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1 / 1)

林昭亮的音乐节

林昭亮的音乐节

小提琴家林昭亮回忆20世纪70年代他第一次回到出生地台湾演出的情况。当年他只有18岁,在台北的中正纪念堂,与钢琴伴奏者发现台上只有一台Kawai牌的小三角琴。他们向主办单位投诉后,这个乐器立刻被搬走—换上一台Yamaha的小三角琴。在演奏会中,林昭亮看得出,坐第一排的有不少人拿着手提录音机。在演出约45分钟后,他真的受到骚扰了:几位中年妈妈冲上前来,急忙帮他们的孩子换上录音机的新磁带。林昭亮被逼将演奏停下来。

“现在情况有所改变,比以前好得多了,”他说道,面带笑容。

这种改变,不但发生在林昭亮身上,也发生在经济发达的“亚洲四小龙”之一—台湾身上。这个地方在过去十年,逐渐把关注焦点放在西方文化之上。20世纪80年代,台北的音乐厅建成了;这个大都市也拥有了比较稳定的政治环境,音乐发展逐渐旺盛起来,观众素质也提升了。上月举行的台北室内音乐节,证明了这些成果;林昭亮正是音乐节的音乐总监。

首届室内音乐节在1997年举行,只有四场音乐会,为期两个周末。当年向林昭亮提出这个主意的,是李登辉。本年度的音乐节,共七场音乐会,长达两个星期:包括两场与台湾爱乐乐团的协奏曲演奏会,两场室内乐演奏会,还有两场招募本地乐手组织起来的乐团—他们为沙汉姆(Gil Shaham)伴奏维瓦尔迪的《四季》,也在另外一场为林昭亮伴奏。音乐节开幕的重头戏,是马友友、马克·奥科诺(Mark O’Connor)与艾德加·梅亚(Edgar Meyer)合作的、很受广大观众欢迎的“阿帕拉契山脉之旅”(Appalachian Journey)音乐会。

第一届音乐节既已打好了基础,第二届就变得容易操作。所以,这次的筹备时间只用了两年半(第一届竟筹备了四年)。台湾的中华开发工业银行仍是音乐节的赞助机构,而在第一届的筹备后期才参与协调工作的牛耳艺术公司,从一开始就策划了第二届的一切演出事宜。

此外,当然还有很多令人预料不到的事情发生。去年9月,台湾岛发生大地震,它使台湾人民的生活现状,改变不少。

“我们没有因此失去政府的赞助与支持,因为我们一早就签好了这些合约,”牛耳艺术创办人牛效华先生通过翻译对我说。但是,集资总额所剩余的70%的经费,筹措不易。本来以为本地可以承担赞助的商户,把原来准备好的资金改拨到地震赈灾之上。

林昭亮与他的同伴们,也尽力争取在音乐节举行之前,把握一些推广机会。“我们早已拨了一笔钱用作这项经费,但是因为政治局势太特殊了,本地传媒真的腾不出篇幅来做报道,”牛先生说。

幸好,室内音乐节举行的时候,推广工作尚算一帆风顺。牛先生肯定不会抱怨,因为报道马友友(他有两位保镖陪同)在台湾的新闻,包括本地的中英文报道,以至国际新闻社发稿,就如水银泻地。5月12日的第二场音乐会—由林望杰(Jahja Ling)指挥马友友演奏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钢琴家埃曼纽·艾克斯(Emanuel Ax)弹奏肖邦的《第二钢琴协奏曲》,与里昂·弗莱舍尔(Leon Fleisher)、黄于纯(Helen Huang)、艾克斯合作的莫扎特《三钢琴协奏曲》—更成为晚间新闻报道的头条。

乐迷除了可以买票进入金碧辉煌的音乐殿堂欣赏演出,也可以在音乐厅外广场的大银幕上观看演出的直播。演出当天下午,音乐厅里面更举行了公开的大师课:马友友与林昭亮用普通话与学员沟通,而梅亚与弗莱舍尔通过翻译,与学员交流心得。

这个盛事成了当地的大新闻,台北室内音乐节的演奏水平也真的很高。除了协奏曲音乐会的确很长以外,节目的编排也算平衡—乐团与室内乐演出的比例、耳熟能详的与罕有的曲目、华人音乐家与来自西方的演奏家、年长的与年轻的音乐人,还有台北与周边的高雄与苗栗的演出场次。

第二个星期的台北室内音乐节却带来一些惊喜。在一个2000座位的音乐厅里演奏室内乐,无论在台湾地区或世界任何地方,效果都是一样的缺乏亲切感。勃拉姆斯的《降B大调六重奏》(小提琴:林昭亮与沙汉姆;中提琴:托比·霍夫曼与今井信子[Nobuko Imai];大提琴:卡特·布雷与范雅志)与柴科夫斯基的《佛罗伦萨回忆》(胡乃元代替林昭亮一席)两首的效果都很好,大部分要归功于演奏者精湛的技巧。可是,虽然胡乃元、今井信子与范雅志他们演奏多纳尼(Dohnanyi)的《小夜曲》很精彩,但是因为场地不理想,音乐就好像飘浮在空中。

音乐节最后一场演出,由弗莱舍尔指挥台北交响乐团,曲目是三首小提琴协奏曲。胡乃元演奏拉罗的《西班牙交响曲》,演奏风格与作品同样地断断续续,效果不够一致。林昭亮演绎的柴科夫斯基协奏曲,优雅而**有度。到了沙汉姆的勃拉姆斯,演奏者好像充满了火力。沙汉姆的**只收敛了一刻:因为断弦,他很冷静地把自己的小提琴与乐队首席对换。

一个来自西方的观众,要是把眼睛闭上,真猜不出他其实身处台湾。观众的反应很好:有投入的,甚至雀跃的。咳嗽与翻阅节目单的杂声不多。但是,要是把眼睛睁开的话,你看到的是一整场人的聚精会神。一位年轻女士坐在我后面,在黄于纯演奏莫扎特KV 482协奏曲的时候,她兴奋得不得了,身体跟着音乐打拍子。演出后,她更让我看她收集多时的珍藏:有关这位17岁钢琴家的乐评报道的剪贴簿。粉丝期望她的偶像能在册上签名留念。

在音乐厅内找来找去,找不到多少白头发的人,尤其是音乐节最后一晚演出之后,等候签名的粉丝大排长龙—他们之中有很多还穿着中学校服—一直伸展到音乐厅的外墙。有些人带着弗莱舍尔几张再版的哥伦比亚经典录音索取签名,但大部分人却挤往林昭亮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