信你很快就会好起来的。”这将会给病人很大的鼓舞。
当妻子买了一件衣服征求丈夫的意见,丈夫觉得妻子穿这件衣服不太合适时,如果丈夫不尊重体贴妻子的心情,就会直接地批评说:“你看你的审美观真成问题,一把年纪了还穿这么鲜艳的衣服,岂不成老妖婆了?”这样生硬、贬损的话,必定会伤害妻子的自尊心。如果丈夫尊重体谅妻子的心情,就会把否定的意见说得含蓄得体,给予暗示:“不错,颜色真鲜艳,给女儿穿,那是很漂亮的。”
当你去拜访朋友,主人热情地拿出水果、零食招待你,而你却直言说:“不吃,不吃,我从来就不喜欢吃零食。再说我刚吃完饭,肚子饱得很,哪还有胃口吃这些东西?”这样不仅让人扫兴,而且还伤了主人的自尊心。你应该体谅到主人的一片热情和好意,含蓄地说:“谢谢,谢谢!多新鲜的水果,多香的糖,只可惜我刚吃完饭,没有胃口吃了,太遗憾了!”
可见,含蓄说话不仅是一种策略,也是一门做人的艺术。含蓄是说话达到有效目的的一个必要条件,也是待人圆融的表现。作为一个现代人,应当有这种文明意识,掌握这一有利于人际交流的语言表达方式是很有必要的。
平时,我们在劝说他人时,有时要涉及一些不便于直截了当地说出来的事情,这时,使用委婉的话语,既把事情表达清楚,又维护了对方的隐私和自尊,避免了彼此的尴尬。这样,能显示说话人的涵养,增强语言的感染力,赢得人们的尊重,从而维持彼此的关系,以利于以后的沟通。
小刘刚买了一部时兴的MP3,放在办公桌上竟不翼而飞。一个朋友悄悄对小刘讲,他发现是同事小吴拿去了,东西还藏在办公桌抽屉里,没有转移。
如何劝说对方还给自己呢?小刘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当着办公室许多同事的面,很随便地对她说:“喂,小吴,借我的MP3啥时还我呀?别老让它躺在抽屉里睡大觉哟!”小吴听了这话,尴尬地连连点头,笑笑说:“不好意思,不好意思……你不提醒,我还真忘了呢!”当即打开抽屉归还了这部MP3。以后,两人关系正常,同事们相安无事。
如果小刘直接点明真相,要求对方交出来,她不愿背一个“偷”的坏名声,多半会矢口否认;即使迫不得已交出来,也会闹个不欢而散,伤害了一个女士的自尊心,甚至影响了大家对她的看法,以后同事间就不好相处了。一部MP3,小事一桩,不宜小题大做。小刘不说“拿”,更不说“偷”,而说“借”,用含蓄的话语说出自己的意思,让她体面地下台,甚至还可以让她心存感激而有所自省呢。
纠错的话,要留面子说
纠错是帮助别人改正错误的一种方法,但纠错最忌讳让他人无地自容,下不了台阶。否则,不但无法达到让他人改正错误的目的,而且有碍于你的人际关系。
俗话说:“人活脸,树活皮。”此话道出了人性的一大特点:爱面子。保全他人的面子,这是一个何等重要的问题,而我们却很少会顾及这个问题。
我们不能只爱自己的面子,而不给他人面子。每个人都有一道最后的心理防线,一旦我们不给他人退路不让他下台阶,他只好使出最后一招——自卫,也不会给你面子。因此,当我们遇事待人时,应谨记一条原则:别让人下不了台阶。
相互尊重是谈话顾及面子的第一要素。
谈话表面上是话语交流,其实是一种心灵的沟通,能不能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最终抵达心灵深处,首先取决于谈话者的态度。若相互尊重,平等交流,态度和善,谈话就能“升级”“深入”,就可进入“推心置腹、无话不谈”的境界。若一方居高临下,颐指气使,不尊重对方,或双方互不尊重,就会言不由衷,话不投机,会失了双方的面子。
银行储蓄员小伟的爷爷腰腿痛又犯了,孝顺的小伟每天下班后就陪他去做理疗按摩。按摩师姓周,是个盲人,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但“手上的功夫”特好,店里生意很红火。小伟人年轻,说话礼貌、热情。
别人对按摩师以“师傅”相称,小伟人前人后总是亲热地叫“周伯伯”,并主动地帮他招呼客人,热情地送茶水、递毛巾,还不时地与他拉家常,说说外面发生的新鲜事……周师傅十分感动,在小伟爷爷面前经常夸赞他:“你孙子真是个好伢子!有孝心,又热心。我这个盲人活了40来年,除自家亲戚外,还从来没有听到哪个后生伢子喊过‘伯伯’呢!”
受小伟的热情感染,平时言语不多的周师傅显得特别健谈,与爷孙俩聊得十分热乎,什么酸甜苦辣都愿意说给他们听。得知小伟刚到银行上班,正在为完不成储蓄任务而发愁时,周师傅主动提出在银行开户,并把自己存在别家银行的30万元定期存款划了过来,还为小伟介绍了许多客户。
谈话是一种平等交流,信任是基础,尊重是前提。在谈话中,双方能不能充分遵循平等原则,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直接决定谈话的效果。上例中小伟并不因为按摩师是盲人而心存歧视,相反视之为自己的长辈亲人,对他礼遇有加:尊称对方为“伯伯”,亲切;主动出手相助,热情;与之聊天说话,真诚。正是这种对人尊重的态度,使他也赢得了别人的尊重,不但与人交谈甚欢,取得了别人的信任,而且也因此得到了别人的帮助。
我们在说服别人时,常常会犯这样一个错误,就是当发现对方有明显的错误时,会毫不客气地批评对方说:“那是错的,任何人都会认为那是错的!”这样一来,对方的自尊心就会受到伤害,而突然陷入沉默,或挑剔你的言辞来拒绝你。
一天下午,查理·布夏经过他的一家钢铁厂,撞见几个雇员正在抽烟,而他们的头顶上正挂着“请勿吸烟”的牌子。那么,夏布先生是如何处理此事的呢?他并没有指着牌子说:“你们难道不识字吗?”而只是走过去,递给每人一支烟,然后说道:“老兄,如果你们到外边抽,我会很感谢你们。”员工当然知道自己破坏了规定,但是夏布先生不但没说什么,反而给了每个人一样小礼物,谁能不敬重这样的老板呢?
因此,为了不触犯对方的自尊心,即使发现了对方的错误,也不要立刻指出,而应采取间接的方式进行说服。
约翰找了一个长相普通的女士为妻,可是几个月之后,他妻子却变得像窈窕淑女一般美丽,简直是判若两人。原来这位女士在结婚之前,不知为什么对自己的容貌有强烈的自卑感,因此很少打扮。当时因为是战争刚结束,物资极度贫乏,人们的穿着都很普通。当然,她也太不讲究了。不,不是不讲究,而是认识出现了偏差,认定自己不适合打扮。她有一个非常漂亮的姐姐,这也使她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每当有人建议她“你的发型应该……”时,她都怒气冲冲地说:“不用你管,反正我怎么打扮也不如姐姐漂亮。”
到底约翰是怎样说服她的太太,使她发生了变化的呢?根据他自己说,当他的太太穿不适合她的衣服时,他什么也不说。但是,当她穿上合适的衣服时,他便夸奖说“真漂亮”。发型、饰物也是如此。慢慢地,她对打扮有了信心,对于容貌所产生的自卑感自然也消除得无影无踪了。
以上例子,都说明了纠错是一定要给对方留足面子,否则就会伤及他人。
纠错时,不能先入为主,对人抱有成见。所谓成见,就是定型的看法,就是先入为主的执着,即使是错误的,也不肯更改。一件事情,往好处去看,倒也罢了;往坏处想,把好的事情用成见定为坏事,把犯错的好人用成见定为坏人,则是不应该的。
成见好像茶杯里有了毒素、杂质,即使倒入再清净的水,也不能饮用;成见好像田地里的荆棘、杂草,即使播撒再好的种子,也不容易成长。对别人抱有成见的人,自己不肯承认,不肯更改,更不肯放弃。
有些人喜欢戴着有色眼镜看人看事,因此看不到真相,看不清事实。有先入为主的看法,哪怕是错误的,只要能改,也不可怕;如果一再固执成见,成为执着之病,那么有见解倒不如无见解。放弃成见,凡事用客观的态度看待,不必预设立场。“是”,就还给它一个“是”的本来面目;“非”,就还给它一个“非”的真相。唯有消除成见,去除执着,才能认清真相,拥有真心。
纠错时,切不可没完没了。
在我们的沟通中,往往会发现别人身上的缺点和过错,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自己的反思再深刻,也可能不如旁观者看得透彻。所以,当我们发现别人的过失时,应该及时予以指正和纠错,这是很有必要的。
但心理学研究表明,一种纠错如果反复进行,就会失去作用。有的人在纠错他人时,总以为自己占了理,纠个没完没了。其实这是低下的纠错方法。有经验的人在给别人纠错时,总是适可而止。纠错时,每次只可提及一两点,切勿万箭齐发,让人难以招架,否则会使对方难堪。纠错的话不宜反反复复,一经点明,对方已经听明白并表示考虑或有诚意接受,就不必再说下去了。如果只图嘴巴快活,说个没完,就可能得到相反的效果。
纠错时,切忌用讽刺、挖苦的言辞,比如“就你了不起”“你不就是……”,因为这是一种轻视他人的态度,也是缺乏修养、没有沟通风度的表现。有经验的沟通者,在纠错时,会采用各种技巧提事实、讲道理,循循善诱,但不会用讽刺、挖苦的言辞和粗话等有辱对方人格。
交锋的话,找一个台阶说
人们都有一时冲动、做错事、说错话、得罪人的时候,如果你以牙还牙只会使事态变得更严重。说话委婉,替别人找个台阶,会使对方心悦诚服,交锋甚至不会发生。
在谈话中,对方坚定地表达了一个观点,你不同意,要改变他的观点时,首先要顾全他的自尊心。
谈话精明者知道怎样给人面子,使对方不至于下不了台。
你为了给对方铺台阶,可以假定双方在一开始时没有掌握全部事实。你可以这样说:“当然,我完全理解你为什么会这样设想,因为你那时不知道那回事。”“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人都会这样做的。”“最初,我也是这样想的。但后来当我了解到全部情况时,我就知道自己错了。”
一位顾客到百货公司要求退换一件外衣。她已经把衣服带回家并且穿过了,只是她丈夫不喜欢。她向售货员保证“绝没穿过”,要求退换。
售货员检查了外衣,发现有明显干洗过的痕迹。但是,直截了当地向顾客说明这一点,顾客是绝不会轻易承认的,因为她已经说过“绝没穿过”,而且已经精心伪装过了穿过的痕迹。这样,双方可能会发生争执。于是,机敏的售货员说:“我很想知道是否你们家的某位成员把这件衣服错送到干洗店去了。我记得不久前我也发生过一件同样的事情,我把一件刚买的衣服和其他衣服一起堆放在沙发上,结果我丈夫没注意,把这件新衣服和一大堆脏衣服一股脑儿塞进了洗衣机。我怀疑你是否也遇到了这种事情——因为这件衣服的确看得出已经有被洗过的明显痕迹。不信的话,你可以跟其他衣服比一比。”
顾客看了看证据知道无可辩驳,而售货员又为她的错误准备好了借口,给她一个台阶——于是顺水推舟,乖乖地收起衣服走了。
售货员的话说到顾客心里去了,使她不好意思再坚持。一场可能发生的争吵就这样避免了。
一位老师曾遇到过这样一件事。下课了,有位学生向老师反映,昨天她爸爸送给她的生日礼物——一支黑色派克钢笔不见了。老师巡视了一下全班同学的表情,发现坐在那位女同学旁边的学生神情惊慌,面色苍白。可想而知,钢笔十有八九就是她拿的。当面向她指出吧,又苦于没有充分证据,搜身吧,又不近情理。老师想了想,说:“别着急,肯定是哪位同学拿错了。黑色的钢笔实在太多了,互相拿来拿去是经常发生的事。只要等会儿她看清楚了,一定会还给你的。”果然,下课以后,拿了钢笔的同学趁旁人不在的时候,赶紧把钢笔送还到那位女同学的笔盒里去了。
人们通常会为谎言寻找各种借口,你若想戳穿对方的谎言,不仅必须使他相信你,而且必须懂得如何把他从自我矛盾中解救出来,说得他心服口服,体面地收起那套鬼把戏。
有时即使你说的是千真万确的实话,对方必须得完全接受,但也要三思而后“说”。
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往往是说话的双方彼此都希望对方能对自己实话实说。但在某些特定的场合下,如顾及面子、自尊,以及出于保密等,实话实说往往会令人尴尬、伤人自尊。因此,实话是要说的,但应该巧说。
该如何才能把实话巧妙地表达出来,说得既让人听了顺耳,又让人能欣然接受呢?在这里介绍几点,仅供参考。
第一,由此及彼肚里明。两个人的意见发生了分歧,如果实话实说直接反驳就有可能伤了和气,影响团结。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采取这种方法,因为这样可能会避免一些麻烦。
一次事故中,主管生产的副厂长老马左手指受伤被送往医院治疗,厂长老丁来病房看望时,谈到车间小吴和小齐两个年轻人技术水平较强,但组织纪律观念较差,想让他们下岗一事。老马当时没有表态,只是突然捧着手“哎哟哎哟”大叫。老丁忙问:“疼了吧?”老马说:“可不是,实在太疼了,干脆把手锯掉算了。”老丁一听忙说:“老马,你是不是疼糊涂了,怎么手指受了伤就想把手给锯掉呢?”老马说:“你说得很有道理,有时候,我们看问题,往往因注重了一方面而忽视了另一方面。老丁,我这手受了伤需要治疗,那小吴和小齐……”老丁一下子听出老马的弦外之音,忙说:“老马,谢谢你开导我,小吴和小齐的事我知道该怎么处理了。”老马把手有病需要治疗类比人有缺点需要改正,进而巧妙地把用人和治病结合起来,既没因为直接反对老丁伤了和气,而且又维护了团结,成功地解决了问题。
第二,抓心理达目的。这就是要抓住人的心理,运用激将的方法,进而达到自己的真实目的。
一位穿着华贵的妇女走进时装店,对一套时装很感兴趣,但又觉得价格昂贵,因而犹豫不决。这时一位营业员走过来对她说,某某女部长刚才也看好了这套时装,可她一样也觉得这件时装有点贵,刚刚离开。于是,这位夫人当即买下了这套时装。营业员能让这位夫人买下时装,是因为她很巧妙地抓住了这位夫人“自己所见与部长略同”和“部长嫌贵没买,要与部长攀比”的心理,用激将的方法巧妙地达到了目的。
第三,藏而不露巧表达。这是指运用多义词委婉曲折地表明自己要说的大实话。
林肯当总统期间,一位朋友向他引荐某人为阁员。因为林肯早就了解到该人品行不好,所以一直没有同意。一次,朋友生气地问他,怎么到现在还没结果。林肯说:“我不喜欢他那副‘长相’。”朋友一惊道:“什么!那你也未免太严厉了,‘长相’是父母给的,也怨不得他呀!”林肯说:“不,一个人超过40岁就应该对他脸上那副‘长相’负责了。”朋友当即听出了林肯的话中话,再也没有说什么。很显然,这里林肯所说的“长相”和他朋友所说的“长相”,根本不是一回事。林肯巧妙地利用词语的歧义性,道出了“这个人品行道德差,我不同意他做阁员”这句大实话,既维护了朋友的面子,又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总而言之,在对方不利的情况下,说实话而又可能会引起交锋时我们不能得理不饶人,应该给别人一个体面的台阶下。
2005年,大连市一家大型制造企业的李经理,率领代表团到韩国参加某企业的订货会。韩国企业的总裁特地举行宴会款待李经理一行。双方交谈中,韩国翻译在翻译李经理的讲话时不慎译错了一个地方。在场的韩国企业总裁见状大为光火,感到非常丢面子,他的脸马上阴沉下来,扭头用眼睛盯着那位翻译。那位翻译涨红了脸,紧张得不知所措。
宴会厅里的气氛立刻紧张起来,大家的眼光齐刷刷地盯着韩国企业的总裁和翻译。这时李经理温和地对韩国企业的总裁说:“两国语言差别很大,要恰到好处地翻译出来是很不容易的。刚才可能是我方言太重,讲得不够清楚。”说完,李经理又慢慢地重述了一遍刚才被译错的那段话,这次韩国翻译准确地翻译了出来。
李经理说完话,立即与韩国企业的总裁碰杯,紧接着又特地转过身来与韩国翻译碰了一下杯。这令韩国翻译十分感动,手里举着酒杯久久不放。此时,韩国企业总裁的脸上也有了笑意,整个宴会厅里的紧张气氛彻底缓和下来。
李经理以自己“有误”为借口,为对方提供了一个非常体面的台阶。仅仅一句话,就使已经感到有失自尊的韩国企业总裁摆脱了尴尬局面,也为他们的翻译解了围。
在社交场合,每个人都展现在众人面前,因此都格外注重自己的形象,会有比平时更加强烈的自尊心。在这种心态支配下,一旦自己或自己一方人员的言谈举止出现什么失误,尴尬的感觉会十分强烈。这时,如果你能适时为对方搭建一个恰当的台阶,使他或他那一方免丢面子,巧妙走出尴尬,不仅可以使对方心生感激,对你产生好感,而且也有助于你在公众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
有时候需要拒绝别人,而这种拒绝又足以使对方下不了台,如果把拒绝的话说得八面玲珑,可以使自己不必陷入尴尬为难的状态。相反,如果说得不好,可能就会导致被人嫉恨、引起交锋,这就需要掌握一些拒绝他人的技巧。
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过向别人提出要求,而被人直接拒绝的感受,那种感受的确不好。
在社会交往中,有人需要你帮忙,但你却由于某方面原因而不能帮他时,就需要拒绝他。直截了当说出拒绝的话,很难说出口,也怕别人误解。为此,我们就必须掌握拒绝他人的技巧。
如果在社交场合,你需要拒绝人时,不妨用下列方法试一试。
有意推托。比如:“我转告她一声倒是可以,就是怕她误会了,还是你直接同她说为好。”“这件事由我出面恐怕不会太好吧!”
尽量回避。比如:“哦,是这样呀,我没看清楚。”“我没注意,也不是太清楚。”
故意拖延。比如:“今晚还有事,以后再说吧。”
保持沉默。比如:“嗯,让我再考虑考虑。”
另有选择。比如:“好是好,不过我更喜欢……我想那个会更好。”
婉言回绝。比如:“我很理解你的心情,但是这样做,对你我都没有好处,你仔细想想。”
生活中,我们总要面对各种各样的人和事,这其中,有许多积极的,也会有许多消极的;有符合自己意愿的,也有不符合自己意愿的;有我们赞成的,也有我们反对的;有我们乐于接受的,也有我们需要拒绝的。究竟如何处理这些事情,就构成了我们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并影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如何拒绝他人也显得十分重要。拒绝他人也需要一定的技巧,因为它不仅塑造我们自身的良好形象,也对我们处理好与各种不同人之间的关系等都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人在社会之中,就一定会与别人产生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不同的人在社会中,扮演着不一样的角色,每个人面临的实际情况也会各不相同。每个人应该始终明确自己的职责,做自己该做的事。但是,有时我们又需要面对一些对自己有压力或违背意愿的事情,这就需要我们去拒绝。如果我们懂得拒绝,就能巧妙地将自己从一些不必要的事务中解脱出来。
反对的话,请绕个弯儿后说
以退为进的绕弯儿战术,是一种有效的说话策略。它表面是退缩,实质是进攻,退是为了更好地进。就像拉弓箭一样,先把弓弦向后拉,目的是为了把箭射出去。
无论是谁,遭到别人直言不讳的反对,特别是当受到激烈言辞的迎头痛击时,都会产生敌意,导致不快、反感、厌恶乃至愤怒和仇恨。这时,我们会感到气窜两肋,肝火上升,血管膨胀,心跳加快,全身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状态,时刻准备做出反击。其实,这种生理反应正是心理反应的外化,是人类最本能的自我保护机制的反映。
绕个弯儿后表达反对性意见,可避免直接的冲撞,减少摩擦,特别是对于领导来说,委婉的反对使对方更愿意考虑你的观点。
春秋时期的齐景公**无度,喜欢玩鸟打猎,并派烛邹来专管鸟。一天,鸟全都飞了,齐景公大怒,要下令斩杀烛邹。这时,大臣晏子闻讯赶到,他看到齐景公正处在气头上,怒不可遏,便请求齐景公允许他在众人之前尽数烛邹的罪状,好让他死个明白,以服众人之心。齐景公答应了。
于是,晏子便对着烛邹怒目而视,大声地斥责道:“烛邹,你为君王管鸟,却把鸟丢了,这是你第一大罪状;你使君王为了几只鸟儿而杀人,这是你第二大罪状;你使诸侯听了这件事,责备大王重鸟轻人,这是第三条罪状。以此三罪,你是死有余辜。”
说完后,晏子便请求齐景公把烛邹杀掉。此时,齐景公早已听明白晏子话中的意思,于是转怒为愧,挥手说:“不杀!不杀!我已明白你的指教了!”
这个故事就是下级绕个弯儿后提醒领导,表达反对性意见,并被领导心悦诚服地接受的一个很好例证。很明显,晏子是反对景公重鸟轻人的,但他看到景公正处于气头上,直谏反而不妙,于是就采取了以退为进、以迂为直的方法来间接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使齐景公得以领悟其中的利害关系和是非曲直,达到了既救烛邹之命,又说服景公的目的。而且,晏子也避免了直接触犯景公给自己引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自然,对于许多人来说,由于历事颇多,久经世故,是能够临危不乱、沉得住气的,不会立即做出过激的反应。而且,许多人还是有一定心胸的,不会褊狭地受情绪左右,意气用事。但是,其心中的不快却是不能自控的,而且由于有些人处于指挥全局的岗位上,加上权力的因素,他们是很难避免愤怒情绪的。下属的直言不讳,往往会使处于领导位置上的人觉得脸上无光,威名扫地,而领导的身份又决定了他非常需要这些东西。
过于直接的批评方式,会使领导自尊心受损,大跌脸面。因为这种方式使得问题与问题、人与人面对面地站到了一起,除了正视彼此以外,已没有任何的回旋余地,而且,这种方式是最容易形成心理上的不安全感和对立情绪的。你的反对性意见犹如兵临城下,直指上级的观点或方案,怎么会使领导不感到难堪呢?
特别是在众人面前,领导面对这种已形成挑战之势的意见,已是别无选择,他只有痛击你,把你打败,才能维护自己的尊严与权威。而问题的合理性与否,早就被抛至九霄云外了,谁还愿意去追究、探索其中的道理呢?
绕弯儿的方法很容易使你摆脱其中的各种利害关系,淡化矛盾或转移焦点,从而减少领导对你的敌意。在心绪正常的情况下,理智占了上风,他自然会认真地考虑你的意见,不至于先入为主地将你的意见一棒子打死。
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一书中就提出,每个人都会犯错误,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自尊心,有些问题可以不必采用直接批评的方法;相反,可采用间接的方法来指出问题,有时效果反而会更好。
其实,领导也是很普通的人,通过迂回的办法去表达自己的反对意见,并力求使领导改变主张,仍然是十分奏效的方法。你无须过多的言辞,无须撕破脸面,更无须牺牲自己,就可以说服领导接受你的意见。
话又说回来,不只是对于领导或者是身份地位比自己高的人,即使是一般人,说表示反对的话时,也要用到绕弯儿战术。
绕弯儿战术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中常表现为一种策略性的智慧。例如,人的心理往往会有许多不易琢磨之处,如一个人想做某件明显不妥的事,若上前禁止的话,他可能横下一条心硬是去做。但若支持的话,则很有可能就会打消了他去做的念头。尤其是年龄不成熟的孩子,对问题和事情往往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有位教授的儿子在学校挨了老师的责骂,回家后就大声说道:“我恨这个老师,真想杀了他。”教授听了这句话便说:“你若真的这么恨他,杀了他也好。”随后又加了一句:“但你要知道,杀死人的人也会被处死的,这点你必须考虑到。”孩子听了父亲这几句话后,就打消了恨老师的念头。
绕弯儿战术对于一些防备心较强、心理较为固执的人来说,更是一种极好的对付办法。上面这个例子就是,教授先顺着儿子的心理同意他的观点,然后又采用了绕弯儿法,亮出同意儿子观点和做法后的结果是他自己本身也会被处死,那么儿子当然不愿意被处死,教授的绕个弯儿也就成功了。
大书法家梁舟山的书法,风格独特,高雅动人,当时京师中的达官贵人以得到梁舟山的书法作品为自豪。一次,梁舟山从南方回京师,路过黄河,黄河水势极大,无法渡河,就被河督留在衙内。一连十几天,河督书房内有笔墨纸砚,就作消遣书写起来,几天就把厚厚一叠宣纸写了个净光,既有大字条幅,也有小楷、小篆。河督办完事回来,看他写了满屋的字纸十分不悦地说:“这些宣纸,都是我从产地购来,准备进京送人,你却把它浪费了。”梁舟山十分尴尬。第二天,河督就派人把梁舟山送去了黄河。梁舟山进京后,将这件事告诉好友。好友说,这河督在京做官时,曾托人向你要过字,你没有给他,这次他故意不让你过河,摆上笔墨纸砚,给你设下套。你写了字,他得了墨宝,不但不领情,反而把你数落一通,这实际是报上次拒绝之怨。梁舟山恍然大悟,悔恨不已。
这位河督是个很会表达自己反对意见的人,既表达了自己对于梁舟山的不满,又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还使梁舟山无话可说。
绕弯儿战术并不是高深莫测的,在日常生活中,即使是10岁的小姑娘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采用这一战术。
10岁的玛吉和妈妈相依为命。为了使玛吉高兴,妈妈答应涨了工资就给她买玩具。前不久,老板去度假,委托母女俩照看他家的一条狗、一只猫和一只鹦鹉。老板临回来的前一天,玛吉去给那些小动物喂最后一次食物。她一边喂鹦鹉,一边不断地自言自语:“妈妈该涨工资了!妈妈该涨工资了!”这样,鹦鹉也学会了这句话,后来不断说给老板听,结果妈妈涨了工资,玛吉得到了玩具。玛吉借助鹦鹉学舌的作用,达到了母女俩的愿望,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运用此法要注意三点。一是要知情,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二是要有度,退要适度,进要有力;三是生拉硬扯是不能取得好结果的,只有顺应对方的话题和心态,自然而然,顺理成章,才能退得巧妙,进得有力。
良言忠告,要委婉顺耳地说
有句俗话说“良药苦口,忠言逆耳”,说的是凡是能治好人的病的药,一般会很苦,而忠告一般也都是逆耳的。其实,忠言顺耳更利于行。
真诚地提出自己的忠告,会让对方免遭损失,或者将事情办得更好。忠告表明了我们关注对方,我们站在他的角度为他着想,因此,忠告可以帮助我们建立真诚的人际关系,使我们与别人紧密地连接起来。相反,那些不能给予他人忠告的人,或者即使有好的建议也不肯说的人,是不真诚的人,他们也很难赢得别人的尊重和喜爱。
因为,人们容易受反感情绪的影响,对别人的建议有一种天生的逆反,会自觉抵抗别人的忠告。所以,我们提出忠告的时候要讲究说话的态度和语气,有时委婉一点比直接地提出建议效果会更好一些。
比如,一位在外游**而后感到后悔、暗暗下决心回家学习的中学生一走进家门,当母亲的就急不可耐地训斥儿子:“你又到哪里野去了?还不快去复习数学!再这样下去,你将来怎么考得上大学!”“哼,上大学,上大学,我就不信,不上大学就混不出个人样来。”受逆反心理驱使,儿子一气之下又跨出了家门,留下母亲在那里发愣。
看来,仅有为别人着想的良好愿望还不行,提出忠告也需要技巧,否则就会适得其反。要想使自己的忠告被人接受,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态度一定要谦和诚恳。
忠告的最终目的就是使对方从中受益。因此,在提忠告时,一定要让对方明白你的一番好意。为此,你就要谨慎行事,不可疏忽大意,随便草率。此外,讲话时态度一定要谦和诚恳,用语不能激烈,否则对方就会觉得你是在教训他。但是,也不必过于委婉,因为那样对方可能会觉得你不真诚,或者认为你假惺惺的,反而会觉得厌恶。
第二,选择适当的场合和时机。
例如,当部下尽了最大努力,却没有把事情办好时,你最好不要当即向他们提出忠告。如果你这时不合时宜地说“如果不那样就不至这么糟了”之类的话,即使你指出了问题的要害且很有道理,部下的心里却会顿生反感,效果当然就不会好了。相反,如果此时你能说几句“辛苦你了”“你已尽了最大的努力”“这事的确比较难办”一类的安慰话,然后再与部下一起分析失败的原因,最终部下是会欣然接受你的忠告的。
除此之外,在什么场合提出忠告也很重要。原则上讲,提出忠告时,最好是一对一,要避开耳目,千万不要当着他人的面向对方提出忠告。因为这样做,对方就会受自尊心驱使而产生抵触情绪。
第三,不要以事与事、人与人比较的方式提出忠告。
此时的比较,往往是拿别人的长比对方的短,这样很容易伤害对方的自尊心。
“我说小刚呀,你看隔壁家的二牛多有礼貌,多乖啊。你和二牛同年生,你还比他大两个月呢。你要好好向他学习,做个好孩子哟。”一位母亲这么忠告自己的儿子。“哼,嘴里整天是二牛这也好那也好,干脆让他做你的亲生儿子算了。”儿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母亲的忠告效果便适得其反了。
“我说,你看张太太哪天不是整整齐齐的,而你总是不修边幅,你就不能学学人家的样子吗?”丈夫对不爱打扮的妻子提出了忠告。“学学人家?你有人家丈夫赚得多吗?等你有了钱,我自然会打扮,谁不喜欢漂亮啊。要钱没钱,要衣服没衣服,你让我怎么打扮?”虽然妻子明明知道自己的弱点,但出于自尊心,她没好气地回敬着丈夫,丈夫的忠告也宣告失败了。
总之,提出良言忠告,还是不要太逆耳,有时让忠告委婉顺耳一些,会达到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