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陀螺运动概述
一、陀螺运动的起源
陀螺,一般俗称为“得乐”,彝语为“摆冲”,据说起源于远古时代。当时,古人们生活在深山老林中,以采集野果、野菜,捕禽猎兽为食,那时一般都用木棒作为狩猎工具,狩猎过程中,猎人们发现木棒狩猎有一个缺点,就是没办法猎到一些远距离的猎物。为了生存,猎人们需要制造一些简便、适用的猎具来捕禽猎兽。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古人们在生存中面临的困难和在意识上的不断进步,令他们开始尝试制作一些简易的“生产”工具。在生产生活中摸索和行践后,发现石头是最容易得到,并且是最坚硬的东西,所以人们就用石块作为打猎工具,后来发现将石块绑上软藤打猎,既准又有力,还能打远距离的猎物。为了猎到更多的野兽,平日里猎人们都要聚在一处,找一块旷野进行打石块训练。经过一段时间有意无意的训练,猎人们的猎技水平都得到了很大提高。“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着的。”随着生产工具的不断更新、改进,猎人们发现用软藤绑石块打猎已不适应实际需要,弓箭等工具的创造发明取代了这种方法。又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人们的生活不再是以打猎为主,而学会了播种、收割等生产生活。古人们在农活忙完或休闲时都喜欢玩耍,绳绑石块打靶因具有刺激性和竞技性而受到了大家的喜爱。正因为如此,这种打猎工具被淘汰后,开始以一种玩耍、游戏的运动形式出现在当时人们的生活中。在平时的玩耍中人们发现,石头被碰撞几次以后,就很容易被击碎,更换频繁会影响比赛情绪,所以人们就改用较为坚硬的木疙瘩代替,一般用青香树或梨树做成。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历史的车轮在岁月的道路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迹。大千世界所包容的万千事物都是在历史的演变中漫长地渐变。陀螺作为一种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传承下来,也是一种从远古人的打猎工具到现代人的运动工具渐变的过程,是从远古人到现代人作为一种事物而存在,并代代传承下来的。它没有被大自然以及作为主宰它命运的人的遗弃,这正体现了陀螺的生命力。作为一种民族运动项目,它具有的娱乐性、刺激性、趣味性、对抗性与竞技性,是它得以传承的最直接原因;而作为一种民族传统文化,其中所包容的文化内涵,是值得我们深思和研究的。
陀螺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1926年在山西夏县西阴村灰土岭发现的距今4000多年的文物中,就有陶制的小陀螺。明朝《帝京景物略》一书中,记载有木制陀螺的形状和玩法。公元10世纪以前,陀螺由中国传入朝鲜、日本等国。随着社会的发展,陀螺在各地的发展也是形态各异,玩法多样,其中在西南少数民族中比较盛行的是打陀螺。由于打陀螺具有对抗性,又有娱乐性,同时能增强人的体质,因此在第一届至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被列为表演项目,1994年国家体委、国家民委把打陀螺列为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竞赛项目。
二、陀螺运动的发展
抽陀螺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玩法,而打陀螺则是南方地区的主要玩法,即一人旋放陀螺,另一人将自己绕好的陀螺撞击对方的陀螺,使之停转或破裂。打陀螺在广西、云南、贵州等地开展得较为普遍。特别是广西的瑶族人民最喜欢这项活动,不论男女老少、春夏秋冬,打陀螺成了瑶族人的一种日常娱乐方式。
瑶族人的陀螺与其他民族的陀螺略有不同,大都采用当地又硬又沉的金刚木制成,其顶部平滑、形扁、矮脚,脚尖钉上铁钉,重心低,直径大,旋转平稳且时间长;顶部染上各种颜色,旋转时色彩斑斓,十分美观。其绳鞭一头粗,另一头细,长约2m。瑶族人常聚在一起进行打陀螺友谊赛,比赛分近距离和远距离两种。
近距离比赛是由一人先旋放陀螺,另一人在距离4m左右的地方用绕好的陀螺旋打对方的陀螺,击中仍旋转者为胜方,可继续击打,打不中,双方轮换,以击中多者为胜方;远距离比赛是由一队在画好的圆圈内把陀螺全部旋放,让另一队在规定的5m距离以外逐个用陀螺旋打,以击中多且陀螺旋转时间长者为胜方。双方可以进行多次轮换。通过打陀螺比赛,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增进友谊,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打陀螺的比赛方法简单,场地器材要求不高,易于掌握和推广。打陀螺的技术难度不高,但要有高度的准确性和稳定的心理素质,要达到这些目的,必须坚持系统训练,持之以恒。打陀螺能锻炼身体,促进人体各器官的运动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