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筮以龟筮为重,
故必龟从筮从乃可言吉?。
若二者有一不从,或二者俱不从,
则宜其有凶无吉矣。
乃《洪范》稽疑之篇,
则于龟从筮逆者,仍曰作内吉。
于龟筮共违于人者,仍曰用静吉?。
是知吉凶在人,圣人之垂戒深矣。
人诚能作内而不作外,用静而不用作,
循分守常,斯亦安往而不吉哉!
注释
①卜筮二句:古时预测事情占卜吉凶,用龟甲称卜,用蓍草称筮,合称卜筮。龟从筮从:两种占卜都顺从、赞同。
②《洪范》数句:《尚书·洪范》记载周灭殷后,周武王向箕子询问治国方略,箕子说了九种,第七种便是“稽疑”(通过占卜问疑)。其中有“汝则从,龟从,筮逆,卿士逆,庶民逆,作内吉,作外凶。龟筮共违于人,用静吉,用作凶”之句。
译文
占卜吉凶以龟壳占卜、蓍草卜筮为重,所以一定要龟卜赞同、蓍筮赞同才是吉利。如果二者有一种不赞同,或是二者都不赞同,那就应该说是有凶无吉了。但《尚书·洪范》篇“稽疑”一节,对于龟卜赞同、筮草反对,仍称在国内做事就吉利,对于龟卜蓍筮都与人的态度相反的,仍称不做事就吉利。由此可知,吉凶主要在于人,圣人留下的训诫多么深刻!人如果真的可以从自我内部考量而不依赖外物,保持安静而不妄为,遵守本分与常理,那就可以无往而不吉了。
简评
占卜之术,不仅在我国源远流长,在其他国家同样十分流行。人们对于未知的事物,总是想通过一些方法去掌控,在这个问题上,儒家的态度就务实得多,他们重视实际的因果,强调现实的努力更具有价值。这种态度让人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