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以小博大:彩票都有一种神奇的魔力(1 / 1)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

——阿基米德(Archimedes)

以小博大的实践案例,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古往今来,人们已经用不少实验证明了,小成本也可能博取大价值。诸如“滴水穿石”“铁杵磨针”等,都是人们用合理的代价和时间,来换取可观的回报。一滴水、一个人的力量或许渺小,但只要有足够的毅力和时间的锤炼,也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成果。而在投资中,以小博大有时也是一个贬义词,想要快速地靠一笔小钱来累积成大财富,是一种典型的投机的心态。

一、以小博大的概念

从字面意思上看,“以小博大”指的是用较小的成本通过较为冒险、投机的手段来换取较大的回报。怎么理解这句话呢?从感性来说,就是赌一把运气,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先跨出第一步,赢了最好,输了也罢。从理性来说,其实以小博大运用的就是杠杆原理。杠杆原理不光运用在物理学中,也可以贯穿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重点是要举一反三地运用杠杆的思维方式,也就是通过关键点做努力,能够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从而撬动较大的成果。所以,“以小博大”具有双面性,只要能合理运用它并产生正面效果,就能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价值。

生活中以小博大的现象比比皆是。比如买彩票,彩民们能坚持数十年如一日地购买彩票,就是想着有朝一日能喜从天降,不用靠自己的努力来获得回报。但是,购买彩票,多少的赌注算是“小”,多少的中奖金额算是“大”呢?如果一等奖为“大”,那么每期1万元的投注为“小”,又有几个彩民能够承受得起呢?参与这样已经被证明只有极小胜率的事件,那不是以小博大,而是有点“自讨没趣”的意味。这类游戏往往看起来参与的门槛极低,特别容易给人造成“以小博大”的错觉,但实际上大多数参与者是几乎没有希望取胜的。

还有人从概率学中做过计算,虽然彩票票面上的赌注只有几元钱,但彩民起码要连续15~20年不间断地购买,才有可能中得500万元。所以折算下来在彩票上投入的金额并非几元钱,而是数万元甚至更多。还有更多从未中奖的彩民,那实际上就是在不断地亏钱。说到底,彩票“以小博大”的概念,很大程度上是人们的非理性行为偏差。

如果说买彩票博的是运气,那还有种情况,博的更多是一种战略眼光和前瞻判断。比如拼多多,当年拼多多创办的时候很多投资人都不看好,认为中国正在走消费升级的模式,像这样低廉价格的拼团模式,市场竞争又激烈,能占据多大的市场份额呢?而拼多多就是瞄准了中国三、四线城市的下沉市场,把电商中的社交团购和社群裂变这一小点做到极致,发展到现在也得到了相应的回报。

很多企业做大做强快速发展的时候,会出现企业并购的问题,企业并购往往可以理解为以小博大,所谓“蛇吞象”的状况时有发生。这种状况其实是帮助很多企业在逆境中抱团取暖,有的企业现金流比较好,就会通过并购的方式迅速做大自己的规模、扩大生产。保险公司长期用储蓄金进行投资,就是用别人未来的钱,来增进自己今天的成就的一种杠杆性操作。

以上这些例子是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的。以小博大,我们博的是看待事物的战略性眼光,博的是关键性机会,而并非赌一时的运气。

作为创业者,真正以小博大的机会出现时,往往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是历史上还从未被证明或检验过的事物。比如当年的微软、亚马逊、脸书,把握住以小博大的机遇,才有可能撬动所谓“改变命运”的杠杆。

二、投资中的“以小博大”

回到我们的投资主题上,如何理解“以小博大”呢?其实可以从人性、原则和技术三个方面来考量,我们一起来看看以下案例,或许你会有更清晰的认识。

1.投机心态

投资是用我们一定量的本金,去创造更大的收益。这句话没错,但投资和投机从心态和方法上都是大相径庭的。从心态上来说,投机者用越少的钱、越快的速度,能博到越多的金钱,就越符合投机时的理性期望值。

所以投机者在下注时会考虑,以最小的代价,最短的等待时间来获取最高的报酬。而投资者是什么?用合理的代价,花合理的时间,赚得合理回报率的收益。

仔细分析一下,如果说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带来的赚钱概率是合理的,而投机者赚钱的概率相对是很小的。这就好比花10元钱买彩票,想要赚取1个亿,这发生概率就和晴天被雷劈一样。所以在投资时,如果我们预判到概率不合理时,就不要期待不合理的投资概率带来合理的报酬期望值,赌徒心态会导致我们一次次的失望性投资。

现实中,产生股市中投机心态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听到身边朋友买的一只股票涨势挺好,实际上估值已在高位,结果你就自投罗网掉进陷阱。

投资的时候,如果预判到这个操作行为的理想结果概率存在不合理性,就不要期待一种不合理的概率能够带来合理的回报。否则,最终结果只会导致你不断地失望。

所以简单来说,投机是一个复合博弈,你不断地花钱,最后手上的钱越来越少。而投资则是一个正和博弈,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不断正增长的合理性。

2.借钱投资

纵观整个社会,你会发现借钱的杠杆现象比比皆是。创业,你需要融资,ABC轮,就是稀释股权来换钱。年轻人结婚,想要在大城市买套房,除了掏空6个人的钱包,还要向银行贷款,问亲戚借钱。包括现在分期买车,信用卡分期买表、买包等。在股票投资中,借钱炒股这一现象似乎总被人们诟病。用专家的话来说:没钱你还炒什么股?

这其实就是一个本利分离的逻辑。投资的最低标准是什么,是保本。如果你还是一只股市菜鸟,技术关都过不了,一直处于亏本的状态,那你借钱来投资,不是以小博大撬动杠杆,而是只会在亏钱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另外还要遵循风险可控的逻辑。杠杆系数控制在1~3倍,那整体的投资风险还是可控的,即使略有亏损,也在自己能偿还借款的范围内。如果你借的数额远超自己的还款能力又没有过硬的技术能力,最后的下场就可想而知了。

“股神”巴菲特虽然嘴上说拒绝使用杠杆,但实际上却是把杠杆玩到飞起。伯克希尔公司旗下有多家保险公司,而保险公司本来赚的就是投保人的保险浮存金,比如投保人缴纳的车险,该车辆一年没发生过意外,或发生意外已经完成理赔,那笔险金就可以由保险公司来支配使用了。巴菲特用这部分资金去投资,也是在预支他人未来的钱。这本质上就是一种杠杆。而杠杆之上的复利,那就是世界上的第八大奇迹了。回到巴菲特的投资逻辑中来,巴菲特投资公司为什么首先考虑的是现金分红能力?一方面是他的投资逻辑;另一方面则是他借钱的行为,万一股票出现了波动风险,这些公司是有现金流给到我的,我甚至股权也可以抵押出去,可以迅速拿到钱去应对突如其来的保险赔付问题。他是一整套的原则在里面,而不是简单的“借了钱去炒股”。

3.做空机构的节奏

让许多家上市公司都闻风丧胆的做空机构,应该听说过吧?比较著名的瑞幸财务数据造假事件,背后就是做空机构浑水在运筹帷幄。表面上这是一起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丑闻,而实际上,浑水公司同盟正在利用这波舆情造成的瑞幸股价大幅非理性波动。在瑞幸股价大幅下跌后趁机低价大量买入,又在瑞幸公关团队发声明否认、股价上涨后抛售股票。打了一个这样的时间差,短短一周内就为做空机构带来百亿的收益。

虽然瑞幸财务造假是真,但做空机构的最终目的不只是揭露其真面目,一份百页的做空报告,利用市场危机实现巨大的收益,可不是一场漂亮的胜仗吗?做空机构的背后都是专业的技术、专业的知识、专业的能力,如此才敢去做空去赚钱,也就是放杠杆去赚钱。

做空机构还利用同样的行为狙击过其他中概股,比如爱奇艺、好未来、辉山乳业。大部分做空机构这种“以小博大”的出击都能在市场上形成巨浪,打破了上市公司与投资者的信任关系,可以说胜多败少。

很多中小投资者摸清了这套规律后,也跟着做空机构的舆情节奏进行一波短线操作,一般都能获得超常的收益。

三、形成“以小博大”的因素

我们回到“以小博大”这个行为的心理分析上,以小博大的本质,实际上还是人性抑制不住的贪婪。

我们必须承认,人性就是贪婪、浮躁、无知的。如果可以像孙悟空那样一步登天,没有人会愿意做苦行僧。我们都希望快速成功,希望快速取得更高的收益。但要知道,最快的办法就是慢慢来,用时间来换取空间。很多人觉得“巴菲特每年领先道琼斯指数10%”这一速度太慢了,但是他厉害就厉害在保持这个标准50年以上。在资本市场上,有很多投资者可以在短时间内超过巴菲特的收益率,却无法做到像巴菲特那样连续50年保持复利增长。每一种成功的背后,都有一种“笨功夫”在支撑。真正聪明的人总是偷偷地做“笨功夫”,只有愚蠢的人在寻找捷径。

再小的盈利,每年能保持正增长,十年之后都是可观的变化;再小的亏损,每年继续下去无法改善,十年之后都会是不容忽视的大问题。

四、如何正确应对“以小博大”

以小博大的杠杆,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想要一夜暴富,终究只是美好的梦想。这里总结了几个适度运用杠杆的基本原则,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预测未来趋势和波动率

首先是预测未来的趋势和波动率,假设你为了投资进行了10倍杠杆的融资,即使该资产未来的趋势是上涨,但只要它向下波动超过10%,则你的投资就会被强制平仓后清零。而假如你的杠杆只有2倍,则该资产向下波动50%以内你还有翻盘的机会。因此在使用杠杆前必须预测好资产波动率。一定要用涨跌幅、概率等客观的数字来说话,而不是相信别人的主观判断。

2.巧妙运用杠杆+组合的方式

其实这也是分散风险的一种策略。当你把赌注都压在单一资产上,同时又加了杠杆,那命运其实已经不掌握在你自己手里了。即使这次赚了钱,也未必能保证下次还能赚钱。这时候,组合投资就能有效对冲市场的波动。比如常常讲的股票——成长、价值、消费、周期,投资者需要做一个合理的组合和配置。行情中一定会有一个板块是走强或者相对走强的,通过组合去稳定风险,在这个基础上,投资者再通过杠杆去增加长期的收益,这是非常重要的。

3.学会及时止损

高风险未必会带来高收益,更多的可能会出现亏损。那么遇到账面亏损了怎么办?很多投资者会想着先放一放吧,说不定抛了之后股票又涨回去了,这种心理则更加强化了不及时止损的心态。但是在加杠杆之后,你的收益或者亏损都会成倍地增长。在这种条件下,如果不设置止损线,还抱有侥幸心理,想等待资产的上涨,这时候你大概率会亏掉预期之外的本金。设置止损线,能保留一定的本金,这样你下一次还有机会再来。《庄子》中的“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本章内容的最后,我再分享两个小故事,希望能给读者带来启发。

第一个是关于渔民的故事。大家知道,如果渔民的船只比较小,就只能在浅海打鱼,如此只能捞到一些普通的鱼,赚不到什么大钱。隔壁老王很厉害,他借钱买了一艘大船,开到深海里,一出去2~3周,回来之后全是珍稀品种,能卖大价钱。所以很多人看了也想效仿,说:“我也跟老王一样,开大船到深海行吗?”

我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在浅海捕鱼?因为浅海风浪小,随时可以靠岸,比较安全。到了深海之后,船长的风险承受能力很关键,所以这以小博大的杠杆,不只是借钱买船那么简单,浅海和深海之间的差别,也是巨大的。

第二个故事,和巴菲特有关。巴菲特能够源源不断地获得资金,当然是他能够获得超额收益的重要推动因素。另外一个重要原因,他投资的标的本身也考虑了现金回报。比如,巴菲特为什么一定要买喜诗糖果?被他收购完之后带来什么样的好处?评估喜诗糖果这家公司的标准是什么,就是高额分红能力。12倍市盈率的公司利润全部分红,刚好是8%左右的现金回报,和巴菲特以优先股或者可转债入股很多企业收8%的利息非常相近。

实际上这还是一种应对策略,万一保险公司出险之后,他依然能够有应对的方法。保证了公司的现金流能够正常运作,这才是冒险博弈的基本前提。

√ 小结:

● 以小博大指的是人们用较小的成本通过较为冒险的方式、较快的速度、投机的手段来换取较大的回报。

● 以小博大,我们要博的是看待事物的战略性眼光,博的是关键性机会,而非赌一时的运气。

● 投资中的以小博大:人性(投机心态)、原则(不轻易借钱投资)、专业技术(做空机构的背后玄机)。

● 以小博大的原因,其实还是人性抑制不住的贪婪。但实际上最快的办法就是慢慢来,用时间来换取空间。

● 如何正确应对以小博大:预测未来趋势和波动率,巧妙运用杠杆+组合的方式,学会及时止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