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仫佬拳(1 / 1)

第一节 仫佬拳概述

一、仫佬拳的起源

仫佬拳是仫佬族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是一种十分古老的拳种。仫佬拳作为武术中的一种类别,它与汉族或其他一些少数民族通行的“技击”或“国术”有着共同的内涵。可是,仫佬拳无论从形式与内容、动作与方法或编拳的原理和操作的要领,它都与现行的武术套路有着明显的差别,具有显著的民族特点和风格。

仫佬拳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是一种以提高搏斗技能为主旨而又能获得健体延寿之益的古老的体育运动形式。仫佬拳到底起源于何时,何人创建,历史上没有明确记载,很难考证。然而仫佬族因是散居,现居麻江境内的主要有文、李、朱等姓氏,其中以文姓人口比例最多,故此处所讲仫佬拳以文氏为主。

二、仫佬拳的特点

仫佬拳的特点,不仅在名称及风貌方面与其他民族的拳术有很大的差别,而且在形式、内容、技巧等方面,都具有地方民族的显著特点与风格。

(一)套路及动作名称上的特点

仫佬拳手法桩法步法动作及套路多用仫佬话命名(但现在懂仫佬话的老人大多已去世,仅在世的两位老人也因年事过高语言表达不清)。现在保存下来的名称已经译成汉语,部分名称借用了汉族拳术和苗拳名称,如“岩鹰颠鸡”“连环扫地”等。这些汉名,大都是拳师到外面传教时学来装饰门面或外族拳师到仫佬区传教而留下的,这些汉名与现今汉区苗区同名的手法动作是比较相似的。不过其使用方法与技巧,又不一定是照搬外族的,而大都根据本地地形、地物和拳师等方面的条件作了一定的改造。已具有一定的仫佬族特点了。

(二)技击手法及教门规矩上的特点

仫佬拳在技击手法上少有先攻他人的动作,而是防中有攻,以防为主,明显地反映了仫佬族人民在历史上长期受压迫、受歧视,只求安身保命,不思扩张侵犯的民族心理特点。仫佬拳有“二十四攻,三十六防”之说,还有“两防一攻三变五合”之技巧。从中可以看出,防多于攻,先防后攻,防中有攻。不过从这些手法技巧中还可以看出,仫佬族人民机智灵活、坚忍顽强的特点。这些技击手法既是拳师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又是仫佬族人民机智勇敢和坚毅顽强精神的体现。

此外,仫佬拳师在收徒弟时,还有“三教三不教,三打三不打”的教门戒律。所谓“三教三不教”,即脾气不好不教,脾气好的教;游手好闲不务正业者不教,诚朴本分老实者教;六亲不认的亡命之徒不教,讲礼节重义气者教。所谓“三打三不打”,即在生死关头时,对首犯我者必打,对无意伤害我者不打;对欺侮我族者必打,对被我击败而求饶者不打;对肇事之首恶者必打,对胁迫无辜者不打。这些戒律,同样反映了仫佬族安身立命的心理要求,它与以防为主的手法特点,都是由仫佬族的历史地位所决定。

(三)功力上的特点

仫佬拳练功,十分注重内功的操练,善使粘连手法,如“缠手”,拳术多用滚手和反关节等手法。如姑娘扭麻,敌若用手执我之头发往前拖,我则可以右手紧盖住敌执发之手,手指抠其指心;然后向前进一大步,随之左手以掌反托其手肘,使用滚手,以肩部力气将敌肘托起,两手用力反折其臂,敌手腕和肘均处于反关节之危。总之,把反关节的基本原理与格斗的基本技能相结合,是仫佬拳的基本技击法,反映了仫佬族历史悠久,古代文化发达的特点。

(四)桩法及套路结构上的特点

仫佬族十分注重桩法,动作严密,拳型紧凑,活动面积小,反映了仫佬族人民长期生活在高山深谷的地理特点。仫佬拳善用赶步,进退大都踩“品”字形,这与仫佬族居住区域地势不平,道路坎坷是相关联的。同时仫佬族是迁徙散居民族,多以自保安身和立足为目的,因而其拳法结构紧凑,桩步稳当,动作严密。

(五)风貌及礼节特点

仫佬拳拳型古老,动作干练,气势刚烈,反映了仫佬族历史悠久,性格刚强,现代文化比较落后,不甚开化的特点。仫佬族拳术多策手,少花架,刚烈紧凑有余,而秀柔潇洒不足。如出步不弓不马,击拳半伸半缩;进攻拳肘结合,防守掌勾并用;整个立拳之意,注重实战而不讲究造型之美。再则,拳师开堂子和收堂子大都要敬祭师祖;在拳术表演时,也一定要做启手礼和毕手礼来表示礼节和谦恭之意,这也反映了仫佬族人民谦恭谨慎和尊师爱祖之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