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留一点余地,对彼此都好(1 / 1)

别人也许真的错了,但他自己并不这么认为。或者,他虽然明知错了,却也希望得到足够的尊重。所以,别去指责别人,因为那是愚人的做法。给别人留一点余地,对别人好,对自己也好。

设法保住别人的面子

一个人犯错误,往往不是因为他不知道是在犯错误,而是因为他想犯错误。所以,宣传教育对于想犯错误的人基本无效。防止犯错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让人不敢犯错;另一种是让人不想犯错。前者是强制手段,见效快而难服人心;后者是沟通艺术,见效较慢而作用力持久。要想让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真正负责,就要依赖于他的自尊和良知的觉醒。因此,首先要设法帮他保住面子,以免他自暴自弃。

有一种人,脾气粗野狂暴,不管什么错误都认为像滔天大罪那样不可饶恕。他们这样做并不是出于一时的狂怒,而是源于他们的禀性。他们谴责每一个人,要么因这个人做过的某件事,要么因他将做的某件事。这暴露出一种比残忍还要可恶的性情,这种性情才真是糟糕透顶的。他们是如此夸张地非难别人,以至于他们能把别人原本是芝麻大的一个问题渲染得像西瓜那样大,并借此将其全盘否定。他们是不通人情的工头,能把天堂糟践成牢房。盛怒之下,他们把一切都推到极端。

但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别人丢了面子,而他得到了怨恨。

有智慧的人绝不如此处理问题,他们会把别人的自尊放在第一位,然后才设法将事情导向好的方面。

一天中午,一位老板到工厂进行例行检查时,看到一些员工在挂着“禁止吸烟”的标牌下面吸烟。没有比明知故犯更可恶的事情了,这是多数人的看法。但这位老板没有多数人这么敏感。他走到这些工人们身边,递给每个人一支烟,说:“小伙子们,如果你们能在外面抽烟的话,我就真要感谢你们了。”

小伙子们自然知道自己违反了厂里的规定,但老板不仅没有指责他们,反而给每人一支烟。他们的自尊得到了尊重,他们被人当人看了,当然要表现得像个人。所以,公然在厂内吸烟的人再也没有了。

当一个人犯了错误时,往往能找到上百个理由为自己辩护,其中一个最常用的理由是:“换了是你,不见得比我做得更好。”当一个人心里有了这种想法时,你说得再多,他也不会心悦诚服。这时候,最有效的方式是言传身教,把你要求他做好的事做给他看。

一个人若能做到他所提倡的事,比他唠唠叨叨说一万遍更有说服力。

另外,有的人并无意伤人面子,只是说话时表达不当,造成了实际伤害的效果。

比如,有些领导提倡“在总结成绩的基础上找差距”这种批评方式,目的虽是为了照顾下属的面子,效果却不见得好。

比如,老板对一个业绩不佳的员工说:“我对你的工作表现非常满意,但是如果你能在工作方法上注意一点儿的话,业绩肯定会提高。”

员工开始会觉得受到了鼓励,直到他听到“但是”两个字。他很可能因此而对最初的表扬产生怀疑,对他来说,这个表扬也许只是后面批评的引子而已,可信性极低。

如果老板这样说:“我对你的工作表现很满意,而且你的进步也很明显,说明你在这方面很有潜质。如果在工作方法上做一些改进,我相信你的进步会更快。”

这样说,员工便不会受到批评的暗示,同时也能够受到鼓励,并尽力做得像老板期待的那样好。

有的人把自己的面子看得贵如金,却把别人的面子看得贱如纸。他们为了自显高明,无视他人尊严,甚至将对方逼到非反抗不可的地步。其结果,也不过是自取其辱罢了。

素来以傲慢无礼、举止粗鲁而闻名于世的赫鲁晓夫就曾尝到过伤人面子的苦头。那是1957年,美苏首脑举行会谈,美国副总统尼克松应邀出访苏联。在此之前,美国国会通过了《关于被奴役国家的决议》。这一决议受到苏联当时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的激烈抨击,本来他可以采取其他比较得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但他却选择了一个既有失身份又伤人尊严的方式。在美苏首脑会谈中,他指着尼克松吼叫着:“这项决议很臭,臭得像马刚拉的屎!没有什么东西比那玩意儿更臭了!”

在这种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尊严的场合,尼克松当然不会示弱,他知道赫鲁晓夫年轻时曾当过猪倌,就慢条斯理、一字一句地说:“恐怕主席先生说错了,还有一样东西比马粪更臭,那就是猪粪。”

赫鲁晓夫不禁一时语塞,尽管他是一个很有自制力的领导人,也不免羞得满脸通红。

在人际交往中,只要维持住对方的面子,一切争端都会有回旋的余地;一旦撕破面皮,就极可能转入火星四溅、双方都无力控制的局面。为了自己的面子,不给别人留余地,绝对是在做蠢事。

此外,在人际交往中,由于知识等方面的缺陷,每个人都会说蠢话、做蠢事;由于价值观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见。看见别人说蠢话、做蠢事时,或者坚持自己的偏见时,为了保住对方的面子,最好是给对方一个“台阶”下,这对于维持双方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勿揭人短,勿戳人痛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贫寒,做了皇帝后自然少不了有昔日的穷哥们儿到京城找他。这些人满以为朱元璋会念在昔日共同受罪的情分上,给他们封个一官半职,谁知朱元璋最忌讳别人揭他的老底,以为那样会有损自己的威信,因此对来访者大都拒而不见。

有位朱元璋儿时一块长大的好友,千里迢迢从老家赶到南京,几经周折总算进了皇宫。一见面,这位老兄便当着文武百官大叫大嚷起来:“哎呀,朱老四,你当了皇帝可真威风呀!还认得我吗?当年咱俩一块儿光着屁股玩耍,你干了坏事总是让我替你挨打。记得有一次咱俩一块儿偷豆子吃,背着大人用破瓦罐煮,豆子还没煮熟你就先抢起来,结果把瓦罐都打烂了,豆子撒了一地。你吃得太急,豆子卡在嗓子眼儿里,还是我帮你弄出来的。怎么,不记得啦!”

这位老兄还在那喋喋不休地说个没完,宝座上的朱元璋再也坐不住了,心想此人太不知趣,居然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儿揭我的短处,让我这个当皇帝的脸往哪儿搁。盛怒之下,朱元璋下令把这个穷哥们儿杀了。

这就是戳人痛处的下场。

在待人处世中,场面话谁都能说,但并不是谁都会说,一不小心,也许就踏进了言语的“雷区”,触到了对方的隐私和痛处,犯了对方的忌,对听话者造成一定的伤害。其实,每个人都有所长,亦有所短。对于待人处世的成功,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善于发现对方身上的优点,夸奖对方的长处,而不是抓住别人的隐私、痛处和缺点,大做文章。切记:揭人之短,伤人自尊!

“揭短”,有时是故意的,那是互相敌视的双方用来作为攻击对方的武器的;有时又是无意的,那是因为某种原因一不小心犯了对方的忌讳。有心也好,无意也罢,在待人处世中揭人之短都会伤害对方的自尊,轻则影响双方的感情,重则导致友谊的破裂。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例子,有一群人在看电视剧,剧中有婆媳争吵的镜头。张大嫂便随口议论道:“我看,现在的儿媳真是不知道好歹,不愿意和老人住在一起。也不想想以后自己老了怎么办?”话未说完,旁边的小齐马上站了起来,怒声说:“你说话干净点儿,不要找不自在,我最讨厌别人指桑骂槐了!”原来,小齐平素与婆婆关系失和,最近刚从家里搬出另住。张大嫂由于不了解情况,无意中揭了对方的短而得罪了小齐。所以,只有了解交际对象的长处和短处,为人处世中才不会既伤人也伤己。

且看下面这个例子。

有一个年轻的姑娘长得很胖,吃了不少的减肥药也不见效果,心里很苦恼,也最怕有人说她胖。有一天,她的同事小张对她说:“你吃了什么呀,像吹气儿似的,才几天工夫,又胖了一圈儿。”

胖姑娘立马恼羞成怒:“我胖碍着你什么了?不吃你,不喝你,真是狗咬耗子,多管闲事!”

小张不由得闹了个大红脸。

在这里,小张明知对方的短处,却还要把话题往上赶,这自然就犯了对方的忌讳,不找麻烦才怪哩。

所以,还是俗话说得好,“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要想与他人友好相处,就要尽量体谅他人,维护他人的自尊,避开言语“雷区”,千万不要戳人痛处!

顾及别人的自尊,做事留有余地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人说了对不起自己的话或做了对不起自己的事。这时,我们应当怎么办呢?是针锋相对、以怨报怨,还是宽大为怀、原谅别人?

人生好比行路,总会遇到道路狭窄的地方。每当此时,最好停下来,让别人先行一步。如果心中常有这种想法,人生就不会有那么多抱怨了。即使终生让步,也不过百步而已,能对人生造成多大影响呢?你经常让人一步,别人心存感激,也会让你一步,一条小路对你来说也会成为平坦大道。若事事不肯让人,别人心怀怨恨,就会设法阻碍你、损伤你,即使一条大路,对你来说也充满险阻。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往往是心与心的交流,诚心换来的是真情,坏心换来的是歹意。

在战国时代,有一个叫中山的小国。一次,中山的国君设宴款待国内的名士。当时正巧羊肉汤不够了,无法让在场的人都喝上。而没有喝到羊肉汤的司马子期感到很失面子,便怀恨在心,到楚国劝楚王攻打中山国。中山国很快被攻破,国王逃到了国外。当他逃走时,发现有两个人拿着剑跟在他的后面,便问:“你们是谁?”

两人回答:“从前有一个人曾因得到您赐予的一点食物而免于饿死,我们就是他的儿子。我们的父亲临死前嘱咐,不管中山国以后出什么事,我们必须竭尽全力,甚至不惜以死报效国王。”

中山国君听后,感慨道:“仇怨不在乎深浅,而在于是否伤了别人的心。我因为一杯羊肉汤而亡国,却由于一壶食物而得到两位勇士。”

人的自尊比金钱还要重要。如果一个人失去了少许金钱,尚可忍受,一旦自尊心受到损害,就无法预测他将会干出什么事来。有时候,本无存心伤人之意,却可能因为一句无意的话伤害别人,甚至可能为自己树立一个敌人。由此看来,谨言慎行是很重要的。

从前有某显宦,喜欢下棋,自负是国手。某甲是他门下的一名食客,有一天与某显宦下棋,一入手便咄咄逼人。下到后来,竟逼得某显宦心神失常,满头大汗。某甲见对方焦急的神情,格外高兴,故意留下一个破绽。某显宦满以为可以转败为胜,谁知某甲突出妙手,局面立时翻盘。某甲很得意地说道:“您还想不死吗?”

某显宦遭此打击,心中很不高兴,立起身来就走。虽然某显宦有很深的修养,胸襟宽大,但也受不了这种刺激,因此对某甲就有了成见。而某甲呢,始终不明白为什么某显宦不再与他下棋。某显宦也为了这个,总是不肯提拔某甲。某甲只好郁郁不得志,以食客终其身。

也许某甲会自认命薄,哪知是忽略了对方的自尊心,控制不住自己的好胜心,使小过失铸成了终身的大错。

如果遇到必须取胜无法让步的事,又该怎么做呢?那也要给别人留一点余地,就像下围棋一样,“赢一目是赢,赢一百目也是赢”。只要能赢就行了,何必让人家满盘皆输?又如与人争辩时,以严密的辩词将对方驳倒固然令人高兴,但也没必要将对方驳得体无完肤。这样做不但对自己毫无好处,还会自食其果,遭到对方的反击。当我们和他人发生摩擦时,首先要了解对方的想法,然后在顾及对方颜面的前提之下,陈述自己的意见,给对方留有余地。这一点在处理人际关系时非常重要。

永远不要说“你错了”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不仅是为了收获某些成果,也是为了收获好心情。

无论是别人指责我们的错误,还是我们指责别人的错误,都对心情没有好处。

既然如此,我们就没有必要执着于对或错,不如圆滑一点,按照对事情和心情最有好处的方式来做。

四千年前,古埃及阿克图国王在一次酒宴中对他的儿子说:“圆滑一点。它可使你予取予求。”

换句话说,不要对别人的错误过于敏感,不要执着于所谓正确的意见,不要轻易刺激任何人。

如果你要使别人同意你,应当牢记的一句话是:“尊重别人的意见,永远别说‘你错了’。”

在人际交往中,破坏力最强的莫过于这三个字:你错了。它通常不会产生任何好的效果,只会带来一场不快、一场争吵,甚至能使朋友变成对手、情人变成怨偶。跟别人相处的时候,我们要记住,和我们来往的不是度量不凡的超人,更不是修炼到家的圣人,他们都是感情丰富的常人,甚至是充满偏见、傲慢和虚荣的怪人。超人和圣人能够虚怀若谷地对待别人的批评,但常人不能,怪人更不能。所以,当我们想说“你错了”时,应该明白,对方十有八九不会虚怀若谷地接受。就像我们自己不会虚怀若谷地接受别人“你错了”的评价一样。

一个人说错话或做错事,总是有原因的,所以我们即使明知自己错了,也会强调客观原因,认为错得有理。

当我们犯了错误时,并非意识不到犯了错误,只是顽固地不肯承认而已。所以,当你对一个人说“你错了”时,必然会撞在他固执的墙上。

有一位先生,请一位室内设计师为他的居所布置一些窗帘。当账单送来时,他大吃一惊,意识到在价钱上吃了很大的亏。

过了几天,一位朋友来看他,问起那些窗帘时,说:“什么?太过分了!我看他占了你的便宜。”

这位先生却不肯承认自己做了一桩不划算的交易,就辩解说:“一分钱一分货,贵有贵的价值,你不可能用便宜的价钱买到高品质又有艺术品位的东西……”

结果,他们为此事争论了一个下午,最后不欢而散。

不论你用什么方式说“你错了”,不论是一句话、一个眼神、一种腔调、一个手势,只要让对方听出或看出“你错了”的意思,他就绝不会有好脸色给你!因为你直接否定并打击了他的智慧、判断力和自尊心。这只会使他想反击,而绝不会使他改变心意。即使你搬出孔子或柏拉图的理论,也改变不了他的成见,因为你伤了他的感情。

永远不要这样说:你的确错了,不信我证明给你看。

这等于说:我比你更聪明。我要告诉你一些事,使你改变看法。

假如对方真的错了,你必须让他承认并纠正错误,也应该回避“你错了”或类似的词语。你有必要运用一些技巧,使对方察觉不到“你错了”这三个字。正如一位哲人所说:“必须用若无实有的方式教导别人,提醒他不知道的好像是他忘记的。”

有一位先生,花三天时间写了一篇演讲稿,他认真地撰写、修改并润色,其精心程度绝不亚于鲁迅或朱自清写一篇文章——据说鲁迅写完一篇文章后,通常要改7遍,而朱自清每天只写500字。

这位先生认为演讲稿写得十分到位,就得意地读给妻子听。妻子认为这篇演讲稿写得并不出色,但她没有说:“你写得太差劲了,都是老生常谈,别人听了一定会打瞌睡的!”

她这样说:“如果这篇文章是投给报社的话,肯定算得上是一篇佳作。”换句话说,她在赞美的同时巧妙地表达出它并不适合演讲。丈夫听懂了话中的含义,立即撕碎了精心准备的手稿,并决定重写。

伟大的心理学家席勒说:“我们极希望获得别人的赞扬,同样地,我们也极为害怕别人的指责。”

既然如此,在我们觉得需要说“你错了”时,要用最大的耐心和最大的智慧,将“你错了”三个字重新咽回自己的肚子里。说“你错了”不如承认“我错了”。

没有多少人能够正视别人的批评,大人物不能,小人物更不能。

坦然面对别人的攻击

1.以理解的心情面对对方的错怪

不少时候,人和人之间相互发火,是因为互不了解、有失沟通造成的。这时候,得理的一方切不可因对方的错怪而以怒制怒。最好的方式是多加解释,想法沟通或者道歉、劝慰,与对方达成谅解或共识。

一所医院里,病人挤满了候诊室。一个病人排在队伍中,将手上的报纸都看完了也没能向前挪动一步,于是他怒火万丈,敲着值班室的窗户对值班人员大喊:“你们这是什么医院?这么多人排队你们看不见吗?为什么不想办法解决?我下午还有急事呢!”值班人员面对病人的怒火,耐心解释说:“很抱歉,让您等了这么久。是这样的,医生去开刀了,抢救一个危重病人,一时脱不开身。我再打电话问问,看看他还要多久才能出来。谢谢您的耐心等候。”

患者排大队得不到及时诊治,责任并不在值班人员身上。但是她理解病人的急切心情,因此,面对病人的错怪,能够沉住气做到一面解释、一面劝慰,这就比以怒制怒、火上浇油的回答好多了。

2.用幽默自嘲摆脱尴尬局面

一位作家刚发表一篇小说,获得了赞誉之声。另一位作家却不以为然,跑去问他:“这篇小说还不赖,是谁替你写的?”他答道:“哦,谢谢你的称赞,不过,是谁替你把它读完了?”

幽默的回敬,是对“揭短”者的一种有效的应付之道。

妻子、朋友、亲戚有时会开玩笑似的揭你的“短”,弄得你有点儿下不来台。你想默认又觉得窝囊,想还口又觉得口吃。

这时,怎样从困境中摆脱出来?不妨运用幽默的语言、滑稽的表情和笑料冲淡这尴尬的处境,活跃气氛。这也是语言机智应变的技巧之一。

显然,设法改变处境比保持沉默更能让自己处于主动位置,但有一点应当明确,那些“揭短”的人通常是你的配偶、亲友,你不能采用气愤的话予以还击,而幽默地自嘲是最好的办法。

如果自嘲运用得好,可以使交谈平添许多风采;如果用得不好,会使对方反感,造成交谈障碍。自嘲要审时度势,相机而用,不宜到处乱用。比如,对话答辩、座谈讨论、调查访问等,就不宜使用自嘲。此外,自嘲要避免采取玩世不恭的态度。具有积极态度的自嘲,包含着自嘲者强烈的自尊、自爱。自嘲不过是当事者采取的一种貌似消极、实为积极的促使交谈向好的方向转化的手段而已。

在对付“揭短”时,尤其要注意以下方面:

(1)尽量不要认为他人别有用心。如果我们神经过敏,对别人的每一句话都琢磨一番潜台词、话外音,那就会自寻烦恼。因为在许多场合,对方的话往往是脱口而出或即兴联想的玩笑话,根本没想到会伤害你。

(2)不可反唇相讥。有人听不得半句“重话”,动辄连珠炮似的进行反讥,常因此挑起舌战,使良好的关系破裂。一般说来,开玩笑的人若是得到讥讽性质的回应,脸上常会挂不住。所以,我们不能因为笑话而失去一个朋友,甚至给人留下心胸狭窄的印象。

(3)遇到人“揭短”,如果羞怯万状,既不能淡然地保持沉默,又不能机智地改变处境,以致失态,那就显得有些“小气”了。而保持泰然自若的风度,暂时把“揭短”搁置一边,寻找别的话题,或点起一支烟、端起一杯茶,转移别人的视线等,才是上策。

3.找到攻击者的弱点以转移别人的注意力

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新政曾遭到许多政治评论家的攻击和批评,其中以亨利·门肯的批评最为严厉。

有一次,在华盛顿里迪罗俱乐部的大会上,政治人物云集,当然,新闻记者更是里里外外忙个不停。

轮到罗斯福演讲时,他清了清喉咙,对着在座的亨利·门肯笑了笑,说了开场白:“各位先生女士,我的朋友亨利……”

接下来的演讲内容却让全场观众哗然,尤其是新闻记者,彼此面面相觑,十分惊讶。

罗斯福大肆谩骂美国的新闻界,指出新闻界的记者都十分无知、没有常识,并且愚蠢而自大。在场记者觉得罗斯福简直莫名其妙,怎么好好地骂起人来了,但是再听下去就渐渐地会意了。

原来,罗斯福所讲的内容是亨利·门肯写的一篇文章《美国新闻界》,这时所有的焦点都对准了满脸通红的亨利。

本来要根据亨利抨击的重点提出问题的记者,这时却对他的评论内容起了怀疑,因为他对于记者的评论如此的离谱,那么对于罗斯福的政策抨击又能相信吗?

会后,罗斯福被人推着轮椅离开时,还特别到亨利面前微笑致意,表示出政治家的气度。

原本会遭受各界质询的罗斯福,于是很轻松地渡过了这一关。

当遭受到攻击时,想办法找到对方的弱点来转移别人的注意力、减轻自己的压力,是很有效的防身术。

4.保持平静,不做攻击

当别人确实侵犯到你时,你当然有权利生气。如果对方是陌生人,你可以大吼大嚷、漫天叫骂,然后一走了之,祈祷彼此再也不要碰面。但是,如果对方是你的同事、朋友或家人呢?

你仍然应该生气,但别忘了沟通的艺术。得理不饶人地强烈抨击,只会告诉对方:“在我眼中,你是个彻头彻尾的无能者、不折不扣的坏蛋。”然而,当你平静而清楚地告诉他,他的某些行为(而非他的人格、本性)激怒了你,为了什么,这将使对方有路可走,可以使他改过迁善。

当然,改变自己和宽恕别人的确不容易,但值得努力。敌意和怒气会给我们的心灵与肉体带来沉重的负担,未雨绸缪来避免它不是很好吗?

永远不要把话说绝

大港油田某工厂曾经有一批“请调大军”,对此,新厂长并没有大惊小怪,更没有埋怨指责。面对几百名“请调大军”,他发出肺腑之言:“咱们厂是有很多困难,我也怵头。但领导让我来,我想试一试,希望大家给我半年时间,如果半年后咱厂还是那个奶奶样,我也辞职,咱们一块儿走!”

这些话语没有高调儿,朴实无华,既是人格的表现,又是模糊语言的恰当运用。厂长没有坚定地表示决心,而是“我也怵头”;他没有把话说绝,而是“我想试一试”;他没有正面阻止调动,而恰恰相反,“如果半年后,咱厂还是那个奶奶样,我也辞职,咱们一块儿走”。然而,谁也不会相信,这是一个来“试一试就走”的厂长。相反,人们正是从他那入情入理、坦坦****的语言中感到了力量,看到了希望。这个工厂像是一个得了狂躁症的病人吃了镇静剂那样恢复了平静,一心要干下去的人增强了信心,失去了信心的人振作了精神。模糊语言在这里发挥了神奇的作用。

1949年,国共谈判时,毛泽东分别接见了一些国民党政府代表,当刘斐和毛泽东谈起共同关心的问题时,表现出对和谈的前景尚有疑虚,就试探着问毛泽东:

“您会打麻将吗?”

“晓得些,晓得些。”毛泽东回答道。

“您爱打清一色呢,还是喜欢打平和?”

“平和,只要平和就好了。”毛泽东听出了刘斐话中有话,笑着回答道。

在这里,我们听到了一连串的模糊语言,它一语双关,含不尽之意于言外,在这种特殊场合,成了沟通思想而又不致引起矛盾的特殊方法。在外交界,常常用“在适当的时候访问贵国”来回答国外的邀请。“适当的时候”,就是模糊语言,它既显得彬彬有礼、十分中肯,又给自己创造了一个宽松的环境。试想,若用“不打算去”或“马上就去”或“某月某日去”,即非常确定的语言来回答,其效果都不会理想。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弹性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