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理健康的概念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
心理健康是相对于生理健康而言的。其含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心理健康的状态,即没有心理疾病,心理功能良好。就是说能以正常稳定的心理状态和积极有效的心理活动,面对现实发展变化着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自身内在的心理环境,具有良好的调控能力、适应能力,保持切实有效的功能状态。二是指维护心理的健康状态,即有目的、有意识、积极自觉地按照个体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遵循相应的原则,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措施,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和训练,以求预防心理疾病,提高心理素质,维护和促进心理活动的这种良好的功能状态。上述两个方面即构成了心理健康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的标准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尺度,而且对它的评价还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诸如种族、社会、文化、宗教信仰等。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正常状态与人的自我认识有关,即没有一个完全正常的人,因自我认识永远不能完备,人格永远是在发展之中。”况且,生活中的挫折本无休止,心理无时不在寻找某种平衡,就如同体操运动员在平衡木上的动作一样,心理上的完美,也就在于动中取得平衡,在平衡中求动。而心理健康主要有以下表现:
(一)了解自我,悦纳自我
心理健康的人能体验到自己的存在价值,既了解自己,又接受自己,有自知之明,即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缺点都能做出恰当的、客观的评价;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的、非分的期望与要求;对自己的生活目标和理想能切合实际,因而对自己总是满意的;同时,努力发展自身的潜能,即使对自己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泰然处之。
(二)乐于交往,善与人相处
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人交往,不仅能接受自我,也能接受他人,悦纳他人,能认可别人存在的重要性和作用。同时也能为他人所理解,为他人和集体所接受,能与他人相互沟通和交往,人际关系和谐;在生活和集体中能融为一体,既能在与挚友同聚时共享欢乐,也能在独处沉思时无孤独之感;在与人相处时,积极的态度(如同情、友善、尊敬等)总是多于消极的态度(如猜疑、嫉妒、畏惧、敌视等)。因而在社会生活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较充足的安全感。
(三)面对现实,接受现实
心理健康的人能够面对现实,接受现实,能动地适应现实,进一步地改造现实,而不是逃避现实;对周围事物和环境能做出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并能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既有高于现实的理想,又不会沉湎于不切实际的幻想与奢望之中。同时,对自己的能力有充分的信心;对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能妥善处理。
(四)热爱生活,乐于工作
心理健康的人能珍惜和热爱生活,积极投身于生活,并在生活中尽情享受人生的乐趣,而不会认为人生是重负。他们在工作中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和聪明才智,并从工作的成果中获得满足和激励,把工作看成是乐趣而不是负担,同时也能把工作中积累的各种有用的信息、知识和技能储存起来,便于随时提取使用,以解决可能遇到的新问题,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使自己的行为力更为有效。
(五)控制情绪,保持良好心境
心理健康的人,其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等积极情绪状态总是占优势的,虽然也会有悲、忧、愁、怒等消极情绪,但一般不会长久;同时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喜不狂,忧不绝,胜不骄,败不馁,谦不卑,自尊自重,在社会交往中既不妄自尊大,也不退缩畏惧;对于无法得到的东西不过于贪求,争取在社会允许的范围内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对于自己能得到的一切感到满意。
(六)人格完整和谐
心理健康的人,其人格结构包括气质、能力、性格和理想、信念、动机、兴趣、人生观等各方面能够平衡发展。人格作为人的整体的精神面貌能够完整、协调、和谐地表现出来;思考问题的方式是适中、合理的,待人接物能采取恰当灵活的态度,对外界刺激不会有偏颇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能够与社会的步调合拍,也能和集体融为一体。
(七)智力正常,智商在80以上
智力正常是正常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条件,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智力是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考力和操作能力的综合。一般常用智力测验来诊断人的智力发展水平。智商低于70者为智力落后。
(八)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在人的生命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都有相对应的不同的心理行为表现,从而形成不同年龄阶段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心理健康的人应具有与同龄多数人相符合的心理行为特征。
三、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一)生物遗传因素
1.遗传因素。一个人作为整体(包括身心两个方面)与遗传因素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尤其是一个人的体形、气质、神经结构的活动特点、能力与性格的某些成分等都受遗传因素的明显影响。统计调查表明,精神疾病的发病原因具有血缘关系由远到近而患病率也具有由低到高的趋向。
2.病菌、病毒感染。脑梅毒、斑疹伤寒、流行性脑炎等中枢神经系统的传染病,就是由于病菌、病毒损害了神经系统组织而导致器官性心理障碍或精神失常的。
3.大脑的外伤或化学中毒。因摔打、碰撞或战争造成的脑震**、脑挫伤等都可导致心理障碍,如意识障碍、遗忘症、言语障碍和人格改变等。有害的有机与无机化学物质侵入人体内,可以毒害中枢神经系统,造成心理障碍,如酒精中毒、食物中毒、煤气中毒以及某些药物中毒等。
4.严重的疾病。某些严重的躯体疾病或生理机能障碍也可成为心理障碍与精神失常的原因。例如内分泌机能障碍,最突出的如甲状腺机能亢进,可导致敏感、易怒、暴躁、情绪不稳和自制力减弱等心理异常表现,而在机能缺失时,对儿童可引起智力发育迟滞,对成人则可引起整个心理活动过程的迟钝,不仅智力受到损害,而且性格上还会变得幼稚、保守和狭隘。
(二)心理社会因素
影响心理健康,造成心理障碍的心理社会因素是复杂的,主要有早期教育与家庭环境,生活事件与环境变迁,心理冲突和人格等。
1.早期教育与家庭环境。对个体早期发展的研究表明,那些单调、贫乏环境中成长的婴儿,其心理发育将受到阻碍。父母对儿童的态度和教养方式也会对个体以后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对患有恐惧症、强迫症、焦虑症和抑郁症4种神经症的个体进行的早期家庭关系调查表明,这4种病人的父母与正常个体的父母相比,表现出较少的情感温暖,较多的拒绝态度,或者较多的过度保护。
2.生活事件与环境变迁。生活事件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社会生活变动,如结婚、升学、求职、亲人亡故等。由于生活事件的增加而产生的应激体验与各种各样的生理障碍和心理障碍有着明显的联系。例如,冠心病、糖尿病、神经症、事故、体育活动中的损伤以及学习成绩的下降等都与生活事件的明显增加有密切关系。
3.心理冲突。我们几乎天天都面临很多选择。作出选择意味着选择什么,同时又必须丢掉什么。选择情境造成的心理冲突常常会对个体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例如,如果一个人对某人不满,但又不想得罪对方,不能表达自己的情绪,就使自己处于心理冲突之中。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一个人如果长期不能表达自己的愤怒和攻击情绪,就会对他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产生消极影响。
4.特殊人格。某些特殊人格往往成为导致某种心理障碍或精神病的一种内在原因。例如强迫性神经症,其相应的人格为强迫性人格,具体表现为谨小慎微,求全求美,自我克制,优柔寡断,墨守成规,拘谨呆板,敏感多疑,心胸狭窄,做事容易后悔,责任心过重和苛求自己等。