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太白金星为什么总是当和事佬?(1 / 1)

提到太白金星,可能很多朋友都会立刻想到一个仙风道骨、面容和善的白胡子老头。玉皇大帝要招安孙悟空,派的就是太白金星。孙悟空第一次受招安,获封“弼马温”,不高兴了,回到花果山,自称“齐天大圣”。玉帝要兴兵讨伐,又是太白金星劝住了他,说:不过是个虚名而已,就封他做个齐天大圣又怎么样,能不打尽量不打。而且,猪八戒当初调戏嫦娥,论罪当斩,也是太白金星求情,才改成驱逐下界。你看,太白金星总是在当和事佬。

要说这只是《西游记》的人设,那前文也讲过,元代杂剧《沉香太子劈华山》里,华岳三娘想杀死题诗戏弄她的刘彦昌,也是太白金星来劝解的。你看,在这个故事里,太白金星又当了和事佬。

那太白金星为什么总是当和事佬?这里就要说到太白金星的职责了,他在天庭到底是负责干什么的?

其实“太白金星”四个字属于同义反复,太白就是金星,金星就是太白。太阳系原本有九大行星,后来冥王星被开除出列,还剩八大行星。中国古人没有天文望远镜,只能观察到五大行星,就用五行来命名,也就是我们熟悉的金、木、水、火、土五星。所以司马迁在《史记·天官书》中说:“天有五星,地有五行。”

中国古人又很浪漫,喜欢给事物找个雅称。比如月亮的雅称是蟾宫、桂魄,太阳的雅称是赤轮、朱曦。那“五星”的雅称是什么呢?

水星的雅称:辰星。

火星的雅称:荧惑星。

木星的雅称:岁星。

土星的雅称:镇星。

金星的雅称:太白星。

所以,“太白”和“金星”其实是一个意思。“太白金星”这个词有点儿啰唆了。你可能还听说金星有个名字叫“长庚”。这就涉及金星的另一个特征了:它时而是晨星,出现在清晨;时而是昏星,出现在黄昏。《诗经·大东》有一句:“东有启明,西有长庚。”古人不知道清晨和黄昏出现的都是金星,就把清晨出现的称为“启明”,把黄昏出现的称为“长庚”,并认为黄昏出现的才是金星。五行中“金”属于西方,黄昏出现的金星也位于西方的天空,所以这个命名是有讲究的。

太白金星原本的地位是很高的。在秦汉、隋唐时期的神话中,天帝有六位,最高者为昊天或者东皇,之下为东、南、西、北、中五方大帝;其中西方为白帝。《史记·封禅书》就说:“天神贵者太一,太一佐曰五帝。”不过太白金星并不是白帝本尊,而是白帝的儿子。《史记正义》中说:“太白者,西方金之精,白帝之子。”这里要注意,太白金星还是一位勇猛善战的战神,因为在五行学说中,西方属金,主杀伐。金为什么主杀伐?因为杀伐要用刀枪,刀枪都是金属做的嘛。所以,可能有朋友以为“金秋”这个词的意思是秋天到了,树叶黄了,金灿灿的一片,其实“金秋”的意思是秋天是杀伐的季节,万物肃杀。

在中国官方信仰中,太白金星象征着战争。所以玄武门之变前夕,有人就对秦王李世民说:“太白见秦分,秦王当有天下。”意思是太白星出现在秦地(今陕西甘肃一带)对应的天空,秦王将取得天下。

不过这是官方信仰,民间信仰是另外一种样子。老百姓对战神不关注,乱世人不如太平犬,谁会喜欢打仗?民间信仰最多的当然是财神,很少有人会不喜欢钱。所以民间传说有五路财神:东路比干、西路关羽、南路柴荣、北路赵公明、中路王亥(传说中商国的君主,商汤的六世祖)。再加上东北路的李诡祖、东南路的范蠡、西南路的端木赐(孔子的弟子子贡)、西北路的刘海蟾(全真道北五祖之一),合称“九路财神”。

其中这个李诡祖,就跟今天说的太白金星有关。李诡祖是北魏孝文帝时期的曲梁(今河北省境内)县令。他清廉爱民,发展生产力,让当地老百姓生活有所改善,所以死后受到百姓的祭祀。民间传说李诡祖是太白金星下凡,是“金神”。这里的“金”并不是指兵器和杀伐,而是钱。所以李诡祖又有个称号叫“财帛星君”,财帛也是钱。李诡祖被传成太白金星下凡,于是民间信仰中的太白金星又被称为“李长庚”。到了唐朝,大诗人李白字太白,据说是因为他母亲怀他时梦到了太白金星,正好他和李诡祖还是本家。

李诡祖成了老百姓心中的财神?——?在老百姓看来,他一定是玉皇大帝身边负责理财的心腹。所以很多地方的玉皇庙里,玉帝塑像在中间,玉帝两边一边是托塔天王,管兵;一边是太白金星,管钱。管钱的人,一般对打仗都比较谨慎。虽说“大炮一响,黄金万两”,但那富的只是少数人,老百姓落不着什么实惠。要想大家共同富裕,最好还是和平发展,和气生财。而且管钱的人一般也认为,大多数事情都可以通过谈判和交易来解决,犯不着动手。太白金星对孙悟空,就是这个态度。

总之,太白金星作为和事佬的形象,和他在民间信仰中作为财神的地位有关。古代塑造中国人集体信仰的,既有朝廷的政治需求,也有老百姓朴素的生活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