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1 / 1)

令人大饱眼福的《蝴蝶夫人》

令人大饱眼福的《蝴蝶夫人》

《蝴蝶夫人》故事流传至今,经历过不少现代的解构与改造,如黄哲伦的话剧《蝴蝶君》(M.Butterfly)与百老汇的《西贡小姐》(Miss Saigon)。所以,当原本的故事不折不扣地再展示在银幕上,反而令人追忆一番、耳目一新。

麻木不仁的美国海军少将与日本女孩“结婚”,后抛弃她;无知的女孩等她的丈夫回家,一等就等了三年;少将终于回来,由他的新妻子陪同,要带走他混血的儿子,导致女孩子愤而自杀。情节简单,写几句就交代完了。歌剧版本的丰富音乐成分,比好莱坞欺骗观众眼泪的煽情悲剧,可真有效得多。

歌剧舞台上的成功例子,不一定可以移植到银幕上。现实证明,连颇有舞台与银幕经验的导演,都未必可以稳操胜券。年轻导演弗勒德里克·密特朗(Frederic Mitterand,是法国前总统的侄儿)这一部雄心勃勃的歌剧电影,把普契尼的壮丽,以电影语言重新浇铸。效果也算是成功的。

电影与歌剧两者都引渡观众脱离现实。但是,两者的出发点很不一样。在技巧与美学方面,它们的重点有很大的差异。第一个难倒我们的观念:歌剧演员是否懂演戏。密特朗在选择演员时,要求比普通的歌剧演员们的演技更胜一筹。结果每个人都露出光芒:他们有爆炸性的**,也可以把感情缓慢地渗透在整场戏之中。可惜,电影观众们肯定不会认同这些歌唱家们有“演技”、在“演戏”。

反正,密特朗利用视觉图像把故事的发展,以轻快的节奏呈现出来。他细腻的镜头移动,避开了很多舞台演出时沉闷的静态。对焦演员的剪接功夫都做得很好。总体来讲,场景越热闹效果越好:任何众多演员与合唱团出现的部分,导演都控制得很到位。在故事**里,四位演员彼此互动的场面—理查德·卓克希尔(Richard Troxell)/平克顿、理查德·高文(Richard Cowan)/领事、黄英/蝴蝶、梁宁/铃木—简直是个杰作:演唱精彩,镜头处理到位。但是,处理咏叹调与二重唱却不一样,因为视觉空间转变的速度不一样:导演虽尽力弥合歌剧与电影的鸿沟,仍露出了破绽。

在电影中,对口型就出了问题。这情况有点不幸,但也提醒我们,这套电影包含了两种没有关联的经验:《蝴蝶夫人》视觉上很丰富很美的场面;由詹姆斯·康伦(James Conlon)领导,巴黎乐团的绝好的歌剧录音。可惜,就像歌唱家对口型的问题一样,两者经常不能融合在一起。

这种不融合,在黄英的身上很明显。23岁的黄英,刚从上海音乐学院毕业,被选中出演蝴蝶一角。这个角色实在是这部歌剧成败的关键。在银幕上,她既脆弱又优雅(与很多其他歌剧蝴蝶年龄身型有别),令我们可以理解,一个年轻力壮的美国海军会多么怜惜她。纵然在视觉上她十分称职,在音乐上她却有所不足:她把握不到音乐的戏剧性。某些最突出的歌唱段落里,她却被乐队盖过,欠缺应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