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托塔天王为什么和唐朝大将同名?(1 / 1)

上一篇讲了哪吒,这一篇我们来讲讲哪吒的老爹——托塔天王李靖。

除了托塔天王,历史上还真有个人叫李靖,他是唐朝的名将,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那这两个李靖是同一个人吗?还是只不过恰好同名呢?

答案可能会让一些朋友感到意外:是的,他俩就是同一个人。哪吒他爹的名字就来自唐朝名将李靖。

为啥呢?这要从托塔天王的身世说起。托塔天王其实来自古印度,大号是北方毗沙门天王。他是佛教的四大天王之一,又被翻译成北方多闻天王。现在不少佛寺里还有个天王殿,四大天王放在一起: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毗沙门天王或者说多闻天王传入日本以后,还收获了一个忠实粉丝——日本战国时期的名将上杉谦信。因为上杉谦信占据的日本越后地区,在日本地图上属于北方,所以上杉谦信就把北方毗沙门天王视为自己的守护神,把毗沙门的“毗”字放到了自己的军旗上,只是写法稍微有点儿不一样。

在中原文化中,毗沙门天王是怎么变成托塔天王的呢?在毗沙门天王的画像上,他一般左手上都托着“宝幢”——佛教的一种装饰物。

不过中原汉人对宝幢这个东西比较陌生,慢慢就改成了宝塔,于是就布了托塔天王。所以,北方毗沙门天王其实就是托塔天王,连家庭成员都一样。毗沙门天王的三个儿子——君吒利明王、波罗提木叉、那吒俱伐罗,在中国神魔小说里就演变成了金吒、木吒和哪吒;毗沙门天王和托塔天王都是这一家子的户主。

那毗沙门天王怎么就有了个大名叫“李靖”呢?

在唐朝,毗沙门天王不仅是佛教的护法,还是唐军信奉的战神。尤其是唐朝在西北的军队,普遍供奉毗沙门天王。这一来是因为佛教是从印度经由中国西北地区传入中原的,西北的佛教信仰很兴盛。二来是因为,毗沙门天王本来就是北方的护法神,所以在西北受到供奉也就顺理成章了。唐朝甚至流行这么一个神话故事:

唐玄宗天宝元年,唐朝在西域的重镇安西城被吐蕃围困。援军一时无法抵达。唐玄宗就找人开坛做法,召唤毗沙门天王

问题来了:故事里,毗沙门天王是唐军在西北的军神,但在现实中,唐军的军神是谁呢?是战无不胜的大将李靖。而且李靖长期在西北作战,曾经打败过突厥和吐谷浑。于是,唐军对毗沙门天王的崇拜,和对李靖的崇拜,就渐渐合二为一了。唐宋时期,“托塔天王李靖”这样的说法在民间就已经很流行了。元朝的杨东来评本《西游记》杂剧,里面有这么几句:“天兵百万总归降,金塔高擎镇北方。四海尽知名与姓,毗沙门下李天王。”你看,这个形象就这么定型了。到了明朝,又有一本小说,把“托塔天王李靖”这个名号彻底确定下来了。这本小说就是《封神演义》。《封神演义》还给李靖编了一套陈塘关总兵之类的新故事。总之,托塔天王变成李靖,是唐朝的宗教和军事形势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这里需要多说两句。《封神演义》里面说,李靖是商朝的陈塘关总兵。这完全是小说虚构的,千万别当成历史。商朝并没有一个地方叫陈塘关,也没有一个官职叫总兵。总兵是明朝的官职,《封神演义》是明朝写的,所以书里头一堆“总兵”。除了李靖,什么邓九公、张桂芳之类的,也都是总兵。这些都是《封神演义》的作者编出来的故事,商朝历史上并没有这些人。

另外,托塔天王虽然来自佛教的毗沙门天王,但他后来逐渐被道教吸收,变成了天庭的护法神。佛教的四大天王,仍然继续保留了下来。所以在《西游记》里面,就出现了托塔天王和四大天王一起出现的场面。到了《封神演义》,四大天王又被改造成了“魔家四将”。就跟陈塘关总兵一样,这也是纯属虚构,千万别当真。你想想,四大天王是佛教护法,却被取个带“魔”字的名,这很明显带有作者的主观性。《封神演义》很多地方都有这种崇道抑佛的立场。

这里顺便再说一个细节:托塔天王和白鼠精是什么关系?

《西游记》里有一个白鼠精,全名叫金鼻白毛老鼠精,家住陷空山无底洞。《西游记》里面,她最后被托塔天王李靖给收服了。为什么是托塔天王呢?原著里说,托塔天王是白鼠精的义父。当年白鼠精偷吃灵山的香花宝烛,被托塔天王拿住;佛祖不忍杀害她,于是白鼠精认托塔天王做了义父。

这个故事有点儿莫名其妙,白鼠精吃蜡烛是灵山的事情,托塔天王是天庭的官,不是灵山的保安,为啥要来管这事呢?其实这背后是有故事的。毗沙门天王有一个常见的造型:左手有一只银鼠。银鼠是佛教传说中的神鼠,它其实就是白鼠精的原型。毗沙门天王演变为托塔天王李靖,《西游记》里把这只银鼠也编排了一番,让托塔天王和银鼠变成了义父和干女儿的关系。

所以,《西游记》可以说是一部脑洞颇大的中国神话同人故事大全。类似这样的化用和改编,在接下来的篇目里还会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