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在日常工作或做简报时,一定都有被主管问“倒”的经历。主管提的问题,你不是回答不出来,就是根本措手不及。
“为什么那么简单的问题也答不出来?”“你自己做的报告,为什么会一问三不知?”“你到底有没有专心工作?”如果面对的是严厉的主管,你可能还会听到更难听的话。
我刚入行时,也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每次回答不出来的时候,我都会说:“谢谢领导,我会去找答案,找到后再回复你。”有时候我也纳闷,为什么领导问的问题刚好都是我没准备的,而有些提问则是自己连想都没想到的。
经过几年的磨炼,我发现,要有如同主管般的提问力其实不难,重点是要清楚提问的逻辑,并且了解一般商务往来最在意的问题点。下面,我以故事来对此进行说明。
某家服务业企业每年都要将四个经营指标(满意度、总销售收入、人均销售收入、新客户数量)的季度数据报给主管,如表16-1所示。你能从中提出哪些问题?
表16-1 某服务业企业经营指标
一般人看报告时,首先会看相关数据是否正确;然后看单一指标在各时间点变化有多大,如果变化在±2以内,大致上没有什么问题,如果变化超过±3,可能就会认为存在问题;最后才是准备相关报告,解释造成变化的原因,应该采取哪些对策,避免问题再次发生。
根据上述观点,再看表16-1,你会发现:
① 为什么第三季度总销售收入只有1.8亿元?
② 为什么第二季度的新客户数量会增加这么多?
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一般人在看这些指标时,最在意的其实是这些差不多的数据“不要出大问题”,也确认自己有能力给出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