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袁宏道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1)。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2),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3)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
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4),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5)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6)未下,始极其浓媚(7)。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8),安可为俗士道哉!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赏析
作者简介见《虎丘记》。
这篇游记写的是“盖世无双”的西湖美景,作者没有逐一介绍人所共赏的各处景致,而是着重描写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的春月景色。从初春时节令人迷恋不已的桃花,到一天之中独具韵味的朝烟、夕岚、月下等景,指出“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用简洁轻快的笔墨写出了西湖真正“妙不可言”,不足与外人道的迷人景致。
接着又写道茶后泛舟湖中时看到的景象:“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这就是恍如令人沉醉痴迷的仙境了,一时间美丽的西湖变成了曹子建笔下美丽的凌波仙子,美得无法描述。
本文以平实朴素的文字描绘了春天极具特色的西湖美景,就眼前之景简单地点染几笔,就让西湖的“灵性”凸显出来,表现出与常人不同的非凡审美情趣,不愧才子美誉。
(1) 岚:山中的雾气。
(2) 勒:抑制。
(3) 石篑:陶望龄(1562—1609),字周望,号石篑,明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明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任翰林院编修,参与编纂国史,累官至国子监祭酒。有《歇庵集》。
(4) 绿烟红雾:绿柳红桃,颜色浓艳。
(5) 湖光染翠:湖水翠绿。
(6) 夕舂(chōng):旧习日落时舂米。
(7) 极其浓媚:把浓媚姿态发挥到极点。
(8) 受用: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