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艺术节向林乐培致敬
《梁山伯与祝英台》背后的故事
香港艺术节向林乐培致敬
民乐团,这个把中国传统乐器交响化的混合体—挣扎多年,期望得到国际乐坛的尊重与认可。虽然在中国悠久的文化中,民乐团没有什么历史可言,但是绝对不代表这个新品种就没有奠定自己地位的契机。香港中乐团象征着崭新的、融合商业精神的香港。中乐团自创团以来,委约超过1500首作品与编曲,它们的风格包罗万象,除了前卫实验作品之外,也有接近通俗娱乐的民歌编曲。所以这些曲目都有着名副其实的自创传统。
本月,香港中乐团在艺术总监阎惠昌的领导下,参加香港艺术节的演出。这一场庆祝作曲家林乐培80大寿的音乐会反应热烈,全场爆满。表演的曲目,正是在探索香港中乐团的自创传统。一直以来,很多作曲家(包括谭盾)都对现居多伦多的林乐培尊敬有嘉。这一次也有不少香港作曲家到场致意。但是,音乐会的重头戏,仍是演出的曲目。这些作品证实了,香港中乐团可以淋漓尽致地诠释林乐培的艺术风格。
这个乐团创立初期,提供给澳门出生的林乐培一个很大的音乐探索创意空间。林乐培早期没有受过专业训练,后来远赴德国达姆施塔特(Darmstadt)学艺,继而拜师于奥斯卡得奖作曲家米克洛斯·罗沙(Miklos Rosza)门下—虽然德国与好莱坞两者好像格格不入,可是在民乐乐器的演奏方法中,却孕育了一个丰足的中立地带。
西方对林乐培的影响,在音乐会下半场的《秋诀》(1978)与《昆虫世界》(1979)中特别显著。《秋诀》以元代说唱为灵感来源,创造了五个乐章的交响诗。作品发挥中国音乐旋律性与叙事性的精髓,结合了明显的西方现代模式,好比斯特拉文斯基早期的芭蕾舞音乐。曲式与叙事方法融会在一起;可是每当要选择强调音乐还是强调故事的时候,林乐培一定会跟从故事。
与题目意思相符,《昆虫世界》是一首以昆虫为主题的《动物嘉年华》,作品风格与《秋诀》差距很大,好像存在于另一个领域一样。林乐培也写了像儿歌的小诗句,在段落之间由林家琦(林乐培女儿,香港电台古典音乐台的节目主持)负责朗诵。不同的乐章把焦点放在不同的乐器当中,探索丰富的音色与质感。从二胡/蜜蜂到琵琶/蜻蜓,所有这些乐器今天制造出来的现代效果—和创新的演奏技巧—都可以追溯到这部作品的内涵。令人会心微笑的是,《昆虫世界》本身并未挂着严肃、探索创新的旗帜。
音乐会的上半场曲目,一开始有《祝贺吹打序乐》(2004),继而是比较安静沉思的《问苍天》(1981)。随后是两首“古曲新译”—特别为了这次音乐会的钢琴与民乐团改编的—《春江花月夜》(1971)与《昭君怨》(1964)。
被改编的乐曲,一般都是节目单上分量较轻的作品,但是在这里刚好相反。虽然钢琴一点都不中国化,钢琴家罗乃新却从中提炼了不少具有巴托克与亨利·考埃尔(Henry Cowell)影子的现代弹奏技巧。《春江花月夜》一开始,就有着风铃(或古钟)般的声响,而《昭君怨》的钢琴部分,也有模仿琵琶与竖琴的段落。
这两首钢琴曲充实了《问苍天》这一首内容空泛的作品。《问苍天》是当年应邀为“国际伤残年”创作的,但本身却毫无灵感可言。《祝贺吹打序乐》这个序曲十分热闹,突出了香港中乐团的吹与打声部,制造了紧密的和声,犹如出自爵士大师斯坦·肯顿(Stan Kenton)与新古典风格的斯特拉文斯基的手笔。
这场音乐会将在香港电台第四台广播。香港中乐团在不久的将来,会利用自己的品牌,为林乐培这些作品发行唱片。
《梁山伯与祝英台》背后的故事
《梁山伯与祝英台》被誉为20世纪演奏次数最高的协奏曲—部分原因是在中国近百年历史中的一段时期,国家容许演奏的乐曲寥寥可数—它能在近年跨出国门,应归功于两位非华裔小提琴家,他们分别是吉尔·沙汉姆(Gil Shaham)与西崎崇子。这部作品很有特色地把中国与西方的识别力融汇起来,因此得到不少东西方听众的喜爱。但是,若要期望它能得到国际专家在艺术上的尊重,却很困难。西方的主要论调,批评作品沿用了老套的交响乐语言—带有中国特色的柴科夫斯基风格—而音乐曲式架构也过于笨重。对中国听众来讲,这些倒不是问题:因为音乐的呈现与这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的情节完全吻合。作品因为受西方影响(还有,故事源自中国封建社会),令作曲家们在“**”时期遭受过重大的创伤。
简单来说,作品包含了一个爱情故事,作品的背后也有另外一个故事。而两者很少有机会,在中国之外有所交代。由Marco Polo发行,芬兰电影导演夏高娜(Marikki Hakola)执导关于这首协奏曲的DVD纪录短片《梁祝知音》,充分掌握了这双重故事。导演更找到了在上海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曾康美教授,在片中提出她的文化观点。她也邀请作曲家之一的陈钢,叙述当年的创作过程。纪录短片也包括了其他参与演出艺术家们的讲话,如西崎崇子与指挥家詹姆斯·朱特(James Judd)等。
虽然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在现代社会还算切题,因为情节的不同元素在不同年代可以带动不同演绎,这首小提琴协奏曲却是来自一个很具体的时代与地点:正值20世纪50年代后期。代表革命与国家的何占豪,也就是当年“研究小提琴如何民族化”小组的策划人;站在另一角的陈钢,是早期上海流行音乐作曲家的儿子。陈钢把何占豪的旋律,编出了西方的交响语言。作品取材多样,从越剧伸展到俄罗斯浪漫音乐。到了今天,《梁祝》还是中国人最爱的本土交响作品。
说到这里,故事发展还算交代清楚。可是,纪录短片只有陈钢的访谈,却没有何占豪,观点与角度可说是一面倒。《梁祝》背后的故事,到了首演后的几年间,发生了很戏剧性的变化。差不多每一个参与这部作品的人(包括年轻小提琴家俞丽拿,她当年担任首演独奏)都受到政治批评或迫害。但是,夏高娜对陈钢与俞丽拿在“**”期间的遭遇,和后来他们(和作品)平反的经历,只字不提。到了今天,连陈钢都愿意公开地回首当年的一切,这部纪录短片却刻意避开关于作品的三分之二的故事,真令人费解。
作品的音乐录音情况,却不一样。西崎崇子已经灌录了《梁祝》五次之多;这一次与新西兰交响乐团合作的版本,可以说是西崎最全面最出色的演绎。小提琴与乐团一起抒发感情,陪衬得十分顺畅。而且,整体录音效果超卓。但是,根据《梁祝》音乐作品编出来的舞蹈,却真的令人困惑。现居上海的黄豆豆,把《梁祝》编成舞剧(他自己演出梁山伯一角,丁月红则担当祝英台)。舞剧一开始,视觉效果与音乐发展并肩前进;但过了不久,舞蹈与音乐好像脱了轨,录像剪接与舞蹈情景,好像有些片断被搞乱似的。其实,两位演员的舞姿都很优雅。可是,这个中国版本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最后却是用电脑制造出来的,受到与音乐风格不相配合的蝴蝶动画所干扰。整套制作,一瞬间变得像个廉价产品。
要是观众已经深入了解《梁祝》的话,这张DVD的内容更显得莫名其妙。西方观众或许对舞蹈编排没有兴趣,但他们起码可以从中领会到当年的历史,虽然这部分也好像被截短了。熟悉这首作品和历史的中国观众看舞蹈时,会发现影像与他们的理解有相当大的距离。最后,真的很难搞清楚这张DVD究竟针对哪一批观众、哪一类市场。或者,连导演自己都没有搞清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