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医学杂志《柳叶刀》刊登了一份奇怪的报告[43]。这是一份关于8名患卡波西肉瘤这一罕见病的男性患者的病例报告,这几名患者的情况非常特殊。
首先,卡波西肉瘤常见于老年人,但他们都是20~40岁的青壮年。其次,这种病通常发展缓慢,患者的病情经历10年的漫长岁月才会慢慢恶化,但这8名患者的病情来势汹汹,其中5人在短时间内死亡。
更奇怪的是,他们都患过梅毒、淋病、**疱疹、尖锐湿疣等多种性病,而且都是男同性恋者。
还有更令人吃惊的事实。
其中一名34岁的男性,还感染了两种罕见病——卡氏肺孢菌性肺炎和隐球菌脑膜炎,在3个月内就去世了。这两种病的病原体是真菌(霉菌的同类),对于健康人来说,这种微生物的致病性非常低。
随后,类似病例在美国接连出现。他们的共同点是:他们的免疫功能都遭到了破坏,都得了普通人不会轻易患上的传染病,且原因完全不明。
由于患者基本都是男同性恋者,所以就出现了“同性恋相关免疫缺陷(GRID)”这样带有歧视性色彩的名字,后更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艾滋病)。
出生时免疫功能异常的疾病被称为“先天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但这次人们发现的是一种“后天性”的全新疾病。
蒙塔尼耶
研究人员迅速展开行动。1983年,也就是首次报告的2年后,法国病毒学家吕克·蒙塔尼耶和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发现了引发艾滋病的病毒。最初,蒙塔尼耶等人将其称为“淋巴结肿胀相关病毒(L**)”,1986年 则将其命名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HIV非常棘手。它侵入负责人体免疫的淋巴细胞之一的辅助性T细胞,并在细胞中大量复制,破坏T细胞。病毒反复侵入与破坏T细胞,导致人体内T细胞逐渐减少。
巴尔-西诺西
病毒会在几年到十几年的漫长时间里,逐渐破坏宿主的免疫系统。这就像在脖子上慢慢收紧的套索一样。于是,那些对于健康人来说毫无威胁的真菌或毒性较弱的病毒也可以引起严重的感染,使宿主死亡。这种感染被称为“机会性感染”。
性病流行趋势
发现病毒以后,抗病毒药物的研究也取得了飞速的进展。随着治疗方法的不断改良,现在多种抗病毒药物联合使用,几乎可以完全抑制病毒的增殖。
过去,HIV感染被称为“死亡宣告”,如今它已经成了一种可控的“慢性疾病”。通过服药,患者可以维持“虽然携带HIV,但不会患上AIDS”的状态。
除了血液,HIV还存在于精液和**分泌物中,可以通过性行为传播。这类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除HIV外,还包括淋球菌、衣原体、梅毒螺旋体等细胞微生物,以及之前提到的乙型肝炎病毒和人**瘤病毒等。
某种性病的患者往往同时患有多种性病,因为这些疾病的感染途径相同。1981年报告的8名男性患者全部患有多种性病,原因正在于此。
另外,因为HIV病毒在血液中存在,如果注射兴奋剂等药物时交叉使用注射器,也会发生感染。如果母亲是感染者,有可能将病毒传播给孩子,因此母亲有必要事先服用抗病毒药物,并避免哺乳。
目前,全世界约有3800万艾滋病患者,其中一半以上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44]。主要原因在于当地对性传播疾病的预防工作不到位。非洲的感染者以女性居多,母婴传播也是一个大问题。因此,在第一次发生性关系之前进行预防教育很有必要。
蒙塔尼耶和巴尔-西诺西因首次发现HIV而获得了2008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同时获奖的还有楚尔·豪森,因为他发现了人**瘤病毒这一“在人类间广泛蔓延的病原体”。
从不治之症到可治之疾
2020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同样被授予发现病毒的科学家。获奖者是三位病毒学家:哈维·阿尔特、迈克尔·霍顿和查尔斯·赖斯。这一病毒就是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通过输血等途径传播,引发慢性炎症。肝细胞长年累月受到病毒侵袭,不断遭到破坏后又再生,就会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
肝癌患者大多患有慢性疾病(慢性肝炎或肝硬化)。大多数人都是在一二十年的时间里,肝脏一直处于被破坏、受损的状态。
肝细胞癌变而引发的癌症统称为“原发性肝癌”(其他器官的癌细胞转移至肝脏引发的是“转移性肝癌”)。原发性肝癌分为肝细胞癌和肝内胆管癌两种。在日本,肝细胞癌占90%以上[45]。虽然名称听上去很复杂,但分类依据其实很简单——构成肝脏的细胞主要是肝细胞和胆管细胞,上述两种癌症正是对应这两种细胞的癌变。
阿尔特
在发源于肝脏的癌症中,肝细胞癌占了大半,其中七成到九成都是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引起的[46]。在日本,肝细胞癌的诱因中,丙型肝炎约占七成,乙型肝炎约占两成。很多人一听到“肝癌”就联想到酒精,其实最大的幕后黑手是病毒。
丙型肝炎以前被称为“非甲非乙型肝炎”。尽管人们发现了甲型肝炎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也确立了相应的诊断方法,但不属于上述二者的未知肝炎也是存在的。
霍顿
1989年丙型肝炎病毒被发现,其诊断方法也随之明确。但是,丙型肝炎是很难治愈的疾病。一旦感染,患者病情会不断恶化,多数患者都会出现肝硬化和肝细胞癌。
乙型肝炎有疫苗,丙型肝炎却没有。对于经常接触肝炎患者,使用注射器的医务人员来说,丙型肝炎是威胁极大的传染病。
好在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近年来出现了直接抗病毒药物(Direct Acting Antivirals, DAA)这类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药物,95%以上的丙型肝炎得以治愈[47]。仅靠服药就能治愈丙型肝炎,这在过去难以想象。丙型肝炎病毒的发现就是这一奇迹诞生的基石。
赖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